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导游词

时间:2023-02-21 08:27:20
西山导游词15篇

西山导游词15篇

作为一名专门引导游客、助人为乐的导游,时常会需要准备好导游词,借助导游词可以更好地宣传景点,引导游客观光游览。那么问题来了,导游词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西山导游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西山导游词1

从孝牛泉再往上走就可看见有石洞若门,穿过石门眼前豁然开朗,这里就到了“揽海处”。在走过了一段狭小石道后,到了如此宽敞的地方,使人豁然开朗。若从平台望出去,海天相连,更使人感受到天地的广阔,自然的博大,“天人合一”之感油然而生。而且从山门经过艰苦的攀登到了这里,气喘吁吁的游人们可稍微休息一下了,在观赏湖光山色的同时也可品读一下石壁上众多的摩崖石刻。石壁南侧有明代傅宗龙写的对联:“一径飞红雨,千林散绿荫。”书法苍劲雄奇,联语意境优美。对联所在的石室洞顶雕有彩凤衔书一函。传说黄帝在洛水,有凤衔书,大禹受而天下大治。这浮雕表现“洛献书”的传说。大家请看在石壁上刻有“普陀胜境”四个字,我们知道普陀是佛教的名山,那么在道教的胜地中为何出现佛教词语?这其中体现了一种存在于我国宗教中的普遍现象:儒、释、道三教是互相渗透、互相包容的,这种现象在明、清时期特别显著。如刚才我们参观过的孝牛泉,其中就有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融合,而此处则是佛教和道家思想的共处,在后面的景点慈云洞中我们还能看到观音像,更能体现出这一特点。

从这里开始我们走进石隧道,大家请看隧道石壁上的五个红色大字:“长歌怀采薇”,它出自初唐诗人王绩的五言律诗《野望》,说的是周代武王伐纣,商朝灭亡,忠于商朝的伯夷、叔齐不愿吃周食,隐于首阳山中采薇而食,终致饿死的事。作者通过对伯夷、叔齐的追怀,表达了自己处于隋唐之际,改朝换代时的感触。伯夷、叔齐的“气节”历来被儒家所赞扬。这表达儒家思想的诗句镌刻在道家的石窟上,就是刚才我给大家介绍的中国文化儒、道融合的特点。

西山导游词2

西山位于昆明市西郊15公里,由华亭山、太华山、罗汉山等组成。它峰峦连绵40多公里,海拔1900米至2350米。相传古时有凤凰停歇,见者不识,呼为碧鸡,故也称碧鸡山。又因形状像卧佛,也叫卧佛山。西山森林茂密,花草繁盛,清幽秀美,景致极佳,在古代就有“滇中第一佳境”之誉。从昆明城东南一眺望,西山宛如一位美女卧在滇池两岸。

她的头、胸、腹、腿部历历在目,青丝飘洒在滇池的波光浪影之中,显得丰姿绰约,妩媚动人,所以又叫睡美人。民间传说,远古时一位公主耐不住宫中寂寞,偷偷出了王宫与一小伙结为夫妇。后来,国王拆散了这一美满姻缘,并用计将小伙子害死。公主悲痛欲绝,痛哭不止,泪水汇作了滇池,她也仰面倒下化作了西山。西山现已辟为一座森林公园, 景点较多。每年阳春三月,昆明人有“三月三,耍西山”的习俗,届时四方士民云集聚会,唱山歌,对小调,耍龙舞狮,野餐赏景,热闹非凡。

登西山龙门观日出,面对烟波浩淼的五百里滇池,令人心旷神怡,给人带来无穷无尽的遐想。

著名人民音乐家聂耳的茔墓也置于园中。

除了上述景点,在西山森林公园,最难得的应该是森林里清新无比的空气,从高处俯瞰滇池乃至整个昆明的感觉,是与众不同的。也是春季踏青的好地方。

西山坐落在滇池的西岸,又称碧鸡山,元代为“滇南八景”之首。明代居“云南四大名山”之冠。“滇阳六景”中被誉为“碧鸡秋色”;清代“昆明八景”中“滇池夜月”即滇池西山夜月;而在当代又是“昆明十六景”之“睡美人山,龙门飞峙”。远眺西山群峰,既像一尊庞大的睡佛,又似一个美丽曲腿仰卧在滇池畔,象青丝垂海的睡美人。因此西山称为“卧佛山”,又称为“睡美人山”。

