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3-04-05 01:56:00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科学的热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从书中我们能汲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与书有关,题目是:22石头书

2、看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想法?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⑴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不了解的词语。

⑵会读会写生字词。

⑶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勘探奇怪聚精会神足迹矿物地壳刨根问底

2、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⑴出示词语,让学生逐个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⑵指名解释词语:

⑶齐读生字词。

⑷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学生书写勘、探、叔、矿、刨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

4、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5、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6、弄清脉络,出示思考题:

根据下面的意思,对照课文想一想,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说了这些意思。

⑴川川和磊磊发现一位勘探队员趴在石头上看着什么,感到好奇。

⑵勘探队员叔叔的介绍使川川和磊磊理解了石头书的含义,了解了有关化石的知识。

⑶川川和磊磊很高兴,也想读这本书。

三、精读课文

1、引出全文的感情线索。

读课文,思考:川川和磊磊这件事的过程中是在不断变化,清在稳重画出有关的词语。

2、朗读第1、2自然段。

3、朗读指导: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这种好奇的心情表现出来。

4、过渡:勘探队员的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川川和磊磊的好奇,哪们,勘探队员到底在干什么?下节课学习。

四、作业:

1、练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

1、朗读课文3、4自然段。

过渡:第1、2自然段告诉我们勘探叔叔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看着什么,这一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了川川的好奇。哪么叔叔究竟在干什么?

川川和磊磊听了叔叔的回答后为什么感到很奇怪?

比较奇怪与好奇的异同。

指导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2、朗读学习5~13自然段。

思考:勘探叔叔夫人面前明明是一块光秃秃的石头,可他为什么说自己在读书?

(引导学生从石头的外形,石头的字画,及石头的价值和作用这些角度考虑)

⑴川川和磊磊听了勘探叔叔的话,为什么不禁笑了起来,不禁是什么意思?

⑵石头上的字指的字是什么?画指的是什么?

⑶读第12自然段,联系第8、10自然段,想想勘探队员叔叔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这里曾经是海洋和密林?

⑷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什么?这本书究竟有什么用?只是根据什么来推断的?

3、朗读第14自然段。

川川和磊磊为什么高兴?为么说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这里的读字应怎样理解?

4、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总结全文:

1、说说石头书的含义。

2、教师小结:今天我们随着作者阅读了石头书,了解了有关石头里蕴藏了这么多知识。在大自然种,还有许多类似的石头书这样的事物,等待我们去探究,去研究。我们现在应努力学习,长大了去揭示哪些奥秘。

三、作业:

练习朗读课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惊弓之鸟”等词语。

2、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段。

3、读懂了课文内容,懂得了只有善于观察、思考和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这篇课文以对话为主,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讨论、交流读懂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学习中感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时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能手、孤单失群”等词语的意思,并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意思。

2、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1、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

2、通过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和读懂自然段的意思的训练,并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2、准备识字小黑板

学生准备:

1、搜集成语故事,并会讲自己最喜欢的成语故事。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预习探究

1、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同学都特别爱读书,尤其是喜欢读故事书。那你们课下都读过那些成语故事?

2、这些成语不但内容精彩,而且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成语故事。(板书课题)

3、打开课本,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1、学生交流自己读过的成语故事。

2、学生齐读课题

3、学生按照要求大声朗读课文。

二合作交流

1、(1)课文中的词语,你们都认识了吗?出示词语:魏国打猎弓弦射箭大雁悲惨愈合作痛裂开更羸

(2)强调“更羸”中“更”的读音以及“羸、赢”的区别

2、同学们的生字学的很好,那课文读的怎么样了?找同学分别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如果你听到了错误之处要做好记录,然后给指出来。

3、通过朗读课文,本课的主人公是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4、那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能手”?教师以本班学生为例,选举写作能手、写字能手、唱歌能手……

5、那更羸是魏国有名的射箭手,你不想夸夸他吗?

1、(1)学生同桌 ……此处隐藏23301个字……2、学生自己读词语,想想你发现了什么

3、交流:每个词中两个字的意悬是相反的。

4、说一说,还发现哪些词有这个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类似的词语。

大小多少、东西来往

二、日积月累

1、我会填

(1)自己尝试填一填

(2)指名说说是怎样填的,并说几句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

如:一(身)羽毛。

句子: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

2、读读背背

(1)自由读成语

(2)指名读,读准生字的音。认读生字:姹、紫、嫣、缤、郁、旭、皓、崇、峻、悬、峭

(3)引导发现:看看每一行成语有什么特点?

