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2-12-28 18:15:39
家庭的心得体会

家庭的心得体会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庭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家庭的心得体会1

一、发现错误,应放手尝试,不要大加谴责、恐吓

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可以积累经验教训。许多家长在孩子犯错误时,一味大加谴责、恐吓。其实,犯错误是很好的学习机会。这种做法的出发点是阻止孩子再犯同样的错误,但这样做常常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孩子们或因害怕受责备而不敢冒险,失去学习新技巧的热情和胆量;或产生反叛心理,反其道而行之。如果处理得当,可以将犯错误转变为绝好的学习机会。所以,当孩子想要尝试新事物时,大人就算已经预知会遭到失败,但仍应该让孩子去试试看。

也就是让孩子有机会尝试失败的滋味。有的家庭中,当孩子准备做新的尝试时,家长或是说当心啊……或者干脆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了,这样既剥夺了孩子尝试新事物、获取新经验的机会,又扼杀了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必须要放手让孩子去大胆尝试,进一步获取新的感性经验。

二、发现优点,应积极肯定,不要抓着缺点不放

父母要有敏锐的目光,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从而肯定、鼓励他们。事物的发展总有两面性,父母的目光千万不能停留在反面,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优点。记得有位老师在评价孩子的作品时,说得非常精彩,对每一幅画都是持表扬肯定态度,当老师拿出一幅画得乱七八糟的画,老师看了看,惊叹地说:“大家看啊,这幅画,他用了多少种颜色啊,我们一起来数数…”我觉得所有的父母都要向这位老师学习,深入挖掘孩子的优点,充分肯定孩子。这样更加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积极性。

有些父母的眼睛总是盯住孩子的缺点,并翻来覆去地讲这些缺点,这样不但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例如:有些孩子有偏食的毛病,父母甚为着急,希望孩子改掉,逢人便说:“这孩子只吃鱼、肉、蛋,蔬菜不沾边……这可怎么办呢?”其实,当着孩子的面数落缺点,更会加剧他的缺点,就会出现越管越糟的现象。

三、培养习惯,应前后一致,不要随心所欲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往往会制订一些“规则”,如:看电视不能超过半小时、晚上8:30前睡觉、上床后听半个小时故事等等。对于这些规则要保持前后一致,不能一忙把什么都忘了。这样不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在家中所作的决定或规则,所有的家庭成员必须保持一致。否则,就会影响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总之,在家庭教育中能注意以上三点,将会使您的孩子更加深刻地感到父母的疼爱、信赖和期待,这将是良好家庭教育的开端。

家庭的心得体会2

现在很多家庭教育都忙着抓孩子的学习,抓孩子的分数,参加一些辅导学习班一类的,把孩子的教育都寄托于学校教育,而实际上,孩子今后的学习发展决定于他(她)的习惯,当孩子养成了各种良好的习惯后,自然就等于收获了成功。虽然学校教育相当重要,但是家庭教育也不可忽视,毕竟孩子在家的时间也比较多的,正所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平时应多看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学习教育孩子的理论,掌握一些教育的正确方法,现在我只是谈几点我个人的看法:

一、要尽可能创造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家庭和睦,才能使孩子有安全感,形成健康的良好性格和心理,所以我与老公之间即使有矛盾,当着孩子的面也不激化,多花时间与孩子接触交流,每逢周末我和老公陪女儿聊天、购物、玩耍让女儿尽情享受家庭的温暖,体会父母的关爱。

二、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劳动习惯。现在都是独身子女,有些父母对孩子宠爱过度,使孩子从小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严重影响孩子将来的发展。我从小要求女儿随我一起洗手,饭后把残羹处理干净。衣服、鞋子脏了及时更换,陪伴大人一起清洗,由于我的坚持,慢慢地女儿养成饭前就餐,鞋子自己洗的好习惯,且不觉得苦与烦恼。她的房间让她自己布置,台灯、椅子、书、笔等用具自己摆放,我只作参考。建议她制作两只小花篮,作为笔筒和纸屑捅。奶奶看了直夸,女儿乐开了花,感受到了劳动成果的喜悦。如今,女儿上高中了,住宿在校。第一次回家对我说,铺床、挂蚊帐、整理衣服等事情都是自己独立完成的,宿舍里其他学生都由父母代办,女儿言语中自然流露出一种自豪感。

三、要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我从小教育女儿上课要专心听讲,作业及时完成,把每天的回家作业写在小纸上,然后放在铅笔盒里,所谓好记性不及懒笔头么。回家做作业时,把回家作业全放于写字台上,做到先复习再解题,先做容易的再做困难的,完成一门学科的作业就放入书包里。不会的不懂的问同学,请教老师,不要退缩。晚饭后每天花40分钟时间阅读一些报刊杂志、名家散文、名著,而《读者》必读的,拓宽了知识面,为写作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由此连续二年在《姑苏杯》当场作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四、要注重孩子独立处事、独立交往习惯的塑造。我们有意识地带她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到公园游玩,鼓励她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在此过程中教会她如何与人相处,让她懂得谦让礼貌,文明诚实。有些家长不太情愿让子女担任科代表等一些班务劳动,认为分心耗时,影响学习,我鼓励女儿要认真负责主动,多与老师接触,多与同学交流。我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使孩子的社交能力,独立自主能力得到锻炼,协作素质得到了提高。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体会而已。总而言之,每个家长心愿是一样的,都想帮助自己的孩子,想尽最大的可能与孩子共同成长,那么请用一颗宽容的爱心和耐心,去关爱孩子,鼓励孩子,让孩子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吧!

