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范文七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培养想象力,激发写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愿望的美好。
教学难点:
掌握诗歌的特点,激发写诗兴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读
音频导入
1.师问:你们知道徐志摩吗?如果知道,那你们能说出他的一两个代表作吗?
课件出示徐志摩的图片,
师:对,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一篇文章。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感受一下徐志摩的写作特点。
课件播放音频。
2.认识作者
?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是一位在中国文坛上曾经活跃一时并有一定影响的作家。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徐志摩的一首儿童诗《花牛歌》。
揭示课题:《花牛歌》
二、字词揭秘
我会写
(1)课件出示罗。
师:罗字在书写时注意偏旁罒在书写时要写得扁一些,不能超过整个字的三分之一。罗字是上下结构,偏旁是上面的罒,可以组词星罗,张罗,我们用张罗造个句,班里的什么事都是班长张罗。
(2)课件出示眠
师:眠在书写时注意目作为偏旁时要写得窄一些。眠是左右结构,部首是目,可以组词睡眠,休眠,例句,一个人要保证一天最少八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3)课件出示霸
师:霸上面的雨字作偏旁时,注意第二笔不是竖,而是撇,第三笔的横折勾变成横折,而且折要写得短一些。霸是上下结构,部首是上面的雨,可以组词霸占,霸主,例句,地主依仗权势霸占了很多老百姓的土地。
(4)课件出示占
师:占的部首卜在占字中时第二笔不是点,而是横。占是独体结构的字,部首是卜,例句,占领市场必先占领消费者的心灵。
三、课文精讲
1.学习前两节
课件出示: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萝。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师解释:剪秋萝:别名大花剪秋罗,多年生草本,暗红色,呈流苏状。喜阳,凉爽,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产于我国。
霸占:凭借权势强行占有。
2.学习后两节
师解释:西山:指太阳从西边落下。
师问:诗中都写了花牛在干什么?
引导学生朗读描写花牛动作的几个句子,同时课件出示
师解释:每节第一行都以文字相近的诗句起首,用简单明朗、轻快活泼、一咏三叹的诗句形式,将草毡从中的花牛行动景象巧妙生动地展示,表达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崇。
3.问题一: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美好心愿的?
引导学生先找出诗中的句子,然后分析。
师小结:“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通过花牛的梦来表达自己对童年的回忆,同时“西山的青峰”表达了作者的美好心愿是自由。
问题二: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同桌讨论,举手回答
师小结:花牛在草地里睡觉的童趣。
四、课堂小结
《花牛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同学举手自由发言,师点评
师小结: 这首诗歌让我们体会到了童年时的乐趣。诗歌优美的意境和和丰富的想象,让我们在诗的世界里享受着生活的乐趣。
五、课堂练习
1.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花牛歌》中花牛在草地上做什么了
(2)“霸占”在诗中怎么解释?
2.比一比,组词语。
占()眠() 溜()
古( )眼() 榴( )
板书设计:
花牛歌
在草地里坐
在草地里眠
在草地里走
在草地里做梦
教学反思:
徐志摩的这首诗,是来源于童年的秘密经历的诗。它有儿童看世界的趣味和生动,活泼和自然,同时诗歌的词语又不失典雅,韵律也很讲究。对于诗歌来说,韵律尤其重要,对于儿童诗来说,也是如此。以儿童为主要受众的诗,即便它所传达的意思并不能被儿童所完全理解,但它的韵律却能被儿童准确地捕捉。
《花牛歌》全诗四节,每一节的第一行均以文字相近的诗句起首,“花牛在草地里坐”“花牛在草地里眠”“花牛在草地里走”“花牛在草地里做梦”,用简单明了,轻快活泼,一咏三叹的诗句形式,将草毡丛中的花牛,行动的景象巧妙生动地展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崇。
所以在授课时多注重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小学语文教案 篇2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3.通过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4.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部分段落。
教学重点
1.通过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2.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引号,有的没有加呢?
3.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学难点
1.大榕树为什么长得那么奇特,学生了解不多,可能会有疑问,要讲清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手段:自制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设计意图:从巴金的角度来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过程:
一、谈话
1.什么是天堂?(指名回答)2.板书“鸟的天堂”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呢
二、按照要求读书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想想自己读了课文后感觉 ……此处隐藏3236个字……声音遥控举例子
装上电脑的电视机智能反应举例子
立体电视机让人身临其境作说明
全息电视机全方位接收信息作说明
闭路电视机增加内容、加强联系举例子]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进行仿写练习。
一、复习检查
1、词语听写
2、练习朗读,指名读课文。
二、词句训练
1、找出文中有“逼真”、“不仅……还……”的句子,体会用法。
2、用“逼真”、“不仅……还……”造句。
3、评议、书面作业。
三、仿写练习
1、读了这篇课文后,你觉得文章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
(总起、分述再总结的写作方法)
回忆课文的2—5自然段是怎样介绍各种不同类型的电视机的?(先用一句话概括再用具体事例说明)
2、自选内容,学习课文2—5自然段的写法,练写一段话。
3、写后交流、评议。
四、课堂总结
本课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几种新型电视的特点,从而说明科学技术发展之快。文章又多处用了拟人手法。富有情趣。应当说是一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好文章。
五、作业指导
小学语文教案 篇6(一)从上一节课学生的质疑引入
1同学们,还记得你们上节课就《成长》这篇课文提出了哪些问题吗?(电脑出示这些问题)
2同学们的这些问题都是围绕“成长”提出的。(出示“因为这样更利于它的成长”)“这样”的成长是指怎样的成长呢?为什么说“因为这样更利于它的成长”?
