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语文教案范文汇总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理解冀中地道的构造特点。学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地道战的发生及作用。
2、理清课文的条理。
教学进程:
一、理解单元要求。
二、导入新课文,提示课题。
“冀中”什么意思?你是怎样了解“地道战”的?
三、课堂预习。
1、默读课文。
2、各自小声朗诵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思考预习题。
4、提出不了解的内容。
四、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按自然段朗诵课文。
2、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3、全文可分几段?
(1—3)(4—7)(8)
五、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
2、讨论交流。
(1)为什么称“扫荡”?
(2)敌人为什么修封锁沟、封锁墙?
3、总结第一段段意。
(讲了地道发生的时间、原因及作用)
六、作业:
1、朗诵课文。
2、思考文后1、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地道的构造特点和地道战的历史位置。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学进程:
一、温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卡片,读词。
2、有感情朗诵课文。
二、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
2、读后讨论。
(1)地道的式样和特点是在第几自然段讲的?这段话讲了几层意思,每层说了什么?
(2)地道的出口是怎样的,有几种情况?“孑口”有什么作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想方设法”是什么意思?
冀中人民是怎样凑合敌人的进攻的?
(4)人们在地道里怎样进行通讯联络?
“无线电”和“有线电”为什么加引号?
“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这句话在课文里是什么意思?
3、总结段意。
(这段主要讲地道战的特点。)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句读第三段。
2、这段有两句话,第一句讲了什么?第二句讲了什么?
3、这段话主要意思是什么?
四、自由朗诵全文。
五、练习背诵第四自然段。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依据课文第二段的内容,画一张地道示意图。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概括本文中心思想。
2、理解记叙办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进程:
一、温习引入。
交流地道示意图?!
二、概括中心。
1、冀中人民怎样利用地道打击敌人的?
2、举例说“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3、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表达了什么中心?
(这篇课文通过讲冀中地道战的发生、作用,以及地道的构造特点,表现了冀中人民在对敌斗争中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无尽的智慧。)
三、理解记叙办法。
1、课文是怎样一层一层将中心表达出来的?
2、讨论。
3、小结:学习课文有条理地记叙。
四、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学习生字,识记字形。
“厕”“虚”半解围。
2、默记本课生字,然后写在练习本上。
3、指名读本课呈现的生字新词。
4、用“如果……就……”“不但……还……”造句。
(指导结合句式理解词语用法。)
五、作业:
预习《赤壁之战》。
语文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认识日、月、水、火四个生字,并能读准字音。
2、正确朗读句子,不加字不漏字。
3、感受到汉字造字的奇妙。
教学重点:
1、认识日、月、水、火四个生字,并能读准字音。
2、正确朗读句子,不加字不漏字
教学难点:
在趣味中学习,并保持良好行为规范
教学准备:
1、相形字的图片:日 月 水 火 牛 羊 石 山。
2、 多媒体课件。
3、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火星娃引入,带火星娃参观草原。Ppt出示牛羊马在草地吃草。
2、出示象形字激发兴趣。 Ppt 出示汉字。
3、出示课题:汉字多奇妙。
(二)出示课题:
1、师: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而且是独一无二的方块字!
2、听老师读课题,指名读课题。师:全班跟我读课题:汉字多奇妙。
二、整体感知过渡:汉字有什么奇妙之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课文的录音。放录音。师:你都听到些什么?我请举手姿势端正的同学回答。师:谁也来说说,你听到了什么?师:老师发现,一位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全班同学都很认真地在听,老师要夸夸你们,棒棒,你们真棒!1、 二听课文录音,再次训练听记。师:你都记住了吗?说给你的同桌听。 学生互相说,说停就停!师:如果你的同桌把课文内容都记住了,请你夸夸他。
三、课文出示
1、 听老师读,特别要注意听清红颜色字的读音,这些红色的字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生字。师:谁会读?指名第一个人,马上正音。师:你听得真仔细,把字都读准了,特别是这2字(出示卡片)水和日都是翘舌音。
① 先听老师读日,仔细观察老师的口型。
② 请小朋友们一起读,日日。 开2小火车读。 男女生比赛读。全班齐读。
③ 水也是翘舌音,谁会读? 指名,分小组读。全班齐读。分生肖读。 全班齐读。
四、学习生字
1、师:通过刚才听听,记记,读读,这些字宝宝你认识谁了?请你做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ppt出示拼音和生字。)指名3个。 全班齐读。
2、我们小朋友真会学习,火星娃奖励你们一起去太空游玩,想去吗?(想) 一起出发吧。跳火星舞。
3、再出示生字师:现在,你们还认 ……此处隐藏1201个字……地向学生展示了水的不同形态和对人类的利弊关系。
一、成功之处
1. 谜语导课激发兴趣。采用了有关天气的谜语进行导课,迅速引出对新知的学习。
2.字词教学自主扎实。识字教学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因此,在完成初读课文圈画生字,带拼音拼读,去拼音指名读的基础上,我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上,只在重点处点拨,帮助学生深入体会字形特点。
3.整体感知方法得当。采用关键词填空的方法引导学生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使他们跳一跳就能够着桃子,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4.细读文本灵活多样。第一、二自然段时,我选取三个表现水的形态变化的重点语句,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辨析形近字。这些做法能够巧妙地化解本节课教学难点。
5.创设情境组织教学。本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贴近儿童的语言,不断的创设情境,使学生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的情境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了新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6.板书设计独特新颖。我的板书设计图文并茂,不但用贴图展示了水的六种变化后形态,还用四个字卡展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起到画龙点睛之用。
二、不足之处
1.识字环节漏掉了“躁”的教学,导致在开火车读字卡时进行补充,占用不必要的时间,影响后面教学。
2.朗读指导时,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还需再凝练。
总之,作为一名教研人员长期与教师对话,能够有这么珍贵的与学生近距离的课堂接触,将平时积累的理论知识加以实践,难能可贵,一节课下来,我为之感到收获颇丰之余,体会到教学研究任重道远!