家庭的心得体会3

昨天晚上睡觉时,女儿很神秘的对我说:“妈妈,今天晚上泽辉没有认真写作业,你猜他妈妈是怎样治他的?

我急忙纠正孩子的用词不当:“那不是治,是教育。可是泽辉他妈妈也太坏了,这么冷的天让他在外面,我把泽辉领进屋里,他妈妈又把他赶出来了。”听了女儿的话,我连忙说:“你要是不听话,我也会把你赶出去的。”女儿仍然嘟囔着:“那你也是个坏妈妈。”

在这之前去泽辉家串门,当与他妈妈谈起如何教育孩子时,就亲耳听到她这样说:“孩子不听话就打,舍不得打,只会把孩子惯坏了。”回家我把这话对老公一说,他坚决反对,不赞成用打的方法教育孩子。

通过这件事,我陷入了深思: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人们的腰包都鼓得足足的,孩子的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各种教育观点、教育理论、教育模式铺天盖地而来,其中也有一些“快乐教育,成功教育,赏识教育……”哪个做家长不把孩子的教育当做头等大事?可为什么孩子们不领情呢?

我突然想起在一本书上说过这样一句话:“当孩子知道你在教育他时,你的教育已经失败了。”那么,教育究竟是什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去教育孩子呢?我回忆起小时候的一个 ……此处隐藏19071个字……照日程表行事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要让孩子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会掌握自己的自控能力,比如如何调节看动画片或玩游戏与写作业的调节控制及时间的控制等,使孩子在一个劳逸相接,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中健康成长。在此对所有代课的老师真心地说声谢谢!也非常感谢学校为我们家长提供这次难能可贵培训的机会,万分感谢!仓促之笔还望见晾。

家庭的心得体会14

月考结束,班级整体考得很好,但有两位学生残卷,且书写极差,成绩自然不理想。于是和家长进行沟通联系。第一位家长表示一定配合学校,力争把孩子的成绩提上去。

“老师,您辛苦了!”第二位家长听完我的描述后不紧不慢地说,“我和孩子爸爸都主张孩子要快乐学习,只要孩子身心健康,这比什么都重要!……”我越听越不是滋味,因为家长把快乐理解成放纵。

时代日新月异,再提倡头悬梁锥刺骨固然不宜,但也不能片面理解新的教育理念。“快乐学习”是在快乐中学习,然后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其目的是学习,绝不是因为追求快乐而放弃学习,因为追求轻松而自由散漫地学习,随意地应付学习。

“快乐学习”要求我们为人师者为人父母者多开动脑筋,尽量让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活泼,有趣快乐。幼儿期的女儿非常胆小,穿套头衫时眼睛要处于一段黑暗,有时会挂到耳朵,有些不舒服,孩子害怕,常常哭闹。妻子便设计了一个“躲猫”游戏。妈妈也找来一件套头衫,先把头用衣服遮起来,大喊“猫儿”。孩子看不到妈妈,急忙上前去拉遮住妈妈的衣服,妈妈适时地把脑袋从衣衫露出来。女儿一看见妈妈的脸,高兴得哈哈大笑。玩了几次后,妈妈把女儿的套头衫拿来,套在孩子的头上,重复上面的游戏,大喊一声“猫儿”之后,女儿的脑袋顺利穿过衣服。

当孩子把穿衣服当作“躲猫猫”游戏的时候,对黑暗的恐惧就变成消失了。穿衣服是目的,设计一个快乐游戏是过程,最终让孩子乐意穿上衣服,而不是孩子不喜欢穿套头衫就不穿,换一种纽扣衫。

学习本身必定是辛苦的,“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放清香”,“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些流行千年的古语,正是学习的真实写照,激励过无数寒门学子不懈奋斗。我们对先进的教育理念一知半解,结果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稍遇一点困难和挫折,便以新理念为由进行搪塞,常此以往,孩子的惰性必然养成。

同事的儿子即将升入小学,要说没有压力那是假的。于是同事开始让孩子提前识字。同事没有把识字变成一场霸王硬上弓式的灾难,而是设计了一个“警察抓小偷”的游戏。比如今天学习“火”字,孩子就是警察,“火”就是小偷,孩子耳熟能详的读物便是茫茫人海。儿子坐在爸爸的双膝上,拿出自己已经听爸爸妈妈读过千百遍的故事,把里面所有的“火”字都一一捉拿归案(即用铅笔圈出来)。这不仅仅是识字游戏,更是一种亲子活动。这才是真正的快乐学习。