【此环节的安排是从学生前一节课的质疑引入,使得两节课衔接自然、紧凑,再抓住学生提出的重点问题,用课文的重点句提出问题,使学生从课始就进入课文的重点,体现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二)抓住重点段落深入体会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默读课文1-6自然段,画出小男孩的表现(包括他的语言和动作)
(2)看到小男孩当时的表现,你会想些什么?
2集体交流,抓住重点句体会,教师适时点拨
(1)“自言自语地嘀咕……好像他的口袋里只允许装两块钱。”(可以看出小男孩非常渴望得到两根香肠,但他又从来不买两根。)
(2)当“我”表示要多给他一根香肠时,他用手推让说:“不要。两块钱买一根,还可以喝一听可乐。”如果你是他,此时你会怎样做呢?
【此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走入文本,深入体会小男孩内心所想】
(3)从小男孩的态度,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用朗读表现出来。
【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
(4)齐读第六自然段,我们和作者一样,会产生很多疑问,你当时会想些什么呢?
语言训练:听了他的话,我琢磨:也许他的父母不太喜欢他,也许他的家庭经济情况不太好,也许————,还也许————。
【通过语言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同时更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小男孩面对自己爱吃的香肠,却又不舍得买呢?
3体会第7-13自然段
(1)“我”看到了什么情景,使“我”恍然大悟?(“我”看到在一个大雪天,约翰的妈妈开着汽车陪他给每家每户送报纸,每月可以拿到八十元的报酬。但他仍然花两块钱买一根香肠和一听可乐。
(2)此时,你心中又有怎样的想法呢?你明白了什么呢?
①约翰是个很有责任感的孩子,冒着大雪坚持送报纸。
②约翰家不是没有钱,是他自己这样做的,他这样有计划地支配自己的所得。
③约翰的妈妈其实很爱约翰,在大雪天陪他送报,还用这种方式鼓励他做事要坚持不懈。
……
(3)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你想对小约翰或他的妈妈说些什么呢?
4齐读第14自然段,为什么说“因为这样更利于他的成长”?你觉得是这样吗?你有没有相类似的经历,结合生活实际和大家谈一谈你的看法。
(三)总结全文
1这样一个可爱的男孩,我们是不是该记住他呢?让我们来看看他的样子,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描写约翰外貌的句子。
2你觉得约翰哪儿可爱?从课文中找出你认为约翰可爱的语句,读一读。
3如果约翰站在你的面前,你会怎样夸他呢?
(四)作业
1把《成长》的故事讲给父母听,请他们也谈谈听后的感受,与家长进行交流。
2把描写约翰外貌的句子读一读,再抄下来。
3推荐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两篇文章《乌塔》和《爸爸错了》。
小学语文教案 篇7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认识一个部首“将字旁”。
2、能正确地读写这些词语,并能准确掌握词语的搭配。
3、了解这些运动项目的特点,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积极参加体育锻 炼,并积累有关体育项目的词语。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几项运动项目。
教学难点:
了解“羽”的演变过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健壮的身体吗?健康的身体对于我们每个人都非常的重要,那么怎样让我们永远的健康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让我们更健壮》。
1、(课件出示)引出(壮),师指导书写、生组词。
2、出示(健壮)词,认读(健)组词。
3、用(健壮)说一句话。
二、学习生字,发展语言
1、打开书自由读词,画出生字,书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体育运动?
2、学生当小老师领读词语。
3、抽读词卡。
4、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三、逐个识字,各个突破
1、通过观察找出有共同点的两个字先学(棒、标)。
2、根据字理演变过程学习(羽)字。
(1)、课件出示(羽)的演变过程。
(2)、齐读扩词。
3、学习“打”。
(1)、课件出示图画,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句话。
篮球、羽毛球、棒球、这三项运动在玩的时候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出(打)。通过观察,发现特点,学习生字“打”。了解一字多义的特点。
(2)、理解字义、扩词。
4、利用字谜感受形声字特点学习“球”。
(认识各种各样的球,了解我国球类运动的情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如女排球在世界夺得五连冠,足球至今还没有在奥运取得成绩。)
5、区别蓝与篮。(了解篮球的“篮”字为什么是竹字头。)
6、做动作识记“踢”。
四、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卡片。
2、齐读词卡。
3、游戏识字。你指我猜:我会读,我也会读。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了解的哪些体育运动,怎样才能使我们更健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