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4-07 01:55:49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锦集7篇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锦集7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课题:1——3一千根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5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读懂课文内容,并概括各自然段内容,尝试用小标题概括。

情感与态度:理解“一千根弦”背后的意义,领悟人生有了梦想,才有希望,才会有收获的道理,体会这对盲人师徒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教学突破点: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概括各自然段内容。

2. 读懂“一千根弦”背后的意义,从善意的谎言中揣摩信念的力量。

技术平台:生字词语卡片、课件。

情智在线: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5分)

今天我们来学习由吏铁生作品《命若琴弦》改编的文章,题目是《一千根弦》(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10分)

1、浏览课文,说说你从课文中了解了什么?

2、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典。

3、检查,指名分节读课文,正单间音。

三、汇报交流,检查预习(15分)

1、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汇报预习情况。

2、提出阅读时遇到的问题,师生交流师生解答。

3、自由读课文,争取读正确、流利;对于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并联系上下文内容多读几遍,自读,自悟。

4、用多种方式学习生字,重点解决字词句问题。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这一千根弦背后的意义是什么呢?

幻灯片:就为了这一个“希望”,他坚持弹奏,匆匆五十三年就如此过去了。板书:希望,五十三年

1、五十三年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就已经是很漫长的了,可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又是何等的漫长啊。然而,这漫长的五十三年她是怎样度过的呢?能不能在文中找一个词语(板书:匆匆)。

想象在什么情况下,我们的生活才是匆匆度过的。(高兴、幸福)那失明的老人为何又匆匆地度过漫长白五十三呢?(因为他得到了老人给他的一个能治好眼睛的药方。)(板书:药方),你在哪找到的?

幻灯片:我给你一个保证治好眼睛的药方,不过,你得弹断一千根弦,才可以打开这纸单。在这之前,是不能生效的。

授课时间:

个性化设计:

科目:语文 备课时间:20xx年 月 日

课题:1——3一千根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5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读懂课文内容,并概括各自然段内容,尝试用小标题概括。

情感与态度:理解“一千根弦”背后的意义,领悟人生有了梦想,才有希望,才会有收获的道理,体会这对盲人师徒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教学突破点: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概括各自然段内容。

2. 读懂“一千根弦”背后的意义,从善意的谎言中揣摩信念的力量。

技术平台:课件。

情智在线:第二课时:

一、深入读文,体会情感(10分)

1、那么在得到药方之前,他是怎样生活的呢?

幻灯片:一位会弹三弦琴的盲人,渴望能够在他的有生之年看看这个世界。但是遍访名医,都说没有办法。(板书:渴望)

渴望是什么意思?迫切地希望。

有生之年:在活着的时候。

2、当他得到了药方之后,他的生活又有了怎样的转变呢?

幻灯片:于是,这位琴师带了一位也是双目失明了小徒弟游走四方,尽心尽意地以弹唱为生。

二、走进文本,揣摩情感(20分)

1、想象,此时他会弹奏什么样的曲子?(高兴的)

2、此时他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忙并快乐着)

3、想象,当他弹断第一根琴弦的时候,他是什么心情?

当他弹断第十根他是什么心情?

4、就在这第一千弦断了的时候,这位艺人又做了什么?

5、请同学们讲讲自己的理解。

急不可待:迫不及待。一直藏在怀里(可以看出这张药方是这位盲人的救命草,他把它视为珍宝一样保存着。)

6、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从明眼人的口中得知:

这泪水里都饱含着什么样的情感呢?能不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伤心的泪水?悲伤的泪水?绝望的泪水?可是刹那间他突然明白了老人那“一千根弦”背后的意义。所以这里更多的是感动的泪水。

7、然而,这位老了的失明艺人并没有把故事的真相告诉他的徒弟。他是怎么做的?

三、读写结合,以读促解(10分)

同学们,看到这无字的药方,你想到了什么?

授课时间: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课前透视】

这篇课文介绍了伟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帮助医生救助了病危的母亲生命的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充满智慧和深情。读着故事一个聪明可爱、爱动脑、爱动手的小爱迪生形象跃然纸上,由此可以说本文是一篇融故事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优秀教材。

课文内容的生动性,自然激发学生的读书愿望。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文章故事性强的特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边体会课文情境,进而深刻感悟爱迪生的机智表现和优秀品质,同时从读中受到感染和影响。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3、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感悟,并积累词句,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信息资料】

生字词语卡片、收集爱迪生的相关资料、挂图或课件。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出示爱迪生挂图。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人吗?(引导学生借助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爱迪生的生平及发明。)爱迪生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阅读一篇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板题)

2、演示:利用课件或图片、实物等,展示爱迪生的部分发明(如:电灯、电话、电报、电影机等)引导学生联想这些发明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此处隐藏4593个字……配得到荣誉,最受人尊敬。

2.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对鸟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内容,懂得荣誉不是靠“争”得来,只有踏踏实实做事,默默为大家做贡献的人,才配得到荣誉,最受人尊敬。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对鸟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金奖章》。回忆课文内容,谁来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明白道理。

1..以读代讲,学习1——14自然段。

群鸟开始怎么争奖章,乌鸦为什么受到群鸟的尊敬得到金奖章呢?

