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感言

时间:2023-03-17 18:16:27
大学毕业感言(通用14篇)

大学毕业感言(通用14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由于外界事物接触而引发思想的火花,这时就可以写一篇感言。那么感言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毕业感言,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毕业感言 篇1

今年恰是李彦宏大学毕业20周年,活动现场南开学生为此特意准备了一组图片回顾李彦宏的大学时光,回首往事,李彦宏由衷感慨:"现在回想起来很多大学时候发生的事情像昨天一样,历历在目。"大学时苦研信息技术,今天仍然站在搜索引擎最前端的李彦宏说:"从我自己的心里感受真的是没有什么变化。大学的时候在做自己想做的事,到现在还在做自己想做的事。"

讲座中,重回校园的他也与同学们分享到了在他眼中大学最可贵的东西:"在大学里头增长的见识,你见过的人,你接触过的教授、同学,你经历过的一些事件,逐步塑造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奠定你以后做决策的时候具体会做什么样的选择,这些方法论这些人生观是大学时候塑造的。"而深受现场热情气氛感染的李彦宏也向学子们表白了自己的校园情结:在百度的多次搬家中,"很多时候我的办公室还是能够看到校园",希望能与学校、与学生更加贴近的心情溢于言表。

在李彦宏看来,一定要多给年轻人机会,一个人的创造力高峰是在30岁以前,但他同时提醒年轻的创业者:"在做任何事之前还是要计算的,不是一个猛子扎下去什么都不想的。作为一个创业者,你要冒险,但是冒什么险,你能够计算出来的风险。你要计算这个风险有多大,这个风险如果随便一个人冒有多大,你有什么优势能够冒的险比别人的危险要小。"

对90后充满信心:

未来一定会比我做得好

20xx年起90后将成为进入职场的主流人群,李彦宏认为这一代年轻人即将拥抱的是属于中国的大好时代:"我周围很多国外的有识之士、世界五百强CEO都看到了这一点。

"他们告诉我,以前欧洲贵族的长子不在欧洲继承他们父辈的产业,漂流到美国去创业。结果今天我们看到美国是更富有的国家,他们到美国过的日子更好。现在的世界是中国的世界,我要让我的孩子到中国来学中文,我要让他融入中国的社会,我要让他在中国找到他发展的潜力。"

在新的时代,李彦宏同样对中国的90后充满信心,他的话语充满了激情与鼓励:"现在的世界是中国的世界,中国有5亿的互联网民,美国总共人口只有3亿多,所以他们再也没有机会在绑定人口上来超越中国了。这样的一个历史时刻,我赶上了,大家也赶上了。所以90后只要做得好,市场会非常大,机会非常多,相信未来你们一定会做得比我好!"

活动结束,天津工业大学的一位男生一回寝室便晒起了幸福:"今儿去南开听李彦宏先生做宣讲哦,着实激动了一把,回来把宣传海报偷走,哈哈!"而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物理学类的刘剑峰则在微博上留言:"以前总想出国,然后不再回来,因为国内条件太差,但是李彦宏先生的事让我知道,国内条件艰苦一样可以有所成就,我现在的理想便是在国外有所建树后回国创建一个世界顶级物理研究所。"

正如李彦宏所言,这是一个90后的时代:"你们拥有我们这一代人所没有的机遇,是很幸运的,大家一定要能够抓住这样的幸运。"

校方点评

南开校长龚克盛赞李彦宏:

"你是信息化大潮的弄潮儿"

在"看见你的光芒李彦宏与你面对面"活动上,南开大学校长龚克教授正式聘请李彦宏成为南开大学兼职教授,并为李彦宏致送聘书,佩戴校徽,两人共同为南开—百度协同创新工程中心揭牌。

活动现场,龚克为到场同学历数了李彦宏从北大毕业、出国留学(微博)、在硅谷写作、回国创业的人生历程,并以一句"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的著名诗句,将李彦宏比喻为时代的弄潮儿。

