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导游词

时间:2023-02-20 11:43:23
龙舟导游词7篇

龙舟导游词7篇

作为一名专门引导游客、助人为乐的导游,时常会需要准备好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那么导游词应该怎么写才更有条理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龙舟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龙舟导游词1

各位朋友:

欢迎来到龙舟文化的发祥地岳阳。我是你们的导游莫___,大家可以叫我小莫。

大家都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也是一位目光远大的政治家。他生于战国后半期的楚国,曾经担任楚怀王的左徒,三闾大夫等高官。他“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很受怀王的信任,“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参与处理楚国内政外交的重大事务。屈原正处于七雄争强时代,外交上他积极联合各国抗击秦国;政治上他主张改革内政,厉行法治,举行贤任能,使楚国日益强大起来。然而,屈原推行的革新措施,限制和触动了贵族集团的利益,加之怀王对屈原的重用和屈原的才华使上官大夫等人非常嫉妒,于是上官大夫向楚怀王进献谗言,说屈原居功自傲,凡事非他莫为,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将他流放江甫。楚襄王即位后,屈原仍为左徒(三闾大夫),但又不为楚襄王所信任,被流放到洞庭湖沅江一带。“屈原至于江滨,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屈原在汨罗江畔的玉笥山上生活了多年,他看到楚国日益衰亡,不禁忧心忡忡,在愁苦忧思的生涯中,他把自己的政治主张、美好的思想以及心灵深处的愤怒哀怨,写成伟大诗篇《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借以激发楚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促使楚国复兴。他对天发问,大胆鞭笞恶徒小人,大声抗诉黑暗社会,“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的作品我我国开创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给后人研究楚文化提供了宝贵是历史资料。公元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郧都,楚国灭亡。当在汨罗江畔的屈原听到这一悲愤的消息时正是在五月初五,他深感救国无望,决意效法殷代含冤屈投水而逝的贤明大夫彭咸,怀沙投江,以身殉国。

当地百姓闻知屈原投江后,悲痛万分,立即划船前去营救。众桨齐划,竞相争渡,从汨罗江一直寻到八百里洞庭湖。

传说屈原投江后,尸体漂入洞庭湖,百姓们驾船寻找不获。洞庭龙王得知后,将长江水调入洞庭,使江水倒流,把屈原的尸体推回汨罗。奔向们为了感谢龙相助,便将竞渡船雕成龙形,以示纪念。此后,为纪念屈原,每年端午节人们都要举行盛大的竞渡活动。久而久之,端午变成了纪念屈原的龙舟节。

自随唐以来,岳州(岳阳古称岳州)一直是龙舟竞渡的中心。初唐诗人张说在《岳阳观竞渡》一诗中写到:“鼓发南湖差,标争西驿楼”。他不仅从题目上点明是在岳阳观看龙舟竞渡,而且写到竞渡场所在“南湖差”,即我们即将到达的南湖龙舟行驶赛场,立标地点“西驿楼”就是现在的岳阳楼。隋唐以后,龙舟竞渡传播到全国各地。今天长江流域已经是“天下无舟不竞渡”,黄河流域乃至黑龙江边也不无竞渡之舟。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仅县以上竞渡点就有506个,其中湖南多达89个。

这里就是一年一度举办大型龙舟比赛的南湖赛场。南湖为湖南省第一家旅游度假区,水面达12平方千米,湖水清澈,碧波荡漾,被誉东方日内瓦湖,是龙舟竞渡的好地方。赛场集中在麦子港2800亩水面。大家看,这是堪称世界一流的U形看台,分为主席台、观礼台、嘉宾席、东看台、西看台5个部分,能同时容纳30万名观众。东边正中央是主席台,两旁是观礼台,观礼台对面湖岸修有嘉宾席。主席台顶上有两条金龙,中间有一颗红珠子,为“二龙戏珠”。北边港湾是水上运动俱乐部,供水上运动健儿和龙舟参赛者队员休息和赛前准备之用。每届龙舟赛开始前,都要举行重大朝庙祭龙仪式,由参加比赛的龙舟队运动员代表组成祭龙队伍,跟着祭师、护龙队、龙旗队一起来到汨罗江边的屈子祠屈原神坛前,将龙头放在神案上,摆上供果,燃香秉烛,诵读简短祭文,然后敲钟擂鼓。龙头开光之后,运动员进入屈子祠,每两个一轮,依次对屈原全身塑像鞠躬祷告,祝愿本队取得优异成绩。祷告完毕,大家绕神龛一周,然后跪于神龛前,祭师给龙头缠上一条红绸,俗称“披红”,唱一段赞龙词。礼毕,鸣炮奏乐,大家护着龙头赶赴汨罗江边,将龙头抬上船头,溯流而上,在屈子祠前面的江面上绕一周。最后,祭龙队伍一路传递龙头,浩浩荡荡回到南湖场。

