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汇编五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从中感受美的熏陶。同时积累课文中的优美的语句。
2、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七月是什么季节?(夏季)那么夏季留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热)热到什么程度?当这么热的夏天来临时,同学们有想过要避暑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骑马上天山去避暑好不好?
2、齐读课题
二、新授
课文主要内容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思考;
A、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你是从哪些词中看出来的?
B、课文依次写了哪些景点?
2、汇报
A、游览的先后顺序, “进入天山”“再往里走”“再往里走”。
B、课文依次写了天山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野花、千里牧场。
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自主学习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点,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语段、词句,标出来,读一读,和同桌交流交流,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们。
汇报 雪峰(高、大、白) 蓝天衬着高耸的雪峰,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在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的暗花。
1、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这里用了一个比喻句,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把云影比作银灰色的暗花,把雪峰比作白缎子。)这里说明了什么?(说明了雪山极白,连云影映在上面都显得发灰。)
3、雪山还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词中感受到的?(高耸)
4、这样美的雪峰,你们喜欢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你对它的喜爱之情吧!
5、指名读,齐读。 溪流(急、清、活) 那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练。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击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而每到水势缓慢处,却有鱼儿在跳跃。这个时候,饮马溪边,坐在马鞍上,便可以俯视那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五彩斑斓的水石间,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 流,给寂静的天山添上了无限生机。
6、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7、溪流有哪些特点?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 (“飞泻”写出了雪水的气势磅礴,第一个比喻句写出了雪水动人的姿色,多像细长的闪闪发光的银链。)
8、对于这么美丽,有活力的溪流,你们喜欢吗?那么我们在读的时候要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赞美的语气),谁来读一读?
原始森林(密、绿、幽静) 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骑马穿行林中,马蹄溅起的水声,增添了密林的幽静。在这林海深处,只能偶然听到远处的几声鸟鸣。
9、密密、重重叠叠、斑斑点点,叠词,读起来很有韵味,也突出了原始森林茂密的特点。
10、“蜿蜒无尽”说明原始森林连绵不断,辽阔。
11、这里又说密林幽静,为什么又写到鸟鸣?这样不是矛盾吗?(不矛盾,以动写静)
12、“照”与“漏”这里不用“照”,而用“漏”,在这样的密林中,阳光只能漏下,作者精确的用词,把天山的特有风光逼真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13、齐读。
野花(多、艳、高) 在轻轻荡漾的溪流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织锦那样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你在马上用不着离鞍,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最心爱的鲜花。
虽然这时天山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里的无边繁花呢?
1、三个比喻句、一个排比句说明了野花的多和艳。
2、“浮、矫健、精神”写出了花之多,人就像置身花的海洋之中。“只要一伸手”说明野花很高。
3、反问句。把野花比作春天的花园,对天山野花的高度赞美。
4、指导读。
千里牧场(奇丽、辽阔、风平浪静) 一片奇丽的千里牧场展现在你的眼前。墨绿的原始森林和鲜艳的野花,给这辽阔的千里牧场镶上了双重富丽的花边。牧场上长着一色青翠的酥油草,清清的溪水齐着两岸的草丛缓缓流淌。草原是这样无边的平展,就像风平浪静的海洋。
1、奇丽、辽阔、风平浪静
2、原始森林和野花都只能做花边,说明牧场辽阔。
3、读。
对天山的赞美
1、当你们见到如此美的天山时,你想用什么词来赞美它?而作者又是怎么赞美它的? 这就是天山之夏,这就是人间天堂。
2、指导读,用赞美的语气读。
三、结束
作者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等多种修辞手法、写了天山雪峰、溪流、森林、鲜花、牧场,如人间天堂一般,那么你们还想不想再欣赏一遍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关于天山的歌曲《天堂》。
板书设计:
天山之夏
溪流:急、清、活 进入天山
雪峰:高、大、白 游览的先后顺序 再往里走
原始森林:密、绿、幽静
野花:多、高、艳 再往里走
千里牧场:奇丽、辽阔、风平浪静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理解文章的意思。
2、自学生字,积累有关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感受儿童情致,体会生活乐趣。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病人(指名读题)
2、质疑:病人指生病的.人,为什么加上双引号?(通过预习知道:不是真正的病人,而是装病。)
二、初步感知
1、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中的病人是怎么“病”的?为什么要装病?
2、指导字形:嚏
3、理解词语:眼睁睁 巴不得(找出课文句子读一读,练习课文理解意思)
三、学习课文
1、交流回答问题:课文中的病人是怎么“病”的?为什么要装病?
2、课文的第1、2两小节为我们做了详细介绍,指名读——评价、指导——集体读。
3、我果然成功的“病倒”了,病人有什么特殊待遇呢?(第三小节)
4、交流并板书:各种美味 温暖的感觉 留在家里 抱玩具看小人书
5、引读第三小节。
6、虽然“病人”可享受特殊待遇,“可是不久,我就发现病人其实是件苦差事。”( 板书:苦差事)这是怎么回事啊?请小组一起读读4——5小节,完成练习:
生了病,不能 ,不能和弟弟妹妹到屋外活蹦乱跳地玩,不能 也不能看电影和到公园游乐场去玩,还要吃一大堆 。交流:从哪里看出是件“苦差事”?
板书:不能看电视 不能玩 不能大笑 不能吃冷饮、喝汽水 不能看电影、到游乐场玩 还得吃一大堆药
(个别读——男女生读。)
7、看来当“病人”确实是件苦差事,所以,“医生走了,我不等——”(引读6——7小节)
四、拓展练习
1、总结课文
2、说说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悟?你有没有做过“装病”之类让你觉得哭笑不得的傻事?
