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备】小学语文教案范文合集五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优美的语句。
2.了解作者在花园中看到的赏心悦目的动物、植物和作者进行的充满童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童年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品味富有表现力的写景状物的语句和课文片段,领会其含义、作用。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同学们,大家好!我姓王,来自一所很普通的农村小学校,很高兴能和同学们在美丽的佳木斯共同上一节语文课。孩子们,你们见过花园吗?那谁来告诉告诉来自农村的我,你印象中的花园是什么样子的吗?板书“花园”。今天呢,让我们共同走进一个与众不同的花园。补充课题。《我和祖父的花园》。学生齐读课题。这是谁的花园?再读课题。教师简要介绍作者。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我们黑龙江省呼兰县的现代女作家萧红。本篇文章选自她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那你想知道在这个大花园里都发生了哪些事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出示生字、新词、多音字。扫除读文障碍。
3. 交流初读感受。这个园子,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这是一个什么的园子?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 快速浏览课文,标出自然段,想想我们在园子里进行了怎样的活动?
2. 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的1-13自然段。学生讨论交流,说说“我”就在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园子里,都做了些什么呢?(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浇菜、吃黄瓜、追蜻蜓……)
3. 你觉得课文的哪一部分最有趣?读给大家听,说说你的感受。
4. 老师也有一个有趣的发现。出示一首小诗,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祖父戴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小草帽。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
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祖父浇水,我也抢过来浇。
祖父笑了,我也笑了。
我开心地笑了,祖父也开心地笑了。
① 你发现了什么?(这些相似的句子,作者有时把它们放在一起,有时又把它们散落在全文的各个角落里,反复在用动作的词,反复运用相似的句子。)
② 这样的句式是否重复了呢?
③ 读了这些句子你有什么感受?(形影不离的祖孙俩,一大一小、一前一后、一老一少,当萧红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小时候跟在祖父后面玩闹的一幅幅画面就接二连三的出现在眼前,每一幅画面都是让她感到快乐和自由,当这么多的画面一起呈现在文中的时候,我们感受的就是更多的快乐。)
④ 默读课文,再想一想,“我”在园子里,不仅拥有了快乐和自由,
还拥有了什么?发挥你的想象,试着用“当……的时候,祖父笑了”来说一段话。
师:同学们,现在你能体会出为什么萧红不厌其烦地重复着同样的句子吗?她是在一次次品味祖父的爱啊!
⑤ 通过刚才的读一读、说一说,你对这个园子是否又有了不同的理解呢?这又是一个 的园子呢?
师:祖父的爱就像涓涓细流,静静地滋润着萧红,悄悄地在她的心中流淌。让我们再一次从文中的语段中去感受这份让萧红刻骨铭心的爱!
5. 出示含义深刻的段落,体会句子的含义。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
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因为我比其它的事物多了一份祖父的爱,所以我是最自由的!是呀,正是有了祖父的爱,所以我看什么都是快乐和自由的,作者这种借其它的景物来写自己心情的方法真是巧妙!)
当快乐和自由被浓浓的爱滋养的时候,这份快乐和自由才是最让人难以忘怀的。学生再次品读相应的段落。
我们也试着用这种方法写一写吧!出示一段话,学生试着写一写。
四、联系生活,升华情感。
师:这个园子,哪里还是普通的园子,它在萧红的眼里,简直就是一个快乐的天堂!其实,在我的家乡,农村的田园生活也很美。今天,王老师就给同学们带来了几幅我家菜园的照片,你们想不想看一下?欢迎同学们到老师的家乡去做客,去寻找萧红童年所拥有的那份快乐!
小学语文教案 篇2一、复习(说句练习)
1、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在我说的一句话里,请你认真听,听清楚,还要讲清楚。说得好,我们就去这个地方游玩,好吗?
老师说句子: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说两遍)
2、你们知道这个天堂是哪里吗?(杭州)
过渡: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数杭州,杭州也因西湖而闻名天下,赢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西湖的秀丽,不仅表现在她的一泓碧水,而且表现在环抱她的群山,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远眺、近详,西湖总是那样的秀丽,令人流连忘返。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看西湖的山、湖(板书:山湖)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电脑出示西湖青山绿水的画面伴随朗读
思考:你站在西湖边看到的山是什么样?湖是什么的?
2、交流刚才的问题:
3、同时板书:层层叠叠
绿青浓淡
静如银镜
一闪一闪
4、这么美的画面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出来吗?
学生自由练读。
请个别学生读。
集体配音朗读。
5、(课前教学生一些句子。或读让一两个来赞美西湖。学生不会也可以由老师来说)
过渡:是呀,正因为如此,西湖又有了一个比作美女西施的美名--西子湖。西湖之美,美在外有山,湖中有湖,园中有园,四季景色都能使人赏心悦目。尤其以西湖为中心的西湖十景更是闻名遐迩。下面就请同学们随我而来。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教师指着画面讲述第三自然段。(电脑出示画面)
2、学生可自由说说自己通过查找资料介绍有送景点的介绍。
学生需准备:孤山白堤苏堤(可以是图片)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
听了同学的介绍,我觉得西湖真美。不过,课文也写得也很美,有几词用得特别好,你能读一读把它找出来吗?
