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4-08 01:56:18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编6篇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编6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咏 柳

知识目标

1、学会读写“碧、垂、丝、裁、剪”五字。会读“咏、妆、绦”三个字。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诗歌初知诗意。

3、体会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之情。

能力目标

通过课前观察和学习诗歌、练习用两三句话描写春天。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学会读写”碧、垂、丝、裁、剪”这五生字。

2、有感晴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难点

了解本诗的大意。

教学方法

课前观察,图文结合,反复朗读。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幻灯片

第一课时

一、观察“咏柳”的插图或幻灯片

1、图上画的是什么?(长满绿叶的柳树。)

2、从图上能看出这是什么季节吗?(春天。)

3、教师介绍《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把春景描写得那么美好,是凭借自然景物——柳树,歌颂了春天。美好的新春,充满了勃勃生机,激起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4、把你看到的春天柳树的样子说—说。(激情引趣)

5、板书课躇。“咏柳”是赞美柳树的意思。

二、读诗歌

1、出示生宁卡片,指名读。

2、借助拼音自读诗歌,要求读通顺。

3、检查读的情况:指名读、小组齐读、互相推荐读。

4、教师范读。

三、初步了解诗文

1、看插图或幻灯片,读课文,想一想每句诗说的意思是什么?

2、把不懂的词语画出来,然后提出不懂的词语。

3、互相讨论解释不懂的词语:“碧”,绿的意思。“妆”,打扮的意思。“垂”,东西的一头挂下来。

四、边读诗文边体会诗中说的是什么

五、识记字形、写字

引导学生识记字形。

形近字:“载”和“裁”,进行区别;“剪”和“碧”可通过熟字组合加以识记。“碧”,先写上半部的两个部件,要紧凑,下边的石字居中。“垂”可以通过教笔顺识记。“垂”字写法: 。“丝”字要注意字形结构,两个“ ”并排写,千万不要加点,下面一长横把两个“ ”托住。

第二课时

一、熟读课文

二、了解诗句

1、理解第一、二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 通过看图,看柳树的整体和它的枝条。了解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像碧玉装饰成的一样。从树上垂下来无数的绿色柳条就像绿色丝带一样。

其中帮助学生弄懂:“碧玉”是绿色的玉石;“一树”是满树;“丝绦”一种丝织的带子。

(1) 指导用欣赏赞美的语气读这句话。

2、了解第三、四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先理解“细叶”、“裁”的意思。

(2)再理解全句的意思。全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剪出来的呀!

3、朗读全诗。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体会春日柳树的美景。

4、背诵全诗。

三、完成练习第3题,进行谈话、写话练习

1、观察春天的柳树。(可在上本课之前领学生去附近有柳树的地方进行观察或看挂图)

2、说一说春天的柳树是什么样的。

(1) 说柳树的颜色。

(2) 说柳枝和柳叶的样子。

3、写春天的柳树。

(1)先写在什么地方看到了柳树。

(2)写柳树的颜色、柳枝、柳叶的样子怎么美。

4、学生写话后教师进行评议。优秀的可在全体同学面前朗读或展出。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材简析

本单元以“美与丑为主题。《丑小鸭》是“快乐读书九中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只鸭群中的小天鹅——丑小鸭出生、成长的过程。通过它的遭遇赞扬了丑小鸭不畏困难,向往、追求美好境界的精神,告诉我们不要仅仅因为外表丑陋而自卑,丑陋的外表掩盖不了美的本质,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为体现“快乐读书屋引导学生快乐读书、培养兴趣、开阔视野、增加积累、提高语文素养的特点,在教学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中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和感悟丑小鸭不怕困难、追求美好境界的精神,明白外表的丑陋并不是真正的丑,有一颗美好的心灵才是真正的美。

3.认识本课要求认识的“烘、壳、裂”等10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体会丑小鸭受人欺负时的心情和他追求美好境界的精神。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愿意听故事吗?老师今天就给大家讲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与你们的年龄相仿。但与你们不同的是,他有一个悲惨苦难的童年。在一百多年前的丹麦,有这样一个小男孩儿,他出生在一个穷苦的鞋匠家里,在他很小的时候家里唯一能维持生计的爸爸就去世了,后来妈妈又改嫁了,继父特别讨厌他,经常打他骂他。就这样过了一年又一年。他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这是他改变命运的希望。14岁的时候他想当一名演员,可是走了好多家剧院,却没有一家剧院愿意让一个穷孩子登台表演。后来被一位穷人出身的歌唱家收留了,并教他唱歌。可是有一次他得了重感冒,嗓子被烧坏了,再也不能唱歌了。命运总是这样作弄他,但他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开始尝试童话创作,最终靠着坚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奋斗,成为世界上著名的童话大师。他把自己对生活的体验,通过童话表达出来,他就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安徒生。在我们的“快乐读书屋九里面,就有一篇根据他的作品《丑小鸭》改编的课文,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把安徒生的经历用一个小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听,在学生学习《丑小鸭》这个故事的同时又知道安徒生的故事。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丰富他们对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了解,一举两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文前提示,明确阅读要求。

文前提示:你想知道丑小鸭有什么样的变化吗 ……此处隐藏3659个字……些人、哪些物去远航的?

(3)远航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怎样克服的?

(4)郑和远航有什么意义和影响?

