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站实习报告

时间:2023-02-28 08:28:18
电站实习报告集合十篇

电站实习报告集合十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电站实习报告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电站实习报告 篇1

作为一名刚从学生转变到正式新员工的角色,在结束了十天人文愉悦的公司文化学习之后,随之而来的是三个月的轮岗实习。我很庆幸我的第一个实习驿站就是变管所,下面就我在变管所麾下的几个变电站的经历和心得与大家分享,并以此为己勉励。

尽管变电站电压等级不一样,但还是有很多相似的,如下大概介绍我的认识情况。首先,认识和学习一次设备(主变压器、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耦合电容器、避雷器、电力电缆、母线、所用变、电抗器、电容器)的基本原理、主要结构和在电网中的作用,型号及技术参数。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学习,我了解了电能生产的全过程及变电站电气设备的构成、型号、参数、结构、布置方式,对变电站生产过程有了一个完整的概念。熟悉变电站主接线连接方式、运行特点、初步了解电气二次部分、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巩固和加强了所学的专业知识,为今后的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学习变电站值班员岗位职责、安全职责、值班制度和交接班制度,培养正确的劳动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以后确保所从事工作岗位的安全生产奠定思想和理论基础。同时我更希望由一个不谙世事的学生在轮岗实习之后能够回到变电站,并逐渐成长为一名变电运行人员。

回顾过去短短二十天,我感触颇深。毕竟,这是我迈出校门,步入社会的具有实际意义的第一课。通过和各变电站师傅们的接触,我不但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宝贵的运行经验,更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让我深刻的体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更加让我深刻的认识到变电运行这一工作是一项责任很强的工作,也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想成为一名新时期合格的变电运行人员我还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在这条路上我将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更多的知识来武装自己,将安全稳定运行落实到实处,真正做到设备的主人。

时间一晃而过,我们在和大理变技术员半小时轻松愉快的谈话间结束了变电所这一大站的实习。此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这终究是实习的第一站,而且了解了变电站的管理状况、设备设施情况、负荷构成、网络结构、文化氛围。故我也对变电运行产生了感情和浓厚的兴趣,虽然现在的我对于变电运行知之甚少,不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生存源于劳动、动力源于压力, 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时时要保持有紧迫感,不断通过闻、问和学习各种技能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变电运行人员。并真诚希望轮岗实习后能够再回到这么个岗位上来。

最后我衷心的感谢变电站每一位师傅在过去二十天以来对我的关心和教诲。希望他们在以后工作中事事顺心。并于“行而知之贵求真,知而行之必务实”,来与大家共勉,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求真务实。

电站实习报告 篇2

一、实习目的。

1、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对社会、国情和专业背景的了解。

2、使学生拓宽视野,巩固和运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3、培养劳动观念,激发学生的敬业、创业精神,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4、本次实习在学生完成部分专业课程学习后进行,通过本次实习,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和扩大,增加学生的专业实际知识。

5、为将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

1、搜集整理变电站主要一、二次设备以及变电站运行方面的相关知识和资料。

2、搜集整理35kv变电站特点方面资料。

3、将搜集学习到的相关知识与云田站的实践相结合,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化理解,总结收获。

4、实地考察35kv变电站的主接线、主要电气设备(包括主变压器、主要一次设备、二次设备、进出线情况等)电气设备布置方式、变电站主要运行控制方式、变电站的通讯方式等,参观考察过程中要求作好笔记。

5、运用所学知识,对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作出一定的分析,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习过程。

(一)变电站介绍。

xx变电站属于发供电分公司供电工区下设的站点。xx变电站作为供电工区重要的一个35千伏变电站,不仅担负者阳煤集团重要机关的供电任务,而且还为周边厂矿和居民提供电源。xx变电站现在用两台容量为31500kva的主变。主电源是由110kv的矿站经矿刘双路给xx提供电源。

(二)电力发展史。

电网从历史发展来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电厂直配城市网、省区电网、跨省大区电网和跨大区联合电网。随着用电量不断增长,大型水电、火电和核电的建设,地区间电源与负荷的不平衡以及经济调度的需要,必然要求发展输电和联网,电压等级也随之逐步提高。从最初较低电压水平的6—10kv经历35kv、110kv和220kv,发展到超高压的330kv、500kv和750kv电网,并且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现场实习

