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备】语文教案汇编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1、挂图 生字卡片 小黑板
2、查找资料,了解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情况。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学习《找春天》后,我们发现了春天刚来到时的一些景物,如,小草从地下长出来,稀稀疏疏的。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同学们对春天能不能有新的发现。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字音
1、自己读读两首古诗。
2、指名读古诗,读后评议。
3、出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多种形式读,掌握字音。
重点字音: 荣 宿 篱 疏
4、再读古诗,读正确、流利。
三、朗读感悟
1、自由朗读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圈出不懂的词语,试着自读自悟。
2、小组朗读
个别读和齐读结合,看看哪个小组读得最好。借助插图感知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情感和朗读的节奏感。随机解决学生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如,结合“岁月、岁岁平安、辞旧岁”等词语理解诗中的“岁”(“年”的意思),结合“奔走相告”、“走马看花”等词语理解诗中的“走”(“跑”的意思)。
3、小组赛读
注意鼓励有个性的朗读。
4、教师范读
(1)读〈〈草〉〉的第一行,语气舒缓,表现野草的茂盛和草原的辽阔;第二行突出“枯”、“荣”,感觉野草一年一度的枯槁和茂盛;第三行语调稍扬,显示野火的无情和野草的顽强;第四行语调平稳有力,表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2)〈〈宿新市徐公店〉〉的前两行是几笔淡淡的素描,朗读时语调可平稳柔和,快慢有致,渲染农村宁静、柔美的环境气氛;第三行用欢快、跳跃的节奏表现儿童奔跑追逐黄蝴蝶时的喜悦心情;第四行“无处寻”读得慢而稳,表现出失望的心情和深远的意境。
5、学生美读
(1)朗读〈〈草〉〉时,脑子里要浮现出野火焚烧枯草和春天野草复生的画面。
(2)朗读〈〈宿新市徐公店〉〉时,想象:金黄的菜花,淡雅的花香,扑蝶的儿童在菜花丛中东找西寻,分不清哪是黄花,哪是黄蝶。
6、畅谈发现
你对小草在一年中的生长情况有什么新的发现?你对暮春时节的景象有什么新的发现?让学生自由讨论,自主发现,自由表达。
7、启发感悟
感悟小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春光无限好;春天具有无穷的乐趣!
8、朗读两首古诗,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感情。
9、利用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给第二首诗编个故事。
四、积累运用
1、练习背诵两首诗。
2、读读记记〈〈草〉〉原诗后四行的内容。
3、抄写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五、实践活动
“我知道”展示交流活动。
1、展示交流自己知道的与本课内容有关的资料。
2、背诵白居易和杨万里的其他诗作或其他诗人写的关于春天的诗。
3、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剧。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背诵两首古诗
二、识字
1、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
(2)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
(3)教师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读音。
(4)小组内相互检查认读情况。
2、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1)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
(2)如果班上有姓徐的同学,或者有的同学认识姓徐的人,就请他教大家识记“徐”这个字。
3、组词识字。
如,宿,住宿、宿舍。
4、以熟字带生字识字。
如,离——篱 味——未
三、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
本课9个要写的字中平翘舌音的字较多,翘舌音:追 烧 荣;平舌音:菜 宿 。写字前引导学生再次认读这些字,巩固读音。
2、仔细观察。
本课的9个字包含了五种结构,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独体字:未
左右结构:枯、徐、烧
上下结构:荣
半包围结构:追、店
3、重点讲解
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
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
宿:宝盖不宜太宽。
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沟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沟的拐弯处要圆润。
4、生练习,师巡回指导。
四、深入朗读,感悟课文,体会情感;
1、再次播放影片或出示挂图观察,了解笋芽儿生长过程;
2、学生分组学习交流,有感情朗读课文:
(1)分学习小组读课文,然后讨论:笋芽儿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2)讨论后推选同学在全班交流;
(撒娇——钻出地面——长成健壮的竹子)
(3)交流:你们从笋芽儿的生长过程中体会到什么?
(引导体会笋芽儿生长过程的美:春雨姑娘……雷公公……竹妈妈……明亮而美丽的世界……)一边体会一边练习朗读。
(4) 有感情朗读课文:
(1、2自然段应柔和、轻声,3自然段声音稍大、急促、粗重,最后两个自然段应读得响亮、自豪、欣喜。)
指名读,评价;
小组间竞赛读;
3、深入感悟:
(1)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
(2)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得到过哪些关心和爱护?
