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语文教案汇编9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 篇1【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游戏:
比眼力、比嘴力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题目叫比眼力、比嘴力。看录象,把你看到的事件、事物大声、快速、准确地说出来。
生:人类登上月球。
生:潜入深海,探索奥秘。
生:人造卫星。
生:程控电话。
生:高速火车。
生:飞机。
生:远洋船舶。
生:因特网、电脑、视频
2、导入课题:
师:你知道这些事物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
生:20世纪。
生:对,刚刚过去的20世纪。
师:20世纪出现了这么多新生事物,人们发现了那么多新奇的东西,有人就把20世纪称为呼风唤雨的世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 29课。
师板书:
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读题。
二、质疑问难,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师:你读了课题,有什么疑问?
2、交流:
⑴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生:呼风唤雨的世纪指的是哪个世纪?
生:20世纪。
师:请大家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读,师评价。希望大家学完这节课后能读得更好。
⑵ 学习第二自然段:
生:谁来呼风唤雨?
生答:当然是人类。
生:靠什么来呼风唤雨?
生答: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生: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20世纪有哪些了不起的成就?
生:20世纪使人类的生活发生变化了吗?怎样的变化?
生齐读。
3、师对学生的提问进行点评、小结: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刚才同学们既提出了问题,又解答了问题。还有一些问题现在还解决不了,我们就一边学课文一边来解决。
三、根据提问解疑问,学习课文
1、师:作者路甬祥用哪些具体事例来说明人类把幻想变成现实,使得20世纪成为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大声读课文。
(不动笔墨不读书,比脑力、比嘴力、比手力)
2、交流:
⑴ 生各自谈感受,师做引导:
生:古时候的千里眼现在有了,如望远镜、视频。它能让千里以外的人彼此看得到,还有一些可视电话也是。
生:古时候的顺风耳,现在有了,那就是程控电话,它可以让两个相距很远的人很快听到对方的声音。还有手机、录音机都是神话中的顺风耳。
生:千里马也有了。有了高速火车、飞机,想到哪里都很方便。
生:古代的人想腾云驾雾,没能实现,只能靠幻想,而现在我们可以腾云驾雾了。你只要坐上飞机就可以了。
生:以前的人想着飞到月亮上去看看,就有了嫦娥奔月的故事。现在我们的飞船已经登陆月球,做了很多实验。
师生小结:也就是说,在20世纪以前,人们一直生活在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视,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想象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神仙,这些都是人们的幻想。而 20世纪,人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把这些幻想变成了现实。所以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⑵ 齐读第三自然段前四句话。
3、师:这么多先进的、美好的、神奇的事物都在20世纪这一百年的时间里冒出来了。而以往上百万年的历史中却没有。同学们,这说明了什么?
交流:
生:20世纪的成就很大。
生:20世纪,人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把以前人们的很多幻想变成了现实。真厉害。
师总结:是啊,20世纪,人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自身的生活,这变化的速度是如此之快,范围是如此之大,内容是如此之多。如果引用课文中的一句话,一句诗来形容,那就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师:你怎么体会这句诗?
生:忽如说明速度很快。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很多的梨花都开了。
师:你从字面上来理解的。
生:20世纪,在整个人类上百万年的历史中是很短的,但是变化是很多、很大、很快的。
师:是啊,20世纪,人类把很多幻想变成了现实。如果请你读这句诗,你会怎么读。自己试一试。
指生读,评价。
4、师:同学们,现在老师再请你读本文第一句话,你会怎么读?
生读,评价。
生:我们要读出变化速度之快,内容之多,范围之广。
生齐读。
5、发现与发明:
⑴ 师:请同学们看板书,20世纪,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人类发现了很多,也发明了很多。你能说说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⑵ 生思考。
⑶ 交流:
生1:人类登上月球是发明。
生2:我不同意。人类登上月球是为了探索月球上的奥秘,应该是发现。
生1:那人类是怎么登上月球的?那人造卫星不就是发明的吗?
师:我来综合一下你们两个人的意见。人类靠人造卫星登上月球,这是发明;人类登上月球是为了探索奥秘,这是发现。
生1:我明白了。那潜入深海也是一样的。
生: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飞机、远洋船舶等,这些都是发现。
师:如果请你给发现与发明找意思相近的朋友,你会找谁?
生:发现──探索。
生:发明──创造。
四、总结、延伸
师:20世纪,科学技术日益发展、进步,使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人们如何评价这个世纪,如今人们还取得了哪些科技成果?我们下节课接着学。同时,也请你准备好需要交流的资料,下节课,欢迎你展示。
语文教案 篇2一、开展竞赛,激 ……此处隐藏17212个字……出文章的真味。
语文教案 篇9一、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随文识字的方法学习生字,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喜欢读诗歌,进入情境随文识字。
【教学重点】
会认11个生字,会写4个字。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学会用逗号、句号、省略号。
【教学方法】
交流法、阅读法、资料补充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1、播放视频《美丽的秋天》。
2、荷花池里都有什么啊?(荷叶、荷花、小蝌蚪、水泡泡、一串小水珠)呀!下雨了!这时,从池塘里跳出一只青蛙。它要给我们写诗了!
