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色花》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色花》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色花》教学反思1《七色花》是一篇童话故事,写的是小姑娘珍妮得到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并用它实现了自己的七个愿望。教学时,我通过引导、讨论,大部分学生都认为珍妮用最后一个花瓣做了一件最有意义的事——帮助小男孩健康起来。大家都喜欢这个可爱善良的小姑娘。我又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想实现什么愿望?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大家都争着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与别人分享。我留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和交流时间。然后,再和全班同学分享。学生争先恐后、畅所欲言。“我要很多钱,送给所有贫穷的人,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一个同学说。“我要建很多学校,让孩子们都去上学。”另一个同学说。有的说:“我希望所有的白血病人都能健康起来。”有的说:“我要建很多漂亮的房子,让无家可归的人都有房子住。”“我要送给爸爸一辆摩托车,因为他的车子坏了。”“我想到北京看看真正的天安门。”学生的愿望还有很多,很多。有的刚说完又抢着要发言,连平时不喜欢发言的同学也跃跃欲试。我尽量让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还特别照顾那些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
课堂是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只要留给学生思维和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再加上老师的引导、鼓励,学生的灵性可以得到舒展。这一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感动。我发现孩子们都有一个善良、美丽的心灵。
《七色花》教学反思2教材分析:故事《七色花》是一个十分符合幼儿思维的一个故事,小姑娘珍妮拿到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她用神奇的七色花瓣让花瓶变得像原来一样、让自己到最高的山上去、高山上太寒冷又想回到花园里、看到别人有许多玩具因而就用花瓣让所有的玩具都来、又因许许多多的玩具都来了又用一片花瓣让玩具都回去,花瓣用了六片,可是珍妮一点快乐都没有得到,最后一片橙色花瓣珍妮帮助一个小男孩健康起来,她也得到了真正的快乐。
整个故事中突出了小姑娘珍妮一次次的心理变化,珍妮迷路时的紧张期待小花瓣能赶紧送她回家;摔碎花品时,珍妮赶紧想让花瓶变回原样;男孩子不让珍妮一起玩爬山游戏时,珍妮那种生气的样子,想要到最高的山上去;来到最高的山上后,珍妮又被冻的全身发抖,期待能回到花园里;来到花园看到女孩子玩玩具时,珍妮对玩具的期待;小花瓣让许多玩具的都来了,珍妮又感到害怕而叫起来,急切地想让玩具都回去;最后帮助小男孩时心里的快乐。
在认识七色花的环节,问的问题不够明确“你们看这朵花和我们平时看到的花有什么不一样?”应该要突出花瓣有什么不一样,引出这朵花每一片花瓣的颜色都不一样,平时的花花瓣都是一种颜色的。活动中幼儿有的说可以叫七彩花、彩虹花、彩色花,我在处理这个问题时,紧紧是说我们叫它七色花好不好?这样压制了幼儿的兴趣。应该将幼儿的这些想法予以肯定,“你们的想法真不错,给它取了这么多好听的名字,韩老师也给它取了个名字,你们想不想听听?”这样的话我认为能更好的过渡到下一环节,而且也能很自然的引出“七色花”这一名字。
