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教案:海底世界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海底世界,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教案:海底世界1[教学要求]
一、引导学生认识海底世界,获得有关海底的知识。
二、激发学生探索大海这一人类秘密仓库的热情。
三、懂得阅读一般的科普读物的方法,注意抓住文章的首尾,明确要说明事物的主要特点,学会按自己的阅读要求,有详有略地阅读说明性应用文,练习概括每一小节的内容,初步懂得通过几个方面说明一个事物的方法。
四、理解“依然”“窃窃私语”“蕴藏”等词语,认识设问句。
[课前准备]:补充材料:《海底的冷灯》、《人类的秘密仓库》;地球仪;大海的图画。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自学《人类的秘密仓库》、《海底的冷灯》、范读《海底世界》、创设问题情境、讲读课文1.2.3节。
第二课时:讲读课文4.5.6节。再综台学习《人类的秘密仓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祖国的土地很大,如果把全世界各国的土地合起来,那就大极了,你们可知道,地球上有没有什么地方比全世界陆地更大?
请你们自己读读“补充阅读”上的第40课《人类的秘密仓库》的1.2.3节,要注意速度,读后要能说出这三节告诉我们什么?
二、自学《人类的秘密仓库》1.2.3节,认识海洋大,海洋深。
第一节说什么大?陆地大
第二节说什么大?海洋更大
第三节呢?海洋深极了
(出示地球仪)
你们看这一片蓝色的都是海洋。
启发:你们可以想象一下海的大(学生闭上眼睛,教师轻声一描述),比我们中国大,比全世界的陆地加起来还要大;再想象一下海的深,把珠穆朗玛峰放下去,八千多米的山放下去,山顶都被海水淹没了。
三、学习《海底世界》,认识海底世界。
1、引导学生提问:
海洋这么大,这么深,你们应该思考一个什么问题?(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这一课我们就要学习《海底世界》《海底的冷灯》《人类的秘密仓库》一组课文,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同学们能知道一些海底的知识,而且还会学会怎样来阅读这些知识性的文章。(明确学习目标)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海底世界》这篇课文。
2、范读课文。
3、导抓住课文的开头、结尾,弄清说明事物主要特点的阅读方法。
指导:课文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用几节来回答,大家扫视一下。
学生扫视课文。
板书;
1.提出?
2.
3.
4.回答问题
5
6.
7.
再看最后一节,说海底是怎样的世界?
(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纵向联系:我们还记得《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吗?是怎样开头的?课文第一节告诉我们西沙群岛是个怎样的地方?(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然后下面就具体讲,西沙群岛风景怎么优美,物产怎么丰富。
指导阅读:这类知识性的文章,往往在一开头或者结尾,把事物的最主要的.特点概括起来。那么阅读《海底世界》,看到文章这样结尾,阅读时一就要怎么想?(景色怎么奇异,物产怎么丰富?这样读起来,就更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了。现在就抓住八个字来读全文。
4、自学全文。
5、创设情境,检查自学情况。(出示“蓝色的大海图画。”
海浪这么大,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波涛汹涌,汹涌澎湃)。
现在老师让你们潜入海底,向老师报告在诲底看到的奇异景
象。看哪些同学把课文读懂了?
描述:海面上波涛澎湃,海底依然很宁静,现在请你们当潜
水员,穿上潜水衣到海底去。(在画面上添上潜水员的剪纸,慢慢往大海的深处移动。)海下一百米比较亮;二百米不那么亮了;三百米开始暗了,四百米更暗了;五百米以下,全黑了。这财你们发现了什么?请报告。(结合进行语言训练。)
(报告:老师,我们在五百米以下的深海发现点点星光。)
启发:那点点光亮,像什么?
这一次潜水发现了海底这一奇异的景象,老师向你们提供资
料《海底的冷灯》。这份资料会使你知道海底的这些星光是
什么?
四、插入自学《海底的冷灯》认识海底的星光。
指导阅读:读书也要有详有略,为了研究一个问题,要去查找资料,不可能把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从头至尾,都很详细地读过去,但也不能浮光掠影,走马看花,对自已想找的资料,就要读得仔细些,其余的可跳过。
刚才你们要解决的是:海底的星光是什么?深水鱼为什么要发光?能力强的同学还可以自己注意一下深水鱼是怎么发光的应该读哪几节?
发光的作用:①诱合物
②找同伴
③防敌人
这篇说明文又是怎么写的呢?
指点;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回答。回答问题时,先写现象,后说原因,这样更吸引人。
五、继续学习《海底世界》。
二.启发:海底是宁静的,但是不是一点声音没有,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知道了。
2.(放录像或画简笔画示之,见右图):电视屏幕上出现水中听音器,海洋工作者正
在倾听海底的动静。
说明:这就是水中听音器。
3.现在请你们也来当海洋工作者,戴上耳机(两手掩耳,模拟情境),投放水中听音器。
老师模拟深水鱼发出的响声(轻轻地):嗡嗡、啾啾、汪汪、呼噜。
发问:听到了吗?
老师为什么不大声点?(结合解“释窃窃私语”)即私下里偷偷地说话。
4.出示板书;进行比较读:
海底的动物常常会发出各种声音,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嗡嗡、啾啾、汪汪、呼噜。(指名读)
和课文上写的比一比。(齐读)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
体会体会哪一种好?
(课文上把海底的动物比作人一样,而且有许多悄悄话要说,写得挺神秘的。)
(用了“……像……一样”,又仿佛使我们真的听到了一样,更觉海底世界的奇妙。)
指点:提出问题,作出回答。
5.轮读一、二、三小节。
六、小结:
海大:地球 ……此处隐藏20789个字……课文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准备好了吗?