3、青蛙到底写了一首什么样的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青蛙写诗》。
教师板书,学生跟着书写,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注意不认识的生字。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3、学习生字词。出示带音生字:写、诗、点、要、过、给、当、串、们、以、成
(1)学生自由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
(3)同桌相互检查读生字。
(4)去音读生字。
(“诗”是整体认读音节,并且是翘舌音,引导学生反复认读。)
过渡:下面,咱们给生字找个朋友,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你认识吗?
写诗、古诗、雨点、不要、过来、不给、当前、串门、我们、以后、成功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一起走进雨中,感受青蛙的诗。
三、精读领悟
1、学习第1小节——感受雨天的美。
(1)(课件出示插图的动画)创设情境:快听:嘀嗒,嘀嗒……什么声音?(下雨了)是啊!文中哪句话也写到下雨了?(指生读句子: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你感受到了什么?(雨下得很小。)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2)启发想象:
①雨点儿一滴一滴落到了水里,落到了荷叶上,落到了……快把你看到的告诉大家。
预设:生1:雨点儿落到绿绿的荷叶上滚来滚去的。
生2:雨点儿落到水里,小河的水呀一圈一圈的可美啦!
生3:水里的小蝌蚪们都来啦,它们都把小脑袋露出来了。
②如果你是青蛙,想想雨点儿落到了你的身上,你会是什么感觉?
预设:我会感觉凉凉的,痒痒的,很好玩!
③如果你是青蛙,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会怎么样啊?
预设:高兴极了;觉得景色太美了!
(3)导读:快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句: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
(4)引读:所以青蛙高兴地说——齐读本小节最后一句:我要写诗啦!
2、学习第2~4小节。分角色朗读对话,感悟童趣。
(1)过渡:听到青蛙要写诗啦,瞧瞧谁来帮忙啦?
(2)随着学生回答板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3)导学:你是从哪几小节知道的?(2、3、4)自由读这三个小节,思考:它们都帮了什么忙?
(4)随着学生回答板书:
小蝌蚪( )——逗号;
水泡泡( )——句号;
一串水珠( )——省略号。
(5)导学:为什么它们能当逗号、句号、省略号呢?
①出示小蝌蚪图片,你们发现什么了?
(小蝌蚪真像逗号。)
②师请孩子吹泡泡,你们发现什么了?
(水泡泡圆圆的,很像句号;我觉得它不但圆,还透明,很漂亮!)
③指导学生朗读:多有趣啊!快出声地读一读第2、3小节。(学生练读后指名读。)
④引导学生认识省略号。出示图片理解词语“一串水珠”。为什么不说一个水珠呢?
预设:省略号是六个点,一个水珠不像,我觉得一串水珠排起来很有趣!水珠们很团结!
⑤引读:快把你的想法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6)引读:是啊!多有趣的对话呀!多好的朋友啊!快试着小组内分角色有感情地读一读。
(7)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8)小结:大自然中的事物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多紧密呀!我们和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好朋友。
(9)依据板书,引领孩子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的背下来。
3、学习第5小节,美读诗文,启迪灵性。
(1)导学: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青蛙,它终于把诗写成了(课件出示第5小节),快大声地读一读,看看自己能发现什么?(诗的内容只有一个“呱”字。)
(2)导学:青蛙写的诗多有意思,只有一个字——呱。这个字是拟声词。再读,读出不同的语气。
(3)导学:“呱呱,呱呱”是青蛙的语言,你能不能做个小翻译,给大家解释一下青蛙的诗写的是什么内容?
(4)学生自由猜测青蛙“呱呱”的内容。
4、引读全文:雨天的景色多美呀!青蛙的朋友们多团结呀!所以青蛙才能写出这么美的诗,让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认识标点逗号、句号、省略号
(1)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发现。
(学生说说谁像谁,潜移默化地学习比喻句。)
(2)这些都叫标点符号。让我们用“……像……”的句式说说这些标点符号。
6、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小雨沙沙,它现在就在你的身边,让我们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秋天的足迹吧。
四、总结拓展
1、课堂总结:同学们,多么有趣的诗歌呀!学完了本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1)学会了本课的生字词,并感受到了下雨的美好。
(2)喜欢大自然,有了留心大自然的兴趣。
2、课堂练习:
(1)换识字环境读文。
写话作诗不能少。
逗号好像小蝌蚪,
句号好像水泡泡。
省略号像什么?
好像水珠串成串。
我用它们来写诗,
送给妈妈和老师,
老师妈妈哈哈笑,
夸我写作呱呱叫。
(2)口头填空:圆圆的( ),当个小句号;一串( ),当省略号;( )带个小尾巴可以当个小逗号。
五、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找一找,大自然中的事物还有什么可以当逗号、句号和省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