理解故事内容中我采用分段讲述并提问的方式,幼儿在倾听的故事的时候很认真,但是在我提问的时候有些幼儿就不那么集中注意了,也许这并不是他们感兴趣的。一次次都是填鸭式的提问,这样对幼儿表达能力没有能够提高。例如珍妮用黄花瓣让花瓶变得像原来一样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幼儿先来说一说你会怎么办?请你来帮助珍妮。这样就激起了幼儿的兴趣,帮助珍妮想办法。在幼儿讲述的时候,一定要引导幼儿说出珍妮当时的心情。我在讲述故事的时候是突出了珍妮的心情,但是在请幼儿学珍妮的时候没有提到珍妮的心情,这样就不能达成目标“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表现不同情境下人物的语言。”在珍妮用掉了六片花瓣的时候,我问幼儿珍妮用的这些花瓣好不好?这样导致幼儿说珍妮用花瓣做了一些坏事,“玩具在花园里堆不下,堆在大街上,房顶上都是。”其实心理想要玩具是幼儿心里最真实的想法,我们不能去说她好或者不好。应该在最后问一问“珍妮用得哪片花瓣让她得到了真正的快乐?这样的立足点就是在快乐之上了,不存在好或者不好了。最后一个环节,想象拥有七色花,我引导幼儿说说可以做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幼儿都以帮助别人来说的。这时我应该引导还能做些什么事情呢?你最想得到什么呢?《七色花》最重要的是让幼儿能从中得到快乐,用神奇的七色花瓣来得到真正的快乐。
《七色花》教学反思3《七色花》是一篇篇幅较长的童话故事,故事主要描写了一个名叫珍妮的小姑娘得到一朵神奇的七色花,用七片不同颜色的花瓣实现了自己的七个不同的愿望,七片花瓣使用过程中只有最后一片帮助别人的橙色花瓣才让珍妮得到了真正的快乐。通过这个故事希望让幼儿了解到真心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自己也会得到快乐。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共讲述故事三遍,幼儿在倾听故事时安静、耐心,深深地沉浸在故事情节中,这一点是令我非常欣慰的,因为良好的倾听习惯是习得知识的关键。第一遍故事的完整倾听主要是让幼儿了解故事的基本内容,关键提问:“这个故事的题目是什么?”“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对于第一个提问幼儿集体回答,第二个提问,很多幼儿不会概括发言,只是截取了故事中的某个片段或是某段对话来回答,对于这样的回答,我认为孩子们对故事的内容已经是相当熟悉了,因为有些孩子已经能说出故事的多数情节,但是孩子的概括水平有待提高。第二遍主要是分段欣赏故事,了解珍妮七片不同颜色的花瓣的使用顺序以及对应实现的愿望。在这一环节,我出示了教学挂图帮助幼儿根据故事内容和图片来共同记忆。最后一遍完整欣赏故事,主要是请幼儿和我一起合作来讲述故事,主要帮助幼儿记忆故事中珍妮的愿望。
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我又提问:“你觉得珍妮的那一片花瓣用得最有意义?”举手的孩子都表示最后一片花瓣帮助残疾人站起来是最有意义的。也许有些孩子在他们这个年龄段还无法有这样的体会,但是我相信有朝一日孩子们一定会有相同的体会。
在语言活动后有一个延伸的美术活动《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孩子们在活动中讲述了很多心中的愿望,xx甚至说:“我的愿望是让七色花变出更多的七色花瓣。”怎么样,真是令我都觉得佩服的答案啊,不得不感叹孩子的想法很有远见啊。愿望很特别,但是在具体表现时好像语言比作品更有说服力,作品比较空洞,而且更多的依赖模仿教师的范画,这个范画的问题值得我好好思考一番。
《七色花》教学反思4今天和一个老师交流,《七色花》一课,谈到哪一瓣花用得最有意义。当时她的学生思维非常活跃,说了很多种,有的说第一片花瓣最有意义,没有这一片,她根本回不来,后面的事也就不存在了。有的说倒数第二片有意义,玩具太多了,交通堵塞了,这片花瓣帮助了全城的人。……老师逐个引导分析, ……此处隐藏7327个字……们为我的祖国做七件大事,让祖国富强起来。
生E:如果我有七色花我会让所有病人康复,减轻他们痛苦。
师:说得真棒,那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生A:我认为七色花应该是大家的,所做的事也应该是为了人民。
生B:我觉得七色花应该用在帮助人们,就像珍妮最后用七色花帮助了小弟弟那样。
生C:我认为七色花既然这么宝贵就不应该随便花掉而应当将它用在最有意义,最能帮助别人地方,助人为快乐之本。
(五)想像延伸,扩展阅读
过渡:多么神奇的七色花呀,要是我也能拥有一朵,那该多好,同学们,你们想要吗?好,闭上眼睛,伸出双手,嘘――听,七色花和着音乐的节奏轻盈地飞来了,小心,合拢双手,拿好了。(出示:七色花)现在,这朵神奇的七色花就属于你了,你想用七色花实现什么愿望,找好朋友说
1.找朋友。
2.交流:刚才,从你的好朋友那里你听到了什么?
