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4-06 01:55:39
【推荐】语文教案模板汇编7篇

【推荐】语文教案模板汇编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正确认读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猫、遇、悄、闯、纷、派、柴、蛋、弹、琴”。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绘声绘色的讲一讲这个童话故事。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故事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故事内容,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童话,对童话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从小培养学生做事要机智、团结。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你们看画面中的小动物们准备去哪里?要去干什么?你们想不想知道?请同学们打开书,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布勒门的音乐家》

二、初读课文

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4、检查朗读。

5、出示含有生字的其他句子让学生再认。

三、理解课文

1、再读课文,自己读明白了哪些?哪些地方不懂?

2、小组交流读懂的地方

3、全班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领会)

A、小动物们为什么要去当音乐家?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B、它们怎样吓走的强盗?(据图片体会)

C、它们是怎样赶走强盗的?说出关键的动词。并在朗读中体会这种心情。

D、胜利后的心情怎样?(学生想象回答)会说些什么?表示心情高兴的词还有那些?

E、总结一下童话的特点?

四、拓展延伸

你在生活中还读过哪些童话故事?

五、生字书写

语文教案 篇2

复习目的

l、背诵课文,积累名句。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句的解释

3、理解文章的寓意,体会作者所处的社会现实和他的思想感情;

复习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句的解释

2、理解文章的寓意

复习过程:

一、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整体回顾。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2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3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4全文的主旨句是:

5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

6.本文采用 的写法。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千里马指 ; 伯乐指 ;食马者 指

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 的愤懑心情和对的抨击。

三、课堂练习

1.韩愈,字 , 代文学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有《 》。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 并称 韩 柳 。

2、解释加横线的字。

故虽有名马( )( )只辱于( )骈死于槽枥之间( ) ( )( )

不以千里称也 ( ) 一食或尽粟一石( )( )( ) 食马者( )是马也(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 ) 安求( )

策之不以其道 ( )( )尽其材( )通其意( )

执策而临之( )( )15其真无马邪?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设计思路】

1、指导学生快速跳读课文,对课文零散的信息进行整合,然后自己归纳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培养对历史零散知识的整合和综合概括能力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解决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启发、讨论、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与老师合作、与其它同学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三个维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充分的体现。

4、设计不同层次的综合实践题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考察每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情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按历史发展进程,回忆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指出春秋、战国的历史特点导入。①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②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公元前475年,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西周以后,中国进入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时期,让我们一起回到那金戈铁马的年代,共同学习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或者大屏幕出示对联:(齐读)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由此导入:对联中有两个成语,同学们知道其中的两个成语各讲的是什么时期的事吗?

生答后指出“卧薪尝胆”发生在春秋,东周分为两个时期,即春秋和战国。其中春秋为公元前770年----476年,它是和鲁国编年史《春秋》记载的时间相同而得名。战国为公元前475----221年,它因各诸侯国连年战争而得名。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上的一大特点是战乱频繁,社会大动荡、大变革。

二、制定和出示教学目标(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制定目标)

先请学生快速跳读课本黑体字部分内容,然后每大组请一位同学根据这部分内容出一道简明扼要的题目,我们就用它作为本节课要解决的第一第二个目标。

目标一:春秋时期有哪些著名的霸主?他们是如何成为霸主的?

目标二:战国时的七雄指的是哪七国?这个时期有哪些著名的战例?)

然后由老师给出第三个目标:“比较春秋时期战争的目的与战国时期战争的目的的不同点?并因此总结出春秋时代与战国时代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三、自主学习

让学生再详细地把全书看一遍,黑体字部分仔细阅读,小字部分快速阅读,针对三个目标一边看一边把要点圈出来。允许学生可以选择自主学习的方式:自己阅读或小组讨论。

四、师生共同探讨,合作解决问题

1、请同学自己回答解决第一个目标。在解决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历史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掌握春秋争霸的基本事实,让学生通过对比得出晋文公成为霸主的原因与齐 ……此处隐藏4318个字……火眼金睛,找一找,看看这些生字是怎样组成的?

5.学生分小组讨论每个生字的组成。

6.找规律,看看哪些生字组成结构相同。

三、找一找,分一分。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哪些字果果组成结构相同?

2.分组讨论,不对的地方其它同学帮忙。

3.老师手里有两个小篮子,你能把结构相同的字果果放到一个篮子里吗?

4.指名学生上台摘果果。师相机点拨指正,或其它学生帮忙。

四、师总结,了解两种生字结构。

1.刚才同学们的表现很棒。是呀,生字宝宝的构成有几种结构,一种是上下结构,一种是左右结构。今后,我们还要学习汉字的其它结构。

2.生完成书上连线题,小组合作评价。

3.全班交流。

五、读一读,背一背。

1.多媒体课件出示儿歌,请同桌之间一起借助拼音把儿歌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比一比哪些小朋友会作得最好!(自由读儿歌)。

2.指名同桌读儿歌。其他同学认真听并订正。

3.多种方式练读:指名读,同桌互读,边评边读,组内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4.指导学生用动作识记

(1)师在前面黑板的上方画一个太阳,在后面黑板中部画一个太阳。

(2)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面向前面黑板上的太阳,把它当作早晨升起的太阳;一组面向后面黑板上的太阳,把它当作傍晚时的太阳。

5.学生练习指方向。

6.派代表汇报结果。

7.拓展。

(1)小女孩早晨起来面向东方上学去,你还能判断出其他三个方向吗?

