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4-06 11:43:37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5篇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授课时间:

2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会。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春天的美景。

教学重点:

会认、会写生字,感情诵读。

教学难点:

体会春天美景。

教学类型:

精读课。

教学准备:

挂图,录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孩子们,冬天过去了,春姑娘又一次悄悄地向我们走来,你们看!(出示挂图)生:仔细观看

2、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答(略)

3、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鲜花,嫩绿的小草,大自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让我们一块到课文中去“找春天”吧。

4、板书课题:找春天

二、初读课文,合作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生:朗读圈点。

2、出示生字,请小朋友们想想办法,怎样记住生字和它们交上朋友。

生:小组讨论,同桌互教。

3、刚才小朋友们学得可真棒呀,现在请大家看生字,你最会学哪个字?怎样记住它?生:我会认“躲”、“身”和“朵”组合起来就是“躲”,生齐读“躲”。

4、师演示“躲”,拿一朵小花藏在身后,让学生猜一猜。

生:做动作,演示“羞”、“遮”、“掩”、“探”、“触”。

5、真棒,你们的办法可真多呀!现在请一位小老师再教大家认认这些生字。

6、师指名认读。

三、细读课文,感知发现。

1、春天在什么地方呢?你们听(师范读或录音范读)。

2、孩子们找到的春天多美呀!请大家再读读,读读后说说课文中的小朋友发现了什么。

3、齐读课文,教师评价。

生:交流合作质疑(略)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读中悟文。

(过渡:同学们,通过我们留心观察,发现春天来了,大自有很大的变化,你认为课文中的哪句话让你知道春天真的来了)?

生:如,“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2、“探出头来”是什么样子呢?做做动作,那小草探出头来是什么样的呢?

生做动作

3、多可爱的小草呀!谁再来读读?(指名读)

4、把疑问的语气读出来。

5、课文中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吗?请找出来读一读。

6、谁来表演?(出示4——7自然段)

生:举手表演

7、真棒,让我们来夸夸他。

全班读:我们看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

三、强化感受,升华感情。

1、是呀,美丽的春天来了,面花盛开,百鸟争鸣,泉水叮呼咚,花香扑鼻,柳枝柔柔,溪水凉凉。春天真是无处不在呀!

2、请小朋友们把你找到的春天向大家介绍。

3、请一位小朋友讲讲他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4、小朋友们,你们找到的春天可真美呀!

四、本课小结:

春天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已经轻轻地来到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用优美的词句来赞美它吧!]

五、板书设计:

1找春天

出门找春天

春天的样子

六、课后反思:

从内容上来说,本文用了拟人的手法描写了春天的到来,孩子们在读课文时,充分发挥了想象力,体会春天万物更新,生机勃勃的景象。

刚到春天,孩子们对春天充满了好奇。在本课学习时,我充分发挥了朗读的功能,孩子在朗读中体会春天的美好,效果很好。

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

2.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冕的画画得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并且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

3.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教学重点

1.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冕的画画得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并且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教学难点

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课文中的11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

(二)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二、教学重点

(一)学会本课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

(二)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我国元朝的时候,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王冕,你想知道他从小是怎么喜欢上画画和他怎样画画的吗?好,老师带领你学习第十五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书中的插图,从这幅画上,你都能知道什么?

1.先让学生自己观察。

2.然后指名回答。

(1)从王冕穿的服饰能知道这件事是古时候的事。

(2)王冕身后有一头牛,说明王冕小时候是放牛娃。

(3)王冕在观看荷花。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师范读全文,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是写的谁什么时候的什么事?

2.师读完后,指名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本课写的是画家王冕小时候学画荷花的事。

(四)学习生字:

1.看课后田格中的生字,边看拼音读课文,边画出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读准生字的读音 ……此处隐藏7639个字……p>① 师出示生字卡片,生借拼音齐读。

② 自由读生字记住读音,自己觉得难记的多读几遍。

③ 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④ 给生字找朋友,组词。抽生说,师将词板书。生再齐读。

⑤ 记一记。同桌互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的。

⑥ 用考一考,读一读等方法巩固生字。

⒊朗读感悟,理解课文。

① 生字朋友能帮你把课文读得更通顺,更流利。咱们一起试试吧!齐读课文。

② 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想: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③ 自由读课文二,三,六自然段,用横线勾出三个妈妈说的话。

④ 抽生读,其他人评价,读得好不好,为什么?(前两位妈妈自豪的语气,第三位妈妈平稳的语气)

⑤ 师引读,自由读。

⑥ 听课文八至十一自然段的朗读,说一说,三个儿子在见到自己的妈妈在提水时,分别是怎样做的?读时语气应有什么区别?

