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6-21 08:27:45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汇总9篇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汇总9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感知春天的自然特征和美丽景色,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轻轻细细、飘飘洒洒、暖、、探出头”等词语。

3.能朗读并背诵课

文,理解描写春天气候特征的词句。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描写春天气候特征的词句,学会其中生字。

教学难点:能读懂课文各小节句子的意思。利用课文的叙述方式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课题渗透:教育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文录音、歌曲磁带、课件

课时安排:1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刚才同学们唱的这首歌叫什么?指名答

2.出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个别读—开火车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录音,问:课文中的春天在哪里呢?边听边想—自由答

2.出示:枝头、草地、竹林、田野,谁能把它连起来说一说?春天在枝头上、草地上、竹林里、田野里。指a类生说 b.c类生仿说 齐读

三、读通课文,学习生字。

1.课文有几小节呢?标上小节号。轻声读课文 同桌检查

2.读通课文。重点指导儿化音。指名分节读—评议

3. 课文中一共有多少生字?小组自学

4.检查自学情况。各小组推荐小老师

5.巩固抽读生字。书空 开火车读—齐读

四、学习第一小节。

1.读一读,引导质疑:有不懂的地方吗?哪些词句写得特别好? 自由轻读

2.指导理解句子意思。*微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春天在枝头上?*为什么柳条儿跳舞,桃花儿脸红? 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3.指导朗读:第一小节用优美的句子告诉了我们春天到了,柳条儿好像在跳舞,桃花好象脸红了,它们在春风吹拂下的动人姿态和美丽的色彩,表达了作者爱春天的感情。你们喜欢吗?把这种语气念出来。 指名读—小组赛读-齐读

4.刚才我们读懂了第一节,谁能背诵这节课文?指名背—同桌互背--小组背——齐背

五、学习课文第2~4节。

1.回顾第一小节的学习方法:读读课文,看看图片,欣赏词句,感情朗读。2.照样子,自学第2~4节。组长带领学习

3.检查自学情况,指导理解句子。

1)理解“草儿醒过来,换上了新衣”的意思。

2)理解“春天的雨飘飘洒洒。竹笋从地地下探出头来啦”。小组讨论--集体交流评议

3)“探”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指名答

4.有感情朗读2~4小节课文。

六、课文,扩展练习。

1.谁能背诵课文?小组比赛--齐背

2.结合课后练习,学做小诗人。说说春天还在哪里?那里的景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1)出示图片和文字。春天在哪里?春天在( ):( ),( )。

指名分句回答--齐读

2)你还能说说其他的吗?小组讨论—集体交流--评议奖励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了解、掌握作者的有关文学常识,掌握重点生字词。

2.领略作者笔下所描绘的自然之美,体会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3.加强朗读指导,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感知课文。

4.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美的情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按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感。

重点

难点重点:把握诗歌的内涵。体会作者所运用的拟人写作手法。

难点:领略作者笔下所描绘的自然之美,体会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教法

选择 朗读指导法、讨论法 课型 新授

课前准备 搜集并阅读有关描写瀑布的诗文 是否采用多 媒 体 是

教 学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揭示学习目标

1.以旧引新,激发兴趣。同学们谁来给大家读读或背背你搜集的描写瀑布的诗文,有没有李白写的,你们对李白还有哪些了解呢? 《静夜思》、《夜宿山寺》、《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

2.揭示学习目标。

二、指导学生先学

出示古诗的一般学习步骤:

①理解课题,认识作者;②解释词语,说说诗意;

③联系实际,发挥想象;④感情朗读,体会诗境。

三、学生先学,教师巡视

学习《望庐山瀑布》完成下列任务:

1.知作者:看课下注释及练习册走近作者,了解作者。

李白生卒年月(701-761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号称诗仙,现存诗900多首。风格飘逸、豪放;想象丰富、气魄雄伟。

2.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1)师范读全诗。学生画出节奏。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全班自由读、齐读这首诗。

讨论;读题目,谁能用这个“望”字组词?你觉得在这

指名学生背或读自己搜集的描写瀑布的诗文。

结合练习册学法导航及诗歌五步教学法指导学生学习《望庐山瀑布水》。

指导学生看课下注释及练习册走近作者,按名、时、地、著、称的要求了解作者。播放课件进行对照。

范读诗歌,并将请朗读要领

巡视并进行个别指导或点拨。

指导学生背或读自己搜集的描写瀑布的诗文,其余学生倾听。

默读练习册学法导航,明确学法要领。

倾听,并标注字音,画出朗读节奏。自由读。

朗读后,邻桌之间展开讨论。聆听,领回学法要领。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儿应该用哪个词更准确些?解释题目的意思。你看到了什么? 我们来看看李白是怎样夸的?

3.释诗意:读第一句诗。读注释②和③。除了这两个词,诗中哪些字你不理解?说整句诗的意思。

4.总结学法:读诗句、看注释、说意思。

5.根据以上学法自学二、三、四句诗。

四、检查学生先学效果

悟诗情、小组讨论。

1.诗中哪几句是作者望到的景色?作者运用了哪些 ……此处隐藏9200个字……/p>

②小猪是如何处理这袋麦子的?(重点突出“迫不及待”、“吃光”等词语)

2、练习读第二小节,读出自己的体会与理解。(引导体会小猪的高兴劲及迫不及待的样子)

3、默读第六小节后,讨论。

①当土地爷爷来到小猪家,小猪怎么说了?(试着揣摩小猪的语气)

②你以为小猪有什么特点?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③假如你是土地爷爷,你会怎样评价小猪呢?