【板书】
14 “病人”
装病
特殊待遇 苦差事
各种美味 不能看电视
温暖的感觉 不能玩 不能大笑 ————→自讨苦吃
留在家里 不能吃冷饮、喝汽水
抱玩具看小人书 不能看电影、到游乐场玩 还得吃一大堆药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一些农业生产方面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热爱、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2.认识生字6个,学写生字4个。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识字教学。
2.通过学习课文,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
教学难点:
理解:水田、插秧。
教学用具:
自制课件、教师用生字卡片、学生用生字卡片、音乐(小白船)。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都喜欢猜谜语,下面听老师说一则谜语:“你笑他也笑,你哭他也哭。你问他是谁,他说你知道。”(学生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镜子有关的文章,看看作者在文中把什么写成了镜子?(板书课题:插秧)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问题要问吗?
解释:把水稻的秧苗插到水田里的活动就叫插秧。(课件)
二、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同学们找出了自己不认识的字,现在我们来做一个“集体的力量大无比”的游戏好不好?
2.这个游戏需要小组合作完成两件事:
第一件:每个同学说一说自己不认识的字,组内同学想办法解决这些字的读音。
教师小结合作情况。
3.小组汇报读课文。
要求:听的同学边听边想:你要向他们学什么?你能给他提一些好的建议吗?
4.教师配乐朗读,学生评议。
老师为什么能读得这么好呢?因为我有一个小窍门。就是我一边读课文一边用脑子想象美丽的图画。比如:我读到映照着蓝天,我的脑海里就会出现蓝天的图画,这样就能读得有语气了。不信,你们也试试。
师穿插金钥匙的内容,使学生掌握了方法。学生参与评价,体现了师生平等的意识。
4.齐读课文。
5.背诵课文。
(1)指名背。
(2)会背的站起来背。
向同学们介绍,你是怎么背会这篇课文的?
6.发散思维
同学们的办法可真多,看来你们都是爱学习的好孩子,看这句话,你会填吗?
课件:水田是镜子,映照着蓝天,农民在插秧,插在( )上。(你照镜子,镜子里就会出现你,镜子里出现蓝天,农民就会在哪儿插秧呢?)
齐读,这句话写得多美呀!你能想象水田还映照着什么吗?
水田是镜子,映照着( ),农民在插秧,插在( )上。
现在,让我们也做个小诗人,自己做几句诗。
水田是棋盘,农民在棋盘上( )。
水田是地毯,农民在地毯上( )。
水田是( ),( )。
过渡:同学们真聪明,你们也成了小诗人了。据老师上网查资料,我发现农民伯伯也非常聪明,他们已研制出“七彩水稻”,你们想和农民伯伯比一比,种出咱们的多彩水稻吗?教师出示水田图:上面标上小组号,每个小组发五棵稻秧,小组合作讨论热烈的,教师奖励一棵稻秧。
三、学习生字,游戏:多彩水稻我来插
1.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出示:插、秧、镜、映、农、民。
组长带领组员用学过的方法记字。
2.讨论:你们是怎样记字的?
说得好的到黑板前插一棵稻秧。
学生说哪个字,教师就往黑板上粘哪个字,说完后带领学生齐读。
将学生分为九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块稻田,哪个小组的同学回答问题正确就可在自己小组的稻田里
插一棵稻秧,哪个小组插的稻秧多哪个小组就获胜。
3.游戏:照镜子
方法:教师举生字卡片,学生读出来并举出生字卡片。
4.同学们,看,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插上了多彩稻秧,虽然有的小组多有的小组少,但这都是我们积极学习换来的,看到你们那么爱学习,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四、写字
1.出示“农”。
2.描描书上“农“的笔顺,边说边描。
3.自己描描书上的“农”,说一说怎么写才好看。
4.教师指导写。
5.大家评议。
6.自己写“民“的笔顺,描红,写字,同桌评议。
7.在生字本上写字。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过程
一、直入课题,质疑问难。
1.同学们说一说以前学过哪些神话故事?
2.今天咱们再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师板书课题::女娲补天)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生提出问题)
3.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读课文吧!
二、自读课文,解决问题。
1.学生自己读课文,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或同位之间讨论)
2.汇报自学情况。老师相机引导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四、感悟课文,升华情感
通过学习课文,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学生先是小组讨论,再汇报)
五、学习书写汉字,巩固汉字。
1.大屏幕出示要求书写的字,先是学生自己书空,然后再共同解决难写的字。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指导。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生词、并能用有关词语造句。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3。 真切的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缅怀那些为和平英勇战斗的英雄们,激发热爱和平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同教学目标2。
三、教学方法
启发点拨、比较分析法。
四、教学步骤
(一) 激情导入,乐中求学。
齐唱《二小放牛》,带学生再次回到硝烟纷飞的战争年代,感受那个时代孩子们的生活与感情。
回忆本组课文,完成学案1题。
(二) 着眼整组,明确目标。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制定复习目标(同教学目标)。(三)整体回顾,知识归类。
这组教材有四篇课文,通过学习,我们掌握每篇课文的字词、内容和中心,完成学案中的综合训练,归类复习。
(四)反馈矫正,深化提高。
1。反馈矫正。教师根据学生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纠正错误,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清晰的印象。
2。深化提高。阅读《山里的孩子》完成课后题。
(五)单元小结,增强自信。
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是围绕着“战争与和平”这一专题,编排的,学生要在把握每篇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针对复习情况予以鼓励,增强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