(2)傍晚放学,面向太阳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8.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利用太阳辨方向的儿歌。并了解利用辨方向的方法,希望大家以后了解更多的辨别方向的方法。

六、总结收获。

谁能向大家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呢?

教学反思:

“读一读,背一背”的环节设计以读为主,熟读成诵。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了解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通过动作巩固方法,在情境中灵活运用方法。做到学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语文教案 篇7

一、谈话、质疑、激趣

1、板书课题:

大瀑布的葬礼

2、谈话、质疑:

同学们,我们平里只听说人们给去世的人举行葬礼,表示对他们的哀悼和怀念,可是在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人们却为一条大瀑布举直葬礼,而且是由巴西的总统菲格雷特亲自主持,这恐怕是绝无仅有的吧。你们对此感到奇怪吧?就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学生提辣,教师梳理归纳:

⑴ 大瀑布被葬送前是什么样的?被葬送后又是怎样的?

⑵ 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

⑶ 巴西总统菲格雷物为什么要关自为大瀑布主持葬礼?

说明:此环节是为了诱发学生的情感,引导质疑,激发学生的欲望。

二、自读、感悟、训练

1、请同学们带着这三个问题自读课文,读的过程中动笔划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并把划出的语句多读几遍,自读完后,可以与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自己的答案,教师巡视、指导。

2、组织全班读、感悟:

⑴ 大瀑布被葬前是什么样的?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① 听了这位同学的朗读,塞特凯达斯瀑布给你留下什么印象?(雄伟壮观)

② 怎样读才能把塞特凯达斯大瀑布雄壮观的气势表达出来呢?指名说(如:读要在脑海中展开想象等等),请大家抓紧时间练习,待会儿,咱们进行一次朗读比赛。

③ 谁想展示自己的朗读水平?指名读,引导评价是否读出大瀑布的雄伟壮观,并简要地说出理由。

④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曾经是巴西和阿根廷人民的骄傲,如果你是巴西或阿根廷民小姐(或先生),你将怎样骄傲地向来自世界各地游客介绍大瀑布呢?请同桌或小组同学之间互相准备,介绍时尽量用上文中的好词佳句。

⑤ 指名介绍、评价、鼓励

⑥ “据说在30公里外,瀑布的巨响还清晰可闻”这一句话说明了什么?(瀑布的声音很大),这一段中哪个词也是形容声音大的?(震耳欲聋),这句话所说的完全与事实相符吗?(不相符,作者把事实夸大了),教师点出这种写法“夸张”,并指出缩小事实的写法也叫“夸张”,如:这块地有巴掌大。填空练习:桂花开了,_______。教室里非常安静,______。你还能自己说一个夸张句吗?

⑵ 大瀑布被葬送后又怎样的呢?指名读第8自然段:

① 听了这位同学的朗读,被葬送的大瀑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奄奄一息)

② 请大家边读边想象大瀑布奄奄一息的形态,把这一段读好,学生练习读。

③ 有把握读好吗?老师再让你们准备准备,同桌互相听读、指正。

④ 指名读、评价。

⑤ 这一段作者把大瀑布当作什么来写了呢?(人)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呢?(指名说)

⑥ 请你想象一个生命垂危的老人的“面容”是怎样的?指名说,学生说完,教师问:这样的“面容”可以用哪一个词来形容?(形容枯槁)

⑦ 请同学再读第8自然段,想象大瀑布的形态,体会作者的写法。

⑧ 如果你是一们慕名而来的游客,看到“大瀑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面对如此的情景,你会有怎样的感想呢?学生发言后问:“惆怅”的意思是什么呢?(可联系上下文,可查字典。)

⑨ 过渡,昔日是那样雄伟的大瀑布,如今为什么变得形容枯槁,奄奄一息呢?

⑶ 引导阅读第七自然段,并概括出大瀑布枯竭的原因,交流、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

(在瀑布上游建起了水电站;周围工厂无节制用水,浪费水资源,沿河两岸森林被大量砍伐;造成水土流失。)

⑷ 巴西总统为什么要为瀑布主持葬礼?

① 指名说、评价。

② 看到大瀑布由雄伟壮观变得奄奄一息,你们联想到什么呢?你想对人们呼吁什么呢?指名发言。

说明:此环节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感悟,重点感受大瀑布的雄伟壮观和奄奄一息的不同景象,通过“情境朗读,导游介绍,填空练习,联想说话”等形式,帮助学生积累第四、八自然段优美的语言,巧妙的理解词语,体会夸张和拟人的表达方法,增强环保意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体现在读中积累语言,感悟语言,运用语言。

三、美读、积累、拓展

1、请大家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语段或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

2、课后调查家乡某一处环境的变化,把变化前后不同景象写下来,并呼吁人们保护环境。

说明:此环节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从总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和积累语言,把课内学习课外延伸,树立起“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观。

《【推荐】语文教案模板汇编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