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6-20 18:15:43
【实用】语文教案模板集锦8篇

【实用】语文教案模板集锦8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篇1

一、作者简介

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许多作品流传甚广,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长篇小说有《漂亮朋友》等;短篇小说有《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

二、故事背景

《我的叔叔于勒》写于1883年,是莫泊桑前期的作品。当时的法国资产阶级不仅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而且也和小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起来。小资产阶级贫困破产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一部分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成员,纷纷踏上了漂洋过海的险途,企望在美洲、亚洲甚至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生路,梦想着有朝一日腰缠万贯荣归故里。本篇小说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写出来的。

三、理解词义

1.拮据:手头紧,经济状况不好。

2.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3.十拿九稳:形容很有把握。

4.褴褛:形容衣服破烂。

5.文雅:(言谈、举止)温和有礼,不粗俗。

6.煞白:面色极白,没有血色。

7.张皇:惊慌,慌张。

8.狼狈: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

9.诧异:觉得十分奇怪、十分惊讶。

10.郑重其事:

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

四、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①—④):故事开端,写菲利普盼望于勒归来。

第二部分(5-19):故事的发展,插叙旧事,采用对比手法,概括介绍了于勒去美洲前后贫富不同的情况及菲利普夫妇相应的不同的态度和看法。

第三部分(20-48):故事的高潮,巧遇于勒。面对已沦落为穷水手的弟弟于勒,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第四部分(49段):故事的结局,一家人躲避于勒。

五、句子解析

1.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父亲这句永不变更的话有什么作用?

这个句子在小说中多处出现,这是作者在极力渲染菲利普夫妇盼望于勒归来的一个细节,真是望眼欲穿,焦急万分,恨不得立即相见。这永不变更的话一方面给读者留下了悬念,一方面为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2.文章中关于于勒去美洲前后的情况,是运用什么叙述顺序交代的?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插叙作用分析法。插叙。介绍于勒的经历,交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更突出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归来的急切心情,为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3.“信”在小说起什么作用?

这两封信,神奇地改变了于勒在菲利普夫妇心目中的印象。第二封信成了菲利普家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还给别人看,这封信还促成了菲利普二女儿的婚事,使情节得以进一步发展。围绕着这两封信,更好地表现了菲利普夫妇自私、虚荣、惟利是图的性格特征,揭示了整个社会的风气,二姐夫的求婚就是例子。所以,“信”是作品情节发展的催化剂,它对刻画人物、表现主题都有重要的作用。

4.第20自然段中,“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这里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自然环境描写作用分析法。这句话运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明了景色的明丽,烘托了人物“快活而骄傲”的心情:于勒就要给他们带回来一大笔钱,他们可以很体面地生活了。为下文他们遇到于勒后情绪的变化作铺垫。

5.文中描写两位打扮得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蛎这一细节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细节描写作用分析法。这处细节描写极为形象地描写了两位太太吃法的文雅,也正是这种文雅的吃法打动了爱慕虚荣的菲利普,为下文他故作高雅,主动邀请妻子、女儿吃牡蛎,直至于勒的出场做了铺垫。

6.“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分析此处省略号的作用。

此处菲利普神态异常,多处省略号可以看出他说话语无伦次,生动地体现了他内心的极度恐慌。虚荣、势利、自私的个性跃然纸上。

7.“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三种称呼有什么深刻含义?

“我”默念的话语中“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从人物关系看,“我的叔叔”也就是“父亲的弟弟”,意思没有什么不同,这是作者有意安排的语意上的重复,但是,从排列的顺序分析,作者是很具匠心的,最后写“我的亲叔叔”,其中一个“亲”字,反映了“我”对处于贫困的于勒叔叔的深切同情和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及不满,饱含讽刺意味。

8.作者在小说结尾处,安排了一个“十个铜子”小费的细节,这是多余的吗?

小说写若瑟夫付完牡蛎钱,按情节的发展可以结束了,但作者安排了若瑟夫给十个铜子小费的细节,让小说中的几个主要人物来一次集中表演。于勒接过钱,赶紧道谢,并尊称自己的侄儿为“年轻的先生”,表现了他的社会地位低下,生活艰辛。

9“在我们面前,天边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此处的“紫色的阴影”有什么深刻含义?这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紫色的阴影”语意双关,既实指哲尔赛岛,也象征蒙在菲利普夫妇心头的阴影。此处的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六、课文主题

这篇小说通过展示于勒从穷到富再到穷的升沉过程,描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几度变化,揭露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小资产阶级的自私冷酷、极度虚荣的特点,同时,也通过写若瑟夫对穷于勒的怜悯,表达了作者看重骨肉情意、同情贫弱者的思想感情。

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关注科技发展,展开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乐于参与口语交际,交流自己想发明什么样的机器人,并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就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大胆想象,先说后写,与同学交流后再修改。

3.能发现多音字的规律,正确掌握6个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读音。

4.认记8个生字,积累关于天气预测的民间谚语。

5.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了解和积累科技知识。

课前准备

1.介绍“智能机器人”的课件。画一画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的样子,并简单标注它的功能。

2.多音字注音卡片。

3 ……此处隐藏11740个字……胆小,怕剃头。板书:怕剃头

2.课文围绕“小沙怕剃头”写了哪些内容?

