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

时间:2025-08-14 19:22:36
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15篇

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1

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xx号考生,今天我进行说课的内容是《金属的化学性质》的第1课时。根据新课标理论,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设计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说一下我对教材的认识。

一、说教材

《金属的化学性质》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第1课时包含以下内容:了解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能够书写Na、Al与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理解金属的性质与其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学习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之后,从本章开始初步系统地接触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本节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将初步尝试从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中去探索金属物质的化学性质,并且从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去深化对这些性质的理解。这种学习方式的过程和方法一经掌握后,可以驾轻就熟地学习后一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

(过渡:这是对教材的认识,下面说一下本班学生的情况)

二、说学情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几种常见金属(如铝、铁、铜)。对金属的性质的了解,以物理性质为主,化学性质只接触过铁与氧的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本节课将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继续探究金属与非金属、酸和水、烧碱溶液的反应,深化学生的原有认知。

(过渡:结合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书写Na、Al与O2反应化学方程式并能描述其产物的物理性质;

明确金属的性质与其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实验现象,初步学会从实验的角度探索和认识物质的化学性质;

通过实验发现化学问题,探索金属的性质和金属的原子结构的关系,学会在化学反应现象的过程中推导物质性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钠的切割、钠的燃烧等奇妙的化学实验操作和精彩的化学现象,感受化学世界的美妙变化,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过渡:在对教材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钠在不同条件下和氧气的反应。

【难点】

通过钠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及产物的比较分析,深化金属的性质与金属的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过渡: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好的教学方法能够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下面谈一下我的教学方法。)

五、说教学方法

“边讲边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常用方法,也是非常有用的方法,可以充分展示知识的建构过程,充分体现建构主义的理念。因此,我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方法,在适当时机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并及时总结归纳。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实验的时候可以多做比较、分析,提升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渡: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

六、说教学过程

教与学是有机结合而又对立统一的良好设想,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实现。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程序的:这节课我准备分为四个环节进行,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提高,小结作业,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下面我详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我会通过多媒体出示“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分布饼状图”,提出问题:为什么地球上的绝大多数金属元素都是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并且请学生畅所欲言,最终得出结论:因为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从而顺利引入本节课的课题:《金属的化学性质》。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将已学知识和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认同化学发展对人类发展的巨大贡献。

环节二:新课讲授

在初中阶段,学生们已经接触到一些金属,因此在这里会首先复习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让学生认识金属的通性,并且从中归纳出某些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铁可以和氧气反应,活泼的金属可以和酸、盐发生置换反应等,并通过这些反应总结性思考这些反应中金属原子的失电子情况,引出性质和结构之间的关系。

接着会提出以下的问题:铁可以和非金属单质氧气反应,那么其他的金属呢?从金、铁、镁和氧气的反应看,难易程度是不一样的,那么其他的金属呢?水到渠成的提出金属钠、铝分别和氧气反应的情况。

1、金属钠与O2的反应

在这里,我会通过师生互动,边讲边实验的方法,来进行探究。

通过展示钠的存放,引导学生正确取用和安全切割,从中让学生了解钠的物理性质;从切割后截面的颜色变化让学生体会这个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并书写化学方程式,通过这一过程引导学生自己认识到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为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主体的理念,接下来让学生去思考钠燃烧的情况怎样,让学生自己去取用,切割钠,提供必要的仪器让学生去加热钠,观察钠的燃烧反应现象,比较性的提出问题,让学生们观察、思考、比较、归纳。学生会从产物的颜色认识到这是不同于氧化钠的新物质,此时引导学生从化合价的角度初步认识过氧化钠,并能书写钠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的化学方程式。

2、金属铝与O2的反应

在这里会请学生比较着做实验,认识铝和氧气的反应。

新课程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这是广大教师课堂教学中所要积极探索的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图尝试指导学生使用这种方式进行学习,从钠与氧气的反应和镁、铝表面有氧化膜的角度,让两位学生比较着做实验。观察铝在打磨掉氧化膜前后两种情况下加热融化后的现象,让学生自发思考为什么现象会一样?认识到此过程中有反应的发生,体会到致密的氧化膜的保护作用。

环节三:巩固提高

我设置了与本节课知识联系紧密的题目,由此加深学生对于本节课知识的认知。

环节四:小结作业

在这里我会请学生思考金属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很多金属可以和非金属氧气发生反应。并进一步提出问题:金属易与氧气发生反应,这与金属的原子结构有何关系?通过这一问题让学生认识到金属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最后布置作业:完成课后习题。并让学生课下认真阅读教材或其它关于铝的氧化膜的资料,加深对铝的氧化膜的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收集材料并加工整理的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本着简洁、直观、清晰的原则,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金属的化学性质说 ……此处隐藏32317个字……亦可用食醋代替))、食盐水、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溜水、植物油、棉花和干燥剂氯化钙。试设计实验比较铁钉在不同环境中的锈蚀速度,以供我们在后面课题的学习中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Mg+O22MgO

4Al+3O22Al2O3

2Cu+O22CuO

3Fe+2O2Fc3O4

活动性:Mg、Al>Fe、Cu>Au

二、金属活动顺序表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三、置换反应

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考题回顾

1.(xxxx年江苏盐城中考题)把一根洁净的铁钉放在稀硫酸中叙述正确的是……()

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③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溶液的质量增加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④D.①②③④

2.(xxxx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考题)下列有关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纯净的铁是黑色的固体B.不能用铁壶长期存放食醋

C.铁的活动性比锌强D.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

3.(20xx年江西省中考题)下表是某种常见金属的部分性质:

颜色、状态硬度密度溶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银白色固体较软2.70g/cm3660.4℃良好良好良好

将该金属投入稀盐酸中,可产生大量的无色气体。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试推断该金属可能的一种用途;

(2)该金属的活动性比铜(填“强”或“弱”);

(3)请自选试剂,设计实验探究该金属与铁的活动性强弱,并完成下表:

你的一种猜想验证方法现象结论

答案:1.D2.B3.(1)做炊具、导线、电缆、装饰品、用于包装等(2)强(3)猜想:比铁活动性强验证方法:把该金属丝伸入盛有FeSO4溶液的试管中现象:溶液的浅绿色变浅,且该金属丝的表面有黑色附着物(置换出来的铁粉粒子)结论:该金属的活动性比较强。若无以上现象,说明猜想不成立

备课资料

1.怎样判断金属跟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

金属跟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取决于金属和酸的性质,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是:

金属:要比酸中氢活泼,即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以前的金属才能置换酸中氢元素;不如氢活动的金属不能置换酸中氢。

酸:必须是没有强氧化性的酸,即酸根没有强氧化性的酸。常见的有:盐酸,稀硫酸,醋酸等。如:

Fe+H2SO4(稀)====FeSO4+H2↑

2Al+6HCl====2AlCl3+3H2↑

2Na+2CH3COOH→2CH3COONa+H2↑

铜、银等不如氢活泼的金属,不能置换稀硫酸或盐酸中的氢。

浓硫酸、浓硝酸、稀硝酸都有强氧化性,跟锌、铜等可以发生反应,但不能置换出氢,而是生成盐,硫或氮的氧化物和水。

如:

Zn+2H2SO4(浓)ZnSO4+SO2↑+2H2O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Zn+4HNO3(浓)====Zn(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2.铝有哪些重要用途?

物质的用途决定于它的性质。由于铝有许多优良性能,因此铝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及日常生活上着极为广泛的用途。

铝的密度小,仅为2.70克/厘米3,虽然它的硬度和强度都比较低,纯铝不适合于机件的制造。世界各国生产的铝,约有60%以上都用于制造合金,在铝中加入硅、铜、镁、锌、锰等元素制成各种铝合金,就具有质轻、强度和硬度较大、耐磨等优良性能。广泛应用于飞机、汽车、火车、船舶制造工业等。此外,像导弹、宇宙火箭、人造卫星等的制造上也大量用到铝及铝合金。例如,一架超音速飞机约由70%的铝及其合金构成。每枚导弹的用铝量约占总重量的10%~15%。一艘一万五千吨的大型客船,用铝量约为两千吨。据报道,国外已铺设有铝质的火车轨道,其耗电量约为普通铁轨的一半。

铝有优良的导电性,它的导电能力仅次于银和铜,居第三位。它的导电率虽只有铜的2/3,

但它的密度只有铜的1/3。所以输送同量的电,铝线的质量只有铜线的一半。铝表面有一层氧化膜,它不仅有耐腐蚀的能力,而且还有一定的绝缘性,所以铝可以代替部分铜做导线和电缆,铝在电器制造工业、电线电缆工业和无线电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铝是热的良导体,它的导热能力比铁大三倍。在工业上可用铝制造各种热交换器、散热材料、炊具等等。铝锅、铝壶等已是每个家庭不可缺少的日用品。

铝的延展性能较好,仅次于金和银,铝在100~150℃时可制成薄于0.01毫米的铝箔,广泛用于包装香烟、糖果、胶卷等。还可以将铝制成铝丝、铝条,轧制成各种铝制品。

铝粉具有银白色光泽,(一般金属在粉末状态时的颜色常呈黑色)俗称银粉,常用来跟某些油料混合制成银白色防锈油漆,涂在铁制品(如暖气片等)上可保护铁制品不被腐蚀,而且外表美观。

铝的表面因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不易受到腐蚀,铝常被用来制造化学反应器、医疗器械、冷冻装置、石油精炼装置、液态天然气的输送管道等等。

铝在氧气中燃烧时能放出大量的热和耀眼的光,铝常用于制造爆炸混合物,如铵铝炸药(由硝酸铵、木炭粉、铝粉、烟黑及其他可燃性有机物混合而成)燃烧混合物(如用铝热剂做的炸弹和炮弹可用来攻击难以着火的目标或坦克、大炮等)和照明混合物(含硝酸钡68%、铝粉28%和虫胶4%)。

通常把铝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叫铝热剂。铝热剂可用来焊接钢轨等,这种焊接不用电源,而且焊接速度快、设备简易,适合在野外作业。在工业上也可用铝热剂的焊接法焊接大截面的钢材部件。用某些氧化物如V2O5、Cr2O3、MnO2等代替氧化铁也可做铝热剂,当铝粉和某些难熔金属氧化物反应时,反应产生足够的热量,使被还原的金属呈熔融状态并跟形成的熔渣分离开来,从而获得较纯的金属。工业上常用这种铝热剂来冶炼难熔金属,如钒、铬、锰等。铝还在炼钢时,用作脱氧剂。另外,铝粉和石墨、二氧化钛(或其他高熔点金属的氧化物)按一定比率混合均匀后,涂在金属上,经高温煅烧而制成高温的金属陶瓷,它在火箭及导弹技术上有重要应用。

铝板对光的反射性能很好,反刘紫外线的能力比银还强(铝愈纯,其反射能力愈好),常用来制造高质量的反射镜,如太阳灶反射镜等。

铝具有吸音性能,音响效果也较好,所以广播室、现代化大型建筑室内的天花板等常用铝来制作。

《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