5、开始新闻发布:
(1)光:
A、组长:我们组想用朗读的方式向大家发布我们的发现。
B、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朗读)
C、组长:记者们你们感受到了海底世界,那黑暗中却有光亮的奇异景象吗?欢迎大家就我们所介绍的内容提出问题。
D、提问:你好,我是**电视台(杂志)的记者,
(a)请问你们刚才说到的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宁静中的依然一词还可以换什么词来理解?
(b)请问你们知道深海里哪种鱼是带有发光器官的?
(2)声音:
A、组长:我们组的发现是,海底并不是一点声音都没有,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只要用水中听音器就能听见各种声音,下面我就把我们收集到的声音播放给大家听一听。
B、边放录音边解说: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C、组长:海底的声音是多么的丰富呀!我们的介绍完了,欢迎大家提问。
D、提问:你好,我是**电视台(杂志)的记者,
(a)请问窃窃私语是什么意思?
(b)请问海底里只有这些声音吗?
(c)你们能用有的像什么,有的像,有的像,有的还好像的句式说一段话吗?
(3)动物:
A、组长:我们组想用表演的方式向大家发布我们的发现。
B、扮演不同的海底动物,表演各自的活动方式。
C、组长:海底的动物已经知道的就有三万多种,还有许多的不为人知,等待我们去发现。我的发布到此结束,欢迎大家提问。
D、提问:你好,我是**电视台(杂志)的记者,
(a) 我认为你们在表演*种动物的活动方式上不够准确。
(b) 你们还能为我们介绍几种其他海底动物的活动方吗?
(4)植物:
A、组长:我们组想边放录象边向大家发布我们的发现,这样将更加直观形象。
B、播放录象,介绍相关内容。
C、组长:海底的植物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真是物产丰富,景色奇异呀!谢谢,欢迎大家提问。
D、提问:你好,我是**电视台(杂志)的记者
(5)矿物
A、组长:除了刚才几个组说到的内容外,在海底还蕴藏着大量的矿物。欢迎大家提问。
D、提问:你好,我是**电视台(杂志)的记者,
(a) 请问什么叫稀有金属?
(b) 为什么海底里会蕴藏这么多的矿物呢?
6、小结:刚才各小组都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发布了各自的发现,记者们也积极踊跃提问。此次新闻发布会进行得非常成功。最后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全文。
四、拓展活动
1、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到了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
2、课后同学们还可以通过上网、到图书室或书店查阅书籍、从一些媒体上收集更多有关海底的知识,下节课我们再在一起办个海底世界展览。
3、我给大家再推荐一个专门介绍海底奥秘的网站:海底探秘专题址。
板书设计:
23 海底世界
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
光 声音 动物 植物 矿物
座位安排:
光线 矿物
声音 植物
动物
(注:表示座位,分组后围坐在一起。)
小学语文教案:海底世界15一、导入
同学们,建设绿色的家园是我们的美好愿望。但是,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许多地方都被污染了:高高的烟囱把大量的有毒气体排放到了天空中;许多工厂把污水直接排放到了河里、海里,污染了我们的水源……可是这些却丝毫没有影响到大海深处。正如书上说的: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现在,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何开发利用海底资源,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深入的学习一下课文,看看大海深处到底是怎样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
二、读课文
1、生分读课文(2生顺读)
2、老师指点、小结
三、教学第2、3自然段
㈠、齐读第1段
师:谁能告诉老师,大海深处是怎样的?(从课本上找出一句话来)生: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师:说得对!让我们先来看一下,课本上是怎样写景色奇异的。
㈡、学习第2、3段
1、生自读第2段
2、师:这一段有几句话?(4句)对!一起来看一下。
师:海浪这么大,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波涛澎湃)哪位同学能够形容一下,怎样才算波涛澎湃?(可让学生用手势表演)
3、师:你看海面上波涛澎湃,海底却怎样?(出示投影:海底依然宁静。)(齐读,指导语气,强调重读)
师:谁能够用一个词来代替“依然”,保持句子意思不变?
师:为什么呢?(出示投影: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齐读,指导语气,强调重读和上一句连起来说一遍。)
4、如果你是潜水员,潜到海底会怎么样呢?(投影:演示附表)(越往下越暗,500米以下就全黑了……)
师:在这里你发现了什么?(点点光亮)板书师:500米以下就全黑了,照理什么光亮也没有,这里却有许多光点,哪位同学起来读一下这个句子,看看哪个字应该重读。(生读,师指点:这里的“却”表示意思的转折。)
师:那点点光亮像什么?(闪烁星星)(投影:点点光亮像闪烁星星)这是一个什么句子?(比喻句)师:哪位同学能仿照上面的句子说一句话?
5、再读第2段(齐读)
6、师:海底是宁静的,但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投影:海底是宁静的,但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齐读。)师:“是否”是什么意思?谁能够用一个词来代替“是否”,保持句子意思不变?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朗读一下课文第3段,回答这个问题。
7、师:咱们再来看一下这个句子。(读)像这样的句子,一问一答就叫做设问句。(再读。南边两排读问句,北边两排读答句,读完后换读)
8、师:也就是说,海底是------有声音的。(板书)那么,你知道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吗?(小组讨论)
师:海底声音是从哪里来的?生:海底的动物常常在一起窃窃私语。师:说得对!谁能说一说“窃窃私语”是什么意思?谁能表演一下?
师:那么都有些什么声音呢?(投影: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生读)
师:后面一个省略号表示还有。说明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是多种多样的。师:那位同学能够仿照上面的句子说一句话?
㈢小结:
1、请同学们再回头读一下2、3自然段,看看主要讲了什么?
2、刚才这两段,合起来讲了------景色奇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