20xx年xx月xx日我们公共事业专业的全体同学来到了位于xx的35kv变电站。来到xx变电站,远远地看到有两路高压铁塔线路从远处通向变电站。一进大门,院里的两台巨型变压器映入眼帘。所长对我们进行了安全教育后开始带领我们参观几个重要的场所,如外部变压设备、高压间和主控制室等。外部变压设备分为主变压设备和备用变压设备。备用变压设备在主线路发生故障或设备检修时启用,增加工作效率。为了防止发电站出现问题产生停电的事情发生。该变电站采取了双电源送电措施。正常工作时,变电站使用两路电源,提高了电源进行的可靠性。

外部高压电进入变电站后,通过隔离开关、电压互感器,以及电流互感器最后接入变压器输入端。变压器能够将外面的35kv高压电转换为所需的6kv的低压电。由于变压器的电压很高,功率又很大,所以变压器产生的热量很大,如何降低变压器的温度保证其正常工作至关重要。为了降低温度,每台变压器上都装有很多散热片,可以起到散热的效果,提高变压器运行的可靠性。接着,我们又来到了高压间。高压间又明确分为输入端和馈出端。内部设备由许多铁栏分隔,为了保证我们的人身安全,要求我们不要擅自碰触高压设备。二十几年都未出过大的故障。在主控制室内,有三名技术人员随时监视着主控制设备各仪器仪表的工作状态,主控制设备体积庞大,功能完善,具有故障显示,故障分析,自动保护等众多功能,给管理操作带来很大便利。当跳闸时,绿灯会闪,同时铃响,进行报警。

接着我们跟随站长来到会议室,他给我们讲解了xx变电站的运行过程和一些基本的模式。xx变电站采用一运行主变一备用主变的运行方式。当运 ……此处隐藏25732个字……机内部结构还是比较遗憾的,魏家堡的水轮机是采用立式结构因此就有两层而第二天的汤峪水电站是卧式机组因此只有单层。如图就是水轮机的活动导叶,主要装设在反击式水轮机转轮前方、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可转动调节的叶片。用来引导与截断水流和调节通过水轮机的流量。水泵中的导叶装设在泵轮之后,往往不能转动而仅起导向的作用。其实也就起了水闸的作用,控制进水。

二:汤峪水电站

周二的时候我们的任务比较轻松,我们啊来到了汤峪水电站。第二天还下着小雨,快到目的地的时候由于雾大我们还迷路了,这也算是一个小插曲。石头河汤峪电站位于陕西省眉县汤峪,是一座渠道引水式水电站,它利用石头河水库东干渠汤峪段的水位落差,结合西安供水和农田灌溉用水来发电。

电站总装机容量3×1000kW,水轮机型号HL160 -WJ-60,机组转速1000r/min,设计水头68.12m,设计流量3×1.9m3/s。发电机型号为SF1000-6/1180,机组额定电压6.3kV。

来到汤峪水电站由于他们刚进行过更新,旧的机组设施零件就拆卸下来放在院子里,我们很好的观察了水轮机组。汤峪水电站一共有四台机组一号机组单独放置,其他三台机组放在一起。属于卧式机组。我们随即去了汤峪水电站的中控室,由于他们正在工作,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水轮机组的运行。还可以看到他们进行仪器的调试。

而后老师给我们又详细讲了水轮机组的内部结构,我们看着院子里放置的旧式水轮机拆卸零件,听着老师的讲解印象更加深刻,我也近距离看了水轮机的定子和转子,老师告诉我们定子上面线圈的缠绕方式是特定的,要符合规范。虽然有些破旧但是还是很能给人印象的,老师还讲了这些零件的工作方式。虽然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那个联轴器到底是连接哪里的,这个至今没有弄明白。

要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中控室,中控室的图形很简单,看起来也很直观。由于第二天只去一个地方所以我们中午就回到了学校。

三:黑河引水工程

第三天我们去了黑河引水工程金盆水库,金盆水库算是我见过的最大的水库,我们在车上好远就望见了很高的坝体。金盆水库枢纽工程位于黑河金盆峪口以上约1.5km处,距西安市86km。枢纽由拦河坝、泄洪洞、溢洪洞、引水洞、坝后电站及古河道防渗工程等建筑物组成。水库按一百年一遇洪水标准(Q=3600m3/s)设计,两千年一遇洪水(Q=6400m3/s)校核。正常蓄水位594.0m,汛限水位593.0m,设计、校核洪水位分别为594.34m和597.18m,是一项大(Ⅱ)型水利工程。

