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5-08-16 19:22:33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集锦6篇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集锦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从《老房子》、《门、窗、墙》、《我造的小房子》到《漂亮的房间》,从大到小、由外及里,形成了以房子、房间为主题的系列单元课程。

房间是我们熟悉的生活空间,不管是因陋就简的小茅屋,年久失修的老房子,还是普普通通的新房,装修豪华的大别墅,生活在里面的人们,都有着许多温馨的回忆……,想想其中的家具摆设,再说说自己更理想的房间设计,可激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本课用画画、做做的方法,让学生从表现现实中的房间到创作更美观、漂亮的理想房间,从而趣味性地学会家具、物品的合理摆设,色彩协调的装饰设计方法。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观察自己生活的房间,并对房间的装饰与布置知识有所了解。

(2)操作目标: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表现自己曾生活过的房间或理想中的房间。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引起学生对自己生活过的房间的关注,感受漂亮、美丽的房间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和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观察,学会用绘画或手工制作等美术形式表现漂亮的房间,更多关注我们生活的空间,并用所学知识装饰美化它。

教学难点:作品的表达能突出"漂亮"二字,具有一定的创意。

四、教学准备:

教师:跟自己生活有关的房间的照片,中、外室内装潢图片,教师范例图数张,表现 “漂亮房间”的学生作品数张,各种绘画工具及材料。

学生:自己喜欢的房间照片(有别人的,也有自己的,网上下载的也可),各种绘画工具及材料。

五、教学过程:

学生用自己带来的有关房间的照片,向大家介绍自己生活过的房间及其中的布置、颜色、家具摆设等的特点,并说出自己喜欢之处和想改进的地方。

·教师也用自己带来的有关房间的照片,以故事的形式向学生讲述自己小学、中学、刚工作时直到现在生活过的房间,从布置、色彩、家具的摆放等方面讲解的同时,让学生感受时代的变迁,物质、精神生活的变化及审美观念的改变。

出示范例,用不同的绘画形式展示一组不同时代的房间布置(其中有同学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曾生活过的房间,也有自己生活过的房间)。以此唤起学生对曾经生活、过的空间的回忆,激发他们表达温馨回忆的愿望。。

欣赏书本上的图片及师生收集的中、外室内外装潢图片,由现实转向理想,放飞学生的想像,以小组交流等形式谈谈自己理想中的漂亮房间。

作业设计:

l·根据实际观察,用自己喜欢的一种绘画形式表现房间。

2·大胆想像,用自己最善于表现的一种绘画形式画出埋想的房间。

3·与后面的手工制作《漂亮的房间》联系起来,为其画一草图。

·教师巡回指导时,帮助一部分学生解决绘画上的技巧问题,解决时可利用实物投影或学生能看到的地方进行引导示范,作业、示范可同步进行。

语文教案 篇2

本班学生共42人,男生23人,女生19人。学生都是附近农村的,父母虽然都在身边,但是农村基础教育薄弱,几乎没有家庭辅导。 通过与学生接触,以及平时学生上课的表现与作业情况的观察,发现此班学生学习习惯一般,特别优异的学生很少,有一小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

《楼兰之死》是北师大九册三单元的一篇拓展阅读课文。《楼兰之死》是一篇饱含着强烈情感的说明文,作者通过描述楼兰古城被沙漠吞噬,以及塔克拉玛干由绿洲变成沙漠的触目惊心的史实。这篇课文可与《中国一日》这则新闻进行对比教学。比如:这两篇都是说明文,都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但在表述的过程中又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因此,将这两篇文章进行对比阅读,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收获。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引用、举例、诠释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生态植被被破坏的严重性,从而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紧迫感。

1、 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生态植被被破坏的严重性,从而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紧迫感。

2、 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引用、举例、诠释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读题目,引导质疑。

1、师朗诵《从军行》。解释诗意。

2、板书楼兰,在地图上指出它的位置。

3、引导学生想象楼兰的样子。

4、补充课题《楼兰之死》

5、质疑课题,板书有代表性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自学文中字词;思考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

2、全班交流。

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预设统领全文的问题:楼兰前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楼兰死了的原因是什么?

文中关键的词:碧波荡漾 废墟

预设师生双边活动:

1、读课文,想一想:楼兰前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交流回答,读出相关的句子。相机板书 繁荣消亡

3、默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楼兰为什么死了?小组交流楼兰死了真正的.原因。(楼兰和罗布泊靠近大沙漠;地表的植被被破坏;人对植被的破坏加速了沙化的进程。)

4、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向我们介绍的?

5、全班归纳。结合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诠释、举例、列数字)

6、楼兰死了,留给人们的是什么?我们身边也有类似的事发生。列举身边见到的环境恶化的例子。

7、小结:回想着历史上曾经辉煌一时的古城,再看看今天人们依然在肆无忌惮的破坏着我们的生存环境。引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加强语气:如果不让悲剧重演的话,我们应该怎样做?讨论交流。

四、阅读欣赏

反复朗读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诠释、举例、列数字、具体事例。)

五、拓展练习:搜集有关自然环境的资料,准备办一期手抄报。

六、课堂小结:

回想着历史上曾经辉煌一时的古城,再看看今天人们依然在肆无忌惮的破坏着我们的生存环境。引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加强语气:如果不让悲剧重演的话,我们应该怎样做?讨论交流。

七、作业:

1、搜集有关自然环境的资料,认真读一读,写下自己的感受。

2、完成《配套练习》相关内容。

板书设计:

楼兰之死

繁荣 → 消亡……此处隐藏2035个字……。学习方法:读主题文章——交流感悟文中的比喻、想象与象征,体会课文中传达出来的美好情感——引导学生进行联想与想象——带着自己的感受多种形式读主题片段。)