五、拓展运用练习:(选择使用)
1、摘抄课外读物中描写美好春光的词语或句子,熟读成诵,然后交流;
2、学生仿照例子,按课文内容编写儿歌:
“春雨淅沥沥 ……此处隐藏2071个字……(作者不仅仔细观察,认真看、仔细听,并且与青年进行笔谈;而且在描写时注意通过外表、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青年人的执著与专注)
小结:作者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不但观察细致,抓住人物特点,而且描写细致入微,才写出这样生动感人的好文章。
课堂作业:
1、(出示插图)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那么人们是怎样赞叹和议论的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插图,展开想象把它写下来。
2、指名读作文,进行交流。
3、课外作业:留心观察自己的同学,抓住特点,多看、多听、多问,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上。
教学反思:
学生在认真学习了课文后,了解到了聋哑青年持之以恒的观察金鱼,在心里对金鱼有了大体的印象后才开始画鱼。青年人画鱼时的聚精会神和一丝不苟深深的打动了学生,同学们都学习到了聋哑青年的可贵的精神。
语文教案 篇6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夏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文中形象的描绘,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
3.培养热爱劳动的感情及审美能力、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夏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文中形象的描绘,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有关夏季风景的画面。
让学生说一说对夏季的感受,导入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夏的特点,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文中形象的描绘,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
3.培养热爱劳动的感情及审美、鉴赏能力。
三、作者简介。(多媒体出示)
梁衡:1946年出生,山西霍县人。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有散文三篇(《晋词》《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
指名朗读。
四、检查预习。
1.读准字词的音。
2.解释词语。
五、初读感知。
1.听读课文,思考问题。
①作者的眼中,夏天有何特点?
②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夏天景致的?
③文中突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哪一自然段中表现的?
2.讨论交流。
3.初步理解最后一自然段。
六、研讨赏析。
重点研讨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从夏天的蓬勃生命力、夏天的色彩、夏天的紧张旋律来感受夏天的景美、人勤。
1.让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2.师生讨论交流,在读书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七、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在读书中感受到了夏季景色的热烈、奔放以及农民们的辛劳,夏季确实是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是个值得赞美的季节。
八、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最喜爱的夏天的景象。
九、布置作业。
1.仿照句式,结合课文或发挥想象,写一写“夏之色”和“冬之色”。
例: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期望之情。
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2.收集有关夏的诗句及散文。
附:板书设计。
自然景色
13 夏感 金黄色彩 景美 人勤
紧张旋律
语文教案 篇7【教学目标】
1.学会 j、q、x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初步掌握ü上两点省写规则。
2.学会 j、q、x 与单韵母拼读音节及带调拼读音节,准确拼读 j、q、x 开头的三拼音节。
认识5个字,会读儿歌。
3.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懂得生活的乐趣。
【教学重点】
重点是学会 j、q、x 三个声母,认清形、读准音,能正确书写。学会 j、q、x 与 ü 相拼两点省略的规则。
【教学难点】
难点是 j、q、x 与 ü 相拼时,ü 上两点省略。
【教学准备】
1、j、q、x 的字母卡片、拼音卡片;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
2、本课生字、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已学过的声母。(学生自由读,教师抽读。)
二、教学声母 j q x
1、学习声母“j ”。
(1)图上小孩在干什么?把母鸡的鸡读得轻一点、短一点就是声母j的读音。
(2)教师示范读,学生仔细听。
(3)学生试读、齐读、“开火车”读。
(4)看一看,j像什么?
教顺口溜:鸡吃小虫j j j,竖弯加点j j j。(边念顺口溜,边书写j的笔顺。)
2、学习声母“q”。
(1)图上小孩在干什么?气球的“气”读成第一声,读得轻短一些,就是声母q的读音。
(2)读j和q,有什么不同?教师领读、抽读,j和q对比读。
(3)q像什么?
教顺口溜:气球拖线q q q,左上半圆q q q。(边念顺口溜,边书写q的笔顺。)
3、学习声母“x”。
(1)图中桌子上有什么?
(2)教师领读,学生模仿读。
(3)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教顺口溜:好大的西瓜x x x,像个叉子x x x。(边念顺口溜,边书写x的笔顺。)
4、与易混字母比较,巩固字形。
(1)这三个字母和已学过的哪几个字母很像?
j--i q--b--d--p x--y
(2)你能用笔描一描,写一写吗?
学生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拼音教学
1.教学声母j q x和i的拼音。
(1)出示j q x和i的拼音,学生自由拼读。
(2)教师抽读,学生“开火车”读、齐读。
(3)对比j--ji、q--qi、x--xi,说说有什么不同。
2.教学声母j q x和ü的拼音。
(1)自由拼读:n--ü→nü l--ü→lü j--ü→ju q--ü→qu x--ü→xu
读一读,想一想,这些音节有什么不同?
(2)抽学生拼读,问:谁能说说ü有什么不同?
(3)用儿歌帮助学生记住ü上两点省略的规则:小ü见了j q x,去掉两点还读ü。
(4)带调认读ju qu xu。
四、朗读巩固
课件出示儿歌,教师范读,学生跟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