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4-07 08:28:16
【热门】语文教案集锦5篇

【热门】语文教案集锦5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 学会运用“!”“?”并了解它们的用法。

⑵ 认读新字新词或学习词语的搭配。

⑶ 学会连接动类与偏正类的词组。

⑷ 积累(读背)节气歌。

⑸ 进行口语交际。

⑹ 学会写一种小动物。

2、过程与方法:

⑴ 通过语文知识的了解,通晓感叹号和问句的用法。

⑵ 通过对汉字的结构认识学习新字。

⑶ 通过背诵积累节气(气候)知识。

⑷ 通过了解动物世界学习写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习兴趣,培养对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与“?”的用法。

2、学会新字新词。

3、能正确搭配词语。

【课时设计】

三个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感叹号、问号与句号并了解它们的用法。

2、认读新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聪明的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步入《语文园地五》,相信大家会有新的收获。

二、我的发现

1、出示句子:这书上有字

生:齐读句子。

师:谁能给句子加上两个不同的标点,使两句话的意思不一样。

生积极考虑。

生:我给“这书上有字”加“。”。

生:可以加“?”。

师出示相应的句子:这书上有字。

这书上有字?

同学读句子,要读出不同的语气,读后要讲一讲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生:用“。”说明讲的话是真实的。

生:用“?”表示值得怀疑,代表疑问。

师:同学们真聪明,发现了句号、问号的不同用法,老师为大家鼓掌。

2、运用相同的方法学习下一组句子,引导同学了解感叹句的用法。

3、出示几组句子进行练习:

⑴ 今天老师没来。

⑵ 明天是你的生日。

今天老师没来 明天是你的生日

三、读读认认

1、出示生字:

材、拦、蚪、猴、伴、膀、慢、祖

同学认读生字。

2、再出示新字:

财、栏、抖、喉、拌、榜、馒、租

3、同学猜读后教师出示拼音拼读:

同学说说不同处和相同处。

4、同学自主的认识生字,同桌间说说自身的识字方法。

5、用扩词和抽读的方法巩固生字。

四、总结

师:时间过的真快,一节课又结束了,同学们有新的收获吗?

同学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地搭配词语。

2、读背节气歌。

〖教学过程

一、我会连

1、课件出示:

打开 方向 茂密的 乌云

区分 宝藏 满天的 空气

寻找 窗户 清新的 枝叶

⑴ 指名读词语,齐读词语。

⑵ 明白题意后连一连,师巡视指导。

⑶ 指名汇报学情。

⑷ 讲要点:前后词语要恰当。如:“打开”只能对窗户、门、抽屉、盒子等可以紧闭的东西。再如:“区分”只能对方向、色彩、图案、脚印等内容。

⑸ 再出示几个进行练习。

二、读背节气歌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多少个节气吗?你们会读节气歌吗?

同学们积极考虑,也许有的同学说的不太完整,鼓励他们知道几个说几个。

1、出示相应的节气歌。

2、同学自读,要求:读准字音。

3、指名读,师生正音。

4、师范读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5、针对每一个季节出示相应的节气。

6、了解“暑相连”与“秋处露秋”的意思。

7、同学质疑,相互提问,一起解决。师参与到同学中去。

8、熟读成诵。

三、课后延伸

师:我们不只知道了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而且还会读、会背节气歌,回去后把这些知识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弟弟、妹妹和你的朋友们,好吗?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把自身了解的动物和与动物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与大家积极交流。

2、写出自身熟悉的一种动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老师今天带大家去一个地方,愿不愿意去?(愿意)看,这是什么地方?(课件出示动物世界)

生观察后回答:动物世界(师板书:动物世界)

师:动物世界都有哪些动物?你知道这些动物的特点吗?

生看后积极回答:鹦鹉能学人说话;大象能帮人运东西;经过训练的狗能为盲人领路……

师:大家知道真不少,真是:不看不知道,动物世界真奇妙。(板书:奇妙的)

二、自由组合,生生交流

师:动物世界真奇妙!你身边有哪些动物,你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吗?你和这些动物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赶快说出来,跟同学交流交流吧!