有很多亲戚朋友询问我到底要不要提前让孩子识字,学英语。我认为,如果是这种快乐学习,那当然是十二分必要了;如果是痛苦不堪生硬僵化的死记硬背,不学为好,因为它会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

“快乐教育”是在快乐中让孩子的趣味得到提升,意志得到磨砺,身体得到锻炼,从而得到更高的快乐体验,而不是为了肤浅的快乐放弃教育。周华健《真心英雄》之所以火遍全球华文国度,因为歌里“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唱出世间普适的真理。

学习就是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读书肯定没有看电视轻松,但一旦领略读书的境界,其愉悦则是难以忘怀的。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描述的就是这种沉浸在阅读中的审美体验,非电视电影所无法比拟的。学习就得完成功课,完成功课肯定没有打游戏上瘾。但以我的经验看,打游戏带来的是空虚,而学习获得的是充实。一旦孩子体验过这种充实感,他的快乐是无法言表的。

耐心听完家长对教育观点的阐述,我思忖良久,然后缓缓说道:“你的孩子身心健康吗?”家长自豪地回答:“那当然了!”我字斟句酌地建议:“既然孩子身心健康,我们还是引导孩子努力搞好学业,毕竟学习是一个学生的本分!”家长同意。我找到学生,先让他阅读我的前文《“差生”的三大标志》。学生读完后,表示一定坚持练字,改善书写。

坚持一段时间,他的书写有所长进,考试成绩也渐渐提升。据我观察,孩子在学习语文上明显有了自信,练字的劲头越来越大。我时常看见他在课外时间端坐于桌,要么练字,要么阅读。他获得了学习的愉悦,感受到自我提升的快乐,这才是真正的快乐学习。

家庭的心得体会15

刚开始看到市妇联《关于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的通知》的时候,我眉头皱了皱,最美的标准是什么,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在平时走村入户工作时印象里这样的家庭还真不少,貌似大部分家庭都能符合要求,但细细想来要找典型家庭并非易事。为了找到这样的典型,营造寻找“最美家庭”的氛围,我们把活动从机关单位拓展至各村各户,采取发放倡议书、张贴广告、设立活动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吸引更多群众积极参与,诚邀广大村民与镇妇联一同寻找“最美家庭”,推荐“最美家庭”,争做“最美家庭”。

随着宣传的深入,典型家庭逐渐多了起来。是的,这项工作,不是要让人有多震撼,也不是要让人有多感慨,更不是要让人感动地声泪俱下,而是去感受点滴幸福的瞬间。从工作的角度,我是有些惭愧的,并没有挖掘出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但是我尝试去直接接触了我眼中的最美家庭,尝试着去描绘一种普通人的幸福模样,尝试着去用另一种方式感知自己的幸福家庭。在走访中,有一对企业家,在艰难的创业之路上,夫妻互相扶持,在丈夫倾吐创业不易时,妻子默默的泡上一杯茶,淡淡的说:“不都过去了吗”,这是默契的幸福。一对六十余岁的老夫妻,退休后依然发挥余热,每天带领大家跳广场舞、学太极拳等,遇到刮风下雨,还起早义务清扫广场积水,让参加晨练的朋友有个好站脚的地方,这是奉献的幸福。一对年轻的小夫妻,两人是大学同学,为了爱情,妻子远嫁兴化,如今已怀孕八月,年轻的丈夫一有空,就会贴在妻子的肚子上和可爱的小天使说话,这是甜蜜的幸福。一位平凡的妻子,在丈夫意外去世后,坚持把丈夫生前欠下的所有菜籽钱全部还清,她说不能让丈夫在九泉之下不安,这是诚信的幸福……原来,“最美家庭”的典型很多,只是平时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在寻找“最美家庭”的过程中,我每天都感受着幸福。这一个个幸福的瞬间也在教我经营自己的幸福,这样想着,忽然发现,我的家,何尝不是一种最美。

一个最美的家庭其实不关家庭人员多少的事,只要家庭成员和和气气,多沟通交流,互相理解,互相关怀就好,所谓家和万事兴,家庭人员和睦相处才是一个最美的家庭。每一个“最美家庭”的背后,都聚集着一个个“最美”的人。正是有了这一个个家庭成员的向心力,这个家庭才符合最美的标准。每一个“最美家庭”,都洋溢着崇德向善的怡人芬芳,散发着温暖你我的心灵热度。或许,他们并不是满天星辰中最为亮丽的一颗,或许,他们并不是尘世径陌中最新的一朵,但他们更多的是在平凡生活中坚守,在事业发展中奉献的普通家庭,他们用自己善良的心,朴实的行动,搭建了属于自己幸福的天地,虽然平淡,却发挥出巨大的正能量,照亮了社会,为美丽大垛建设添砖加瓦。

《家庭的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