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4-05 05:11:49
【必备】小学语文教案范文8篇

【必备】小学语文教案范文8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在阅读中,认识本课生字2个“恼、啥”,运用自己认为合适的办法理解课文中的词句。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整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且试着把这首叙事诗改写成一篇叙事作文。

3、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平等,要公正、无私地处理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理解词句,了解故事的内容,体味诗的情趣和道理。

  教学难点:抓住整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试着把这首叙事诗改写成一篇叙事作文。

教学准备

老师:词语若干,相应的课件,课文朗读录音

学生:按课后要求预习课文。

教学流程

一、理解“苦恼”,揭示课题。

1、 板书:苦恼

1) 读词。

2) “苦恼”是什么意思?

3) 学习生字“恼”:与形近字“脑”进行辨析比较。

小结:带“忄”的字往往与心情有关。

4) 读好这个词语。同学们,你们有苦恼吗?说说自己的苦恼。

2、 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班长,他也有个不小的苦恼。

补题:8、班长的苦恼

齐读课题(注意读好“苦恼“一词)。

3、 这位班长会有什么苦恼呢?这其中还有一个故事呢!让我们学习第八课,这是一首叙事诗。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自己大声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想想:这首叙事诗中写到了哪些人?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 指名分节读课文,注意正音。

3、 交流:

1) 这首叙事诗中写到了哪些人?

板书:“我” 同学们

大乔 小苗

2) 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交流并板书:

裁决

“我” 同学们

袒护 同情

大乔 小苗

欺负

3) 根据板书的提示,简单地说说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4) 师引述课文大意,并小结:这分别是整个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三、深入学习,感受班长的“苦恼”。

1、 整件事因大乔而起,大乔是怎么欺负小苗的?自读第2节,圈出有关动词。

1) 读句并交流、板书:打 夺 绊

2) 大乔真是霸道!分男女生读好第2节。

3) 请用上这一连串动词,说说大乔是怎么欺负小苗的。

2、 大乔做得真过分,难怪同学们都同情小苗。读读课文,想象一下,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位同学,当时也在现场,见此情景,你会怎么说?

1) 请多位学生交流。

2) 这就叫“议论纷纷”。请你按提示,把刚才大家说的意思组织起来说一段话,行吗?

出示:

同学们见此情景议论纷纷,有的说:“ ”有的说:“ ”还有的说:“ ”大家叫叫嚷嚷地返回了学校,教室的屋顶也差点让喊声掀掉。

3、 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请班长来“裁决”。而班长是怎么想?又是怎么说的呢?默读课文,用直线和浪线分别划出班长所想、所说的内容,再这么说一说。

出示:

我憋了半天,直憋得满脸发烧,心想: 。考虑再三后,我说:“ ”

穿插学习:“啥”的意思就是——什么。读好这个生字,注意翘舌音,读出问的语气来。

小结:像这样经过再三考虑,而做出决定,就叫做——裁决。(读词)

4、引读课文第4、5节,想一想:为什么听到我的决定后,整个屋子会突然变得静悄悄的?

(因为同学们都没想到作为一班之长,我竟然会袒护好朋友,作出不公正的决定,辜负了大家对我的信任。)

5、 现在,你明白班长的苦恼是什么了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到有关内容,并说一说。

出示:

结果,“我”苦恼极了: 。

1) 指读写班长苦恼的句子,并练习说话。

有关句子:“嘴皮子只轻轻动了一动,整个中队一起和我绝交。”

“从此同学们见了我总没个笑脸,出出进进身边只剩下影子大乔。”

练习说话:注意人称的转换,语言的流畅。

2) 联系刚才交流的内容,说说“绝交”是什么意思?

板书:同学们和自己绝交

3) 读好句子,读出班长的苦恼来。

6、 最后,请你试着把这些内容连起来说说,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啦!

课后,你可以把这首叙事诗改写成一篇叙事作文,它的名字就叫做《班长的苦恼》。

四、总结全文,领悟道理。

1、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叙事诗。

2、 小组讨论:如果你是课文中这个班级的班长,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情?集体交流。

3、 总结:的确,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平等。身为班长也要公正、无私地处理问题。

板书设计 附课堂板书:

8、班长的苦恼

(同学们与自己绝交)

裁决

“我” 同学们

袒护 同情

大乔 小苗

欺负

本课小结

1、本课作为学生自主阅读的课文,内容浅显明白,语言通俗易懂。

2、这是一首叙事诗,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很喜爱。教学时一气呵成

3、虽然整首诗没有直截了当地指出谁对谁错,但学生能从故事的结局和人物的感受中受到教育。反馈教学效果的作业

训练材料

一、比较组词。

恼( ) 裁( ) 憋( ) 交 ( )

脑( ) 载( ) 弊( ) 跤( )

二、改写诗歌。

请你以《班长的苦恼》为题,分起因、经过和结果,把这首叙事诗改写成一篇叙事作文。注意要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写具体。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3、学习生字、词语,积累好词好句。

教具准备

1、实物展示台。

2、学生准备水彩笔。

3、爬山虎实物。

教学课时:

