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教学设计

时间:2022-12-15 00:13:56
《论文》教学设计

《论文》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文》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论文》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复习议论文的有关知识

2、阅读训练,巩固训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找出各文中的三要素、论证方式、论证方法、结构、语言

2、能运用所学知识做阅读题

三、议论文阅读要求

1、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

2、弄清文章的类别归属(立论、驳论或二者结合);

3、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并注意论点在文中的位置;

4、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层次(纵式结构、横式结构、“总分总”式、“总分”式、“分总”式);

5、认识、分析论据类型,具体分析其作用;

6、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7、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能抓住关键词语、典型语句,注意分析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8、分析写法上的其他特点(如夹叙夹议、议论中的说明和过渡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等等);

9、运用联想、想象,丰富文章内容。

四、能力要求

1、判断、归纳中心论点。

2、认识、区分论据类型。

3、辨识、掌握论证方法。

4、理清、划分论证结构。

5、理解、概括思想内容。

6、揣摩、体会词句含义。

7、分析准确、严密、生动的论证语言。

8、感受、领悟生活启示。

五、备考指导

解答议论文阅读题,首先要通览全文,迅速把握统率全文的中心论点。一般来说,中心论点是一个明确的判断,多数出现在文章的前面,有时也出现在文章的中间或结尾。判断时,不可误把论题当作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中只有分论点,这就需要综合分论点,使其成为中心论点。还有的议论文不明确提出中心论点,这便要领会论题和的写作意图,从中进行归纳,归纳时既要做到内容全面,又要注意文字简洁。

把握中心论点之后,再通过仔细阅读全文,去理清文章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此时要思考是通过什么方式提出中心论点的(即提出问题),如何围绕中心论点从哪些方面、运用什么方法展开论述的(即分析问题),又是怎样强调和深化中心论点的(即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辨识论点的提出方式、论据的类型、论证方法和论证结构特点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论证方法中的概念具有交叉关系和从属关系,如对比论证既包括事例的正反对比,又包括道理的正反对比,又如引证和喻证都属于道理论证。

  《论文》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复习议论文的文体知识

2、了解近年中考议论文考试趋向

3、培养学生正确阅读和解答议论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难点: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学冷热点:

热点:关注生活细节,了解常见社会的热点问题冷点:要重视由文本阅读迁移到写作,迁移到生活教学设想:

教法:结合有关考点,理论结合实践,讲练结合

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考纲考点

1、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思路

2、筛选文章的重要信息,概括文章的内容和作用

3、体味和推敲重要语句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二、命题趋向

近观几年来的中考议论文的考题,大致的原则是立足在考点,选材在课外,以课本的理论去解决课外练习。选文贴近生活,与学生的思想密切联系,有些题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对学生的成长有指导意义。

三、知能图谱

复习议论文的有关知识:

1、议论文三要素及关系:论点、论据、论证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论据论证事实论证道理论证论点

2、议论文一般步骤: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议论文的基本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

4、议论文的基本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5、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

四、中考题例

科技与名牌

“名牌是无价之宝”。国人,至少是相当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已经有了意识,最近的市场调查表明:国有名牌的销售数量在增大,销售排名在提前,而前不久出现的名牌国货降价风潮也正是保护名牌的一种风险战略。其实,名牌的保与创,归根结底要靠科技。

八十年代初,中国老百姓开始承纳新的三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巨大市场激活了多少企业,全国的电冰箱厂一下子发展到200多家,洗衣机厂则更多,达300多家,曾几何时,现在生存下来的电冰箱厂不到20家,洗衣机厂则更少,只剩下12家。生存下来的厂家,其产品已成为“名牌”。而每一个名牌的历史,都是高新技术的历史。金羚集团有限公司十几年前是江门市洗衣机厂,产值仅102万,而到1995年产值已达11.14亿。他们靠的就是科技,年年推新,领先一步。1986年,开发出国内第一批全自动洗衣机;1988年,第一批超静洗衣机上市;1991年,推出超声气泡洗衣机;1992年,上排水式洗衣机问世;1993年,自动投放洗衣粉洗衣机推出;1995年,模糊控制洗衣机走向市场;去年又研制出代码操纵洗衣机。再如,中国空调市场形成虽然很晚,但第一台智能变频式空调器的投产、第一台真正一拖二空调器的上市和一拖多技术的开发成功,使海尔空调脱颖而出。

因此,我们不仅需要有市场经济头脑的科学家,更需要有科技头脑的企业家。中国民族工业正面临“洋名牌”的挑战:一方面是一些国人的崇洋心理,一方面是狂轰滥炸的“洋名牌广告”。面对激烈而残酷的竞争,每一个清醒的企业家都应牢记,市场不相信眼泪,只有紧紧抓住人才和抓好科技,才能生存与发展,才能为名牌而战。

1、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A.名牌是无价之宝。。

B.名牌的保与创,归根结蒂要靠科技。”

C.每一个名牌的历史,都是高新技术的历史。

D.只有紧紧抓住人才和抓好科技,才能生存和发展,才能为名牌而战。

2、本文第3段使用的论证方法有()

A.例证法

B.引证法

C.比喻论证法

D.对比论证法

3、文中提到的“保护名牌的风险战略”指________(用文中的词句回答)

4、简要分析第

1、2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五、技巧突破:

我们先看第1题,这是个议论文阅读中的基本能力考查 ……此处隐藏1030个字……出论点。

2、能概括分析论据(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能分析论据对论证论点的作用。

3、能把握论证方法(包括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理解这些论证方法对论证论点的作用。

4、能分析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即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5、能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6、体会议论语言的严密性、生动性。

7、能对文章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答题指导

1、找出中心论点

(1)方法:

常见位置寻找

通过主要论据来寻找论点。即作者对论据分析后,提出论点。

通过“认为”、“必须”、“由此可见”、“要”、“是”等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关键词来寻找论点。

有的在摆出对方错误观点分析否定后提出中心论点。

(2)注意点

论点必须是紧紧围绕论题、表达看法、主张的比较完整的判断性语句。同属这一类的句子,要找那些概括性强的。

要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清论点和结论。

我们判断一个句子是否就是文章的论点,可依据通读整个文段,看文段的其他句子是否围绕这个语句来写,与这个句子有没有逻辑上的关系。

2、用自己的话归纳中心论点

(1)方法:

找出论题,判断作者对此问题的倾向。

观察论据,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分析论据,从中推断它所支持的观点。看它证明的是什么,这个就是论点。

归纳段意——归纳层意——概括论点。

分析总结性的关键词语。

分析分论点,找到中心论点。

(2)注意点

论点的语言形式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判断性的句子,不能是一个词或一个短语,也不能用问句。常用“××是(应该)×××”、“××不是(不应该)××”的句式。

概括出来的论点要简洁利落。

用论据来验证,看看论点和文章中的论据所要证明的是不是吻合。

3、例题解析

4、找出分论点方法

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补充、解释、说明。

一般通过位置寻找,段首比较常见。

分论点有时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次、第三等。

分论点形式相对一致。

第二课时

1、辨析论据类型

注意点

不是所有名人的话都算作是道理论据,这是不妥的。名人的话有时包含在事实论据中,只是事实论据的一部分,而不作为证明论点的道理,这时就不能算作道理论据。

2、概括论据方法

(1)、概括论据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人物指论据中的主要人物,事情指整个事件中最本质、最核心部分。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2)、概括论据的基本模式:(时间+地点)+主要人物+核心事件+事件结果。

(3)、注意点:概括事件要尽可能围绕中心论点;概括要时用词要准确;语言要简洁,对文章语言要提炼、加工;论据的论证角度。(如:从反面论证了——)

3、分析论据对论证论点的作用:

(1)方法

①概括论据中心

②注意论据前后的概括性语句

③联系论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

(2)例题解析

4、补写论据方法

认真读文段、明确文段的论点,围绕论点补写。

事实论据补写的方法:恰当选择叙述角度、适当剪裁突出重点、反复强化中心词句。

注意点:事实论据应当简洁;注意和上下文之间的衔接和照应;论据要有代表性,说服力强。(最好举名人的例子或用名言)

(一)、把握论证方法、理解论证方法对论证论点的作用

1、准确掌握各种论证方法的常见作用。

2、注意与论点、具体内容相联系

3、答题模式:论证方法+一般作用+具体内容

(二)、能理清论证的过程

1、方法:

①首先看提出了什么问题,作者的论点是什么,用了什么方法引出论点的(举事例、引名言、分析现象等);接着看是从几个方面分析论证的,其中着重论述的是哪个方面,论证过程中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及相应的论据,以及论据使用的角度。②弄明白各段落层次间的内在联系(并列还是递进)。

③注意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过渡句及过渡词语。

2、答题思路:

(1)要点出文段的论点是什么、

(2)要答出论据是什么,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弄明白各段落层次间的内在联系。用好连接词(”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

(4)答案要准确、简练、通顺。

3、常见论证结构

(1)先(正反两方面)举出**事例或者道理论据,然后得出什么结论(或证明什么观点)分——总

(2)首先提出什么观点,接着用**事例(从正反两方面)或者道理论据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或说明了**的道理)总——分——总

第三课时

(一)、分析关键性语句的含义和作用

①理解词句的一般含义;

②推敲其在句中的语境义;

③结合语境义分析其表达作用;

④结合文章论点来理解。解析品味要遵循“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篇不离旨”的原则,揣摩作用一定要结合句意来回答

(二)、体味议论性语言准确、严密、生动的特点

1、语言特点各自表现方面

A、语言准确表现为:①概念使用准确②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

B、语言严密表现为: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

C、语言鲜明表现为: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

D、语言生动表现为:恰当使用修辞方法和特殊句式。

E、语言概括简洁表现为:议论文中事实叙述不细致,较笼统。用议论文的目的是以理服人。不宜详细叙事。

2、体味语言特点的角度

结合关键性词语、修饰性词语(副词)和关联词语,体味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结合修辞手法,体味语言的生动性和深刻性。

3、补充语言风格一些关键词

简明平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

(三)、能对文章提出自己的见解

1、常见题型

(1)、结合现实生活,谈对文中某问题的认识。

(2)、是否同意文中的某种说法并说明理由。

(3)、自选角度,谈读了文章之后的感受

2、应对策略

(1)、注意尽可能结合文章论点。

(2)、答题考虑到正反两面情况。

(3)、态度要鲜明,不能模棱两可。

(4)、注意语言表达清楚通顺。

(5)、注意题目要求,个别需要结合自身经历或举生活实例。

《《论文》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