西山华亭寺、太华寺、三清阁、聂耳墓、玉兰园掩映茂林修竹深处,龙门石窟嵌缀千仞峭壁之上,千亩小石林攒列罗汉山飞云奇秀飞巅,气势磅礴的湖光山色,丰富厚重的千年历史文化,使西山独具神秘的魅力,吸引着中外的游客。

西山,昆明“金碧湖山”的象征,雄、险、奇、秀、美尽在西山!

西山导游词3

西山位于昆明市西郊15公里,由华亭山、太华山、罗汉山等组成。它峰峦连绵40多公里,海拔1900米至2350米。是一个峰峦起伏、林木苍翠、白鸟争鸣、景色秀丽的森林公园。

西山相传古时有凤凰停歇,见者不识,呼为碧鸡,故唐代称为碧鸡山;元明以来,称太华山;因其在城西,群众习惯称它为西山。西山森林茂密,花草繁盛,清幽秀美,景致极佳,在古代就有"滇中第一佳境"之誉。远眺西山群峰,宛若一位仰卧于滇池之滨的"睡美人",她的脸、胸、腹、腿,以至下垂入水的头发,都历历在目,轮廓分明。

西山绝壁之上有一石坊叫"龙门",在此五百里滇池碧波帆影,尽收眼底。沿着新修的栈道可直上山顶的小石林。小石林虽无路南石林气势,亦别有情趣。整个西山风景区由香火旺盛的华亭寺,人民音乐家、国歌作曲者聂耳墓、花木茂盛的太华寺、道教景观三清阁及巧夺天工的龙门石雕共五大景观组成。

除了上述景点,在西山森林公园,最难得的就是森林里清新无比的空气,从高处俯瞰滇池乃至整个昆明的感觉。同时也是春季踏青的好地方,每年阳春三月,昆明人有"三月三,耍西山"的习俗,届时四方士民云集聚会,唱山歌,对小调,耍龙舞狮,野餐赏景,热闹非凡。

民间传说:

远古时一位公主耐不住宫中的寂寞 ,偷偷出了王宫与一小伙结为夫妇。后来,国王拆散了这一美满姻缘,并用计将小伙子害死。公主悲痛欲绝,痛哭不止,泪水化作了滇池,她也仰面倒下化作了西山。

西山导游词4

西山森林公园位于昆明西郊有“高原明珠”之称的滇池湖畔,距市区15公里,北起碧鸡关,南达灰湾,由碧鸡山、华亭山、太华山、太平山、罗汉山等山峰组成,由北向南逶迤升高,最高峰海拔2507.5米,最高的罗汉山高出滇池水面约620多米,西山森林公园。西山公园东濒滇池,西迤长坡,占地约889公顷。

