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小学语文教案范文合集9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中新词及含义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4.培养学生同情人、帮助人的爱心,受到助人为乐的教育。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下雨天,人们往往都是急匆匆地赶路,在慌乱中,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发生在雨中的一件事。(板书课题)
二、自由读课文;思考
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交流
四、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
文中哪部分内容使你最受感动?请结合具体词句谈一谈。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1.孩子们帮姑娘捡苹果。“跑、捡、说、解、挥、站、喊”写出了孩子们捡苹果的动作。
2.过路人帮姑娘捡苹果。他们当中有年轻的司机,有白发的老爷爷。“伸、笑、跳、捡”写出了他们捡苹果的动作。
教师引导:急匆匆冒雨赶路的过路人,他们为什么也和孩子们一起帮姑娘检苹果?
(因为他们有助人为乐的好品德,他们被孩子们的行动所感染。)
3.姑娘的心理有什么变化?你从哪儿能读出来?
(着急、发愁——担心、焦虑——高兴、感动。)
4.出示文中插图,观察描述捡苹果时马路上热闹的情景。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四、五自然段。
五、小组自学,应重点完成以下问题
(l)“这一切来得这样突然,又结束得这样迅速”一句中“这一切”指什么?为什么这样说?
(2)孩子们为什么唱着歌走了?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六、解决疑点
结合全文想一想,本文重点写雨中发生的一件事,为什么开头两段要写景呢?
引导学生弄清:
前二段描写的作用:①点明时间。②突出了当时的环境,为下文姑娘撒苹果和孩子们捡苹果作了铺垫。③美丽的雨景和人们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融为一体。
相机进行感情朗读的指导。
七、理清顺序,练习复述
八、总结
让学生谈收获。(内容、写法、思想)
九、布置作业
1.把《雨中》这个故事讲给家长或小伙伴听。
2.积累一些描写雨景的语段。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通过联系上下文、对比等形式理解词句。通过反复朗读,看课文插图、录像、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育。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意境之美和心情的快乐。
小学语文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诱、舔”等11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处、稍”,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严守纪律的美好品质,教育学生要自觉遵守集体纪律。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严守纪律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要自觉遵守集体纪律。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平时见过蚂蚁吗?谁能把你见到的蚂蚁的样子或蚂蚁的一次活动说一说?(课件出示1)成群的蚂蚁、蚂蚁觅食等图片。
2、蚂蚁队长带领自己的队伍,辛勤地工作,他们和睦相处,生活非常幸福。在他们的生活中还发生过许多动人的故事。
3、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课件出示2)一块奶酪(学生齐读课题)
(板书:一块奶酪)
二、初读课文,质疑感知。
1、自由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读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把自己新学到的生字词读给同桌听一听
(课件出示3新词:)
宣布处罚诱人舔一下强大犯禁令稍息犹豫跺脚聚到
开火车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纠正:
注意:翘舌音“处”,前鼻音“舔、犯、禁”,后鼻音“强”。
另外,注意多音字“处”,在本文中读“chǔ”,组词为“处罚”,还有一个读音是“chù”,组词是“到处”。多音字“稍”,在本文中读“shào”,组词为“稍息”,还有一个读音是“shāo”,组词是“稍微”。
学以致用,(课件出示4)给下面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稍:shāoshào处:chùchǔ
(这双鞋子有点小,稍()微再大一些就好了。
(体育课上,老师喊口令:“稍()息,立正1
③犯了错就该受到处()罚。
④这里到处()是石头。
(2)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课件出示5生字)宣处诱舔强犯禁稍豫跺聚
形声字结构特点:“诱、豫、跺、舔”都是形声字,可以根据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方法识记。
熟字比较法:外—处,范一犯。
小学语文教案 篇3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和认识2个偏旁。
2.会认7个字。
3.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学会7个生字和认识2个偏旁。
2.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农”的书写教师重点指导。
教学过程
一、导言激趣
教师出示小猫种鱼的插图,让学生观察,提问: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小猫种鱼。学生齐读课题。看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回答:小猫为什么要种鱼?小猫最后收到了鱼了吗?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课文内容。
二、认识生字和要求认识的字。
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边读边在课文中标画出生字和会认字。
2.借助汉语拼音把生字和会认字多读几遍。
3.同桌同学互读生字和会认字。
4.抽读带拼音的生字和会认字的卡片,巩固字的读音。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通顺、边读边标出自然段。(3段)
2.同桌同学互相读一遍。
……此处隐藏9087个字……心灵,也知道了一个人的爱心虽然很小,却能温暖众生。故事的结尾是国王坐在小木屋,巡视全国,去帮助有困难的人们。你认为国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后来发生了什么故事?你能想象一下国王做了什么吗?2、学生想象,指名回答。
六、作业。
1、把这个童话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说说你的体会。
2、摘抄本科的优美词句。
3、编写“国王与小木屋”的童话故事。