⑦ 比一比,看谁能通过读表现出三位妈妈提水的辛苦。

⑧ 自由读,齐读。

⑨ 假如你就是那位老爷爷,你会怎样说?(练习读好老爷爷幽默,风趣而有意味深长的话)

⑩ 四人小组里两人一组,互相评价,哪些句子读得好,哪些句子需要改进。

⒋齐读课文。想一想:读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⒌提出要求;倡议同学们从现在开始,每天至少为父母做一件事。

二课时

一 复习生字。

1 抽生读生字,并给生字组词。

2 快速抢读生字。

3 齐读。

二 学写生字。

1 齐读生字。

2 范写容易写错的生字,生认真观察,认真听。

①请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拎”字最后一点。“桶”右上的一点,“膊”字右上的一点。

“荡”是上下结构的字。

②生回忆书空以上几个字。

3 写美观。请生自己观察,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得更漂亮?抽生说师范写。

4 生练习写字。

三 课后练习。

1 齐读。

2 说说这段话的意思。三个孩子同时做一件事用“一个…一个…另一个…”的句式来说。

3 自己再读读,想一想你能用这个句式再说一句话吗?

四 四人小组排练表演课本剧。老师巡视,随机点拨。重点指导:

1 人物的语气。

2 人物的动作。

3 人物的表情。

苏 虹

24。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教学目的:

1、 会认“具”等11个生字。

2、 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德。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出示第一幅插图,引导看图提问:

①这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谁在干什么?

②板书课题: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二、 授新:

(一) 学习生字

1、 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

2、 借助拼音学习生字。

3、 开火车读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 读通课文,初步感悟

1、 再读课文,把课文每一句话读正确,读流利。

2、 引导全体读书。

同学之间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3、 开火车指1名朗读各段。

4、 相互交流的说说:你觉得小兵是个怎样的孩子?

(三) 再读课文,加深感悟

1、 朗读感悟8—13段。

a、请同学们再次认真读课文,找到你最受感动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b、指名朗读,并引导全班学生读好句子。

c、分角色读好8—13段。

2、 朗读感悟1—7段。

a、课文中的这位小朋友什么也让妈妈给他买,是不是他不喜欢玩具?是不是他不喜欢穿好看的衣服?

b、再读课文,感悟小兵喜欢玩具的心情。

c、分角色朗读课文( 1—7段)

3、 朗读感悟最后两段。

a、指名朗读。

b、交流:读了这两段,你想说什么?

4、 默读课文,升华情感。

a、请同学们再次静静地默读课文,读后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b、学生交流,老师参与总结:是啊!愿大家都学会关爱父母,关爱身边的每个人。

三、 课后作业

1、 把小兵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

2、 平时做孝敬父母的事。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会认生字本文的14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并给生字组词。

2、通过朗读课文,能用简单的话概括本文内容。

二、教学难点:会认会写生字,会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

三、教学难点:理解本文的中心“我不是最弱小的”。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我们是二年级的小学生,在爸爸、妈妈眼里,在爷爷、奶奶眼里,甚至在老师眼里,我们都是最弱小的。但有一个名叫萨沙的小男孩儿才五岁,他却不认为自己是最弱小的。这是怎么回事呢?这里面有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2、齐读课题:我不是最弱小的。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主识字情况

(1)你们还认识这些生字吗?

出示“弱”,指读,出示“弱小”认读,你们知道弱小是什么意思吗?(指名读,开小老师读、同桌互读)

(2)词语积累

学习五个会写的生字,先看老师范写,再学生练写在田字格中。

(3)分组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师生合作,赏读课文

1、萨沙的一家到森林里看到了什么美丽的景色,你们能从课文中找出来吗?

2、是谁发现了野蔷薇花?假如你是萨沙,当时会是怎样心情?这句话是怎么读?(学生练读,指名读)

3、突然,雷声大作,天空中洒下雨点……(教师范读3自然段)听到这儿,你有什么感受。

4、“是呀,为什么会这样?”萨沙也不解,我们从下面课文寻找答案吧!引读课文4-7自然段。

5、朗读指导,重点读好对话句子。萨沙也认为自己是最弱小的吗?你们是怎么知道吗?

(指名读,分角色读,读出萨沙的疑惑不解。)

6、请读课文最后两自然段8-9自然,朗读指导(对话句子)。

①萨沙现在是怎样问妈妈,该怎么读?

②妈妈又是以怎样的心情回答他呢?

7、同学们,读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吗?

四、小结课文,拓展交流

同学们,读完课文,我们知道萨沙是个勇敢的孩子,他能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我相信你们也能和萨沙一样,你们也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关心帮助比自己弱小的人的?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