3.小结:其实,只要你有一颗善良美好的心灵,七色花就在你的心中。
七色花教学反思大班语言《七色花》是一个传统的教材,故事中的珍妮用神奇的七色花瓣实现了七个愿望,而只有最后一片帮助别人的橙色花瓣珍妮才得到了真正的快乐。活动中我力求让孩子们能跟随珍妮置身于奇幻的童话世界,从而感受七色花的神奇,萌发帮助别人的美好愿望。整个活动非常荣幸得到了徐流芳老师的指点,现将所学总结如下:
一、了解幼儿,深挖教材。
我班的幼儿对听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大部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像力发展的比较好,他们特别是对于情节丰富的故事更为喜爱,所以在选材上是符合幼儿的。但是《七色花》这个故事有其一定的教育意义,七色花的神奇意味着要让幼儿展开丰富的想像,橙色花瓣珍妮帮助了别人意味着要提升幼儿的情感,如何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来突破这个难点将是关键。但是在活动中,从孩子的回答看,孩子们没有充分地感受到七色花能将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变为现实这个神气的功能,孩子的情感提升也显得有点苍白无力。如果教师能稍加点拨,在欣赏完故事后增加这样的提问:“你觉得七色花神奇吗?它神奇在什么地方?”然后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提炼,幼儿就能充分地理解到底神奇在什么地方,接着再分析珍妮哪一片花瓣用的最好,萌发幼儿帮助别人的情感。
二、设置情境,有效提问。
《七色花》的故事篇幅较长,如果教师把握不好时间就很容易拖堂,造成幼儿学习的疲劳感。所以在活动中,我牢牢地抓住故事的主心杆,珍妮是怎样用这七片花瓣的?珍妮在实现愿望的过程中的心情是怎样的?以分段的形式展开讲述,在讲述中我以第一片和第二片花瓣为讲述重点,让孩子体验心情,学会说故事中的语言,从而为接下来的想像、讲述做好了铺垫。所以孩子学说珍妮的话学的较好。但在活动的开头和结尾的两个提问比较无效,其实活动的开头只要让孩子感受七色花的颜色和美丽,接着引出故事即可。
而在活动的结尾可自然地问到孩子假如你也拥有一片七色花瓣,你想帮助谁?在孩子讲述自己愿望的过程中也可让幼儿结合珍妮的话来说,这样更能体现完整性。
三、有效回应,突破难点
本堂课的难点关键在于让幼儿体验帮助别人是快乐的,也就是珍妮第七片花瓣的使用。在活动中我也通过师幼的互动表演,让孩子体验神奇和快乐,但是在角色的分配上显的不是很合理,可让幼儿做小男孩,教师做珍妮。在让幼儿回答珍妮哪一片花瓣用的最好时,一个孩子讲到了橙色花瓣最神奇,而没有及时地回应、提炼他的回答:你觉得橙色花瓣用的最好,为什么?发而被孩子带过去了,也跟着说橙色花瓣最神奇,给了孩子一个误导,所以在课堂中我对于自己的教学思路应该更明确些,要善于去引导幼儿,从而一步步达成教学的目标。
此外,在课堂中的教学形式还可以再丰富些,可采取幼儿间的商量、讨论,在学说对话中也可让幼儿间分角色说和小组说。教师的身体语言也可以在丰富些,适当时要离开自己的座位,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和幼儿互动,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
总之,专家的指导让我受益匪浅,在此,感谢徐老师!我必将学以至用!
《七色花》教学反思14《七色花》是一篇童话故事,写的是小姑娘珍妮得到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实现了自己的七个愿望,而只有最后一片帮助别人的橙色花瓣才让珍妮得到了真正的快乐。这个故事内容比较长,如果把握不好时间就很容易拖堂,造成孩子学习的疲劳感。所以在活动中,我牢牢地抓住故事的主心杆,珍妮是怎样用这七片花瓣的?珍妮在实现愿望的过程中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以分段的形式展开讲述,孩子们在倾听故事时很是投入,对故事中的细节掌握的也很好,在讲述中我以第一片和第二片花瓣为讲述重点,让孩子体验七色花的神奇,学会说故事中的语句,从而为接下来的想象讲述做好铺垫。所以活动下来孩子对于珍妮每一次飞出去是什么颜色的花瓣及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能完整的说出来,孩子们也都认为珍妮用最后一片花瓣是最开心,最有意义的,懂得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情。
在掌握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我又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想实现什么愿望?活动氛围十分活跃,孩子们也都迫不及待的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但从孩子们的回答中,我发现他们的愿望都是围绕自己展开的“奕铭说想要很多的玩具,允乔说想让自己的房间变的更漂亮,思佳说想要很多漂亮的花”……虽然在孩子们说的时候我有引导孩子们多与别人分享,想想有什么愿望我们可以帮助别人,但孩子的回答仍是围绕自己展开。孩子的情感提升非常的单薄。我想这与我对孩子的引导以及启发还不够突出有关,在孩子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珍妮用最后一片花瓣帮助了别人让自己很开心时。我可以追加着问一问你有帮助过别人吗?帮助别人后你的心情怎么样?我们可以怎么去帮助别人。这样在下面的环节中就不会出现都以自己为中心展开了!
《七色花》教学反思15《七色花》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写了一位名叫珍妮的小姑娘,因为迷路,从老婆婆那里得到了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就用这七片花瓣实现了她的七个愿望,用最后的一片花瓣,帮助残疾人维佳恢复了健康,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做有意义的事,要做好事。
在《七色花》的教学过程中,我重点体现“以读为本”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思考、读中感悟。设计了几个比较好的教学活动,通过活动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
在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珍妮用什么颜色的花瓣都实现了她的哪些愿望?请你从书中找出具体的语句画出来。然后在小组学习交流。再指名回答,其他学生纠正补充。我在黑板上板书重点。最后让学生讨论你觉得珍妮做的这七件事,那件事最有意义。学生回答后我又问,如果你现在突然拥有了一朵七色花,你会用它实现你的那些愿望。然后我给学生讲述了伊拉克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以及去年汶川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一下子激起了孩子们的思维的火花,学生争着说。
我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1、这节课的始终学生的思维都在活动。
2、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
3、激发了学生读童话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