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4-05 21:31:19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锦集5篇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锦集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学会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词语。

2 积累有关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

3 阅读短文,激发爱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 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能讲述自己幸福的往事。

5 能写一段完整、通顺的话,写清楚自己名字的来历。

教学重点

积累成语、丰富词汇;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我的好妈妈》歌带,伴有婴儿啼哭、孩子欢笑、妈妈轻轻哼歌的声音的歌带。

学生:收集同家人快乐相处的照片;向家人了解自己名字的来历。

课时安排

3~4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 今天,首先走进我们“积累与运用”大家庭的是几位老朋友。(出示三组近义词:开心——高兴、难过——难受、美丽——漂亮)还认识它们吗?请几位小朋友认读。

2 聪明的小朋友,你发现这几对朋友的特点了吗?

读一读这三个句子(出示书上的三个句子),看看你能发现点儿什么?

3 总结方法:理解词语除了查工具书的以外,还可以用找近义词的方法。

4 巩固练习。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下列带点的字、词。

①雨是最寻常的。()

②老人开了家商店打发时光。()

③他们把花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二、语海拾贝

1 读一读,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词。

2 你还知道哪些形容事物“多”的词语?

3 巩固练习,选择书上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爷爷过生日那天,家里(),许多亲朋好友都来祝贺。

(2)《千手观音》这个节目备受人们欢迎,每一场演出都()。

(3)我的爸爸是个外交官,到过许多国家和地区,(),阅历丰富。

三、开心一刻

1 老师讲笑话《图省事》,想想为什么会闹笑话?

2 你想对小明说点什么?

3 老师小结:说话要注意把话说清楚,还要注意语气的停顿。写作文也要注意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标点错了,意思表达就会完全不一样。

四、口语交际:感受亲人的爱

(一)听录音说感想

教师放伴有婴儿啼哭、孩子欢笑、妈妈轻轻哼歌等声音的音乐。问:听了刚才的音乐,你想起了什么?

(二)谈幸福

1 老师:是呀,从呱呱落地到现在,我们的每一次跌摔,每一次啼哭,每一次成长都得到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许多亲人的爱。你脑中那些幸福的故事、感人的情景一定多得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数都数不过来了吧?快给你的小伙伴讲讲。

(1)先给同桌讲自己的幸福故事。

(2)小组交流,在别人讲完后可把自己想到的场面或问题再说一说。

(3)全班交流,共同分享,老师相机引导点拨。

2 在分享了幸福的故事后,让我们用一首歌曲来表达对亲人的感激吧!(歌曲《我的好妈妈》,全班跟唱)

3 付出关爱。

你打算怎样向亲人表示你的关爱呢?

4 作业巩固。

(1)写一段感谢亲人的话。

(2)用实际行动向亲人表示你对他们的关心。

五、习作百花园

1 谈话引入:你们都知道老师的名字,想不想知道老师这个名字的来历呢?(老师介绍自己的名字来历)

2 提示方法:老师在介绍时先说了什么,再说了什么?还可以怎样说?

3 把你的名字的来历,按一定顺序向小组同学说一说。

4 把你说的话写下来,注意写清楚自己想表达的意思,用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六、自主阅读园地

1 抽学生朗读课文。从同学的朗读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 学生自读,说感受。

3 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为什么?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理解月光曲。

2、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月光曲》创作的经过,理解贝多芬是个同情、热爱人民的音乐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抓住重点段,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景象,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月光曲》创作的经过,理解贝多芬是个同情、热爱人民的音乐家。

2、学生能抓住重点段,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景象,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美好的音乐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受到美的熏陶和启迪,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月光曲》去感受音乐的魅力。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贝多芬吗?你对贝多芬有哪些了解?

生:自由谈。

总结: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大音乐家,他的传世作品有许多,其中有一首非常著名的曲子叫《月光曲》,关于这首曲子的谱成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了解这首曲子是怎样创作出来的。

(二)推进新课

1、前提测评:

(1)我会读:(开火车)(查字典)

贝多芬 入场券 激动 乌云

仿佛 微波粼粼 安详

(2)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齐声朗读第一段自由朗读,老师走一走,听听哪组声音最大)

2、品读课文,感受贝多芬的人民性。

学习内容:自由读2----7自然段,然后思考一下问题。(分角色朗读)

(1)贝多芬在旅行途中经过小镇时听到了什么?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这样做?

然后出示穷兄妹俩的对话,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感悟盲姑娘对音乐对生活的热爱,引起了贝多芬的同情。

①盲不娘说:“这首曲子真难弹 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得,哪有多好啊!”

②哥哥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等我所作几双皮鞋,多挣点钱,一定给你买一张票。”

③盲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我会谈好这首曲子的。”

(2)贝多芬弹完一曲后,盲姑娘是怎样说的?贝多芬的感受是什么?于是他又做出了怎样的决定?