二、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理清脉络。

1、默读全文,找出生字新词,凭借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

学生自主活动,扫除阅读障碍。

理解生字新词

2、自由读课文,要求字音准确,停顿正确

3、了解学生读文情况

4、朗读思考曾提出的相关问题

5、指名按自然段读文,引导学生理清脉络。

第一段(1—5)郑和率领船队第一次远航的情况:

(1)扬帆起航(2)友好交往(3)战胜凶险

第二段(6—7)简要介绍郑和的七次远航的意义与影响。

三、紧扣结尾,品读感悟,情文相生。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一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共几句话,分别写了什么?

(3)自主思考,同桌间交流。

(4)交流阅读收获。

(5)抓住相关词语,朗读体会对郑和远航这一伟大壮举的赞美和对郑和“顽强的探索精神”的赞颂。

7、精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1)指名读文。思考:课文是怎样具体地写出“规模之大”的呢?请从课文中找出来,用线画出相关的句子或词语。

(2)四小组讨论交流:场面之壮观,规模之宏大。

(3)指导朗读,齐读这两个自然段。

(4)场面的壮观,规模的宏大,都是郑和出场的背景。郑和的首次亮相,是怎样的?找出相关的语句用o圈出来。指名回答后读第三自然段。

(5)此时,人们眼中的郑和是怎样的?请用四个字的词语来概括。体会“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高举令旗,大声喊道:‘启航’”的内涵。人们对郑和寄予了怎样的希望?你从哪儿读出来的?

(6)体会“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从中你读出了什么?

(7)指导读图:图上的两个人,谁是郑和?你是怎么知道的?

(8)如果你是岸上送行的人,你会怎么说?

8、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扬帆启航”的情景。

四、总结,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完成习字册。

2、搜集和阅读有关郑和的资料。

五、板书设计:

远航(规模之大 时间之长 范围之广)

扬帆启航 人多 人山人海

(宝船) 船大 雄伟壮观

船队 浩浩荡荡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这是选自德国漫画大师卜劳恩的漫画集《父与子》中的一个故事,由四幅图组成,每幅图下配有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成语。第一幅图中,儿子和小树比肩而立,父亲为儿子量身高;第二幅图中,父亲在小树上画下儿子的身高,此事可谓有目共睹;第三幅图中画着光秃秃的小树站在风雪中,旁边还有一个可爱的雪人,这在告诉人们,寒来暑往,一年很快就过去了;第四幅图画中,儿子一年里长大了,父亲又领他来到了小树边,和小树比一比身高,其结果令父亲目瞪口呆。

在学习过程中,想象父子之间的一系列行动与对话,感受幽默带给我们的快乐,并能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体会浓浓的父子情。

设计理念:

观察图画,发挥想象,补充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借助想象体会父子情深。作名著导读的传播者,让学生喜欢漫画创作,自主去读卜劳恩的《父与子》。

教学目标:

1。观察漫画,了解漫画内容,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体会父子亲情。

2。认识5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3。结合漫画,理解4个词语的意思,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

4。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阅读《父与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5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理解4个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父子亲情。

教具准备:字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出示《父与子》简介课件及父子图片课件,(目的:激发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并乐于了解原著)。

德国著名漫画家埃·奥·卜劳恩的连环漫画《父与子》誉满天下、风靡世界半个多世纪。今天,这对父子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给我们带来了《一年以后》这则幽默。板书:一年以后

二。欣赏漫画,培养想像能力,学习字词。

1。 自由观察图画,与同桌说一说每一幅图讲了什么事?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学会表达。)

2。指生分别说四幅图的意思,再连起来说图意。

从文中你知道孩子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体会盼望孩子快快长,父亲对孩子的爱与关怀。)

过渡:春天来了,谁来想像一下,父亲与儿子在树下做什么?(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引出第一幅漫画。)

3。课件出示图(一)。

(1)看图,父亲在做什么?知道谁与谁“比肩而立”。

(2) 与生做比肩而立的动作。

(3) 读词,并指生试着用“比肩而立”说一句话。

过渡:有一天父亲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你们猜猜,是什么?

4。课件出示图(二)。

(1)观察漫画,了解“共与睹”,读准“睹”的字音,从“目”旁你能猜出字意吗?学习“者”、“睹”。

(2) 说一说“有目共睹”的意思,你还知道什么事情是“有目共睹”?

过渡:日复一日,父亲期待儿子像小树一样茁壮成长,把老师的话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寒来暑往)

5。课件出示图(三)。

(1)读词语,读准“暑”的读音,“暑”是什么意思?与谁相对?怎样记这个字?

(2)看看图,说说“寒来暑往”的意思。

(3)用“寒来暑往”说一句话。

过渡:父亲期盼好久的结果同学们可以告诉我吗?(目瞪口呆)这个结果同学们用带着表情再说一遍吗?(做动作理解词语的意思)

6。 课件出示图(四)。

(1)读词语,学习“登”字,认识偏旁“癶”,指导写“登”字,学生在田字格中写一个,对照观察以后再写一个,再结合“目字旁”识记“瞪”。学习“呆”,会意字,本义指言语木讷,口齿不灵,引申为人头脑迟钝、痴傻,又指人脸上表情死板,发愣。

(2)父亲为什么“目瞪口呆”?

(3)如果你在场,你会怎样对“目瞪口呆”的父亲说什么?

7。你能用上这四个词,把故事讲一讲吗?学生练习后,指名讲。

8。 漫画中的父亲,是一位怎样的父亲?漫画又表现了怎样的亲情?

四。课堂总结:漫画家卜劳恩创作的漫画还有许多,同学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去搜集,去欣赏,他会给你带来极大的乐趣。

板书设计:

一 年 以 后

比肩而立

有目共睹 父子情深

寒来暑往

目瞪口呆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编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