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4-06 21:32:01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汇总9篇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汇总9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认识表示天气的几种图标。会看天气预报。

2、照样子,练写铅笔字。

3、熟记四条成语和古诗《长歌行(节选)》。

4、知道所收集标志的意思。

5、会和生病的老师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重难点】

1、认识表示天气的几种图标。会看天气预报。

2、会和生病的老师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讨论书中图标表示什么天气。

(2)把图标与天气相连。

(3)讨论“霜雾雷雪”为什么是雨字头。

3、练习

(1)把雨字头的字写出来

(2)动手画图标

(3)收集有关天气的图标

4、反馈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莫菜算”。

(2)引导归纳三个字的结构。

(3)指导书写

(4)学生练习描红。

3、练习。

教师个别辅导,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4、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地问题,并进行纠正训练。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标志,学生说在什么地方见过它,并说出它的意思。

(2)动手画这些标志

(3)讨论:见到这些标志,我们应该怎样做。

(4)扩展练习:我们在什么地方还见过什么标志,它代表什么意思,并画出来,介绍给同学们。

二、教学第四题

(一)熟记成语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成语。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读。

(4)理解4条成语的意思。

人一己百:别人做一次,自己做一百次。

勤能补拙:勤快能弥补笨拙。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桌练习背诵。

4、反馈。

(二)古诗《长歌行(节选)》

1、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要求。

(2)、说说要求是什么。

2、指导

(1)、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句子。

①指名试读。

②教师范读。

③解释意思。

④学生练读、背诵。

(2)、学生读第二句话。

①指名试读。

②教师范读。

③解释意思。

④学生诗读、背诵。

(3)、学生读第三句话。

①指名试读。

②教师范读。

③解释意思。

④学生试读、背诵。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三句话。

(2)、指名读。

(3)、练习背诵。

4、反馈。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一、审题

二、指导

1、读题目内容

2、丁大勇去看李小燕同学会说些什么?

3、王小娅优势不能去,请丁大勇带信,丁大勇该怎样对李小燕说?

三、练习

1、小组演练

2、分组汇报,及时进行评议指导

四、反馈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掌握电影内容(电视)的简介,介绍主要内容的方法。

2、能用简单的语句概括电影(电视)的主要内容。

教学设计:

一、话题导入

同学们在平时喜欢看些电视节目,尤其象大风车类似的少儿节目,看得有滋有味,也很想把看到的节目内容或者电影的内容告诉别人,怎样让听的人明白你的意思呢,既不能罗嗦,也不能简简单单。这里也有个方法问题。

二、示例学法

1、示例:《哪吒闹海》这部影片真精彩。它主要讲在古时候有个小哪吒在海边玩,惊动了龙宫,龙太子赶来兴师问罪,两人发生争执,动起手来。哪吒见龙太子平时欺侮渔民,就决心惩处龙子,把龙太子抽筋扒皮。东海龙王知道了,来为儿子报仇,他要哪吒的父亲李靖交出儿子,李靖不从,海龙王就水淹城池,哪吒为救百姓与龙王展开了搏斗,斗败龙王。龙王不甘心,向玉帝告状,哪吒为了不连累父亲,就自杀了,然而龙王并不罢休,叫来三个兄弟继续攻打李靖,眼看百姓又要遭殃,哪吒脚踏风火轮,手持火龙枪,与四海龙王展开了生死搏斗,最后降伏了四海龙王,从此城中百姓太平了。

2、讨论:

⑴如果是一部故事片,你可以按这种方法记住它的主要内容:

⑴记住故事里的几个主要人物。

⑵记住故事最精彩的几个镜头。

⑶按时间、地点、情节的变化主出人物活动的情况及其事情的结果。

⑵如果是一台节目或简短的电视剧或小品,你可以这样来介绍主要内容:

⑴最有意思的内容。

⑵最感人的部分。

⑶介绍主要内容一般可以用这种语气:

⑴这部影片真精彩,主要说的是谁地方事情。

⑵×××节目是表现谁与谁之间事。

三、同桌练习:同桌进行采用问答式采访,学习回答问题技巧和应变能力。

四、小组交流,共同评议。

五、全班展示,巩固学法。

六、作业:同学之间练说自己看过的影片或节目。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图文结合,让学生充分感受青海湖鸟岛鸟多、鸟窝多、鸟蛋多的特点,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从而自觉地爱鸟、护鸟。

3、领悟因果关系句子表达意思的两种方式。指导书写生字“类、育”。

教学重难点:

1、从朗读中体会鸟岛的热闹,鸟岛是鸟的世界。

2、领悟因果关系句子表达意思的两种方式。

一、复习导入

小朋友,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闻名中外的鸟岛,还记得它在哪里吗?它还有好听的名字叫什么?(齐答)一个小小的青海湖鸟岛 ……此处隐藏6750个字……也听说过,今天老师请一位故事大王给大家讲讲,大家欢迎。(课件:听录音故事)。

④听了动人的故事,我们再去看看斜拉桥。(出示图片:上海的南浦大桥)引导看图:看,巨大的钢缆拉住桥梁,多么雄伟呀!你想说什么?我们镇江也有一座斜拉桥,叫润扬大桥,有机会去看看。

⑤想象斜拉桥的雄伟,带着对牛郎织女的祝愿,让我们一起读好第三自然段。

⑷第四自然段

①(出示图片)看,这就是拦河大坝。

②刚才有小朋友说,想看看葛洲坝水力发电站是什么样子的?下面老师就来满足这位同学的愿望。葛洲坝水力发电站老师也不太熟悉。这样吧,我们还是来看图片。葛洲坝(出示图片和资料)你想说什么?(美丽、神秘,还能造福人类,祖国的科技越来越先进了)。