4、小组合作,指导学生用已有的学习阅读的方法自主合作学习其他四个主题的片段,交流汇报。

5、小结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灵活运用方法进行阅读。

【重在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方法,大胆自主地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和大胆表达的能力。并有意识地将这种方式有序地延伸到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去。】

(三)回顾全诗,整体感受散文诗。

1、分组读五个片段,整体感受散文诗的文字美。

2、教师相机介绍散文诗,学生加深对散文诗的认识。

(散文诗是精短的、有着内部韵律的、文字精美的、哲思的文字。它的内容具有跳跃性,以凝炼的语言营造诗情画意;并且多用象征、暗示等手法扩大内容和容量,这就留下较多可供读者自由大胆地进行想象的空间。)

3、配乐朗诵散文诗。

师:同学们很快就要离开学习生活了六年的学校了,回顾这六年的小学生活,它一定会给你们留下些不寻常的记忆,请带着你们各自的感受,再次读这首散文诗。

三、读写结合。

(一)再读课文,做批注加深感悟。

1、运用前面的阅读方法再读课文,做做摘录笔记及批注,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2、欣赏课件《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启发想象谈话:熟悉的校园生活场景让你联想到什么?指导学生可仿写一个片段。

【运用已有的阅读方法回顾课文,引导学生融入角色中,体悟美好的校园生活,并结合自己的真实体验,尝试仿写片段,达到读写结合,感悟美好情感的目的。】

四、置留作业。

(一)摘抄、积累让你感动的优美词句,做做读书笔记。

(二)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全文。

(三)仿照课例,选取一处场景,围绕一个主题,以组诗的形式,尝试创作一首《______的交响诗》。

板书设计:

27 校园交响诗

蜂巢——蜜蜂——储积花蜜(积累知识)

鸟岛——鸟儿——共享欢乐(生机勃勃的生活) 美好回忆

花瓣——来信——真切思念(师生情深) 感恩之心

喷泉——花匠——忘我劳动(永存我们心中) 参天大树

树根——老师——输送营养(根的事业)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标题的双重含义。

2、品味关键词句,体会人物面对逆境时乐观、坚韧的品格,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感受人物之间的真情。

3、学习主人公乐观积极,顽强坚韧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

从关键词句中体会主人公的精神品质;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懂得在逆境中应具有积极乐观、顽强坚韧的品格。

一、由题导入、析题:

1、老师让同学们猜个谜语:有位老师不说话,肚里学问却很大,如有字词不认识,你就快去请教他。(谜底:辞典)

2、从这个谜面,你能发现辞典有些什么特点吗?

3、“辞典”前加上“你是我的”,你又会想到些什么?

4、针对这个题目,你想提什么问题,想要了解些什么呢?

二、自读课文,释疑:

课题为“你是我的辞典”,“你”是指谁?“我”又是指谁?

三、理解“你是我的辞典”的双重含义,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一)理解“女儿是父亲的辞典”这层含义,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精神品质):

1、为什么你认为女儿是父亲的辞典?

2、这里辞典的意义是什么?

3、父亲为什么要让女儿做他的辞典?

4、从中可看出父亲和女儿的性格各是怎样的?

5、师小结。

(二)理解“父亲是女儿的辞典”这层含义,把握人物精神品质(性格特征):

1、为什么你认为父亲是女儿的辞典?

2、这里辞典的意义是什么?

3、从中可看出父亲和女儿各有什么品质特点?

4、讨论:父亲突然阻止我上大学,然而最后又同意了,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5、师小节。

四、拓展(生活延伸):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象本杰明这位父亲一样给人以深刻启迪的“辞典”,如你的父母、老师甚或陌生人,他们都是值得你敬重或学习的人,那让我们翻开这些厚重的“辞典”,去看看这些“辞典”都教会或让你懂得了什么?

五、回到课题,重释课题

六、作业:随笔:读《你是我的辞典》有感

附板书:

你是我的辞典

女儿父亲教会单词,提高语言能力

父亲女儿教会真正的、活生生的、强有力的语言

处世之乐观顽强、学习之坚韧刻苦

善良、宽容自尊心强、

乐观、坚韧刻苦好学、

刻苦、爱女儿爱父亲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内容:写给远方的朋友

教学准备 :一封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出示一叠信封和一叠纸)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2.今天老师要把它送给你们,今天的作文课我们不用作文簿,就用信纸和信封,怎么

样?

二、读懂例文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例文,看看跟平常的例文有什么不同之处。

(1)同桌交流。

(2)指名说说。

(3)老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归纳书信的书写格式和第二人称的写作形式。

2.请同学们自由轻声地朗读或默读××同学写给李×同学的这封信,想一想,××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自己的家乡?

3.如果你是李×,读了好朋友的这封信,你会有什么想法?为什么?文中的哪些描写吸引了你?

三、说说家乡

1.同学们,你了解自己的家乡吗?我们的家乡也有许多独特的美丽,能说说么?

(1)四人小组内交流。

(2)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具体介绍。

2.师生评议、补充。

3.学生在各小组内修改、完善写作提纲。

第二课时

一、学生练写。

1.学生练习写草稿。

2.交流、评议、补充。

(1)小组互读互评互助。

(2)大组交流,师生共同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修改、誊写,装进信封,写好地址。

二、习作评讲。

1.选一篇比较好的作文读给学生听,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选一篇格式不准确、内容比较简单的习作读给同学听,学生提出修改意见,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修改。

3.教师总结小小顺口溜:

称呼一定顶格写,

问候话语别忘记。

信的正文分段写,

另起一行写祝语。

名字写在右下方,

紧接一行写日期。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集锦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