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语文教案范文汇编7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教学要求:
1. 认识12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4个字。认识1个笔划“竖勾”和1个偏旁“提土旁”。
2. 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课前预习要求:
1.中找出本课要学的生字,做上记号。
2.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3.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读熟为止。
课前准备:
1. 本课挂图
2. 词语卡片:黄牛、花猫、鸭子、小鸟、杏子、桃子、苹果、红枣熟字卡片:棵
3. 录音带:儿歌《一边大,一边小》
4. 把本课生字卡片贴于黑板上。(拼音部分折叠起来。)
一、认读生字词
1. 昨天你们在家预习时都作了哪些工作?本课的生字都会认了吗?老师把生字上的拼音都去掉,再把他们从书上搬到黑板上,你们还会认吗?自己认认看。哪些字你记不起来了,你可以看看书,或者向你的同座请教一下。
2. 你再读这些生字时发现那些字音不容易读准?提示一下同学们。
3. 认读生字卡片。
4. 这些生字组成词语以后,你还会认吗?(读词语卡片,读完后贴于黑板上)
5. (出示挂图)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6. 对照图,再读词语卡片,看看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把词语卡片贴于对应的事物旁边。)
7. 用一句话说说,图中都有些什么?
二、学习量词
1. 图中的这些事物各有多少呢?
(1)当学生用上“群、堆”时,先引导学生从生字卡中找出来,再相机点拨,了解他们表示的数量较多。
(2)当学生说到“一棵红枣树”时,出示“棵”字,引导学生说出“一颗枣”后,比较“棵”与“颗”。
2. 我们的课本把这些都编进了一首有趣的儿歌里,不信,你读读看。(学生自由朗读)
三、指导读文
1. 指名读短文。访问其中一名学生:是看汉字读的还是看拼音读的?提示学生读书时,会读得要看汉字读,遇到困难再借助拼音读。
2. 听儿歌录音,鼓动学生随着节奏做拍手游戏。
3. 这个孩子(指录音)读的好吗?你们可以比她读得更好。同做同学互相读读看。
4. 指名读、齐读,老师、学生拍手伴奏。
四、理解短文,指导说句
1. 看看课题“比一比”,到底在比什么呢?
2. 指导说句:________比________多,________比________少。
________比________大,________比________小。
语文教案 篇2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学习任务
1.出示课件:秋天到了。
2.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3.多美的一幅秋天的图画呀!为它配上优美的解说词好不好?
4.(在大屏幕出示全文,揭示课题)我们先认识一下“图”。
5.想要配好音,我们得到哪几点呢?(读懂课文,把课文读得有感情。)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写字
1.自由朗读课文。
2.同桌拿出字卡,互相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扩词说句。
3.小组长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检查本组同学识字情况。
4.师抽读字卡,全班学生抢读。(师随机指出“笼”和“粱”分别在“灯笼”和“高粱”一词中读轻声。)
5.生字认得这么棒,相信大家的字一定写得更漂亮!(课件出示“波、浪、灯、作”)我们今天要写的这四个字全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并且都是左窄右宽。请看老师写一遍。(师一边写,一边提醒每个字需要注意的地方。)
6.摆好姿势,大家也来把每个字描一遍,写一遍吧!
7.展示学生写的字,师生、生生互相评价。
三、精读课文,领会感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来读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2.结合课文插图,在小组里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的图画是怎样的?
3.各小组推选代表汇报,其他同学补充发言。
4.这么美的秋天的图画能读出来吗?今天老师教给大家读好书的“小窍门”:一边读,一边想,把文字在脑子里变成美丽的画面。
(1)师范读、生自由练读、指名读,评价后再读。
(2)能不能加上动作读一读?快想想,加上什么动作呢?
指名学生加动作读。(指导学生通过动作体会“挂、露、翻、举”所描绘出的秋天景色的勃勃生机。)
5.大家读得真美!这美丽的秋天的图画是谁创造出来的?
6.?生:勤劳的人们 对勤劳的人们你们想说些什么?
7.“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谁使秋天这样美丽?”这两句话读时要注意什么呢?
指导学生读出秋天来了,人们喜悦的心情以及问号的语气。
8.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1.我们已经把课文读得很有感情了,能不能给画面配音了?(生:能)老师却发现一个问题,我们要一边看画面,一边读课文,影响我们的感情发挥,怎么办呢?(生:把课文背下来)
语文教案 篇3教学目标:
1、看图认识本课的生词。
2、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看图认识本课的生词。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新朋友,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吧!
二、看图学习生词
(一)认识昆虫,学习名称
1、(投影片出示各种昆虫图片)你认识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自己先准备一下。
2、学生看图介绍自己熟悉的昆虫(名字、习性、作用)。
3、卡片出示:螳螂、蚂蚁、蟋蟀、蝴蝶、天牛、蜻蜓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认读,读准昆虫的名字。< ……此处隐藏3012个字……记的发展历程。
2、读8个思考与写作的成语,初步感知它们的意思。
3、书写并积累有关读书与思考的格言警句。
4、阅读趣味故事,理解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下有不同的意思。
5、认识反问句,探究不同的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效果不同。
6、在练习中渗透人文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书籍的发展历程,积累词语。
2、读成语,感受读书与写作的妙趣。
3、认识反问句,探究不同语言形式所表达的不同的效果。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人类文化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大家想去看看吗?今天,让我们打开文化宝库的大门,一起去游览一番,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吧!
