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的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我的教学反思1最近,学校下发了一本名为《我的教育,我的梦》的书。书中详细地记录下了我们相城区的各个老师的教育梦。这些梦有来自学校一把手的校长的,也有来自各个学校的骨干教师的,更有来自学校新进教师的。他们每个人都怀揣着自己对教育的梦想,在这条梦想的道路上拼搏努力着。
在这其中,我对我们望小毛校长的教育梦感触颇深。毛校长通过她的文字,向我们展示了她从作为望亭中心小学校长之后的心路历程。在望小的一年多的工作生活中,她为我们做了很多事,每天我们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一大早值勤的她,上课时认真的她,会议上严肃的她,谈心时和蔼的她,一个个她的身影在我们的学校处处可见。一年多的时间,我们也看到了学校的改变,无论是从学校的硬件,还是从老师的福利待遇,尤其是代课教师的薪资上,我们望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都离不开毛校长的努力工作。在教学中她对全体教师也提出了要求,让我们的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她对学校的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在毛校长的带领下,我们学校的老师们也是干劲十足。就拿我们这个年级来说,在去年的一年中,我们年级群策群力共同解决教学生活中的问题。那时,我们办公室总共有三对师徒,我是其中一个徒弟。每次只要有一个师傅有课,我们三个徒弟都会去听课,这样三个师傅就成为我们三个徒弟的共同师傅了,只要我们有什么问题,三个师傅都会指导我们来解决,久而久之我们博各师傅之所长,避自己之短,找到自己的教学方法,提升了自己的教学能力。身为其中一份子的我,也是成长最快的一年。
在去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优质课评选中,办公室里的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尤其是我的师傅,在我前期准备教案时,她给予了我很多参考资料,在设计整个课的思路上,她也花费了许多时间为我思考,在试上课的阶段,她每堂课都会来听,并且提出修改的意见,让我的课变得越来越严谨。在最后比赛的时候,我们年级老师也全体出动,有的帮我拿各种小道具,有的去实践基地做好充分的前期的准备,我师傅更是忙前忙后,一一作出指挥,我顺利的完成了这节课。后来这节课被评为相城区的第一名,还代表相城区参加了苏州市的比赛。我的荣誉中不仅有着自己的汗水,更有像我师傅这样其他教师的辛勤努力。他们在我的教育梦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我们办公室的老师只是望小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其实在我们望小这个大家庭中,每个年级的每位老师都是这样为了自己和他人的教育梦努力前进中,奋斗中的。我也相信在我们的梦想的坚持下,望小也会越来越强!
我的教学反思2教学目标:
1、 认识AABC式词语的特点,了解五句诗都是表现友谊的名句。
2、 巩固熟字加偏旁的认字方法,掌握本课生字。
3、 积累词语、诗句,养成勤于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认识AABC式词语的特点,了解五句诗都是表现友谊的名句。
2、掌握本课生字。
3、积累词语、诗句。
教学难点:
学到一些积累好词好句的方法,并学会学以致用。
课前准备:
1、 语文园地的课件。
2、 花朵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一列小火车,瞧,它漂亮吗?大家跟它打打招呼吧。今天这列小火车要带大家到一个有趣的园地里游玩(课件出示),在这里你将会有很多新奇的发现,让我们赶快坐上小火车吧。
二、游百花园,学习“我的发现”
1、 开动小火车,将学生带入词语百花园。
学生做开火车的动作,念“轰隆隆,轰隆隆,小火车往哪开?”“到百花园去欣赏美丽的鲜花。”
2、 自读词语,同桌互帮互学。
3、 多种形式展示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等)
4、 读了这些词语,你发现了这些花朵的秘密了吗?说说你的发现,小组交流。
5、 全班交流,发现AABC式的词语特点,教师板书。
6、 像这样的词语还有那些呢?写在花朵(卡片)里,种入百花园(贴黑板)。
7、 花朵姐姐想跟大家做个小游戏:比赛谁能在一分钟里记住的词语多,谁就可以获得勤劳的小蜜蜂奖。
8、 比赛二:任意用一个或几个词语说一句话。(奖励聪明的小蜜蜂奖)
