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备】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锦9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流读后感想。
2、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3、自主发现引用人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
4、读读背背,收集积累名人名言。
5、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1、口语交际。
2、习作练习。
【教学准备】
收集自己准备讲的名人故事中涉及的名人图片、名人像,准备讲名人故事时用。
【教学课时】
4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讲名人故事
【课时目标】
1、培养学生大胆、大方和他人进行交流的好品质;
2、注重交际习惯的提示和引导: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可以补充。
3、学生体会到和同学交流的快乐。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结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许多名人,课外大家也在读名人故事、寻找名人资料,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二、读读要求
1、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可以补充。
2、听了以后有什么想法,大家互相交流。
三、分组举行,组内交流
1、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所画(或收集到)的名人像或图片,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
2、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
3、小组评价,评出本组“故事王”、“最好听的故事”、“听得最认真的同学”。
四、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王”、“最好听的故事”、“听得最认真的同学”名单,教师颁奖。
2、全班交流:
荣获“故事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王”给全班同学讲讲?
3、挑选一、二名“故事大王”讲故事:
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五、畅谈感想
1、听了组内同学讲的名人故事、“故事王”讲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谈谈对名人行为、品格的评价,可以联系自身和现实情况发表感想。
2、学生畅谈感想。
3、教师小结:
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丰碑,他们的崇高思想与品格就像一座座灯塔,让我们将他们的形象永远铭记在心中,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学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六、作业设计
课后继续交流名人故事。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课时目标
1、要写清楚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2、要写值得写的事,并能从这件事看出熟悉的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学了这组课文,我们结识了好几位名人,他们或关爱自然,或平易近人,或善于思考,或诚实守信,一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我们大家也有许多熟悉的人,在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事,这次我们就来学着写一写。
二、帮助选材,让学生有东西可写
1、小组交流:
你最熟悉的人有哪些?哪一个留给你较好的印象?
2、小组交流:
该人怎么会留给你这样的印象?他身上有什么值得写的事?
引导学生围绕给自己留下较好印象的人展开回忆,提示要介绍“值得写的事”──值得宣传介绍的、值得他人学习的事。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学生有话可说,也使学生在自然而然中进入了写作的状态,降低了学习难度。
3、教师指导写好事件:我们就来把这件事写下来。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把以下几个要点考虑一下,把事情想清楚。
⑴ 事情发生的时间。
⑵ 事情发生的地点。
⑶ 事情中的主要人物。
⑷ 事情的起因。
⑸ 事情的经过。
⑹ 事情的结果
三、教师指导写好人物形象
1、抓特征,一定要抓好肖像描写:
千人千面,人的外表是很少有雷同的。但是仅有外表描写是不够的,因为人是立体生动的,不是呆板的模特,他有自己的思想,有不同于他人的行为和习惯,所以写人物外貌时要体现出人物神采──“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此,要学会画眼睛,学会抓住描写对象身上最能表现个性特征的东西进行刻画,这样,这个对象就能栩栩如在眼前。
2、抓语言,一定要抓好对话描写:
语言要个性化,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流露,不要人云亦云,千人一腔。
3、抓事例,一定要抓好细节描写。
四、学生动笔写习作
小学语文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鸟儿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品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有记日记的习惯吗? (学生回答)
是呀,日记中记录着我们曾经的点点滴滴,有我们的欢声笑语,有我们的至深感言,总能让我们回味。
那你们相信鸟儿会写日记吗?
课件出示:
鸟儿的日记:
1、20xx年10月28日 晴
给好朋友大树唱歌并告别。
2、20xx年2月28日 阴
给好朋友大树唱歌并告别。 这不是一只普通的鸟,不仅会写日记、会唱歌、会告别,还会做很多很多,不仅有丰富的灵魂,还有真挚的情感。这就是童话,童话世界是个生机万类的世界,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神奇的世界,去多读、多欣赏。
你们想了解这只鸟儿和好朋友大树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感人故事吗? (想)
就让我们一起追随着作家的文字,走进《去年的树》。板书课题。
二、自主读文,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懂;
2、抽 ……此处隐藏9107个字……
(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
③画一画,说一说。
(想象画面,大胆表述)
学生交流可能不按课文顺序,教师相机调控策略。
(2) 预设学案及策略
① 雨中灵隐的“绿”
多彩{
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
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
② 苏堤的“绿”
多姿{
古怪,莽莽苍苍
鲜嫩可爱,如如如如
坚忍不拔
③ 花港观鱼的“绿”
( 可能学生说的与预设的不一样,但不管说什么,只要是读中所悟,都应积极鼓励。 引导学生读中感悟,读中想象,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感情熏陶。)重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强调语速宜缓,体现一边读一边想象和回味。
四、品味“绿”,积累运用。
过渡:作为一名导游,请选一处景点,根据课文的描述,尽情地向游客展示西湖那别有风情的“绿”,夸耀一下西湖的美丽。
1﹒学生准备解说词。 (可以配动作,加表情)
2﹒解说时,师生作为游客可提出问题,在互动中进一步感受西湖“绿”的与众不同,感悟“绿”的美丽。
五、创造“绿”,升华延伸。
1﹒想想作者是怎样抓“绿”的,学习写法。
2﹒仔细观察生活周围的“绿”,模仿《西湖的绿》写一篇《××的绿》。
教学反思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我上完这节课的感受,那只能用“陶醉”这个词了。我和我的学生们都陶醉在这迷人的景色当中,陶醉在这优美的词句当中。读着读着,自已仿佛已置身于西湖的美景中,看着碧澄澄的水哗哗地流着,有一种惊奇自在心中。
在这节课当中,我的教学手段只是朗读加想像。让学生美美地读,读出自已的感受,读出自已的韵味,然后再去深深地回想,想像着自已已置身于这独特的美景当中,那可爱的古怪的树绿得发光,绿得发亮,真是一种沉醉,一种迷恋。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去理解,去交流。感悟大家笔下的西湖的绿。
上完这节课,让我深深地感悟到语文教学本身应是很简单的,重要的是能否在这简单当中让学生有深深地感悟,一直深入地孩子们的内心发中,连同自已也被这种情景所感动,跟着他们一起来享受这神奇的语言文字带给我们的幸福与快乐!