3、我们一起把这部分 ……此处隐藏2285个字……内心变化,突破课文重点。)
(一)渲染过渡
开始,英子是那样自卑、忧郁,后来却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到底是什么力量使英子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呢?(掌声)
课文的2.3自然段就写出了英子的变化过程。今天我们变一种方式来学习这两段课文。同学们先各自读课文,然后我们再来表演课文内容,你们觉得行吗?
要想演好,首先要认真读书。下面就请大家用心读一读课文的2.3自然段,在自己认为要重点表演好的词句下面做一下标记。
师:读好了吗?谁愿意演英子?
(注:选一名同学当英子,同学们做英子的同学,老师当刚调来的老师)
(二)试演:(第一次掌声部分)
课件出示第一次掌声部分内容。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这一部分。
师:今天,我们开个故事会,请同学们轮流上台讲一个故事,老师借此来了解一下大家。
同学们一个一个地讲完了故事,下一个,轮到英子了。英子,该你了?(英子表演)
(三)评议表演
同学们对刚才的表演满意吗?谁来评价一下大家演得怎么样?
(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词句进评议)
师:同学们, 我有一个问题想问问英子。
英子, 我看到你站起来的时候眼圈红红的, 这是为什么?
师:同学们, 你们的掌声想对英子说什么?
生:英子,你不用害怕,你一定会讲好。
生:英子,你不要自卑,我们会支持你。
生:英子,你不要难过,我们不会笑话你。
师:英子以前总是早来晚走,不愿意让同学们看她走路,今天她鼓起勇气走上讲台,
英子,你是好样的,你勇敢地走上了讲台, 战胜了自己!英子, 听了同学们的掌声, 你为什么流泪了呢?
(因为我没想到,同学们不但没有笑话我,还用掌声鼓励我,我非常激动。我一定要讲好。)
(四)配乐表演(课件出示第三段课文)
师:现在让我们完整地表演一遍这段课文,再现那感人的一幕。(表演略)
英子的故事讲完了。(同学们鼓掌。英子鞠躬后走下讲台)
师:同学们,这一次掌声你又想对英子说什么呀?
生:英子,你讲的故事太好了,太感动人了,以后欢迎你再为我们讲故事。)
生:英子,你的普通话说得真好!
生:英子,你的声音真好听。
师:英子,我看到你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这是为什么?
(感谢大家对我的表扬,我还要继续努力;谢谢大家的称赞,我以后也要加入到你们中间和你们一起快乐地学习、游戏。)
(五)朗读课文第三段
在入情入境的基础上朗读课文。
(六)理解两次掌声
我们看在这一段中,写到了大家的几次掌声?(两次)
谁来读读这两句话?(一般) 谁能比他读的更好?(个别读、齐读)
这两次掌声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支持、鼓励;称赞、表扬)
(七)对比两个“一摇一晃”
师;在这一段中还有两句写英子走路姿势的句子。
点击出示:
1.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的走上了讲台。
2.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的走下了讲台。
师:大家看,这两句话中都有“一摇一晃”这个词语。同一个词语,同一个姿势,英子的心情有什么不同吗?自己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紧张、害怕;高兴、愉快)
(八)进一步体会掌声的力量
师:同学们,英子走路的姿势是无法改变的,但他的心情却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是同学们的掌声给了英子以勇气和自信,使他从一个自卑、忧郁的小姑娘逐步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同学们,你们说,掌声是什么?(理解、尊重、支持、鼓励、赞扬、夸奖、关爱)
同学们,就是大家的掌声,大家的鼓励,大家的称赞,使英子从此改变了自己的性格,也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九)听课文朗读录音,齐读最后一段。
(十)全文总结
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身处困境的人;平时,我们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送给别人。
小学语文教案 篇5教学目标:1、认识7个字,会写9个生字。
2、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略知诗意,背诵课文。
3、积累语言。
4、感受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教学重点: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检查课前准备:请几个同学讲讲对小草的认识。
2、师归纳(板书课题:草)
二、师范读《草》。
三、生自由读诗,找出生字。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生读带局生字的句子。
五、学习古诗
1、自由读诗,画出朗读节奏。
2、再读诗歌,了解大致意思。
3、小组且讨论后汇报解决。
(1)理解“离离原上草”意思。
(2)“一岁一枯荣”出示春草、秋草图(生讲两幅图的不同)。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可再看秋草图。
很顽强
小草很有生命力
烧不死
看到这样的小草,大家喜欢么?该用什么口气读?(赞美、喜爱)齐读第3、4行诗。
4、朗读全诗。
六、背诵诗歌。
七、读课本P7的诗。
八、讲白居易的小故事。
九、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说说怎样记住它。
3、师范写,生书写。
4、讲评。
十、作业:
背诵古诗《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复习、背诵《草》。
2、出示早春与晚春图进行比较。
3、描绘春天的景色。
4、板书课题。
二、自由读诗,找出生字。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用生字组词。
3、朗读带有生字的诗句。
四、学习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1、自由读诗,画出节奏。
2、再读古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篱落:篱笆
疏疏:稀疏
急走:快跑
3、出示图画,找出以下景物。
4、自由讲诗意,师归纳。
5、小组表演诗歌。
6、表演后认识到晚春的景色很美。
7、朗读诗歌。
8、背诵诗歌。
9、读了《宿新制徐公店》,看了插图,你能编个故事吗?
五、写字:
1、指名认读生字。
2、分析字形。
3、师范写、生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