"李彦宏先生在我的心目中是一个信息化大潮的弄潮儿,"龚克说,"不知道大家熟悉不熟悉弄潮儿的概念,真正的弄潮儿立在涛头而不在意这是不简单的。我想李彦宏真是立在我们信息化涛头的弄潮儿,李总这样的人是不简单的。"

对于这样的赞誉,李彦宏打趣地说:"我其实没有给自己贴过弄潮儿这个标签,从来没有想到这个行业是这么危险的行业。"引发现场同学一片会心笑声。而对于如何适应快速变化的互联网行业,并争取成功,李彦宏也分享了自己的心得:"第一你要专注,第二真把它扎下去,扎深。没有人能够比你看得更深刻,这样你才有创新,别人没有看到的你看出来了,别人没有想到的你已经做出来了。"

龚克表示,"非常有幸聘请李彦宏作为南开大学兼职教授",也期待李彦宏能与南开一道"创造一个协同创新的奇迹"。这个消息也通过"南开大学那点事儿"的微博从现场传遍了整个南开校园,南开的同学们纷纷在讨论李彦宏成为了"南开新人","惊喜+自豪~"。

现场花絮

天津学子创意互动

李彦宏粉丝千里单骑索拥抱

"出来的时候好多人围在车那里等李彦宏出来。"在近日李彦宏走进南开校园与90后学子面对面活动结束后,一位南开大学的女生回到寝室在微博上写道。此次交流中,天津学生的热情、机智及与李彦宏的互动成为当晚的一大亮点。

活动现场,一群来自南开—百度联合实验室的学生特地组团前来聆听技术偶像的心得,敖耐勇博士代表实验室表登上舞台,将印有Nankai Baidu Joint laboratory字样的联合实验室专属纪念杯赠予李彦宏,水杯上联合实验室的英文首字母是红色的NBJL,实验室研究成果在数据库领域的顶级学术会议VLDB 20xx上发表,是该会议举办37年以来,第一作者单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第12篇论文。未来我们要继续努力,成为南开和百度值得骄傲的创新基地和人才来源。这一颇具个性的举动赢得了现场南开学子的欢呼。

作为"抢答百度招聘试题,赢面试机会"微博活动获奖者的王丹获得了向李彦宏提问的机会,专程从沈阳赶到天津的她在问问题之前鼓足勇气提出了一个要求:"Robin能和你拥抱一下吗?"这位大胆的粉丝在大家的注目下成功获得了偶像的拥抱,她激动地拿着话筒说:"我可以非常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我现在非常的不淡定。"

另一位微博获奖者孟军贤则关心李彦宏作为500亿美元市值企业的CEO,每一天是怎么过的。李彦宏笑着说他现在每天都还在上班,"有时候太太说你怎么这么早就走了,我说我到公司有事儿。她说你跟辛勤的小蜜蜂一样。在很多人看来我每天去上班会很枯燥,但我自己觉得每天都很有意思。"

访谈进入尾声时,南开校园主持人代表南开全体学子赠送给热爱植物的李彦宏一株西府海棠幼苗,感谢李彦宏献上的精彩演讲,"也希望在它枝叶茁壮后的某一天,Robin还会再次来到南开,再来跟同学们进行这样的对话!"

  大学毕业感言 篇2 ……此处隐藏13805个字……旅程。转眼离别的时候就要到了,真希望时间慢些走,让我再多点时间好好享受下大学里的生活,友谊。大学的生活真好,回忆起来诸多辛酸苦辣。

首先我想谈谈我在大学的收获。其实原先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上回应聘主考官问我这,记得当时为了求职说了些冠冕堂皇的话,现在觉得大学我的收获并不是学到了多少知识,也并不是受到了那个教授,老师的熏陶,点拨,而是学会了怎么去为人处世,怎么去独立,怎么去快乐的生活,怎么去正确的看待,分析社会的一些问题。这也许就是所谓的成熟吧,我觉得这些应该比知识还要重要些。