为了让学生明白贝多再一次弹曲原因,师出示 ……此处隐藏714个字……描写四季景色的文章,3 收集有关环境被破坏和被保护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教学时间

五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熟读、背诵对子,丰富语言,增加积累。阅读短文《四季的美》,了解短文主要内容,理清短文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学生学习过程

一、完成“读读背背”

1 谈话激趣。我们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勤劳智慧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灿烂夺目的文化瑰宝。老祖宗创造了一种文体,上下两句十分对称,叫“对子”,可有意思了。大家想见识一下吗?

2 教师范读,培养学生倾听。

3 指导学生朗读,熟读成诵。

(1)要读出对子的韵脚。

(2)要读出对子的节奏,要按照相对的词语正确停顿。

(3)反复朗读,引导记忆。

让学生在读出韵味和停顿的基础上,自由读。

师生互对,同桌互对,小组互对,男女互对。

提醒注意两组对子的前两对,意思都是相反的;后三对意思相近或相似。让学生找找,并帮助学生记忆。

4 检查背诵。

5 交流收集的对子。

6 推荐阅读《幼学琼林》。举行对对子竞赛。

7 把对子抄在摘抄本上。

二、完成“阅读”。

1 谈话导入。

2 自由读短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

3 再读课文,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轻声读短文,说说短文主要讲了什么?从短文中可以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指导阅读,完成文章后面的练习。

(1)作者认为每个季节什么时候,什么景色最美?

(2)带着问题再读短文,把你认为美的语句用笔画下来。(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动手脚。)

(3)交流自己喜欢的语句,要求要读出它们的美,读出对它们的喜爱。

(4)归纳四季的美。

(5)了解短文叙述顺序。这篇短文的叙述顺序和我们学过的哪篇文章相似?和学生一起回忆《高大的皂荚树》的叙述顺序。

完成填空练习:

认真阅读第二自然段,作者先简单地说月夜的,后详细地说暗夜的。第三自然段先简略写,再详细写和。

5 归纳,小结。读文章要弄清文章的叙述顺序,这样可以了解作者的思路,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我们自己写文章,也要理清思路,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别人读了才会清楚、明白。

6 再读短文,读出四季不同的美。

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板书设计

积累运用四

读读背背——对子

阅读——四季的美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学生学习过程

一、提出话题,激发兴趣。

1 讨论激趣。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周围的环境。请大家说说以下内容。

(1)你希望周围的环境应该是怎样的?

(2)在现实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破坏或影响环境的行为和现象?

2 提出话题,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

二、明确分工,小组交流。

1 四人小组分工,人人主动参与讨论。

2 明确任务。

3 小组讨论交流。

三、全班汇报,评议鼓励。

1 在小组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各小组综合意见,由代表汇报。

2 组织评议。

3 奖励优胜小组。

作业设计

写一份保护环境的倡议书。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怎样保护周围的环境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课后小记

第三、四课时

教学内容:写写想对别人说的话。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激趣。刚才老师在走廊上看见一件事,心里很高兴,特别想让大家知道,你们想听吗?

描述发生在走廊上的事。这节课,我们就来聊聊天。

二、学生自由表达。

1 聊天也是一门艺术,先在聊天还聊上了电视,大家喜欢看什么聊天节目?喜欢什么?

2 希望大家能大胆、大声、大方地说话,而且要说真话,要说心里话,要聊比较新鲜的能吸引人的内容,人们才爱听。

3 最近有没有特别想对别人说的话?学生发言,教师适时点拨。

三、概括发言的内容。

1 经历的趣事

2 媒体上看到的新闻

3 自己的心事

4 听到的消息……

二、以某学生的题材为例,启发大家讨论习作怎么写。

1 按一定的记叙顺序。

2 如果是写事情,要交待事情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结果。

3 写完后要认真阅读习作,逐句修改。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设计

完成自己的习作。

板书设计

习作

要求:

1 按一定的顺序记叙

2 语句通顺,内容具体

课后小记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进行作文讲评,使学生找出自己作文的优、缺点,提高水平。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写了作文,大部分同学能够认真思考,经过写得比较完整、具体。

二、作文讲评。

1、选一篇中等水平的作文。

(1)教师读,学生仔细听,思考:这篇文章写得好在哪里,还存在哪些问题?

(2)讨论,指名发言。看“文章的语句是否通顺;内容是否具体;事情的经过是否写得清楚。”

(3)教师小结。

2、选一篇上等的作文。

(1)教师读,学生仔细听,思考:这篇文章写得好在哪里?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3、选一篇较差的文章。

(1)投影片出示,学生仔细看,思考:这篇文章存在哪些问题?谁能帮他改一改?

(2)学生讨论,指名发言。

(3)教师总结。

4、投影片出示好的片段,赏析。

(1)出示。讨论:这个片段好在哪里?(学生发言)教师总结:人物的对话写得生动、贴近生活。

(2)出示。讨论:这个片段好在哪里?(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学过的课文中的优美的句子能够活学活用。

(3)出示。讨论:这个片段好在哪里?(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文章语句精练,没有多余的罗嗦的话。

三、总结。文章内容丰富,并不代表罗嗦,同样意思的话,不要反复重复,否则,文章的主题就冲淡了。要想把文章写得充实具体,要求把事情经过写具体。

作业设计

修改自己的作文。

板书设计

讲评

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课后小记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锦集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