4、对比读第二、六小节,同桌讨论。

①你喜欢小猪吗?说说你的想法。

②试着给这袋麦子取个好听的名儿。(可爱的麦子、充满活力的麦子、憨厚的麦子等)

二、划划想想————给孩子一袋“勤劳节俭”的麦子

1、划一划。

①小牛看到麦子后,有哪些想法?(重点突出“保存”、“慢慢吃”等词语)

②小牛拿到麦子后,怎么做了?(重点突出“透风”、“晒晒太阳”等)此处可进行句式训练,“因为……所以……”

2、想一想。

①土地爷爷到了小牛家,他会对小牛说些什么呢?

②土地爷爷得知小牛把麦子保存起来后,他又会对小牛说些什么呢?(围绕小牛的“勤劳节俭”方面)

3、小结提问。

①是呀!在土地爷爷眼里小牛是节俭的孩子,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品质啊,假如你就是小牛的朋友或邻居,你会怎么夸赞他呢?先想一想,再与同桌交流。

②思考:土地爷爷送给小牛的是一袋什么样的麦子?(勤劳的麦子、节俭的麦子、美好的麦子等)

三、说说演演————给孩子一袋“能干聪明”的麦子

1、说一说。

情境一:土地爷爷给小猴送了一袋麦子,小猴高兴地收下了这袋麦子。小猴就把麦子摆放在院子里,看了又看,嘴里还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好麦子,好麦子……”

情境二:土地爷爷看了小猴的粮仓,直夸小猴能干聪明。小猴非常谦虚地说:“我只不过做了一件最普通的事情”。接着小猴将自己种麦子的经过翔实地告诉了土地爷爷……

2、演一演。

①小猴子种麦的经过。(突出小猴的辛劳)

②土地爷爷来小猴家的前前后后。(突出土地爷爷的年龄、语气及心理活动等特征)

③小猴在家里接待土地爷爷的经过。(突出小猴的神采奕奕及聪明劲)

3、演后组织说话训练。

①你喜欢这聪明、能干的小猴吗?说说你的想法。

②你打算给这袋麦子取个什么名字?(聪明的麦子、能干的麦子、智慧的麦子、创造的麦子等)

四、悟悟写写————给孩子一袋“永远”的麦子

1、悟一悟。

课文学完了,相信这三个人物在你心中一定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这三袋麦子也会带给你的启示。那么,在你心目中,究竟拥有了一袋什么样的麦子呢?可爱憨厚的?勤劳节俭的?聪明能干的?还是?

2、写一写。

请同学们将自己的所思所悟动笔写下来,要求表达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3、教师总结:或许这是一袋可爱憨厚的麦子,或许这是一袋能干聪明的麦子,或许这袋麦子里有可爱,有节俭,也有聪明,或许这袋麦子就蕴涵着我们的智慧,我们的思想,或许,或许……。但无论如何,他应当成为我们心灵的麦子,成为我们精神的麦子,成为我们共同的永远的麦子。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生字新词。

2.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说出第一问的内容。

2.能联系实际说说这一问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1.同学们有没有听过演讲?

2.板书课题,揭示教学内容。

3.学生根据资料介绍陶校长

4.说说你想从这可了解到什么?

二、初读课文10

1.自由轻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自读效果。

正音:锻炼堡垒稳定激励鞭策专心致志韧性

指导书写:锻炼堡垒激励等

3.分段朗读。学生评议。

4.从这篇文章当中,你看出演讲有什么特点?

5.陶校长的演讲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说的?

三、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15

1.默读思考:陶校长的第一问是什么?为什么要先问这个问题?

2.集体交流:

a.指名回答。

b.出示关联词语因为才否则朗读。

c.说说为什么要先问这个问题?

d.从这段你还明白了什么?

e.朗读体会。

3.总结:

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长希望我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

4.理清层次:

这段话是怎样来说明这个问题的?

(先说了什么?在说什么?最后说什么?)

5.齐读本段。

四、课堂练习

1.熟读课文。

2.将陶校长的第一问复述出来。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说出陶校长的后几问分别包括那些意思?

2.能运用学法进行自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5

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27课,陶校长演讲的题目是什么?

2.

他的第一问是什么?

3.

为什么要这样问?

4.

如何才能做到呢?

二、精读课文第三自然段10

1.自学这段

要求:看看这一段问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问?

2.学生自学本段。

3.小组交流讨论。

4.集体讨论:

a.问了什么?

b.为什么要这样问?

c.朗读指导,突出有了才

d.怎样才能做到?

e.朗读指导,突出要想就就

5.有感情朗读课文。

6.小结学法。

三、学习余下段落15

1.学生自学三四两问。

2.小组交流讨论明白了什么?

3.全班交流:

a.你明白了什么?

b.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引导学生理解三四两问。

4.朗读指导。

5.齐读课文。

四、课堂练习5

复述课文。

板书:

26.陶校长的演讲

身体有没有进步?生命之本

每天四问

学问有没有进步?前进源泉

工作有没有进步?打牢基础

道德有没有进步?做人根本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汇总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