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模板七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和9个认读字。
2.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朗读疑问语气的句子,背诵课文。
3.知道课文写了哪几种小动物,并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
教学重点:
1.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朗读疑问语气的句子,背诵课文。
2.知道课文写了哪几种小动物,并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
教学难点:
1.学会朗读疑问语气的句子。
2.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出示音节:shu0 du3n xi4ng bi3n qu8 zu@
2.读字卡片:子
二、谈话导入
电脑出示北京动物园门口图。你们看这是哪儿呀!老师今天带你们到动物园看一看好吗?电脑出示6种小动物。你们看看有几种小动物呀!他们都是谁呀?板书: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它们来到一起想玩儿一个“比尾巴”的游戏。这几个小动物是怎样比尾巴的,它们的尾巴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一看。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地小声读课文,注意把每个字的音读准确。
2.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要求:在课文中画出生字和会认字,把生字和要求会认的字多读几遍。
3.同桌的两个学生轮流读,相互正音。
4.教师出示卡片,检查6个生字和9个会认字的字音认读情况。对于学生难读准的“长”、“伞”、“短、兔、松、鼠”的音,应多读,重点指导。
四、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1.大家看看这课共有几个自然段?(4个)
2.学习一、二自然段。
(1)自己出声读读这两段,读后你发现了什么?
(2)认识问号。
师讲:第一自然段中的每句话最后都是这样的标点符号“?”(板书)。这个标点叫问号。凡是句尾有问号的句子就表示问话,读的时候语调上扬,要读出问话的语气。
(3)指导读第一段。
①教师范读第一段。
②学生自己练习读。
③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④指名读。
(4)指导读第二段,电脑出示猴子图、兔子图、松鼠图。
①请一名同学读第一段,读出问话的语气。
②请大家看图回答,语调要读得平缓,肯定。
③同桌同学对读,一人问,一人答。
④猴子的尾巴有什么特点?板书:长
⑤兔子的尾巴有什么特点?板书:短
⑥让学生知道“长和短”是意思相反的词。
⑦松鼠的尾巴什么样呀?像什么呀?
⑧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对“好像”一词是怎样理解的?(就是打比方的意思。是说松鼠的尾巴和打开的伞有些相似。)板书:像一把伞。
(5)背诵第一、二段
①同桌同学读第一、二段的问答句。
②指名一组同学对读,学生评读。
③看板书自己练习背诵。
④同桌背,指名背诵。
3.学习第三、四段。
(1)自己出声读读第三、四段。
(2)第三段提出什么问题?第四段又是怎样回答的?(出示公鸡图、鸭子图、孔雀图)同桌同学一问一答。
(3)请一组同学一问一答,其他同学评读。
(4)看图说说公鸡、鸭子、孔雀的尾巴有什么特点?板书:弯,扁,好看
(5)师问:鸭子的尾巴扁,“扁”是指什么?(是指鸭子尾巴的形状是扁的。)
(6)自己看板书练习背诵。
(7)同桌互背。
4.练习背诵全文。
(1)同桌同学互背,一人背问句,一人背答句,然后交换背。
(2)请一组同学对背。
5.说说这6种小动物有什么特点?电脑先出示没有尾巴的6种小动物,然后在图下出示6种动物的尾巴,让学生拖动电脑鼠标,做给动物找尾巴的游戏,调动学习积极性。
附:板书
3.比尾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 “竖提”、“撇折点”、“提” 3种笔画和3个偏旁“女”(女字旁)、“扌”(提手旁)、“人”(人字头)。
2.学会6个生字,记清字形,并能正确书写。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3个新偏旁和3个新笔画。
2.学会6个生字。
教学难点:
1.“比、巴、长”这3个字的笔顺。
2.“好、把”笔画较多,要正确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读生字卡片。(比、巴、长、好、把、伞)
2.朗读课文。
二、学习新笔画和新偏旁。
1.学习新笔画
(1)学习“提”
①教师范写,跟老师读。
②师讲:起笔稍重,按一下,然后向右上方轻轻抬起,就是“提”。
③学生书空2遍。
(2)学习“竖提”
①教师范写“竖钩”问:这是什么笔画?
②师接着板书“竖提”,你们知道这个笔画吗?
师讲:竖向右边出一个小钩,为了区别“竖钩”,我们叫它“竖提”,学生随读。学生书空2遍。
(3)学习“撇折点”
①教师范写,跟教师读。
②师讲:起笔按一下写撇,不抬笔再按一下接着写点,最后收笔。
2.学习新偏旁。
(1)学习“女”字旁。
①出示“女”字,告诉学生会nǚ,随教师读,
②教师范写“女字旁”,学生随读。
③比较:“女”字作偏旁有什么变化?(横改成提不出头。)学生书空。
(2)学习“扌”(提手旁)
①教师范写,学生随读。
②学生跟老师书空。
(3)学习“人”(人字头)
①教师范写“人”字,念什么?