语文教案 篇4教学目的
1.交流本组课文中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
2.交流学习和运用描写人物方法的心得体会
3.让学生积累描写人物的各类词语
4.引导学生交流在课内外学习中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描写人物的看法
教学重点
交流本组课文中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交流学习和运用描写人物方法的心得体会
教学难点
从课文中汲取写法特点,在交流探讨中提高习作水平。
教学时间:
2课时
一、交流平台
(一)内容回顾。
教师引入: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人物形象,他们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正面的,有反面的。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谁留给自己的印象最深,他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3.学生交流(先自己说,再同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二)回顾课文内容,揣摩写作特点
1.快速浏览课文《人物描写一组》和《刷子李》《金钱的魔力》,并思考这几篇课文运用了哪些方法刻画人物?
2.小组交流:
把这几篇课文中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地方找出来,推荐给大家,并说说理由。
你认为在人物刻画上最成功的地方在哪儿?请分别说一说。
3.全班交流、点评。
(三)畅所欲言,尽情交流。
1.在学习和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上,你一定还有其他的收获,也可以同大家交流交流。
2.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在课内外学习和收集资料中的一些感受,谈自己在学习上的收获。
3.在这次的习作中,你是怎样学习课文中人物写人的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的?
(四)师总结
二、日积月累
1.引导学生反复朗诵十六个词语,要求读准字音,把词语读熟。
2.谈谈自己对词语的理解。
3.再说说这些词语分别是描写人物的哪个方面的?
4.组织学生分类说说自己积累的其他描写人物的词语
(学生把课前收集的一些描写人物的词语,同大家一起交流、欣赏)
5.让学生把这些词语摘抄到好词本上,注意不写错别字。
三、成语故事
1.自由读《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典故,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
2.组织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后的体会和受到的启发。
3.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3.你知道哪些成语故事?把成语写下来,并给同学讲讲这个故事。
语文教案 篇5灯谜又叫谜语,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灯谜是独立于诗、词、曲、散文、杂剧、对联之外的又一种文学样式;是我国人民训练思维和学习语言的一种巧妙形式,也是民族性、群众性、趣味性很强的娱乐项目。灯谜可分字谜、词语谜、诗句谜、人名谜、用品谜、地名谜等几大类,又以字谜居多。
灯谜谜面的设置和谜底的猜射,一般都要注意“别解”“会意”的特点。如儿童不宜(打一字),它的谜底是“奇”;用的就是逆向会意,大了就可以。又如古代的交通事故(打一成语),它的谜底就是“人仰马翻”;用的就是接近联想,那时的车是马车,出事故后,当然是人、马翻仰了。再如佛言不必信(打一字),它的谜底就是“弗”;用的就是字义别解,“佛言”与“佛”有关,不可信,就是“弗”(不可)的意思。再如七品芝麻官(打词曲文体),它的谜底是“小令”;用的就是别名替代,“七品芝麻官”就是“县令”,而“县令”,不就是一个“小令”吗?而“小令”又是语意双关,词曲中也有“小令”,指字数在58字内的词或散曲。如果我们知道了谜底的范围,还可以采用筛选的方法,如评讲作文(打常用文体),我们就可罗列出常用文体类别——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从而确定它的谜底是“议论文”。
猜谜不仅可以训练我们联想、想象、推理的能力,使我们思维更富灵活性和创造性,还能使我们对文字、词语、文体、文化、作家作品等方面知识记忆更牢固,理解更深入。下面是笔者 为中学生设计的一组灯谜,谜底就在中学课文中,请同学们猜猜看:
一、 字谜
1. 此地一为别(打一字)
2. 传言不可信(打一字)
二、 成语谜
1. 世界上人马最少的军队(打一成语)
2. 独身(打一成语)
三、 人名谜
1. 劝君更进一杯酒(打《封神演义》中人物)
2. 上天入地任我行(打唐代诗人)
四、 文体谜
1. 言师采药去(打常见文体)
2. 零售白酒(打古代诗体)
五、 诗句谜
1. 小燕不喜豪门住(打课文中诗句)
2. 约见于珠峰(打杜甫诗一句)
六、 作品谜
1. 万家乐,乐万家(打法国名著)
2. 鸟宿池边树(打唐宋八大家散文集)
参考谜底
一、 1。十2。专
二、 1。单枪匹马2。自成一家
三、 1。比干2。李白
四、 1。童话2。散曲
五、 1。飞入寻常百姓家 2。 会当凌绝顶
六、 1。《人间喜剧》2。《临川先生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