2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生字、词语。 ……此处隐藏7986个字……"写"和"家"的上部偏旁。

③指导学生辨"一"和"山"这两个偏旁的细微的差别。

④练习组词,弄清"写"和"家"的意思。

3.练习。

(1)分组出示卡片,集体认读。

(2)指导学生在方格里照样子抄写。

4.反馈。

(1)检查学生抄写情况。

(2)出示卡片,指名再读一读这一组词,巩固字形字义。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教师引导学生自读题目要求,弄清学习要求。

2.指导。

(1)出示《标点符号歌》,朗读复习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的用法。

(2)指导学习第一句:"西湖风景真美呀"。

①让学生认读,读好"呀"的语气。

②根据句子的意思和语气练习加标点。(句后加感叹号)

③教师范读。

④学生练读,读出赞美的语气。

(3)指导学习第二句:"这是不是菠萝"。

①教师范读。

②学生认读,读好"是不是"的语气。

③根据疑问语气和句子的意思练习加标点。(句后加问号)

④学生练读,读出疑问的语气。

(4)指导学习第三句:"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建筑"。

①学生认读。

②教师引读:万里长城是--

③根据句意和语气练习加标点。(句后加句号)

④学生朗读,读出陈述语气。

(5)指导学习第四句:"妈妈 这个星期天你一定要教我包饺子"。

①教师范读。

②学生弄懂句意。

③练习给祈使句加标点。(中间加逗号,句末可用句号,也可用感叹号)

④学生朗读,读出恳求的语气。

二、教学第四题

1.审题。

教师谈话,让学生弄清本题的要求。

2.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暖、冻"这两个字。

(2)说说这两个字的部首。

(3)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提出的写字要求和描红要求。

(4)指导书写日字旁的宇:"暖"。

①引导学生观察,用比较的方法,启发学生把"日字旁"写得 略窄一些,右半部分宽一些。写左窄右宽的字注意左半部稍向上提,勿使下坠,力求间架合理。

②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描写"暖"。

③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生字。

④教师示范仿影、临写生字。

⑤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仿影、临写生字。

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学写两点水旁的"冻"。指导写"冻"时注意"?"稍向上提写得窄一些。

3.练习。

让学生按照要求认真练习

描红、仿影、临写,教师进行个别辅导,教室里要注意保持安静,让学生凝神练字。辅导时还要注意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4.反馈。

教师相机展示优秀写字作业,表扬书写姿势正确及有进步的 同学。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五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4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对一些理解有难度的成语,教师给予讲解。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座位练习背诵。

4.反馈。

(1)集体齐背。

(2)指名背。

二、教学第六题

1.审题。

(1)指读练习要求。

(2)让学生说一说该项练习的要求是什么。(一是朗读,二是背诵)

2.指导。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指名试读。

(3)教师范读。

(4)教师结合插图讲解:这是我国传统用做表示次序的符号十二地支和十二属相。十二地支在古代表示时辰,并以十二属相搭配。

(5)教师再次范读。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教师注意帮助学生纠正易读错的字音:"巳、子"都是平舌音,"辰、申"都是翘舌音、前鼻音)

(2)指名朗读。

(3)"开火车"接读。

(4)看图练习背诵,指名试背。

4.反馈。

(1)检查朗读。

(2)指名背诵。

第四课时

教学第七题

课前准备:

1.教师仔细观察,收集学生一些说话姿势不正确的实例。

2.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一、揭题

1.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在与别人交往中说话时要注意些什么呢?老师曾提过一些要求,谁还记得?谁能来说一说?

2.将学生的回答引导到说话"要注意姿势"时出示话题:说话要注意姿势。

3.引导学生自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二、指导看图,引导讨论

1.第一幅图上画的是谁和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一位女老师和一位女同学在办公室里说话)

2.你觉得女同学说话时的姿势正确吗?(不正确)

3.她说话时的姿势怎么不正确?为什么?

4.指导学生看二、三幅图,要求同座边看边讨论。讨论主要围绕三个问题:

(1)图上画的是谁和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2)你觉得他们的姿势正确吗?

(3)为什么说他们的姿势不正确?

5.按二、三幅图的顺序,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6.教师根据讨论情况作一个简要的小结。

三、利用课本插图,帮助学生弄清说话时的正确姿势

1.引导学生再次看图,想一想:图上的小朋友应该怎样做才对?

2.根据图的内容,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将正确的说话姿势表演出来。教师在学生表演时,要根据表演情况及时给予指导。

四、扩展训练,让学生进一步进行口语交际的实践

1.启发思考: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还见到过哪些不正确的说话姿势?(问题提出后让学生分组充分讨论)

2.交流发言:引导学生说出平时口语交际中的一些不正确的说话姿势。

3.选择一些实例,指导学生进行尝试性表演。每一例表演后,让学生说说:表演得怎么样?有什么问题?你觉得应该怎样演?

五、教师小结

要点:我们在与别人交往中说话,除了要把话说好之外,还要注意有大方、得体的说话姿势。这样不仅会增加说话的表达效果,还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希望同学们平时说话时要多注意自己的说话姿势。

《【必备】小学语文教案范文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