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4-05 14:59:57
实用的语文教案汇总7篇

实用的语文教案汇总7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自信的教育。

2.学习围绕主题组织材料的方法,能抓住重点词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自信心,把自己当成天才,并努力去挖掘。

2.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把自己当成天才,并努力去挖掘。

教学准备

1.查找刘墉的资料

2.查找名人成才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授课时间: 累计节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老师最欣赏的现代散文家是谁么?(刘墉)是的,他的才华,他的幽默,他的潇洒,他的风度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你们对他有多少了解,能介绍一下么?他的成功和一个人有关,想知道么,今天我们就去了解一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读词语并理解在文中的意思:浓眉大眼、斑白、翻版、璀璨、按摩、逃避、叛逆、闯祸、大发雷霆、捣蛋、感慨、狂傲、编辑、笔墨纵肆、气韵、脚踏实地、诧异、宝藏、别有风骨、沾沾自喜、

指名读文,检查朗读情况。

检查预习情况

三、指导熟读课文

学生读文,为深入理解课文打基础。

四、作业

查阅古人成才的故事。

教学反思:

授课时间: 累计节数: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继续学习这篇课文,请同学们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读课文,看文中讲了几个人成为天才。

他们成为天才的条件是什么?

我把王鼎钧先生说的哪句话称为“金言”?为什么?

读读课文,哪句话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重点理解下面的句子。

1. “没有好的家世,只要有好的学校;没有好的学校,只要有好的老师;没有好的老师,只要有上进的志气!”

2.你要相信上天给每个人一份天才,只是它藏在某个角落,等着你的老师或是你自己把它发掘出来。

三、总结全文: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就看你是否发现并努力去展示它,发掘它。

四、拓展与运用

生活中也有这样的天才,你发现了么?把你查到的资料和大家交流。

五、作业

1.把名人成才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2.听写书后词语

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

2、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松鼠的外型特征、生活习性,知道松鼠是一种很讨人喜欢的小动物。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培养学生学会鉴赏和写作说明文的能力。

3、增长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仔细观察生物的兴趣。

课前准备

①教师准备关于松鼠形态及生活习性的课件。

②学生查找有关松鼠的资料

③学生自读课文,准备字典帮助扫清生字障碍。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①出示松鼠的图片:同学们,你了解松鼠吗?请把你知道的给大家说一说。

②今天,我们学习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布封所写的《松鼠》,让我们看看,他给我们介绍了松鼠哪些方面的内容。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①自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分小组自学生字、巩固记忆生字。自己读书,画出不懂的词语,利用查字

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决问题。

②自由朗读课文,做到通顺、流利。标出自然段序号,再想一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说的是什么?

↘默读思考,合作交流

①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

②在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学结果,教师参与交流,适当点拨。

↘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学生围绕提示问题在小组内交流后,在全班进行发言

①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学生很容易找出答案。齐读第一句话,体会它统领全文的作用。

②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鼓励多人从不同方面回答,教师加以归纳。

漂亮: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尾巴,形体等方面表现它的特点。

驯良:从在高处活动、不接近人的住宅、晚上活动、常吃的食物,是从活动的范围、时间、吃食物方面表

现它的特点。

乖巧:从过水、警觉、跑跳、叫声以及搭窝、窝口设计方面表现它的特点。

最后写繁殖、换毛等方面是补充说明其习性。

↘阅读感悟,体会写法

①松鼠为什么讨人喜欢?你喜欢它哪些方面?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读一读,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段话。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表达特点。

②把你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进行摘抄、积累。

↘思维拓展,练习表达

①作者向我们准确、生动地介绍了松鼠的特征及生活习性。除了文章中介绍的松鼠特点外,你知道松鼠还具有哪些特点吗?请学生补充课外资料

②假如你是一只可爱的小松鼠,你该如何介绍自己呢?

语文教案 篇3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一年级小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5个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基本字加个不同的偏旁可以组成其他字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诵读谜语,理解谜语(字谜),体验猜字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2、借助偏旁,让学生初步了解形声字形旁的意义。

教具准备:

转盘、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来和大家做个小游戏。

……此处隐藏2443个字……”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

4、体会到做人要谦让,

5、要有先人后己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实验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课前准备

演示实验的课件。收集你所知道的教育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1、出示课题:一次成功的实验

2、质疑提问:读了这个课题,3、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学生质疑的问题可能有:

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什么人在作呢?又是怎么做的呢?为什么实验能取得成功呢?