③是呀,葛洲坝水力发电站的威力这么大,这是我们中国的骄傲。让我们带着自豪的心情一起读好第四自然段。

④学到这里。我们已经把文中的小朋友问的问题学完了。如果把它们连起来读,你就会发现那是一首很美的小诗呢!我们一齐在音乐声中读一到四自然段。

⑤(课件:银河图)文中的小朋友问了银河好多好多问题,当你们看着美丽迷人的银河时,你们又想问银河什么呢?如果能象课文一样,先喊一喊“银河呀”再说,会说得更好。

A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B下面老师想请这一组小朋友一人说一个,每人说的不一样,说出来啊,就是一首小诗啦!(颁发合作成功奖)。

⑸出示第五自然段

①你们有这么多问题要问银河啊?难怪小作者最后说:(出示):银河呀,我还有好多好多的问题要问你。总有一天,我要驾驶着中国的宇宙飞船到你那里去作客呢!

② 其实啊,咱们中国的宇宙飞船早就升空啦!20xx年,杨利伟叔叔驾驶着神舟5号飞上了太空,20xx年,费俊龙、聂海胜两位叔叔又驾驶着神舟6号顺利升空。20xx年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驾驶着神舟7号飞上太空,并且实现了中国宇航员第一次能走出舱,进行太空行走的梦想。看了这些图片,你们想对这些飞天英雄们说些什么?

③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伟大的事情!老师也相信,引读:总有一天------作客呢!

④编书的时候,我们的航天飞船还没上天呢,但是现在我们成功了,让我们坚定信念,再读:总有-----作客呢!

三、总结课文

(出示:银河图)银河里有一千多亿颗星星,被人类发现认识的还很少很少。银河、星空、宇宙的奥秘太多太多了,还等着我们长大了去探索、去发现呢!

四、作业

1、读一读、背一背

带着对银河的美好向往读读课文,背诵课文。

2、画一画

画你见过的斜拉桥。

3、写一写

像课文中的小朋友那样问问银河,并把它们写下来。让它们变成一首美丽的小诗。

教学反思:

《问银河》一课,内容语言流畅,童趣性强,琅琅上口,还配有精美的插图,能帮助学生读懂课文,进入诗的意境。因而本文采取读与说结合的学法,让学生读出对大自然的好奇、探究心理。另外,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模仿课文的表达方式再发问,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求得说中理解,说中感悟。

在授课时,我首先给了学生较多的读书时间。在朗读中,重点抓语言因素,突出语言文字的训练,如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引导学生注意课文在语言表达上的共同点:每段都问了两个问题;每段开头都是“银河呀,在你……”,每个问题几乎都是“有……吗?”这种表达方式上的相似,是语言富有韵律,便于朗读和背诵。

其次,我引导学生按照课文中的样子,也向银河提一些问题,进行想象思维的训练。孩子们有的问:“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你那里刮风吗?你那里下雨吗?”有的问:“你的河边有茂密的大森林吗?有美丽的鲜花吗?”有的问:“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冬天你的河面也结冰吗?”等许多有趣的问题。我想,此时我们所看重的应该不是答案本身,而是孩子的思维得到了最自由的发散,对所有的问题都应给予赞扬。使学生的思维在自由翱翔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主体意识、创造思维、独立人格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

2.反复诵读课文,想象瀑布动人心魄的场面,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3.了解黄河的胸怀、精神和气概,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而壶口瀑布又是万里黄河最壮观的景象。黄河在这里以雷霆万钧之势,奔腾而来,咆哮而去。你们想不想了解那动人心魄的壮观场面。那我们就随着文中的作者到壶口去看一看吧!

二、初读,读通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读书交流。

(l)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

(2)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讨论、交流。

三、再读,感知

谈读书感受: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你的感受是通过课文中的哪些词句得到的?请再读读课文。

四、研读、感悟

根据学情随机反馈

l.通过研读,感受壶口瀑布那惊天动地的磅礴气势。

(1)结合有关语句谈理解,讲感受。

(2)点击教学软件,通过电视屏幕放映壶口瀑布奔腾咆哮的壮观景象,使学生目睹那惊心动魄的壮观场面,耳闻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3)指导感情朗读,边读边想象那惊心动魄的场面。

2.通过研读,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1)理解六、七自然段中的重点语句。

(2)教师介绍材料,帮助学生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感情。

在1938年9月,正当抗日战争极其艰苦、中华民族面临危亡的时候,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壶口,他的心骤然被奔泻的瀑布所征服,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就在这里,他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回到延安,冼星海为这首诗谱了曲,杰出的《黄河大合唱》就此诞生了。这首表现了强烈的民族精神的组歌,曾响彻大河上下,它不断地鼓舞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尊严而浴血奋斗。

(3)播放歌曲《黄河大合唱》,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教师引导:“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这雄壮的歌声唱出了黄河的风采,更唱出了中华民族战无不胜,奋发图强的英雄气概。

(5)说说课文为什么不以“壶口瀑布”为题,而以“黄河魂”为题?

(6)有感情地朗读六、七自然段。

五、延伸拓展

l.教师:黄河水和黄河精神哺育了中华民族。黄河精神以其巨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带领中华民族像长流不息的滔滔黄河,奔向美好的未来。

2.学了本课,你有何感受,写下来,就是一篇读后感。

六、布置作业

1.展示交流你所收集到的有关黄河的资料。

2.积累本课的四字词语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汇总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