三、游生字娃娃园,学习“读读认认”
1、 开动小火车进入生字娃娃园。
2、 电脑出示左边的生字娃娃“熟字”,生字娃娃变身:出示右边的“生字”。
3、 观察每组生字娃娃的特点,学生发现:左边是已学过的熟字,右边的字是熟字加偏旁组成。(板书)
4、 同桌互学:你指我认,我指你认。
5、 比赛和生字宝宝交朋友,去拼音认字组词。
6、 生字娃娃超级变变身(生字开花),用熟字加偏旁法拓字。比如:直——植、值、埴、殖。
四、游古诗园,学习千古名句
1、 开动小火车进入古诗园。
2、 出示图片,老师讲“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的故事。
3、 学生自由朗读,发现五句古诗的共同特点:都是反映友情的古诗。
4、 简单说说诗的意思,自己知道的有关诗人的知识,或编一个故事。
5、 同桌互背诗句。
6、 出示五个画面,根据不同的画面男生女生轮背诗句比赛。
7、 拓展:出示一张贺卡,你想用哪句诗送给远方的亲人、朋友,表达什么感情。
五、回到收获园,总结收获
1、小火车开进收获园。
2、学生交流收获的知识。
3、鼓励学生用分类收集的方式积累好词好句,展示一两个学生的《好词好句本》。
我的教学反思3《我的牙刷》这堂课主要是通过同学们对牙刷的设计来了解艺术设计和生活应用的密切联系,牙刷对于学生是很熟悉的物品,但是牙刷在材料、造型、尺寸等方面的运用是根据不同功能进行设计的。这是学生在以往的生活中容易忽视的,本课的教学正是以牙刷的设计为出发点,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能力,了解设计理念,提高设计意识,学会简单的设计方法。认识到设计要“以人为本”的原则。并将设计理念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创造出更有创意的作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养成善于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我是先让同学们了解牙刷的设计理念。学会观察和分析牙刷各个部分的特点和功能。养成关注身边事物的好习惯。同时还要知道设计是为人类生活提供服务的,遵循“以人为本”。仔 ……此处隐藏6570个字……p>今天的上午我上完了胡适的《我的母亲》,教后反思这两节课,我觉得还是收获多。
收获一:收获了学生学习语文的高涨热情。我从没有体验过孩子们人人激情参与的语文课,就是后几名的从不举手的同学,现在的语文课上不但屡屡举手而且是满脸兴奋地抢着举手,希望我点他们的名字。我真恨一堂课就45分钟,不能给每个同学一个展示的机会。不过我的公平原则就是一节课不叫一个同学两遍,这也算是不公平中的公平吧。
收获二:以后必须深备课。自主预习的八项任务,教会了学生查阅资料了。以前孩子们是张着口等着老师“喂”,现在孩子们不但自己“吃”,而且想把自己吃后的幸福和快乐与大家一块分享。好几个同学都能讲讲胡适的故事,我都很吃惊的。这让我认识到以后必须深备课备好课。
收获三:学生学会语文思维了。这不但表现在孩子们的欣赏字词句段上,更表现在孩子们的“三问同学”上。上节课,还能听出有些同学是“明知故问”,而这节课却是“虚心请教”的问。比如,王蒙蒙问的为什么“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而不是“一万分之一”。这个问题已提出,同学们都笑了,但是全班没有一个同学能回答得了。自然是我出马了,可是这样调动了全体同学的注意力,也启发他们主动思考问题。再如,赵琦问的“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中为什么说自己“混”呢?所问的第一个同学没有回答对,然后多半的同学举起了手,抢答这个问题。第二个同学回答对了,同学们都高兴地笑了。这样的课堂是思维的课堂是表达的课堂也是幸福的课堂,还是师生其乐融融的课堂。为自己这学期改变教学方式而高兴,也为孩子们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人而庆幸!
收获四:一个善意的谎言,教育孩子们爱上阅读传记文学。本篇文章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趁机告诉孩子们这篇文章是选自《胡适自传》。我想大家推荐这本书的同时,我想告诉同学们作为学者教授的胡适曾经劝说中学生朋友读书应该多读一些名人伟人的传记,因为中学时代正是一个人的黄金时代,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必须读一些伟人名人的传记故事,让名人伟人的志向、思想、毅力、胸怀等等影响自己一生,化为自己的血液和脊髓。孩子们从学这篇文章就有点钦佩胡适,这样一个“爱的谎言”孩子们深信不疑,他们都纷纷表示以后买课外书,就买传记文学。哈哈……真希望我的孩子们爱上阅读爱上高级阅读!