其实,我想语文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外,更重要的是能让孩子们在这学习当中体验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小学语文教案 篇9教学要求
1.语文与生活:阅读《红楼梦》描写笑的片断,联系生活体验描写笑的不同形式。
2.写好钢笔字:注意行楷运笔的活泼,简洁与保持字体工整、端正的关系,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
3.诵读与积累:积累12个描写《西游记》种孙悟空形象的词语。
4.口语交际:拓宽阅读《三国演义》,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描述自己心目中印象深刻的三国英雄。
5.学写毛笔字。
重难点:
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
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语文和生活:通过《红楼梦》中描写笑的片断,认识笑的各种形式,联系生活体验进行填写。
教学过程
一、阅读《红楼梦》中描写笑的片断
1、阅读《红楼梦》中有一段描写众人被刘姥姥逗得哈哈大笑的情节,十分精彩。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说说文中所描写的各人笑的形态。
2、读后交流
3、同样是笑,笑的形态各不相同,仔细阅读有关句子,你能想像出当时的情景吗?
4、有感情朗读片断,脑中再现当时情景。
二、选词填空
1、指名读题,明确题义。
2、“讥笑、狞笑、微笑、冷笑、哄笑、大笑、苦笑”分别是怎样的笑?集体交流。
3、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填空。
4、交流订正:(1)大笑(2)哄笑(3)微笑(4)讥笑
5、齐读句子。
三、照样子写词
1、审题。
2、联系生活体验进行填写。
3、集体交流。
4、总结:笑有如此多的形态,希望同学们以后在笑时多观察多用心,把笑写得生动形象。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诵读与积累和齐天大圣孙悟空有关的12个词语。
写好钢笔字。
教学过程
一、写好钢笔字
1、审题。
2、读一读这段文字,从整体上观察一下行款布局,看一看每一个字的字形。
3、从这段话中找出难写的字,如“选、领、掌、能、帮、获”,讨论一下怎么写才好看。
4、描写钢笔字,要一边描红一边记忆,一气呵成,注意字距、行距的安排,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
5、反馈。
二、诵读与积累
1、审题。
2、凭借工具书,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3、交流,利用《西游记》的有关情节,充分发挥想象,说一说词语的大体意思。
4、整体吟诵,熟记成语。
5、用学习过的12个词语填空。
孙悟空本领高强,会使筋斗云、()、();拥有七十二变,()、();一双()可以()。他曾经(),赢得了“()”的美誉,后来保唐僧去(),()。
6、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口语交际:漫话三国英雄。
2、学写毛笔字。
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
1、课前,老师请大家阅读《三国演义》,或重温看过的三国故事的电影、电视,并选择好自己心目中印象深刻的英雄作重点准备,说说三国英雄,做好准备了吗?
2、课堂交流,漫谈自己心目中印象深刻的三国英雄。要注意听,哪些地方讲得精彩?哪些地方讲得不够生动?
3、评一评,谁漫谈的人物最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4、读一读《三顾茅庐》中刘备、关羽、张飞之间的一段对话,边读边分析、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表情和动作。
5、讨论、交流一下人物说话的语气、表情和动作,分角色表演。
6、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评议。
7、小结:《三国演义》中塑造了诸多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今天我们走进了“三国”,漫话心目中的三国英雄。希望大家回去后再认真研读《三国演义》,更加了解心目中的“三国”英雄。
二、学写毛笔字
1、审题。
2、观察范字。
“画”字的三框儿呈下包上之势,“画”字的中间部分,须向下、向中间靠拢,外框取上展下收之势,位置不要太高。
“闹”字呈立长形,“门”呈上包下状,“闹”字形稍阔,半包围的下部略有向外展开之势,“门”内部分须向上靠拢。
3、练习临写。
4、反馈。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漫话三国英雄
关羽 曹操诸葛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