教师要以把以上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2、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

3、学生再读课文,4、用笔画出不5、容易读准、读好的词句,6、然后反复7、练读,8、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9、指10、名11、读课文,

12、互相评价。

13、课文是按照实验的先后顺序来叙述的,

14、老师板书:实验之前、实验之时、实验之后每部分重点讲了什么?学生边读边想。

15、组织交流。

a.请三个学生分别朗读实验之前、实验之时、实验之后这三部分。

b.再请三个学生分别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三部内容。

三、精读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2、想一想刚才提出的问题,

3、你有哪些已经解决了?

4、组织学生交流已经解决的问题。主要交流以下三个问题:

a.什么人在做实验?

b.教育家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

c.教育家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

在交流第二个问题时,教师可演示实验过程的课件。

四、识字写字

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这些生字。

2、指3、导观察要求会写的字。

a.引导学生分析“绳、险、俩、堵”这4个左右结构的生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左窄左宽)

b.引导学生分析“瓶、顺”这两个左右结构的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左右一样宽)

c.引导学生分析“育、系、茶、危、索、获”这6个上下结构的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d.引导学生思考写左中右结构的“激”应注意什么。

4、学生写字,5、教师巡回指6、导,7、注意即时评价。

五、实践活动

演示课文中这个实验的课件,鼓励学生课后与同伴一起做一做这个实验。

第二课时

一、继续精读感悟

1、这篇课文你还有哪些问题已经理解了?

2、重点引导讨论“实验为什么能取得成功”这个问题。

a.4人小组讨论。

组长负责整理本组的意见,代表小组进行全班交流。

b.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要抓住重点语句,如: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谈自己的看法。通过交流认识到,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一是小女孩具有舍已为人的精神,关键的时刻首先想到的是别人的安危;二是三个学生有合作精神,互相配合得很好。

3、让学生再质疑,4、再释疑。

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1、学生先试着自己读一读。注意体会不2、同3、人物不4、同5、的语气。

6、小组内合作读一读。

7、各小组毛遂自荐来读,8、其他小组进行评议。

二、拓展活动

请你写几句话来赞美一下课文中的这位小女孩。写好后和同学交流,也可贴在班级的黑板报上。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指导学生学习音序查字法、词语搭配、读句子。 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让学生通过写一句或几句给妈妈的话,表达心中对妈妈的爱。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学习音序查字法。 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让学生通过写一句或几句给妈妈的话,表达心中对妈妈的爱。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学习音序查字法。 让学生通过写一句或几句给妈妈的话,表达心中对妈妈的爱。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指导学生学习音序查字法、词语搭配、读句子。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学习音序查字法。

教学过程:

一、查一查 1、通过观察使学生了解到,当自己遇到知其音而不知其形、其义的汉字应选择音序查字法。 2、以“多”字为例,学习音序查字法。 (1)应在字典中的“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一栏中找到大写字母“D”; (2)在音节索引里找到音节为“duo”的汉字在字典正文的哪一页; (3)翻到那一页,就可以找到汉字“多”。 3、让学生在小组里共同查找汉字“奇、想、妙”。 4、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再补充几个汉字,进行比赛,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读一读 1、通过反复的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词语搭配就如给图画上涂上五彩的颜色一样美妙。 2、启发学生在读中感受到“快乐的心情”、“温暖的双手”、“温暖的话语”多指人的内心的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复习音序查字法,读句子。

2、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a) 指导学生复习音序查字法。 b) 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教学过程:

一、复习音序查字法 生复习音序查字法的步骤。 师出几个字进行比赛。

二、读一读 a) 引导学生读整个句子。 b) 引导学生仿照句子,说一说类似的句式。

三、探究与发现 1、生自由朗读这首儿童诗,读准字音。 2、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感知小河的顽强。 3、师设置悬念,引出话题“小河到大海以后,他发现大海非常广阔……” 4、四人小组讨论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5、全班交流。(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让学生通过写一句或几句给妈妈的话,表达心中对妈妈的爱。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写一句或几句给妈妈的话,表达心中对妈妈的爱。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献给妈妈的诗》。 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给予我们的点点滴滴的关爱。

二、你想说什么 1、指生说说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2、在四人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3、全班反馈、交流,师评议。

三、写给妈妈的话 指导生将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鼓励学生大声诵读自己的作品,抒发心中的情感。

《实用的语文教案汇总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