拦河坝为粘土心墙砾石坝,最大坝高130m,坝顶长度433m,顶宽11m,坝顶高程600m,上、下游坝坡分别为l:2.2和1:1.8,其中下游坝坡布置有上坝道路。防渗粘土心墙顶高程598.00m,顶宽7.0m,最大底宽83m,上、下游边坡均为1:0.3,心墙与上、下游坝壳间设有水平宽分别为3.0m和5.0m的反滤过渡层。坝体填筑总量775万m3。 泄洪洞位于左岸,采用塔式深孔进水口,进口底板高程545.0m,工作弧门孔口尺寸为l0m×l0m,洞身段为“龙抬头”式明流洞,断面为10m×13m园拱直墙式,出口底板高程为493.185m,桃流鼻坎为非对称扩散型,建筑物全长643.39m。泄洪洞设计洪水位下泄流量2421m3/s,校核洪水位下泄流量2450m3/s。

溢洪洞布置在右岸,进口堰顶高程578.0m,堰宽12m,堰后为跌落段、下接平流段,洞身为圆拱直墙式明流洞,断面尺寸为12m×14m~10m×11m,出口为舌型扩散挑流鼻坎,建筑物总长471.24m。溢洪洞设计水位下泄洪量537m3/s,校核水位时下泄流量为20xxm3/s。

引水洞位于右岸,进口放水塔总高85.7m,根据城市引水对水质的要求,设上、中、下三个分层取水口,高程分别为571.0m,554.0m和514.3m。洞身为直径3.5m的压力园洞。出口弧门孔口尺寸2m×2m,弧门前布置有电站引水岔管,弧门后为洞内消力池,消力池末端与电站尾水相接,分别为城市和农灌供水,建筑全长764.17m。引水洞设计引水流量30.3m3/s,加大引水流量34.1m3/s。

我看到了饮水塔,金盆水库给我的印象就是风景非常漂亮,在加上那一天刚好是晴天,天气不错就更显风景秀丽。

随后我们去了黑河水库坝后电站,坝后电站装置三台HLAl53-LJ-120型水轮机及单机容量4000kw的发电机一台、8000kw发电机两台,总装机容量20000kw。电站年平均发电量7308万kwh。也详细观察了水电站的运行工作,水电站一位工作人员还耐心的给我们讲解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由于黑河水电站和魏家堡水电站结构差异不是很大,因此我也在此不再赘述了。

  四:交口抽渭工程

第四天我们去的地方比较远,因此车程比较长,坐了好久的车才到。

交口抽渭灌概工程位于关中平原东部的渭河左岸,是一个灌排结合的大型电力提灌(排)工程。全灌区控制灌溉面积8.4万hm2,分布在西安、渭南两市的临潼、闫良、临渭、蒲城、大荔、富平6县(区),工程由陕西省水利厅主管。

交口抽渭共建灌溉泵站26座,排水泵站5座,共安装水泵机组137台,总装机容量2.95万KW。灌区设计抽水流量37m3/s,加大抽水流量41m3/s,共分8级提水,累计净扬程86m,总扬程96m。全灌区设有干渠5条,全长93.5km,其中总干渠上设泵站2座,西干渠设泵站3座,北干渠设6座,东干渠设10座,南干渠设5座。6~35kV变电站36座,各类输电线路17条,长211km。

全部工程分两期建成,1960年至1966年建成一期工程,1966至1970年建成二期(扩大)工程。渠首为无坝引水枢纽,修建进水闸13孔。为了稳定河床、保证供水,对引水枢纽以上2km河道进行了治理,包括丁坝24处,固滩潜坝6处,潜丁坝7处,护岸20xxm。运行40多年来,基本上达到了“洪水不改道,枯水不离闸”的设计要求。而后我们去了田市泵站,田市泵站是交口抽渭工程的二级站。

田市泵站的工作车间一共有两层,我们下到了地下车间去进行观察泵管,由于是二级泵站,田市的泵站相应小些,没有交口那么大,设备也没有交口那么多,但是该有的中控室以及变压器都还有,我们特意去田市泵站,看了田市泵站的变压器。

实习内容基本就是这么多。通过几天的实习我也收获了很多仅仅在课堂上收获不到的东西。

实习总结

这几天的实习,我们去了几个不同的地方。分别去了水库、电站、泵站等不同方向的地方,系统的认知了水利设施与水电系统,本人收获良多。虽然我们去的都是些小型的电站,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相信这一次的实习经历会给我很大的帮助,在未来我的学习和工作中。但是我还是有些建议,就是在以后的实习中能就具体某一方面进行具体的讲解,使同学们的印象更深刻。

实习已经结束了,我个人十分感谢老师对我们实习计划的安排,也十分感谢老是在实习过程中对我们提的问题进行的讲解,同时也十分感谢老师在实习过程中对我们的照顾。

《电站实习报告集合十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