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5-10-31 21:29:59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合6篇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合6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目标设计:

1、认识八个字,认识五个偏旁。氵、扌、纟、火、礻。

2、认识一些简单的家庭陈设用品,并能将它们与对应的词语联系起来。

3、在识字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认识5个带新偏旁的字。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复习上一节课的生字。(开火车认读)

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有一位小姑娘叫小红,她是苗苗小学一年级二班的学生,今天班上要评选几位在学校表现好,在家里表现也好的学生,可是老师不知道小红在家里的表现怎样,想请大家一起到她家去看看,再评一评。你们愿意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三课《在家里》。(板书:在家里)

2、齐读课题。

三、看看图,说说话。

1、出示书上的课件图,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并讨论: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什么时间?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2、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说给同桌听听。

3、大家交流,看谁说得最通顺,最清楚。

四、图文对照,认读字词。

1、出示课件(观察图上箭头所指图形,借助拼音,读准词语,注意读准翘舌音、后鼻音。如:沙、纸、视|(翘舌音),灯(后鼻音)。

2、齐读词语。

五、自主探究,识记字形。

1、读词语,找出词语中的八个生字。

2、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3、反馈:这些生字,你是用什么方法记的?

4、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通过用熟字换一换,部件拼一拼的方法来记。

(1)找一找,生字中哪的字的半边见过?

沙氵 + 少:学习偏旁三点水氵。

报扌 + :学习偏旁提手旁扌。

灯火 + 丁:学习偏旁火字旁火。

视礻 + 见:学习偏旁示字旁礻。

(2)其余的生字用什么办法记住的?

台:云、去的下半部放在上面,下面放口|。

电:给曰加一笔 就是电。

纸:学习偏旁绞丝旁纟。

5、用新的生字组词,比一比,哪一组说得多。

六、巩固练习。

1、游戏(摘苹果)请学生将苹果上的字正确认读,认读后,将苹果奖励给学生。

2、抽学生上台当小老师,教大家认读词语。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情景。

2.理解“这里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桂花。”一句话意思。

3.体会作者表达浓浓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语:童年是美好,那一幕幕童年往事会给人以永久回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生活文章。(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教师:读了课题,你有问题要问吗?

(学生自由提出疑问)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读书交流。

(l)请学生选读感兴趣段落。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懂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讨论。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引导学生重点探究以下问题。

1.“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①从文中找出“我”喜欢桂花句子读一读,说说“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2.重点理解摇花时乐趣。

(l)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

(2)画出“我”摇桂花句子。

①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②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情景。

③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雨”?

(3)指导感情朗读。

3.理解“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摇花乐’,还有那摇落阵阵桂花雨”。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思想感情。

四、课堂总结

1.课文通过回忆小时候摇桂花时有趣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往事无比怀念以及对家乡热爱之情。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拓展延伸

回忆一下自己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由于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文章,学生会很感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和理解,自己发现问题,并在读书、思考、讨论交流中自己解决问题,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童年生活,说一说不能忘怀人和事,在阅读学习中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①认识“扉、瘾”等生字。并通过互相提醒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教学环节

谈话导入

①同学们都听说过长生果吗?(板书:长生果)吃了长生果会怎么样?板书课题,并指名读课题。

②读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要求同学们运用平时的学习方法自己读懂课文。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②提醒注意的字音:心扉的“扉”读第一声,水浒的“浒”不读许,过瘾的“瘾”是前鼻音,馈赠的“馈”声母是k,酵母的“酵”不读xiào。

③默读思考:“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到了哪些道理?找到有关的句子划下来。

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①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书是“我”的“长生果”。)

②作 ……此处隐藏1445个字……p>

读通读懂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和归林后情景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灰椋鸟》这课文。

2你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

3是呀,周围静得出奇,灰椋鸟归林了。请齐读第三自然段。

4你现在最想知道什么呢?(灰椋鸟怎么归林的?)

5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欣赏灰椋鸟归林的场面。

二学习第四节。

1请同学们速读第四节,边读边思考:灰椋鸟怎么归林的?

2交流。

3请同学们也来说一说。出示填空(用简要的语言):

灰椋鸟归林了。一开始,_______________,没有几分钟,_____________。先回来的鸟______________,后到的鸟_______________。

4第四节就是讲了灰椋鸟归林的这几个场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第四节,看看哪些句子所描写的场面给你的感受最深刻?边读边想象画面。

5交流:出示

△“没有几分钟,……从头顶飞过。”

(1)指名读句交流,你感受到什么,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相机点击词语,理解并朗读

a“排空而至”:你能联系上下文说说“排空而至”的意思?齐读词语。

板书:排空而至

B“浩浩荡荡”:你看到过什么情景可用“浩浩荡荡”来形容一下?(水、浪、军队)那情景怎样?(气势大、壮观)

这浩浩荡荡的灰椋鸟飞过来是一幅什么情景?