第一行:多用于写花草树木的

第二行:写日月的

第三行:描写山的

(4)多样读

(5)背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4个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理解“燕子专列”的意义。

3.了解课文内容,受到爱护动物的教育,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意。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难点 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初步理解课文大意,勾画感受深刻的句子。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板书:燕子。你对燕子有哪些了解?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燕子专列)齐读课题。自读课题,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要问的吗?

(注:学生想问的问题可能主要有这些:什么叫专列?专列是怎么样的?燕子为什么要乘专列(会乘专列)?这个故事讲了什么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自语,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

(2)边读边思考:人们为了燕子,做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什么:

2.认读生字。

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启程、特殊、长途、骤降、

疲劳、饥寒交迫、温暖、政府、救护、车厢、致谢

3.交流思考的问题。

①人们为燕子做了什么?

提示:可从两方面想:A.政府方面(做决定、呼呈人们、燕子专列)B.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竭尽全力寻找、专程送行)。

②根据自己的体会,在“人”和“燕子”之间加上合适的词。

人→燕于(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可能加上“帮助、喜欢、爱、救助”等词。)

三、朗读感悟,品读第二段。

1.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成千上万只燕子高高兴兴地从南方飞往北方。然而,它们在瑞士境内却遇到了麻烦。究竟是什么麻烦呢?请同学们在课文第2自然段中画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2.集体交流:

(1)燕子在瑞士遭遇了几方面的麻烦?教师板书。(板书: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冻死、饥寒交迫等)读一读这些词语,提醒学生积累。

(2)理解“饥寒交迫”,“气温骤降”,“风雪不止”。这句话让你感受到了什么,用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3)燕子遇到的仅仅是饥寒交迫的麻烦吗?还遇到了什么麻烦?

长途跋涉是什么意思? 你们知道燕子一路上要飞过哪些地方吗?这一路,燕子们多辛苦呀?谁能读出燕子的疲劳。(指名读)

(4)燕子们饥寒交迫,再加上长途跋涉所带来的疲劳,所以课文说它们正——濒临死亡,濒临死亡是什么意思?

3.根据课文情景想象燕子的处境,结合自己的心情,进行朗读指导。

四、指导写字

1.自主记忆字形。提出难写的字。

2.指导书写。

3.学生抄写生字和生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新词。

2.指名课文第二自然段。

二、研读重点,感悟人文情怀

过渡:燕子饥寒交迫,濒临死亡,面临危险,非常幸运的是它们逃脱了这场灾难,谁知道这些可怜的燕子都得到了哪些人的帮助?

指名说,师板书:政府居民贝蒂

1.请同学们自由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人们为了燕子做了什么?把这些地方用——划出。思考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感悟居民奉献的爱心

(l) 出示句子:听到消息以后,居民们走出家门,冒着的春寒,顶着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寻找冻僵的燕子。

(2) 按照课文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

(3) 想想从横线上的词语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透过“纷纷”“满天飞舞”“四处”等词语,体会人们得知燕子的危险情况后的焦急心情,体会人们不畏严寒、不辞辛苦拯救燕子的博大产爱心。

(4)读句子,想象成百上千的居民丢焦急而又耐心地四处寻找燕子的感人三场面。

(5)感情朗读。

3.感悟贝蒂付出的真情

引导学生观看课文中的插图

(l)想象她一整天遇到什么困难,是怎么克服的?

(2)小贝蒂不在乎的是什么?她在乎的又是什么?

⑶朗读第4自然段,从“冻得通红”“冻得僵硬”“不在乎”等词语感受小贝蒂对待燕子的忘我真情。

三、续读课文,深化理解

1.体会送别的感人场面

这些冰天雪地中饥寒交迫的燕子,等待它们的似乎只有死亡,但因为政府的伟大决策,居民的爱心奉献,贝蒂的真情付出,它们却走进了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并即将启程返回自己眷恋的家园。列车缓缓启动,在人们送别与祝福的目光中,车厢里的燕子对着人们卿卿喳喳地叫个不停,它们在说些什么呢?—同学们,假如你就是车厢中的一只曾经被居民或贝蒂救护的燕子,在你即将告别他们的时候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想好了,请写下来。

学生独立写话――准备发言――真情诵读。

2.与贝蒂关切交流

列车在人们的视线中渐渐远去,大家陆续离开站台,然而贝蒂却依然眺望着列车远去的力一向,挥动着冻得僵硬的小手,为车厢中的燕子们祝福……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此时此刻的贝蒂内心深处的语言,也一定有很多的心里话想对贝蒂说。请同桌的同学相互说说。

四、布置作业,拓展深化

1抄写本课中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

2搜集有关保护动物的资料,做一份手抄报。

板书设计?

燕子专列

麻烦 救护

饥寒交迫 政府

濒临死亡 居民

贝蒂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