同学们可以自由组合,把自身了解的动物和与动物之间发生的事说出来。在别的同学说的时候,可以提出自身的疑问。(师巡视指导)

三、组织同学,班内交流

选取几名代表上台交流,同组的同学可以补充。

四、组织评价

同学们进行评价,优胜者选取自身喜欢的小动物,以示鼓励。

五、写一写

师:同学们说的都特别好,老师听的津津有味,愿意把自身熟悉的一种动物写出来,让更多的小朋友们都来了解它们吗?(愿意)

1、出示写话要求:可以描写它可爱的样子;可以写它有趣的生活习性;可以写与它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

2、同学练习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3、同学写好后,与本组同学进行交流。

4、选写的生动的读一读。

六、总结

师:同学们说的、写的都特别好,而且还懂得了维护动物,就是维护我们的家园,维护动物是大事。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

1.学习课文的生字 ……此处隐藏734个字……/p>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2.读背并积累古诗句。

重点

读背并积累古诗句教具题板

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交流平台

(1)回顾本组四课文,说一说《山中访友》《山雨》和以前学过的《桂林山水》《观潮》等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本组课文,作者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在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

(2)联系《草虫的村落》,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体会联想和想象的魅力。

(3)交流课外阅读中读到过的.类似文章,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悟。介绍相关的课外阅读文章及书籍。

日积月累

(1)在许多描写景物,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作中,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大胆想象,抒发情感,留下了光辉的章,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几句。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幻灯片)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

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

a学生自由吟诵。

b尝试理解。

(3)选择其中的几个诗句,体会诗人在写景过程中的联想与想象。

a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百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花并非无情无义之物,化成春泥使后来的花更红。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但诗人比喻自己不做官并非丧失报国志,而是走另一条路为国效力。

b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夜半更深,在夜寒袭人、万籁俱寂之时,响起了清脆、欢快的虫鸣声。初春的虫声,可能比较稀疏,也许刚开始时还显得很微弱,但诗人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从中听到了春天的信息。在静静的月夜中,虫声显得分外引人注意。它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所以它在敏感的诗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

c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在百花之中差不多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没有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因此,作为后凋的花,它得天独厚地受人珍爱。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较深的道理,回答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这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谢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4)背诵并积累这些诗句。有兴趣的同学读读背背原诗。

趣味语文

(1)自由读故事。

(2)同桌自己的理解。

(3)全班交流,体会一字诗的妙处。

板书设计

回顾·拓展一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

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

教后记

优点: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体会联想和想象的魅力。好多同学做不到。

缺点:背诵并积累这些诗句。同学们做的不好。

语文教案 篇5

一 教材分析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培养孩子具有“让我来试试!”“我能行!”的自信心及主动探索、实践、创新的精神已成

为当今的教育主流。

本篇教材通过一个很有趣的童话故事,告诉学生“面对难题,只要多动脑筋,想办法,敢于去试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的

道理。故事中的小老鼠、小猴、小猫、小羊、小兔包括大象,这些形象的刻画来源于实际生活,可以说,就是身边老师、同学的翻版,学生会很自然地把自己溶入到故事中去,从而理解故事的含义。

二 教学要求

1 认真听故事,明白小猴、小猫、小老鼠是怎样搬鸡蛋的,理解小老鼠能成功的原因。

2 培养孩子们自信、敢于实践的精神。

3 看图根据提示学讲故事。

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四 媒体使用

五 教学过程

(一)引入故事

1展示课件(一)教师讲述: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一所快乐学校

聪明的大象是老师,他有很多学生,都有些谁呢?

2画面相继出示小猴、小猫、小羊、小老鼠等动物。让学生自己看着画面自由说。

3教师讲述:有一天,大象老师想考考他的学生,看谁能解决难题,获得成功。他出了个什么难题呢?

4展示课件(二)放录音“大象用鼻子卷起......”

5请学生复述:用上“高高的、完整的”

(二)想象说话

1你们猜猜,是谁解决了这个难题?他会怎么做呢?(让学生自由想象,在小组内交流。)

2让我们来听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和你想的一样吗?

(三)听说故事

1听故事3—5段。交流:小猴、小猫是怎么搬鸡蛋的?他们成功了吗?展示课件(三)

(1)合作交流。练说问句:谁再来试试?

(2)反馈练习。

指名说,板书:小猴 顶 跳 一歪一松 摔破

小猫 抓 捧 跳 滑 打破

(3)看着板书学讲故事。

2听故事6—12段。过渡:那谁搬成功了?你们听。(放录音)

(1)谁成功了?看图说说小老鼠是怎么搬的?

练说问句:我们来试试行吗?(轻轻地但又很自信)

(2)小老鼠为什么能成功?(动脑筋,想办法,敢于试一试

(3)面对小老鼠的成功,他们的同学和老师是怎么说的呢?

重点理解大象老师的话“谁都有机会获得成功。”

“谁”在这个故事里指哪些小动物?怎样才能获得成功

(四)练讲故事

1出示故事各主要画面,请学生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情节讲一讲2每组选出一位同学上台连起来讲述。

3评析、同桌互讲。

(五)行为指导

1在这些小动物中,你喜欢谁?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肯定小猴、小猫大胆实践的精神)

2如果你也在场,你会怎么说?又会怎么做?(鼓励学生像小老鼠学习,开动脑筋,也去大胆试一试。)

《【热门】语文教案集锦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