目录简介概述景区介绍设施 收缩展开简介

西山峰峦起伏,林木苍翠,百鸟争鸣,涧壑流泉,云蒸霞蔚,景色秀丽。远眺西山群峰,既像一尊庞大的睡佛,又似一个仰卧的少女,故称“卧佛山”,又称“睡美人”。明嘉靖年间杨慎在《云南山川志》中赞美西山“苍崖万丈,绿水千寻,月印澄波,云横绝顶,滇中一佳境也。”在明代,昆明西山与通海秀山、巍山巍宝山、宾川鸡足山,合称“云南四大风景名山”。 全山除岩石嶙峋的罗汉崖外,均为繁茂的原始次生林,随高度变化森林垂直带谱十分明显。山体下部有以栎类为主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山体上部是云南松、华山松为主的针叶林,在海拔2150米以上的石灰岩地带,分布有冲天柏林和多种落叶阔叶林。西山植物多而集中,分布有167个科、594个属、1086种灌乔木和其他植物,药用植物也多达九十余种。还生长了一些珍稀树种,如台桧、鹅耳枥、化香树、八角枫、滇紫荆、云南樟、长柄桢楠等四季常青的树木。1998年起,公园致力于恢复 ……此处隐藏10438个字……公里而得名。从南梁王朝设桂平郡治于西山起,渐成为游览胜地。俗有“桂林山水甲天下,西山风景秀南天”之称。山上古树参天,清泉甘例,怪石嶙峋,石径曲幽。有李公词、洗石庵、龙华寺、乳泉亭、飞阁等建筑物。以西山为中心,包括金田村、金田营盘、浔州古城、白石洞天、大藤峡、罗丛岩、紫荆山、太平山原始森林等,总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有“桂林山水甲天下,更有浔城半边山(即西山)”之美誉。西桂平西山以“林秀、石奇、茶香、泉甘、佛圣”著名。峰峦嵯峨,数十乃至百余立方米的巨石叠嶂,中有怪石嶙峋,石径曲幽。石树参天,绿荫匝地,自然景观壮丽。西山茶名闻遐迩,清香可口,远销各地。泉甘历来为世人所称道。近年来,人们利用优质的乳泉水,酿制成了不少甘美的琼山历史悠久,保存有较为完整的广西佛教建筑:庙宇“洗石庵”,历代文人墨客赞赏西山诗词对联四千余首,周围有太平天国遗址金田村等历史文化遗存。龙华寺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为西山最宏伟之建筑。乳泉亭旁,泉从石岩流出,冬不竭,夏不溢,其味清甜,泡茶茶香,酿酒酒醇。西山茶、乳泉酒,远销各地,驰名于世。登飞阁,俯瞰远眺,南有白石青峰,北有紫荆五指,苍翠浓淡,远横于六七十里外,黔郁两江,双练交映,环抱城郭,浔城(今桂平)风光,尽收眼底。此外有官桥秋柳,云台曲水,碧云石径,古洞仙踪,飞阁明月等名胜,诗画妙境,引人入胜。历代诗人墨客留题摩崖石刻数十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西山导游词13

各位游客:

桂林西山景区位于桂林市中心,占地面积125万平方米,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便成为旅游胜地,是桂林最早被开发的旅游景区。

景区由西山群峰、西湖及隐山组成,里面群峰环绕耸立,西湖、桃花江相映带,形成山重水复的奇景。每近黄昏,夕阳斜挂山峰,云林变幻、金光万道、紫气蒸腾,是为脍炙人口的桂林老八景之“西峰夕照”。 此外,据载唐代天下西湖三十六,以桂林西湖为大,湖水明透如镜,山峦翠彩,倒映水中,是全中国唯一山水相连的西湖;湖中荷香涟漪,烟波袅袅,一玲珑小山其间若隐若现,是名隐山。隐山多洞,著名的有北牖、朝阳、白雀、嘉莲、南华、夕阳,合称“隐山六洞”。清代学者阮元所著的《隐山铭》中说:“一山尽空,六洞互透。”六洞各呈姿态,多与泉水相连,成为地下“龙宫”,人称“八桂岩洞最奇绝处”。

桂林西山景区还拥有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唐代南方五大禅林之首——西庆林寺的原址。现存的1000多件唐碑石刻、摩崖造像,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为整个桂林市最早、最多的摩崖石刻。这里历代游踪不绝,唐代鉴真、李渤、戎昱,宋代米芾、方信孺、范成大,明代徐霞客、袁崇焕、董传策,民国时期,李宗仁、徐悲鸿、老舍等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

西山导游词14

各位朋友,西山景区历史文化悠久,有近千年的开拓史,素以雄、奇、险、秀的瑰丽景色享誉滇中,有云南第一风景名山的称号,有国家、省、市级文物9处,集自然山色、佛寺道观、庭园别墅、佛像石雕、古树名木为一园。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自然景观,使西山景区名列全国的奇观壮景。现在我们已到了西山龙门游览区,昆明有句俗话:“一登龙门,身价百倍”,从这里开始大家将和我一起去探寻这种“身价百倍”的感觉。

各位朋友,绕过一个小山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山崖名叫罗汉崖,西山龙门风景区就建于其上。我们迎面见到山崖陡峻、峭壁千仞,掩映在古树丛荫中的金色屋顶是三清阁建筑群。西山龙门风景区是由“三清阁”和“龙门石窟”两部分组成。