②出示卡片:伞,看“伞”字,偏旁“人”在上面我们叫它“人字头”
③学生书空“人字头”。
三、学习生字
1.每个学生自学6个生字。
要求:(1)读准字音。(2)根据课后第2题说说生字的笔顺。(3)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4)通过组词、说句了解字的意思。
2.在自学的 ……此处隐藏7698个字……妙的梦境来烘托现实,表现出青海湖的幽美可爱。
2、语言优美柔和,含蓄深远,善用叠词。
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表现梦一般的美景,文中有许多地方语言相当优美,读起来清凉爽口,沁人心脾。“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静。”、 “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亮晶晶的眸子。”这些语言乍一读优美而不乏朴素,娴雅而又有生机,细细品味,则又韵味无穷,意义深远。(参照结构分析)
善用叠词也是作者语言的一大特色。“绿茵茵”、“黄灿灿”不仅突出了草滩黄绿相间、色彩艳丽、引人注目,而且表现出青海湖畔一片蓬勃生气的景象。“甜丝丝”、“凉爽爽”表达了作者心情舒畅,心旷神怡,有甜蜜之感。另外还有“水灵灵”、“亮晶晶”、“金灿灿”、“红艳艳”等,这些叠词点缀在文中,使语言显得活泼生动、富有灵气,使事物可爱、动人,同时也将意思表达得更加贴切。
八、拓展延伸
作者希望青海湖为更多的游人所赏识,但又担心美丽的青海湖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想一想:有什么措施既可以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经济,又不破坏环境。
小学语文教案 篇7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诗歌。诗人以活泼清晰的语言,歌咏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依循水乡的“水多船多歌多”的顺序结构全诗。每一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琅琅上口。
教学目标
【基本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情感与价值】
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美好的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训练中,引导学生领会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意境。
用相关图片、录像介绍学生不理解的事物。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在朗读训练中,引导学生领会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体验水乡的美,感受水乡人们生活的幸福。领悟“新生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学情调查
1、学生对水乡风景人情缺乏感性认识,缺少生活体验。
2、学生对文中所描绘的“渠”、“驳”、“箩”等词不理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认读生字新词,并在此基础上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初步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并在初步理解诗歌的基础上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正确、端正地书写部分生字。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能稍有感情地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验水乡的美,初步感受水乡人们幸福的生活。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分小组预习。
教学过程
(课前前播放水乡录像)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同学们,看了刚才的录像,你们想说些什么呢?你们觉得这是哪儿的风景?
2、提示课题:是呀,水乡的景色真美!有人就写了一首诗歌来歌唱水乡。今天我们就学习《水乡歌》。
学生读题:水乡歌
3、放课文录音,学生边欣赏动画边听录音。请小朋友们听清字音。
二、初读,整体感知
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读诗歌。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分段试读课文。
正音。渠塘波像装咱新
装(zhuāng翘舌音)咱(zán平舌音)
新(xīn前鼻音)箩(luó边音)
3、说说课文里告诉我们水乡什么多。
板书:水多船多歌多
4、交流学情,你还有什么不懂吗?学生提问。
⑴理解“渠”“驳”(出示图片帮助理解。)
渠:人工开凿的水道,俗称大水沟。
(2)驳:指一种运载货物或乘客的,但没有装发动机的船,靠拖轮在前面拉着行驶。
三、再读课文,体会诗情
1、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课文。读生字“荡”、“清”。
(2)思考:读了这一段知道了什么?(学生会说“水多”……)
指名看图说出:河流、池塘在什么地方。
(板书:水多)
(3)哪几个词写出了水多?(用笔画出来)
交流,抓住重点词理解:千条、万条、一个连一个、处处
再读课文。
“荡清波”的“荡”:用小手比划比划。再扩词。
看看图,再读课文,体会一下“水多”。指导读好最后一行。
(4)想象:水乡的水里有些什么呀?板书:物产丰富
2、学习第二小节
哪位小朋友来读读描写船多的这一小节?
(1)指名读。
(2)学习生字:“船”、“帆”、“飘”、“湖”。学习风字旁,用“飘”组词(飘:飘荡飘扬轻飘飘飘洋过海)。
(3)请小朋友们参照第一小节的方法,画出描写船多的词语。
(4)交流,抓住重点词体会“船多”:千只、万只、片片、飘满。
(5)指导朗读,结合图片理解“白帆片片像云朵”,指导理解“湖”“河”的不同,说说我们附近有什么湖(东独墅湖、北金鸡湖、西太湖),西面有条京杭大运河。
(6)再读后想象:这么多船扬帆起航了,人们去干什么了呢?结合回答板书:辛勤劳动
3学习第三小节。
看图片,师述:同学们,水乡的人们捕鱼回来了,看,他们在干什么?(学生看图描述)
渔民们丰收了,他们敲着锣,打着鼓,跳着舞,唱着欢乐的丰收歌,歌唱自己的幸福生活!所以,水乡什么多?(生:歌多)
(1)读最后一小节。
(2)读了这小节,你又知道了什么呢?
(3)你又是从哪儿看出水乡的歌多的?抓重点词“千首”、“万首”、“装满”理解幸福生活。
板书:幸福生活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再说说这是怎样的歌?
四、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同学们,碧波荡漾的水乡有千条渠,万条河,河面上飘满了洁白如云的帆船,水乡真美呀!生活在这里的人多么幸福啊!让我们再来幸福地读一读水乡歌!
五、指导写字
先请同学说说怎样把这些字写美,再练习书写。船装飘
六、作业
1、走走看看,想想我们的新生活是怎么样的?
2、苏州也是水乡,苏州什么多?准备下节课进行“小诗人大赛”。(可先和爸爸妈妈比比或请他们稍微指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