在中学同学印象中我也许是个勤奋,刻苦努力的人,但是在大学同学印象中,他们原话是你活的比较悠闲,其实意思是懒散,呵呵。确实,大学我过夜,挂过科,顶撞过老师,逃课,抄作业是很正常的事,但是我并不认为这就是所谓的堕落,一方面因为我觉得初中是身体上累,高中是精神上累,大学有时只是想让自己随心所欲的生活一下,但还是有些人说看见你天天开开心心的,一定能长寿的,很高兴我大学里学会了怎么去让自己快乐的生活,也带给身边的人快乐。另一方面我还是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怎么做的,考试前半个月我会是最努力的一个人,上回应聘我简历第一个做好,天天睡懒觉的我应聘前一天起了个大早床去华科打探招聘信息。

大学同学都是从农村来的,家庭条件和我家一样都不是怎么好,但从他们身上我看见一种可贵的朴实,没有谁浪费东西,没有谁攀比谁穿的好或差,大家都明白父母赚钱的艰辛。都说大学是半个社会,但是我感觉到同学之间只有单纯的同学情,朋友情,兄弟情,大家最高兴的事就是一起出去吃饭了,没有多余的钱就点几个小菜,有多余的就搞点酒。也许我以后会走过很多地方吃过很多天下美味,但是我最怀恋的肯定还是大学学校门口的豆瓣鲫鱼和麻辣豆腐了。

还记得和老蒋,红军一起在食堂门口摆摊卖书,每回赚个十几块钱就去食堂挥霍掉。还记得和拐子,小罗还有两个姐姐去教室整气势(就是打牌),输了就画乌龟。还记得有回夜停电我们回寝室从一楼翻上二楼,好黑人啊,还记得在球场上飞奔的快乐(现在长胖了,跑起来有点吃亏了,哎,颠峰状态已经过去了),还记得全班一起坐22个小时的火车去上海游玩、实习。在火车上一起忍受饥饿,疲劳与颠簸。在上海一起参观大型船舶,憧憬着未来……

大学的工作,一个行业的兴衰决定着大学生的就业,还好船舶行业现在发展的相当好,我们毕业生也跟着沾光。当我找到工作时马上跟认识同学,朋友,亲戚打电话,有些人认为我是炫耀,其实并不是炫耀,我只想过“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生活,我也没有炫耀的资本,只是大学以前有些很要好的说我这么内向,不善交际的人以后谁要啊!我现在只是想向他们证明自己(就这么单纯的想法)。有些亲戚很势利(还是很怀恋小时侯,虽然亲戚们都没有什么钱,但之间的关系相当融洽),瞧不起我的父母,我只想告诉他们,我父母虽然没有你们有权,有利。但他们用微薄的收入也把我培养出来了,用他们的慈爱教会我怎么做人,也没有求过你们什么,也没有占过你们便宜,有个同学说“以后努力赚钱砸死势利的人”但是父母从小就培养的了我宽广的胸怀,对我身边的每个人我都会真诚对待,但我会用我的方式告诉他们怎么为人。

在毕业之际,我唯有祝福所有的同窗都能在这缤纷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精彩。

  大学毕业感言 篇13

遥记当年,初出家门,来了异地,心怀好奇,傻里傻气混过了大一。大二正是尘埃落定的时段,开始去了教室晚自习,也用了一个月的准备时间拿下专业四级的考试,这是那一年唯一能够回忆起来的东西。大三是为个人目标奋斗的开始,欣喜于开学初的付出,却遗憾于它的昙花一现;大四的日子似乎过的异常快,一种快要解脱的感觉,看什么人和物,也有意识无意识的居高临下,一眼看穿,一副过来人的神气,什么也不在话下,没什么能够在乎的。

