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6-20 08:28:06
小学语文教案合集五篇

小学语文教案合集五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和观察顺序来观察人物,并用一段话写出来。

2.教育学生要尊敬老师。“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

3.正确使用学过的标点符号。

重难点

把自己想说的话比较清楚、明白地写出来,正确使用学过的标点符号。

乐学善思办法

学生畅所欲言,拉近师生关系,为铺垫。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共同上一节课,希望我们合作愉快,首先请欣赏老师带来一首小诗歌。(播放音乐)诗人可以通过诗歌来表达对老师的爱,歌手可以唱歌,那么,我们却可以通过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来描绘心目中的老师,对吗?今天我们来完成语文七色光六的一写人的《我的老师》。(板书《我的老师》)

二、指导

1.同学们,谁能说一说,看到这个题目,你首先想到了哪位老师?用一两句话来他(她)。

2.生读本次习作要求。(课件打出要求)

(1)你的老师长的什么样?

提示词:鼻子、眼睛、嘴、皮肤、头型等。

(2)你的老师身材怎么样?

提示词:高、矮、胖、瘦、苗条等。

(3)你的老师喜欢穿什么样的衣服?

3.教师指导学生时要注意:抓住人物特点,按照一定顺序。

4.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然后汇报交流。

5.教师读《我的老师》,和大家共同欣赏。

6.教师提示学生文时要加入自己的感情,会使有声有色。

7.刚才我们开了一个小小的赛说会,你们个个说的精彩,接下来,你们就拿出笔,把你们说的工工整整写下来,但一定要注意。

生齐读:抓住人物特点,按照一定顺序,表达你的情感。

三、学生

抓住一方面或几方面写下一段话,然后共同欣赏。

四、欣赏

一名学生读全文,两名学生读片段。

五、教师

同学们,通过此次课,我们收获了很多知识,同时也写出了很的作品,下节课,我们还是以“我的老师”为题,开一个展览会,希望同学们课后将你的反复朗读,仔细修改。然后展示,好吗?

板书设计:

抓住人物特点

按照一定顺序

表达你的情感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形近偏旁的比较识字。第一组同语与太阳有关;第二组词语与眼睛有关;第三组词语都与冰有关;第四组词语与水有关。课本的最上部位有两个表,以两两相对的形式表现了“日目”、“冫氵”的“实物——古文宇——今文字(偏旁)”的演变过程,意在让学生通过了解本义辨析形近偏旁。

【教学要求】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的好习惯。

智育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比较“日目”、“冫氵”两组容易混淆的偏旁,看图读熟与此相关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井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向称。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形近偏旁的比较识字,板书课题。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出示表(一),复习“日字旁”、“目字旁”

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

四、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

1.太阳出来了,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天空?[相机出示词卡:晴空]

2.春天到了,太阳照在身上暖和和的,这叫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温暖(nu9n)]

3.小姐姐在于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晾晒¨]

4.解放军叔叔趴在草地上是怎样打靶的,[相机出示词卡:眼睛、瞄准]

5.小哥哥站在山坡上看远处美丽的风景,这叫什么?[出示词卡:眺望]

6.“眺望”也是看,但和“看”有什么不同?

五、教师小结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词语是什么偏旁?(日字旁)为什么都是日字旁?(“晴、暖、晾、晒”大都与太阳有关)第二组词语是什么偏旁?(目字旁)为什么都是目字旁?(“眼、睛、瞄、眺”大都与眼睛有关)

六、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1.指名读、齐读。

2.正音:”晒、准”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

3.用“暖、眼、准”扩词。

七、指导书写

1.学生看和记忆“暖、准”的笔顺。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生字,让学生注意在田字格中书写时都应左窄右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听写生字。

3.检查听写情况。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有什么。

2.自由读韵文,要求:渎准字音。

三、出示表(二),复习“两点水”、“三点水

1.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

(1)“冫”的古文字像什么?

(2)复习“两点水”。

教师范读带两点水的生字。

指名读、齐读。

(3)“氵”的古文字像什么?

(4)复习“三点水”。

师范读带二点水的生字。

指名读、齐读。

四、出示挂图,继续学习生字词

1.企鹅生活在南极,你们知道那儿的天气怎样?

2.从图上什么地方看出南极非常寒冷?

3.南京有一座大桥在全国都非常有名,这就是南京长江大桥,你们知道长江大桥横跨在什么上面吗,[相机出示词卡:长江]

4.教师简单介绍长江:长江流经我国10个省区,

全长6300公里,是我国第一大河。

5.长江是我国第—大河,那我国第二大河是什么河呢?[出示词卡:黄河]教师简介“黄河”。

6. ……此处隐藏3502个字……了新课标重视学生品德修养的要求。)

四、。

第二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

二、出示生字和词语卡片,开火车认读。

三、识记字形。

1、请大家观察生字,想一想怎么记住字形,然后和小伙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一会儿我们来个“识字擂台赛”,看谁的办法最好,记住的生字最多,能成为今天的“识字小博士”。〈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生字。〉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习惯,同时,以学生的自主识字为主,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培养他们的独立识字能力。)

2、同学们积极动脑,讨论得很热烈,一定想出了不少好办法,我们的“识字擂台赛”现在开始!〈全班交流识字方法,老师适时补充、鼓励、识字方法,颁发“识字小博士”奖章。〉