收获五:借胡适的话,教育孩子们。在这节课快结束时,我拿着我刚刚网购的薛瑞萍老师的书对同学们说:“大家请看一看,这是胡适先生说的一段精彩的话,正好在我刚买的这本书的封面上,我读给大家听,大家把他这句名言记在书上更要记在脑海里。‘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失败,是由于过去的不努力。我们要深信:今天的努力,必将获得将来的大收成。你要相信,世间没有白费的努力。——胡适’记下来后,给大家一分钟时间把这句话背过。”孩子们没有用上一分钟就都把手举起来了。我借此机会教育大家,反思自己的上学期的期末考试,再想想自己怎样奋斗自己的将来。
也许我追求的目标较低,这节课下来,我反思来反思去,还是觉得比较成功,当然是于我昔日的语文课堂相比。我相信自己和孩子们教学相长的。
加油,我的孩子们!
我的教学反思14一、教材分析:《我的母亲》是一篇传记,文章内容翔实,饱含感情,既写出了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又写出在大家庭环境中作为后母维持家庭关系的不容易,表达了爱子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绵绵无尽的怀念。作者把自己的成长与母亲的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着重写出母亲对自己的“做人的训练”,对自己少年时代乃至一生的重大影响,由此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理解与感激。因此,教学本文应该从宏观上确立把握好重点,解决好难点,同时还要注意拓展学生的视野,感悟胡适及其作品所包含的人文内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文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
(2) 理解作者通过对母亲生活片段的回忆,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感人至深的普通而伟大的母亲形象。
2、过程与方法:本文教学时应从三个角度展开,也就是分三个环节进行:
第一个环节,看课文,读标题,了解作者,对课文及作者作一般性的了解。
第二个环节,立足课文,感知内容,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所在,为训练语文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熟读全文,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成为本文的重点。
第三个环节,立足课文向外看,拓展视野,增长见识,丰富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味母亲宽容、善良、温顺、刚气的品格;了解“母亲”为人处事对作者的影响。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母亲为人处世和教子方式的理解。
我的教学反思1520xx年3月19日,我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讲了一节语文生本汇报课:《我的母亲》(作者:胡适)。
我个人感觉《我的母亲》还没有完全放开,其实事实也是这样。出于对课本重点的考虑,还是先让学生分析课本一半时间,课外拓展一半时间。如果完全放开,课内知识可以用三分之一的时间,课外知识可以用三分之二的时间,这样学生的阅读量就会很快上来。
课后领导说:“活而不乱,把传统课堂与生本课堂的优点有机融合,打造了全新的高效生本课堂。”老师说:“有思想、有高度、有方法,确实让我们学了不少知识。”学生说:“连校长都知道我写的诗好,真高兴!”附学生原创诗:
骨肉情
诗/刘信志 20xx级2班
骨肉亲情千世缘,母爱如瀑剪不断。
母亲宽容皆为我,我身为子怎偿还?
如果您认为我只会吹牛,那就错了。我是由这节课的比较理想想到了另一节课的不理想。两节课的相同之处是:同样的内容;同样的老师。不同的是: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教学方法。3月15日我在一班用师本法讲《我的母亲》,不成功;3月19日我在二班用生本法讲《我的母亲》,很成功,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原来因为这之前我详细备了课,特别是了解了许多关于胡适的材料,3月15日那天,我在一班按照正常进度讲《我的母亲》,拓展了知识,拔高了内容,因为把课备细了就总想一吐为快,讲着讲着就刹不住车了,都是详细备课惹得祸。下课铃响时,我和学生都长舒一口气:终于讲完了。我讲得好累,学生听得好疲惫。
我边往二班走边想:生本前我也是这样讲课,生本后学生怎么就突然不适应了呢?啊,知道了。原来是生本七周学生已渐渐习惯了说自己想说的,听自己想听的教学模式,突然换成老师“一言堂”,他们就都蔫蔫的了。当学生习惯了生本,对老师的“一言堂”是多么没兴趣。所以到3月19日讲生本汇报课时,我毅然推翻了这之前的师本讲法,坚定不移的用了生本法讲《我的母亲》,虽然课堂上会增加很多不可预知的情景,但我和我的学生们还是成功了。
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内容,就是因为在不同的班级采用了不同教学方法,便产生了云泥之别,这怎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学生好学的教育,才是绿色无公害教育,这正好诠释了生本教育的内涵。
当学生习惯生本之后,学习是那样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