“三清阁”是一组九层十一阁的建筑群,包括有三清阁、灵官殿、真武殿等殿阁;“龙门石窟”则由揽海处、慈云洞、云华洞、达天阁等部分组成,是云南省最大、最精美的道教石窟。三清阁原是元代梁王的避暑行宫,后因战乱废弃,明正德、嘉靖年间,在镇守云南的黔国公沐氏家族的支持下,无边禅师经手重建。到清朝末年,悬崖上的寺庵,已如蜂房燕窝,累累欲坠。经过几百年的开拓整修,遗迹仍存,新景倍增,古松重叠,殿阁飞檐,上有彩云蓝天,下有白帆碧水,景、色、情、趣四美俱全。

西山导游词15

游客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人间仙境、觉者天堂”的大觉山风景区。

大觉山风景区位于武夷山脉中段西麓,距离资溪县城仅7公里,东距武夷山风景区130公里,面积是它的三倍。北距道教名山龙虎山50公里,二者面积相当,并分享泸溪河的上下游。“神奇、神圣”的大觉山风景区是资溪标志性的旅游品牌、神秘、抚州市首个国家4A级景区,荣获“中国十佳旅游休闲景区”、“最佳国际休闲旅游名山”、“江西十佳新旅游景区”、称号。

2002年底,海南客商李启明先生投资创办大觉山景区。景区总面积20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7%以上,分东西两大片。东区指尚待开发的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我们现在所在的是西区,以迄今1600余年的宗教文化特色为主体,以峰岩、索道、幽谷、峡谷漂流、森林景观为胜,新建成楼阁廊亭、人工项目,是一个集宗教朝圣、潭瀑、生态观光和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

我们来到了投资1.6亿元的大觉古镇。它是座影视城,占地25亩余,沿峡谷建了三街六巷、城门吊桥、楼阁亭台、神殿茶肆、仿古建筑,美轮美奂,置身其中,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回到了千年前的大宋繁华商都,三十集电视连续剧《天仙配后传》曾在此拍摄。大家漫步古镇,仰望青山耸翠,俯首溪流淙淙,坐茶肆凉亭,品一杯醇茗,聆听松涛鸟语,沐浴清风花香,定觉心旷神怡,尘世喧嚣杳然。

现在看到的这条大觉山峡谷,就是漂流的河道。别看现在水不大,中午大坝一放水,就会水流湍急。近十年来,大觉山漂流日接待量超过5000人。长3.6公里落差188米的峡谷漂流,沿途要经过一谷三弯六潭九瀑十三坡,其中最大的一个坡落差有13米,大小弯道共86个,是世界景区内漂流中的极品,是真正的勇士漂,被誉为“亚洲第一漂”。下午大家就去体验一把吧!

我们来到了动力水坝上,眼前这座奇秀瑰丽的湖泊叫大觉湖,也叫天湖。它长近3千米、宽近百米、最深47米,蓄水面积15平方公里,宛如一条巨幅绿丝绦,缠绕于大觉山腰。湖水来自千米高峰上的一道道山泉,清凉澄澈,漂流时候就会感受到它无比清爽的魅力哦。

现在我们乘索道上山登攀“九天八地”大觉峰,朝觐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千年古刹大觉寺,体会一览众山小的雄伟气势。如果有愿意徒步登攀的话,那就要以顽强的毅力征服几千级台阶,要大概一个半小时,而坐缆车单程全长1680米,只要23分钟。现在大家来体验国内独一无二惊险刺激的太空步廊。它长一百米,宽约一米,用有机玻璃铺设,护栏是几根钢缆绳。走太空步廊仿佛高空悬空栈道一般,大家要脚底生根,小心滑倒,注意搀扶女士和小孩哦。

我们来到了大名鼎鼎的大觉寺。它坐落于海拔1118米的莲花山主峰大觉岩(天岩)中。大觉岩是一个天然巨型岩洞,外形犹如一只雄狮张开巨口,内部呈长方形,外高内低,宽近百米,深约30米,高约9米,可容纳约2000人,洞之深廓,世所罕见。寺内建有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王殿和祖师殿四个殿堂,塑有40尊佛像,并建有纯花木结构的禅室、厢房。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最新改造后的大觉寺。

《西山导游词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