附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 篇8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性格。学习童第周发愤学习,通攀科学高峰,为国争光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10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教学重点:
会写9个生字。
教学难点:
1、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性格。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疑问激趣,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位科学家为国争光,为国争气的事,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位科学家是谁呢?他又是怎样为中国人争了气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定要争气》(板书:一定要争气)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把要认的字圈出来,认为难读的字,词或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2、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纠正读音。
3、指名说说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师生共同总结。
三、细读课文,重点体会
1、请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画出有关语句。
① 童第周为什么要为中国人争气?
② 是怎样争气的?
2、请各学习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3、童第周为什么为中国人争气?谁来说一下。
4、童第周面对这么难的实验,他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谁能把童第周“暗下决心,刻苦钻研的精神”有感情的读出来。
5、童第周为国争了光,教授是怎样说的?
谁能把教授的话在感情的读出来。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童第周一样的人(课件:爱迪生、华罗庚……)在他们的童年时代,智商并非有过人之处,甚至被众人认为是低能儿,可是他们立大志,有自信,努力拼搏,终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他们不仅为自己争了光,也为祖国争了气。
五、实践活动
请同学们课后收集这些人物的有关材料,做一期手抄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深入体会,概述全文
1、自由读课文后,请同学讲一讲童第周是怎样为国争光的。
2、学生讲述后互评。
3、师评。
二、认读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读要求认识的生字。
2、指名读生字。
3、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并相互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4、指导书写“旧、跟、败、争、术、苦”等字。
5、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6、独立完成课后第二项练习:选择词语填空
7、独立完成“自选词语”
三、总结拓展,布置作业
1、同学们,通过学习《一定要争气》一课,我们也要像童第周一样有志气,有信心,再难做的事都会做成。
2、请同学们把自己感想写下来。
小学语文教案 篇9【课前透视】
《玲玲的画》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活动的小故事。玲玲准备参加比赛的画,不小心弄上了墨渍,在爸爸的启发下,墨渍被“变“成了小花狗。课文中爸爸的话揭示了主题,引人思考。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本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集中,语言朴实,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变化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因此教学中教者要牢牢抓住这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重点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从中受到启发,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5个字及“楼梯”“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读文,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插图、符合课文内容的两幅画。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激趣:
同学们,今天我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愿意帮助她吗?(相机板题)
2、观察揭题:
教师分别出示准备的两幅画。启发:这两幅画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幅画更好一些呢?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两幅画的来历。(板题)
对话平台
一、初读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
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并划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2、同桌合作识字:
互读、互听、互纠,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
3、游戏巩固识字:
可以根据课文设计“蜜蜂采蜜”、“帮小蜜蜂找家”等。组织学生识字,或者引导学生说出平时的一些识字游戏,由学生组织进行识字练习。
4、分段指读课文,师生评议,正音。
以读文为基础,以识字为重点,以多种形式的游戏活动为手段,突出低年级的教学重点。
二、朗读
1、组内读文,互相评议,思考: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组织学生交流读书感受: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弄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理清文章顺序。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坏事)
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积极动脑思考)
结果:得了一等奖。 (好事)
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引导他们自读自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叭、玲、狗、糟、楼梯”:
引导学生观察字在格中的位置,小组交流。
2、重点范写:
“糟、楼梯”,边写边提醒这几个字词各组成部分要紧凑及个别笔画的书写。
3、学生练写,引导学生评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