也许,真是量变引发质变的结果吧!大四,很奇特的一年:曾满怀着信心与期望,抱着自我亲手精心制作的推荐表和个人简历,穿梭于各类招聘会上,奔走于大街小巷;曾因恋爱的失败而不无伤感地去看了雨中那片轮渡的海;也曾因巧妙婉拒一个欣赏自我的接收电话而愁中生乐……

毕业倒计时里的一个个告别的夜晚,以前那枯燥、无聊、单调、烦闷的每一天,也都被我们好生珍惜了一遍又一遍!学校的每个地方,都能触动人的某条神经!失去才明白珍惜,虽是句老掉牙的话,但此刻,方真切地感受到确是箴言!

太多的故事,都在不知不觉中,被轻轻逝去的或黄或绿的岁月悄无声息的湮灭了。留下的,能够被称作痕迹的东西,也在蓦然回首的殷殷寻觅中,或明或暗,或全或缺,或隐或现,或喜或悲,溶为毕业临别聚会上那一杯杯丝丝渗入肚肠而化串串点点离别泪的甘涩水酒。都道生别常测测,送别聚会上的片片断断,均于刹那间定格为一幅幅美丽动人的不老图片,页页夹藏于那一扇扇多是尘封了四年的心的扉页。逝去的将不再来,并且越来越远的离去,再麻木,也足以引起心头的惆怅与不安……

  大学毕业感言 篇14

毕业,就像一个大大的句号,从此,我们告别了一段纯真的青春,一段年少轻狂的岁月,一个充满幻想的时代……

毕业前的这些日子,时间过的好像流沙,看起来漫长,却无时无刻不在逝去;想挽留,一伸手,有限的时光却在指间悄然溜走,毕业答辩,散伙席筵,举手话别,各奔东西……

一切似乎都预想的到,一切又走的太过无奈。每一天,我们都会有意无意地再逛逛学校,看一看它今日的样貌,想一想四年前它如何迎来稚气未脱的我们。走了四年,似乎又走回到了起点。突然觉得,四年的同窗、身边的朋友,比想象中要和善、可爱得多!星光下的夜晚,每一个都温柔如风。图书馆的门还开着么,考研时历战过几个月的那间自习室,不知还有多少人再那里继续追寻着自我的梦想,一向对那段埋头苦读的日子心存感激,不论结果如何,它让我收获了很多……

一幕幕的场景就像一张张绚烂的剪贴画,串连成一部即将谢幕的电影,播放着我们的欢乐和忧伤,记录着我们的青春和过往,也见证着我们的友谊。

大一的时候,觉得生活是橙色的。太多新生活扑面而来,新鲜而灿烂,热情而紧张。橙色的记忆里,有第一次见到知名教授的激动,第一次加入社团的好奇,第一次考试的紧张……

大二的时候,生活是绿色的,青春拔节生长,旺盛得像正在生长的树,梦想也一点点接近现实。跟教师讨论问题时,看见他脸上满意的微笑;跟老外对话时,给自我打了个满意的分数;开始熟悉学校里任何一处美食,也常常上网聊天呆到很晚……

大三的时候,生活变成蓝色。我们冷静了下来,明白自我离未来究竟有多远,并要为此做出选择:出国,考研,还是工作。所有与这个决定相关联的一切都可能会变化,大四的生活,像有一层薄薄的灰色。在各种选择里彷徨,每一个人都忙忙碌碌,一切仿佛一首没写完的诗,匆匆开始就要匆匆告别。但那灰色里,却有记忆闪闪发亮。那些彩色的岁月,凝成水晶,在忙碌的日子里,它们是我们的资本,也是我们的慰藉。再见了,我亲爱的母校。我最终要走了,但你把花的形象留了下来,你把花的芬芳留了下来,你把我们共同浇灌的期望也留了下来。

今后只要我想起你——我的x学院,你的岁月就会永远地鲜艳,永远地芳菲,永远辉煌灿烂!

《大学毕业感言(通用1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