3、学生试着书写生字,注意要写得美观大方。

四、拓展阅读,课外延伸。

1、阅读〈童年书架〉有关文章。

2、课下作业:

回家搜集传说故事,准备召开“民间传说故事擂台赛”。

(引导学生搜集资料,使学生的课堂语文训练和课外语文生活形式有序、有趣、有力地结合起来。)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正确读写“纠缠、乞求、饱受饥寒、品质”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特点,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难点:

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抓住主要内容,学习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

2.介绍时代背景:

《小珊迪》一文原名《卖火柴的小男孩》,文章的主人公就是小珊迪。他是英国人,生活在100多年前的资本主义社会里,这是个非常感人的故事。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二、读最后一段, 设疑激趣:

1.齐读。

2.“谁读了这个故事不受感动呢?”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3.读了这段你会有什么问题要问?

1)“这个故事”是一个什么故事?

2)小珊迪那美好的品质是什么品质?

3)“饱受饥寒”是什么意思?

4.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解决这些问题。

三、自学课文:

自学要求:

1.自学生字词:

2.弄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以及故事发生后怎样一步步发展的,结局又是怎样?

四、自学检查:

1.出示生字词,着重提示:“薄”和“轧”是多音字。“又薄又破”一词中的“薄”读báo,“单薄”一词中的“薄”读bó。“轧过去”中的“轧”读作yà,而“轧钢”一词中的“轧”则读作zhá。“乞”要与“气”相区别,前者比后者少一横,最后一笔的写法也有不同。

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介绍了靠卖火柴维持生活的孤儿小珊迪,在为“我”换零钱穿过马路时,不幸被马车轧断双腿,临死前托付弟弟还零钱,牵挂着弟弟没人照顾,最后悲惨死去的故事,赞扬了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

3.开始怎样?后来怎样?结果又是怎样呢?请填写下表:

(1)

地点 人物 事情

白天 旅馆前 小男孩、“我”、同事 买火柴

晚上 旅馆里 弟弟、“我” 找便士

告诉情况

晚上 珊迪住处 珊迪、弟弟、“我” 珊迪死去

(2)根据表上填的内容给课文分段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先讲白天发生的事情:小男孩乞求“我”买火柴,“我”没有零钱,小男孩去换零钱,却没有回来。接着讲晚上发生的事情:小珊迪的弟弟来送找回的零钱,告诉“我”小珊迪被马车轧伤,“我”去看小珊迪,快要死的小珊迪最牵挂的是弟弟;最后,他悲惨死去。

第二课时

一、引入:

这节课,我们一起细细地学习课文,一起来看看饱受饥寒的小珊迪有着怎样的美好品质。

二、学习第一段:

1.师范读。

2.讨论:小珊迪为什么非要我买他的火柴?(饱受饥寒)板书

3.文中哪些地方看出他饱受饥寒?

板书:

身:单衣

外貌:脸:发青 寒冷

脚:通红 饱受饥寒

请买 请求

语言 :一个便士一盒 ↓ 饥饿

一个便士两盒

现在就买吧 乞求

小珊迪先后几次请求先生买他的火柴?四次请求先生买火柴的态度和说的话有什么变化?(请求的口气一次比一次迫切,话语一次比一次可怜。)

这说明了什么?(饥饿)

指导朗读:

(1)用一次比一次迫切的迫切的乞求的语气读小珊迪的四次对话。

(2)分角色朗读。

4.小珊迪去换零钱,过了很久没有回来,开始作者以为自己上当了,后来却改变了看法,断定小珊迪不是那种人。

讨论课后练习3(1)

你们说作者这时候会怎么想?

5.小结:饱受饥寒的小珊迪为了挣钱糊口,大冷天在街上卖火柴。现在换零钱去了。他到底是不是那种人呢?我们接着看课文的第二段。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

2.小珊迪为什么迟迟不来?他的伤势怎样呢?

3.小珊迪被轧伤了,快要死了,可他还叫他的弟弟送回了四个便士。从这送回的四个便士你们体会到什么?(诚实)

板书:送零钱 诚实

4.指导朗读:弟弟伤心的语气。

四、学习第三段:

小珊迪临死前除了挂念着要还作者钱之外,还牵挂着什么呢?

1.指名读。

2.小珊迪临死前挂念着什么?板书:挂念弟弟

3.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地方怎样?说明什么?图上有谁?他们的神情怎样?

4.小珊迪已经奄奄一息了,还担心弟弟无人照顾,说明什么?(善良)

板书:善良

5.“我为什么握住小珊迪的手并愿意照顾小利比?(被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感动了)板书:美好品质

6.指导朗读。(同情的语调读叙述部分、悲伤的语气读小珊迪临死前说的话。)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总结课文:

1.读完这个故事,你的心被打动了吗?什么地方最令你感动?

2.小结:小珊迪是穷苦的孤儿,他饱受饥寒,非常需要钱,但是在他被马车压成重伤后,想的是让弟弟把零钱给先生送去,这是多么诚实的一个孩子呀!小珊迪虽然年龄不大,生活又那么困难,却担负着照顾弟弟的重任,临死前,他最挂念弟弟无人照顾,当先生答应照顾他弟弟时,他又是那样感激,小珊迪多么善良,他的心灵多么美好呀!

《小学语文教案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