共同研读:

(1)读第2自然段:小沙每次都是怎样进理发店的?姑父是怎样做的?理解:押、监督、夺门而逃。(板书:监督)

(2)读第3自然段:进了理发店,小沙是怎么做的?理解:“害人精”、怒视。

(3)小沙口中的“害人精”指的是谁?小沙为什么称他为“害人精”?读课文第4~6自然段,说说自己的体会。

小沙口中的“害人精”指的是老剃头师傅,他的耳朵不好,听不清小沙的抗议,他的眼神也不好,他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还有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剃头时,小沙吃尽了苦头,但不敢动。理解:规规矩矩、耿耿于怀。板书:“害人精”

(4)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第2~6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这几个自然段写出了小沙怕剃头的原因。

3.课件出示“我”给小沙剃头的情景图。

(1)学生描述图画的内容。

(2)找出课文中描写图画内容的自然段。

4.默读课文第7~17自然段,自学提示:

(1)小沙为什么央求“我”给他剃头?

(2)小沙央求“我”给他剃头,“我”的心情怎样?找出相关句子。

(3)“我”是怎样给小沙剃头的?用上“先……再……然后……最后……”说一说。

5.根据自学提示,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板书:随意乱剪

6.分析句子。

(1)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

这是“我”第一次给别人剪头发,虽然“我”不会剪,却敢下手,胡乱剪下去,自以为动作熟练,非常有自信。

(2)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我”把小沙的头发剪坏了,他还是无所谓的样子,真是容易满足。

(3)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给小沙理发后,小沙头发的样子。

(4)我想稳住小沙,告诉他这是最时髦的发式,可他一照镜子,大叫一声,像见了鬼一样。

这句话写出了小沙看到自己的头发时吃惊的样子。

7.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事情的结果如何。(小沙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光头,姑父的睡衣上满是碎头发,他每天夜里都要爬起来两三次,捉跳蚤一样找身上的碎头发)

设计意图:

抓住课文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小沙的特点,理解小沙怕剃头的原因,然后分段读课文,理解句子,体会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不同过程,从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

三、回顾总结,感受趣味。

1.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剃头大师”是一种自嘲,文中的“我”其实没有剃头经验,只是被小沙用来摆脱“害人精”的折磨罢了。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不仅能引起读者的注意,还能深化文章的主题)

2.读了课文,你认为小沙和“我”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板书:无忧无虑美好幸福

设计意图:

运用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课文内容,理清故事的来龙去脉,感受人物特点,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语文教案 篇8

第一声叹息

教学目标:了解地球第一声叹息的原因

教学重点:怎样保护地球上的植被

教学难点:怎样保护地球上的植被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荒漠扩大,土地沙化,全球气候出现异常等等现象,都说明恶劣的环境正在威胁着我们人类自己,地球在叹息。正如公益广告中所提示的"如果人类再不重视环境问题,那么人类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的眼泪。"人类要爱护地球,更要重视环境问题。

讲授新课:第一声叹息

表演

地球就诊记

人物:地球先生(1人), 医生(2人) 护士小姐(1人)

道具:制作分别象征地球、护士、医生身份的装饰,制作分别标有“眼科”“皮肤科”字样的牌子;眼镜一副:放大镜一个;两把椅子;一张桌子。

剧情:略

一、地球叹息的原因,

各抒己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头发的哭泣,我的叹息,很多人都听不到,我只能给人类发一封电子邮件了提醒他们认识到我头发脱落的原因与后果,你能帮我拟份草稿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活动:全班同学分为两组,一组帮地球与邮件给从类,另一组在收阅邮件后, 代表人类给地球回信,讲讲人类的感受和补救的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小结:学生小结

作业:见练习册

板书:

课题:第二声叹息

教学目标:从实际做起保护大气层

教学重点:怎样保护大气层

教学难点:怎样保护大气层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的头发脱落已经让我痛苦不堪;祸不单行的是,环绕在我身体周围的大气层也遭到了严重污染。 我每天都要吸入大量的大量的有毒气体。我快喘不气了。

讲授新课

一、地球第二声叹息的原因

学生讨论回答:

a、汽车尾气

b、生活废气

c、工业废气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知道,我呼吸困难,人类也不会好受到哪里去,但我不明白,明明知道在被污染的空气里呼吸不畅,人类为什么还要污染空气呢?

你知道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危害吗?你能回答地球的疑问吗?

《【实用】语文教案模板集锦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