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汇编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点金术》讲述的是希腊国王麦得斯十分喜欢金子,神灵为了惩罚他的贪得无厌而赐给了他点金术,接下来,麦得斯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情感变化后,真正明白了什么是幸福。课文是童话体裁,语言浅显通俗,学生易于读懂,但文中蕴含的道理“明白幸福的真谛,从中得到启示”,学生因认知浅,阅历少等原因,难于理解,如何让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从而使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和谐的统一?在本课的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力图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住学生心理特点,尽力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兴趣是的老师,教师只有始终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充满兴趣,充满激情,学生才会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学中,我很好地利用设疑、设悬、自己的肢体语言、情绪、评价、形象逼真的多媒体画面等多种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的情绪一直处于亢奋状态,情感一直和文中的主人公——麦得斯紧紧相连。
二、遵循阅读教学规律。
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经历“感知、感悟、积累、运用”的语言学习过程,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
1、回忆导入新课。
2、品读课文4—11自然段。
3、总结、明白幸福内涵。
4、拓展积累名言,进一步明确幸福的意义。
5、积累文中词句,复述讲解故事,课外阅读《守财奴》开阔眼界,整个教学过程由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步提高和发展,让学生经历了一个阅读教学的全过程。
三、突出年段阅读重点。
词语的理解、段的训练及学法的指导是三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因此本节课教学中我很注重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及学法的指导,如:对文中重点词“芬芳艳丽、色彩缤纷、闷闷不乐、疾步如飞”等词义的理解,我灵活运用了“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芬芳艳丽’,看图理解‘色彩缤纷、闷闷不乐’,动作演示理解‘疾步如飞’”等多种理解词义的方法,这样,学生既弄清了词义,还在语言实践中学会了理解词义的多种方法。我还注重重点句子的感悟,运用直观画面、想象、体会、比较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情感,如:比较体会国王两次不同的语言,明白贪得无厌的下场和幸福内涵。在学完了1—8自然段后,我巧妙地引导学生梳理1—8自然段的内容,用指定的句式说一段话,然后老师及时小结概括文段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到了概括文段的方法,还为后面复述课文打下基础,我想只要长期这样“授之以渔”的对学生进行训练,相信学生学语文的基本技能一定会大有提高。
四、注重朗读,让浓浓的语文味充溢课堂。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入文中国王的内心,和他同喜、同悲,然后创设各种朗读的情境和读书的机会,让学生用多种形式的读来展示和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加上老师的适时点拨、评价,因此,课堂上学生的读书真可谓是有滋有味,有腔有调,真正做到以读表声,以读传情,以读达意。
五、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本课中“贪得无厌的后果,幸福的真正内涵”是教学的难点,在品悟文段后,我适时引导学生想象:
1、失去亲人的痛苦场景。
2、国王和小女儿在一起的天伦之乐。
3、国王继续贪得无厌的后果等,同时,展示名人对金钱和幸福的理解的名言警句让学生齐读,学生在讨论、交流和朗读中明白了麦得斯痛苦悔恨的原因,还从中得到了教训,明白了幸福不仅仅是富有的道理,这种适时适度的想象和拓展,巧妙地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还开阔了学生学语文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相信在“课外读一读《守财奴》的故事”这一作业出示后,学生一定会大有兴趣地进行课外阅读。
也许是师傅一贯严谨的工作作风,也许是工作室同伴们个个都是那么的出类拔萃,今天上课感觉自己有压力,没有完全放开,我的情绪也影响到了学生们,导致课堂上师生关系不是特别融洽,本节课教学内容较多,重点部分品悟较细,后面的拓展升华部分因时间关系有草草收场的感受,所有这些都说明自己的教学水平、调控课堂的能力都还不高,还有待今后多学习,多磨砺。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2教学目标:
1、学会7个字,认识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欧立希对自己的医学研究工作的热爱和执着,学习他坚持不懈的态度和忘我的精神,并走进这位医学家的情感世界,分享他对父亲的爱。
学习作者通过写欧立希的事例来表现他的品质、性格的方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把预习引入课堂,培养自学习惯。
1、按要求预习自学:
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你有什么不懂的做上记号。
2、指名分段读课文:
仔细听,同学是否读正确了。的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有不懂的问题做上记号。
3、交流主要内容,质疑问难。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交流合作
1、默读课文的3——5自然段,思考: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2、小组交流:欧立希为什么要给自己写信?
3、全班交流: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来体会)父亲很爱欧立希,欧立希也很爱父亲。
可是,欧立希太忙了,当时,他正和助手们不分昼夜的进行实验。
欧立希和助手废寝忘食的在实验室里工作,疲倦了就用书当枕头,在长椅上躺一会儿。
给父亲过完生日,他又匆匆忙忙的赶回实验室了。
欧立希和他的助手经过六百多次的实验,终于试制出了那种新药。
4、
教师小结:欧立希很爱自己的父亲,但他更热爱自己的医学事业。在医学研究中,他那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忘我的工作精神,令我们由衷的敬佩。
5、指导朗读。
6、你想对欧立希说些什么?