读词。

(2)这景象太壮观了!老师非常想读这段文字,请你们闭上眼睛,再次感受一下,你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场面?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师范读后,指名说。

(3)想不想欣赏一下这么有气势的场面?课件画面。

师配音:列队……数百米长……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结束)这就叫-----“排空而至”!

(4)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5)让我们把这种壮观的景象放声朗读出来吧!齐读这段话。

还有哪些句子给你的感受很深?

△“先回来的鸟……汇合。”

(1)指名读句交流,你感受到什么,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相机点击词语,理解并朗读

(2)鸟儿在林中鸣叫,叫声像什么?

A“好像…倾诉”什么叫“倾诉”?它们在倾诉什么?(见闻、收获)

B“又像…呼唤”呼唤谁呢?为什么呼唤?

C“应和”谁在应和?

(3)女生读句子。

(4)如果你就是这些灰椋鸟中的一员,你会和同伴倾诉什么?怎么呼唤?怎么应和?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它们的叫声,边听边想象。

(5)请同桌互相练习一下。指名讲。

(6)它们的叫声太丰富了,让我们读好这个句子。

还有哪些句子给你的感受很深?

△“一开始,……投入刺槐林。”

(1)指名读句交流,你感受到什么,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相机点击词语,理解并朗读

“一小群一小群”“盘旋”“陆续”

(2)这景象虽没有大部队的壮观,但也够吸引人的,请齐读。

6:刚才我们跟随作者看到,仅仅几分钟,灰椋鸟归入了刺槐林,是那么壮观,它们悦耳的叫声又让人感到那么愉快而又亲切。这是一幅多么优美的画面,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吧。学生起名,评一评,挑选一个,

板书:归林图

7让我们把这幅“归林图”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三学习第五节。

1过渡:晚霞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此时林中的灰椋鸟在干什么呢?

2请你(出示)自读第五节,

①找出你最喜欢哪些写鸟的句子,认真读一读,边读边想像。

②为什么喜欢?在句子旁边简要写出原因。

3交流。

△“看,这几只刚刚……翩翩起舞哇!”

(1)指名读句交流,为什么喜欢?相机点击词语,理解并朗读

a活泼好动:(哪里体会到的?)点击:刚刚落在……又马上飞起。

指名读出它们的活泼。

B美丽:(哪里体会到的?)(为什么成金红色的了?)

点击:“盛装”什么时候穿的?那一定很美丽。

“像…少女…”比喻、拟人,

把它读得美些,指名读,齐读。

(2)这景象太美了,你能读好吗?指名读。

△“树林内外……天然的俱乐部。”

(1)指名读句交流,为什么喜欢?(写出了热闹场面)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谁能把这些词读得热热闹闹?

板书:百鸟争鸣

相机点击词语,理解并朗读.

(2)这么热闹的声音,(引读并点击)似-------,如---------,

a似飞瀑落入深涧:“飞瀑落入深涧”是怎样的景象?(哗哗哗、直泻而下、雄伟壮观)说明鸟叫声-------?

B如惊涛拍打岸滩:“惊涛拍打岸滩”的景象哪儿见过?(哗啦哗啦、汹涌澎湃)说明鸟叫声-------?

(3)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这热闹的鸟叫声。播放鸟叫声。感觉怎样?

(4)这真是一幅多么热闹的百鸟争鸣图啊!让我们也读得热闹些。齐读。

4我们把两段话联系起来,你能说说为什么说树林成了天然的俱乐部?(出示两段话)

5是啊,鸟儿们在这儿多快活!读到这儿,我不禁要问,它们怎么会如此热闹?引读:这上万只灰椋鸟是在……还是在……?我被这喧闹的……竟情不自禁地……。

6请再读末句:“我被这喧闹的……竟情不自禁地……。”

你会欢呼什么?

7:这真是鸟的天堂!鸟的乐园!这么一幅喧闹而热烈的图画,我们又该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

板:闹林图

四学习第6节,。

1今天,我们欣赏到了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我非常想说(出示):“鸟是人类的……场面呢?”

2你能将最后一句反问句改成带句号的句子吗?两种句式表达的效果有什么不同呢?

3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

4齐读句子。

5:这是作者对林场工人的感谢,也是因人们植树造林、保护鸟类而感到无比欣慰。知道作者是谁?(出示简介)

徐秀娟正是有着一颗爱鸟、护鸟的心。她在自然保护区工作期间,不顾自然环境恶劣,在一片夜色笼罩的茫茫滩涂上,为了寻找一只飞散的丹顶鹤,不慎陷入沼泽地,献出了年仅23岁的年轻的生命。为了歌颂、怀念徐秀娟的事迹,艺术家创作了一首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欣赏)

让我们永远记住徐秀娟的这句话(学生齐,有感情的朗读):“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到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

五课外:

让我们一起来爱鸟吧。课后请同学们继续阅读有关描写鸟儿的精彩片断,并想象其场面。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合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