默读课文,在金奖章面前,乌鸦与群鸟有什么不同?画出相关语句,谈谈自己的理解。

(1)群鸟:

群鸟围绕奖章给谁而争论不休。

①小组分角色朗读,读出他们在得知有金奖章后争论。注意按提示语的提示读出相应的语气。

②指名读。

③评读。谁读得好,通过他的读,你知道了什么?

(黄莺、百灵以自己唱歌好争;喜鹊以自己给人报喜争;老鹰凭自己有力气抢;喜鹊为争到荣誉讨好鸟王……)

④小结:群鸟们就是这样一扫平日彬彬有理的斯文样子,吵吵闹闹,吹胡子瞪眼,更有像喜鹊这样借机溜须拍马的,如果让你给这幅画面起个名字,你会起什么?(群鸟争章、争论不休……)

(2)乌鸦:

出示第一自然段。

天已经蒙蒙亮了,可鸟国的王宫大厅里依旧静悄悄的。昨天鸟王孔雀过生日,鸟儿们喝得酩酊大醉,现在都还在梦里呢!只有乌鸦不声不响地收拾着大家吃剩的残渣碎屑。

①重点体会:只有乌鸦不声不响地收拾着大家吃剩的残渣碎屑。

对比:

乌鸦收拾着大家吃剩的残渣碎屑。

只有乌鸦收拾着大家吃剩的残渣碎屑。

只有乌鸦不声不响地收拾着大家吃剩的残渣碎屑。

体会到什么?(体会乌鸦踏踏实实做事、默默为大家做贡献。)

②如果让你给乌鸦不声不响劳动这幅图画起个名字,你又会叫它什么?(默默奉献、辛勤劳动……)

读出乌鸦和群鸟的迥然不同。

(3)小结:你能概括说说为什么金奖章给了乌鸦?(教师适时总结思考方法:思考问题应从乌鸦和群鸟两个角度谈出在荣誉面前,乌鸦和群鸟的不同。)

2.分析重点词句,学习15——25自然段。

(1)为什么金奖章颁给乌鸦?默读课文,思考并画出相关语句。

(注意从两个角度思考、汇报)

①群鸟:15——21

A隆隆隆,隆隆隆,天上传来直升飞机的轰鸣声,使者到了!只见他捧着一个系着红绸带的盒子,健步走进大厅。那一定是装金制奖章的盒子!鸟儿们的眼珠子都快飞出来了。此时鸟儿们什么样?你能想象当时的场景吗?

B抓人物对话、心理描写

快活、屏住呼吸、怦怦乱跳、叽叽喳喳、个个伸长脖颈、盼望等描写体会鸟儿们的急切心情。

分角色读,读出鸟儿们迫切地想得到金奖章。

②乌鸦:

A十分谦虚:

出示:第二十三自然段乌鸦的话。

朗读。

乌鸦大吃一惊地说——

乌鸦着急地说——

B对环境贡献大。

出示第二十四自然段。

a读介绍乌鸦贡献的语句。

b你还知道乌鸦对环境保护还起到哪些作用?(可结合学习链接、课外阅读资料、网上资料。)

③角色换位,明白道理。

鸟儿们不再争了。大家用尊敬的眼光看着乌鸦。你知道乌鸦为什么得到大家的尊敬?此时此刻你就是鸟王国里的一员,你尊敬他什么?

对比自己刚才的表现,你想对乌鸦、自己、其他鸟或大家说些什么?

3.拓展延伸

如果还有一枚奖章,你还打算给谁?说明理由。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学习宇航员勇于探索、敢于奉献的。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宇航员勇于探索、敢于奉献的。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神六飞天让我们认识了我国航天技术的飞跃,同时宇航员的在太空的生活更是让我们感到神奇,今天我们一同去太空遨游一番。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朗读课文,看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2、认读生字新词。

聆听、喇叭、宇航员、危险、舷梯、里程碑

三、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读课文。

2、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四、理清文章脉络。

1、朗读课文带着问题朗读。

2、标然段。

3、用横线画出文中的字词。

4、查字典:

(1)查出生字音、形、义。

(2)理解词语的意思,读准字音。

(3)扩词。

5、提出本课中不懂的问题。

五、作业、

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朗读你最感兴趣的部分。

二、品读课文,开始月球旅行。

1、出示思考:那些地方是你最感动?

2、自读勾画体会

3、小组交流,谈论。

4、全班交流汇报学习。

(1)是什么吸引了数以万计的目光?

(2)登月的过程:登月舱鹰慢慢的在月面上着陆——两位宇航员从舷梯上走下来,开始了月球旅行——八天以后,他们安全返回。降落在太平洋。登月成功是人类用智慧和勇敢创造的奇迹。

(3)公元1969年7月,地球行星上人类在此首次踏上月球,我们为人类和平来此。这句话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时间、来自哪个星球、登月地点、登月的目的。

(4)宇航员的活动更是受世人瞩目。

漫游两小时二十一分钟,执行各种任务:拍摄、装置仪器、搜集标本……真切地感受到这个遥远但却近在咫尺的世界。

(5)宇航员把生死置之度外,甘冒风险。

(6)文章结尾全文,实现登月梦想。

三、拓展延伸

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搜集的资料、图片,了解最新的航天技术。

四、作业:完成课后读写

板书设计:

地球以外的脚印

登月过程

宇航员活动受人瞩目伟大的飞跃

风险探索奉献

登月成功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锦集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