二、课堂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14、给自己写信的人
对工作
热爱(忘我工作)
执着(坚持不懈)
欧立希
对父亲
热爱尊敬(百忙中抽空祝寿)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3教学目标: ……此处隐藏16532个字……
知识点梳理
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3.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整体感知,展示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中提到的未解开的月球之谜和已解开的月球之谜。
2.找出你最想读的段落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让你的学习伙伴也对它感兴趣。
3.小组合作,展示朗读。
四、理解词语,书写生字
1.读课文过程中,相机指导理解词语。
2.指导书写词语“悬挂”“奥秘”“努力”“估计”中所含生字:悬、奥、努、估。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小组合作,探究感悟
1.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月球之谜”进行探究性学习。
(1)我们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是;
(2)我们要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
(3)让我们合作划出重点词句;
(4)你所选择的月球之谜是否已解开?
2.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并相机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鼓励学生积累。
3.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时,请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教师指导朗读。
三、拓展延伸,鼓励质疑
1.课文中提到了许多有关月球的知识,还有令你费解的吗?(鼓励学生质疑)
2.你所提的问题人类是否已经解开?
如有学生知道可当堂解决,如不了解,鼓励学生课余查阅资料。
四、指导写字,引导学生比较“菌”“藻”,书写“菌”“藻”“项”“遐”。
五、积累词语鼓励学生课余把词语表里的词语及课文中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写在积累本上。
课后反思
在朗读中,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使学生的朗读具有层次性。如月球上奇异景色的朗读指导,几个月球之谜的朗读指导,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里感悟文本内容,拓展自如。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4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向课余生活安排得好的同学学习,安排好自己今后的课余生活,且认真执行计划。
2.习作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写好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分享。
3.发现一些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准确区别。
4.读“认”,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5.熟读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6.积极参与展示活动,精心准备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课余生活。
教学重点
学习多音字,读读认认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口语交际和习作。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安排: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完成口语交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 我们的课余生活
1.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认真执行计划,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又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这乐趣与大家分享。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自己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a.可以讲讲课间课后同学间开展的游戏、娱乐活动;
b.可以讲讲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小制作、小发明、调查考察活动;
c.可以讲讲自己读了什么好书,完成了多少万字的读书量,摘了多少卡片,增长的见识和受到的教益;
d.可以讲讲自己在兴趣爱好、个人特长项目上花了多少功夫,有多少长进;
e.可以讲讲自己随同学伙伴或家人外出游览、休闲获得的新发现、增长的新见识;
3.全班交流。
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4.共同评议。
a.就刚才几位同学们交流的来看,他们的课余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我们评比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是不是就看谁的课余生活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课余生活项目记录得多?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识:看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不是看谁的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记录本上记录得多,而是要看谁的计划安排得切实可行,课余生活计划中的各项安排得到真正落实。
b.评选出活动新颖、有趣,开展得认真深入,收获丰富、感受深刻、对大家启发大的同学,教师颁发“课余生活之星”奖章。
c.谈谈了解了他人的课余生活之后自己的打算。
课后记: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5教学目标:
1、通过写自己过节的经历,感受生活的美好,热爱生活。
2、能够有序地介绍出节日的场面或节日的来历,并能把自己的心情或所得恰当地表达出来。
3、初步掌握点、面结合交替介绍的场面描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中华民族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善良的人们,同时也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其中包括许多很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蕴含着许多动人的故事,有的甚至具有传奇色彩,寄托了我国劳动人民最朴实的真挚情感和美好愿望。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的节日吗?板书《过节》。
二、明确范围,讨论理解
1、说说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
提示:在介绍自己知道的节日时,要从节日的来历、形式、特色以及自己参加过哪些节日或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场面、情景几方面来说,说时要有一定的顺序。
2、学生读书上提示,明确本次的习作所要写的内容:写自己过节时场面和心情及节日的来历。
3、小组交流。
三、提供场景,打开思路
1、播放录像。
春节贴春联、放鞭炮,元宵佳节扭秧歌,国庆节放礼花的场面。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什么是场面中“点”的描写。
2、交流归纳。
3、好词花篮、好句筐。投影出示描写好的场面、气氛的词语、句子。(供学生参考)
直冲云霄五彩斑斓天女散花香气四溢津津有味万紫千红……
锣鼓催春闹元宵识字花灯显神威
悟空降临元宵夜八戒背媳妇逗人乐
随着一声声震天动地的礼炮声,一朵朵礼花在空中绽放:有的像绚丽多彩的降落伞,有的像五颜六色的蘑菇,有的像金色的绣球,有的像银色的星星,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像音乐喷泉……美丽的礼花在空中盛开。
四、自拟题目,下笔成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