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备】语文教案范文合集4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在真实的交际情景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注意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
2、在交际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助人为乐的美好品德。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导看图,了解故事的起因。
1、今天陈老师想带大家到郊外走走。(课件:小河边的美景)大家看到了什么?(学生描述图中的美景)
(课件中传出哭声)是谁在哭呀?(出示:小兔的图片)
2、看着图,你有什么问题?
生可能问:小白兔为什么哭?他遇到了什么难题?什么事让小兔哭得如此伤心呢?……
3、引导学生看图并回答。
师:如果你是小白兔,你会想些什么呢?又会自言自语说些什么呢?(生发挥想象,个别练说)
二、借助情境,想象表达。
1、今天我们就一起小白兔过河吧!(点题)
瞧,是谁来啦?(在图中增加小花猫的图片)
小花猫见到小白兔会说些什么呢?会想些什么呢?
生:(个别说,要求将话说清楚、明白。)
其余同学:(声音、礼仪、态度,说得清楚、明白。)
2、师:孩子们,如果你们是小花猫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助小白兔过河呢?(课件:图2)
(1)四人小组合作讨论、汇报,(组织有效地讨论,人人参与)
讨论时一人扮小猫,其他小朋友扮小兔,认真听小猫说的方法,对每种方法给予不同的;
师:你觉得满意吗?(方法好不好)
(好,满意,应如何表示感谢;不好,不满意理由?又应如何对小猫说。)
小猫们想出的方法,既可根据图中的,也可自已发挥想象,赞赏有创意的思考过程。
(2)各小组表演汇报,其他同学当小评委
对于各组扮猫、兔同学的表演,其余同学给予适当的(礼貌态度、语调语速)
三、动笔写话。
师:同学们都很爱开动脑筋、乐于助人,那么就让我们再动动笔把刚才你想到的一种好方法写下来吧!
(展示)指导学生如何将口头语言转变为书面语言
我想了个好办法帮助小白兔过河:
师:引导生对语句、格式、标点进行
四、
语文教案 篇2
1、体会江山的美丽多娇,爱我中华,爱我世界。
2、体味欣赏散文清新优美、抒情性强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真情实感。
3、了解课文随“时(令)”换景,景色各异、多角度写景,融情于景的写景方法。
4、背诵精彩语段,增强语言的感悟及运用能力。
5、学生学会贴切地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1、体味欣赏散文清新优美、抒情性强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真情实感"
2、了解课文随“时(令)”换景、景色各异、多角度写景,融情于景的写景方法。
3、背诵精彩语段,增强语言的感悟及运用能力。
4、学会贴切地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1、本文是写景抒情式游记类散文,旨在认学生了解游记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游记的.写作方法,学习课文中写景时运用的多种修辞方法及生动形象的语言,并能在.写作中运用。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渗透在游记中的感情,并品味散文的语言风格。
3、本文与《巴东三峡》都是写祖国山水的美丽,意在让学生了解祖国山川壮丽可爱,更加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如果能让学生从自身的变化,从自己家乡的变化中去感受,相信能更好的理解改革的重要性。
一、出示教学目标
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播放周庄的旅游宣传片。
2、播放威尼斯、丽江体现“水乡,水城”特色的有代表性的.对比画面。
3、教师同步讲解:
图一:这是意大利著名水城“威尼斯”。
图二:这是云南古镇丽江
我们现在把它们和周庄相比较的话,你觉得他们三者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三、整体把握课文的结构内容。
1、朗读课文。
2、配乐朗读。
*展示播放周庄的动画画面。
*以“高山流水”为背景音乐。
3、检查生字新词。
4、提问:大家喜欢这篇课文吗?你觉得课文中什么地方、哪些语句或语段写得最精彩?说说你的理由?
四、合作探究题:那么,作者间我们描述了周庄的哪儿幅图画呢?
共两个部分四幅“水韵图画”。即:
整体水韵图画(1-3)——小桥流水人家
三次游历周庄时的不同水韵图画(4-6)
第一次——烟雨迷蒙的水墨画
第二次——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第三次——水天一色的七彩梦幻图
五、综合性实践活动
做一份梅州旅游资源的调查报告。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学习并启发学生观察研究事物。
2、理解生动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体会说明语言准确性。
【教学重点】
生动的说明表现抽象、复杂天气特征。
【教学难点】
生动的说明表现抽象、复杂天气特征。
【教学方法】
朗读法,列表法。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释题,并朗读课文补充资料:“云”和“天气”有着密切关系,看云可以辨别,推测天气的好坏,这篇说明文是怎样把有关云和天气的气象知识告诉我们的?
二、整体感知
云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的,如文中所说的?你能把它读出来吗?
哪些语句分别说明“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试着填空找出中心句,最基本的看云识天气的经验是:
“往往”、“常常”两个副词起什么作用? 领会说明性语言的准确性,用了常常,往往,表示不是绝对化的,是表示一般情况下的如此。
三、课文研讨
1、详细研究各种云同天气的关系。
列表:
云的种类形状位置天气情况
2、讨论如何根据云的光彩,推测天气的情况。
谚语:
“云交云,雨淋淋”
“江猪过河,大雨滂沱”“棉花云,雨快临”
“天上灰布悬,雨丝定绵绵”
“乌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
“西北天,明朝大太阳”
“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
“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
“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
“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
“山戴帽,大雨到”
“云吃雾下,雾吃云晴”
试着用科学现象解释你所知道的一两句谚语。
四、讨论最后一段作用
1、观察云的形状、光彩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2、如何才能掌握它的变化规律呢?
3、最后告诉我们局限性作用?
五、总结课文,延伸探讨
今天需要看云识天气吗?
六、布置作业
1、说出收集的有关气象谚语试辨识天气。
2、完成练习二。
3、课文作业本。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主要情节。
2、学习通过别人的语言、行动来衬托人物心理等多角度的心理描写方法。
3、抓住文中重要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4、领会本文所表达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
2、体会文中的心理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
1、通过语言、行动来衬托心理活动的方法。
2、领会文中所表达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从课文题目看,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2、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尊严。学习热爱民族的语言,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但是有一个小孩在刚刚爱上了自己民族的语言时,却失去了学习语文的机会,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随着他笔下的人物一起进入语文课堂。
板书:别了,语文课
二、默读课文,走进文本
默读课文,引导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自由阅读。
三、交流阅读感受
1、在自由阅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谈谈自己阅读的体会、感受以及困惑。
2、结合课文,谈谈自己最感动或者有同感的地方。
四、整理归纳,多层次读课文
1、分角色朗读。
2、表演再现。
五、质疑悟读
1、陈小允为什么不喜欢语文课?表现在哪些方面?
2、重点品读有表现我的心理变化的语段,分析我的心理产生变化的原因。
3、存疑总结: 当得知自己即将和家人移民海外的时候,我的心里不禁为自己可以不用默写而窃喜,可见我对语文是厌恶到了极点。可是,面对张先生的鼓励和礼物,我的心里又产生了哪些变化呢?我是不是依然讨厌语文呢?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