二、发展历程厅——观“语”
1、看图读词,读准字音。
师:这里为我们展示了五种形式的书籍,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出示词语:甲骨文、简书、帛书、纸制图书、电子图书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同桌互读、注意读准字音。
2、观“词”思考,交流发展。
(1)全班交流,各自说说知道了什么?
(2)师简要介绍这五种形式的图书。
(3)全班读词。
3、走进生活,拓展延伸。
三、成语空间站——赏“语”
1、认读成语,读准字音。
2、讨论交流,初步感知。
(1)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
3、顺水推舟,迁移运用。
4、再次赏读,细细品味。
四、名言展示廊——储“语”
出示三句名言: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无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1、自读感悟,感受内容。
2、联系实际,交流感受。
3、指导朗读,尝试背诵。
(1)配乐比赛读。
(2)同桌互背互查。
(3)全班背诵。
4、抄写名言,展示交流。
(1)发书签,抄写自己喜爱的名言,把字写正确美观,注意行款整齐。
(2)学生制作书签,作品展示,下位互赠。
5、交流名言,丰富积累。
(1)还有哪些与多读书、多思考有关的名言呢?
(2)交流,展示在“名言展示廊”上。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师:上节课,咱们到文化宝库里去游览了一番,大家的收获一定不少!现在让我们到“图书阅览室”去参观一下吧。
二、图书阅览室——品“语”
1、自读故事,了解内容。
学生自读故事,注意读准字音,正确地朗读句子,了解故事内容。
2、再读故事,边读边思。
默读,思考:同学们为什么笑话小勇?
3、交流发现,全班互动。
(1)你通过这个故事,明白了什么?
(2)学生互动游戏:拿一本字典(或词典),说含有某一字或词语的句子,请学生说说它在句子中的意思。
三、读者互动堂——悟“语”
师:现在请同学们到“读者互动堂”去开动脑筋,活动一下。
1、读一读,想一想。
(1)课件出示句子,学生自读句子,说说这两句话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2)指导读出反问的语气。(指名读、全班读)
2、比一比,说一说。
(1)课件出示句子:
春天来了,谁不高兴呢?谁不是充满活力呢?
春天来了,人们都高兴,人们都充满活力。
小组探究,全班交流。
(2)课件出示句子:
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那莺歌燕舞,那小桥流水,怎么不叫人陶醉呢?
引导学生将反问句改成肯定句。(男女生对读、小组对读)
3、找一找,读一读。
你还能从书本上找到这样的句子吗?
学生交流,朗读。
四、总结回顾,课后延伸
1、同学们,咱们大家到文化宝库里去游览了一番,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呢?(生交流)
2、师:是呀,语言文字记载着人类的历史,承载着人类的思想。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今后,我们还要努力学会结合生活实际,让我们自己说的话、写的字更有魅力!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请你读一读这本书”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兰兰和文文的对话:
兰兰:我推荐大家读一读《格林童话》,这里面的童话故事非常有趣。
文文:《十万个为什么》很值得一读,因为它可以让我们增长很多知识。
2、师:兰兰和文文都有自己喜欢读的书,同学们也读过不少书,你们喜欢哪一本,能向大家推荐一下吗?
二、互动交际,畅所欲言
1、师:兰兰和文文向别人推荐书时,说了哪些内容?如果你向别人推荐,你打算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中讨论交流一下。
2、明确交际的要求,指名上台向全班同学推荐。
3、指名对上来的同学作出评价。
三、全体交际,拓展延伸
1、师:如果没有同学想读你推荐的书,你可以问一问他们不愿意读的原因,然后你认真准备一下,再向他们推荐。
2、下位和自己的小伙伴互相交流,说一说。
3、指名上台表演,全班评价。
4、指名说一说,谁为你推荐了一本什么书?怎么推荐的?你为什么接受他(她)推荐的书?
四、总结,评选“交际小明星”
将评选的结果展示在“学习园地”上。
第四课时 习作《我喜欢的歌》
一、课前准备
教师布置学生课前先将自己喜欢的歌的歌词抄写下来,上课时备用。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乐乐、文文和兰兰的对话
三、自由歌唱,表达想法
1、请同学将自己准备好的喜欢的歌词朗诵给大家听,激起大家表达的愿望。
2、让学生唱一唱自己喜欢的歌曲。
3、说说自己是什么时候会唱这首歌的,为什么喜欢这首歌。
四、学生习作
1、教师提出具体要求。
(1)写清楚自己喜欢的是哪一首歌;
(2)要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自己为什么喜欢唱这首歌;
(3)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自己唱这首歌的感受,想到的情景。
2、学生习作,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3、教师巡视,随时指导。
五、互动修改
1、学生写完后,读给老师和同学听一听,请别人提点意见。
2、试着修改自己的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