大家看,这是典型的汨罗“飞凫”式龙舟,这种龙舟,船身长的约24米,中等的约18米,短的约12米。船一般宽1.1米,中有一龙骨木纵贯首尾,龙骨木宽57厘米左右,高约60厘米。船体外表漫涂桐油,油干后再做一色油漆,然后油漆彩绘龙鳞。龙舟桨称为桡子,叶片长约40厘米,一般宽28厘米,4把头桡和尾桡宽约25厘米,桡柄较长,柄端有横把手。桡全长110厘米。造桡用木一般以樟、杉为主。龙舟舵称“招”,掌舵称“扶招”,舵手称为“招手”。招用樟木制成,呈橹状,行舟时提出水面或浸于水表面不动,以“招”左右摇拔来调整龙舟方向,撬棍主要对系在龙舟首尾两端的绳索或钢索起拉紧和固定的作用,同时也用来悬彩旗。撬棍一副两根,每根长约1.9米,两根撬棍顶端分系运舟首尾,38皮桡子以上的龙舟用两副撬棍,38皮以下的用一副。竞渡人员一般由指挥、舵手、锣鼓手、桡手组成。指挥在各地设置不一样,有专职的,有兼职的,也有不设的。指挥一般每艇一名,大多数立于舟中部,也有站于前后的,手拿短柄彩旗,左右手各一面,前后交叉挥动。有的指挥只拿一面小三角彩旗,作前后水平直线挥舞动作。舵手的职责是选水路、掌方向,一般设一个人,站在舟尾部或中部偏尾的位置。锣鼓手的配置一般是大龙舟了2名,小龙舟1名,位置一般居中,锣鼓一般是中锣小鼓。桡手是竞渡人员的主体,又称“划手、“桨手”、“掉子手”,最多的达104桡,最常见的设12桡。桡手一般是坐在隔舱的横木上进行游江和竞渡,这样即可减少行舟时的阻力,又降低了桡桨与水面的距离,桡桨吃水相对较深,划力更大。中国龙舟,因地而异,千姿百态,有竞渡的龙舟和不竞渡的龙舟,竞渡龙舟又有20多种规格类型,竞渡人员的设置也不尽相同。由于汨罗江的龙舟竞渡的发源地,因此可以说,岳阳的'竞渡龙舟是最正宗最规范的。1984年国家体委决定把龙舟列为全国正式比赛项目,1985年中国正式成立了龙舟协会。从此,龙舟竞赛活动成为了一个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开展的新时期。当前,日本、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都很流行龙舟运动。1995年,第一届世界龙舟锦标赛期间,有14个国家和地区的37支龙舟队976名运动员在岳阳南湖赛场进行了激烈的角逐。国际龙联执行主席麦克哈斯兰姆亲临现场祝贺。现在龙舟竞渡比赛已设有直道竞速、弯道竞速、往返竞速、划技表演、水上夺标、岸上夺标等方式,以及250米、SOO米、600米、1000米、1600米、20xx米等比赛项目。比赛须设6条航道,每条航道宽不少于9米,最浅处水深不少于2.5米,航道外5米内无障碍物。 ……此处隐藏2737个字……当时最大的龙舟了。北宋时建造的龙舟,无论从大小和结构方面比隋代又有发展。宋代画家张择端的《金明泄争标图》,便描绘了当时皇家乘坐的龙舟的面貌。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还记载了金明池龙舟竞渡的盛况:皇帝与群臣在大龙舟上观看,锦标则插在皇帝的大龙舟附近的水中,一人拧舞旗子,指挥几十艘小龙舟在水面摆出各种船阵。随后,这几十艘小龙舟敲锣打鼓向“标杆”划来,夺得标的便向大龙舟上的皇帝“山呼拜舞”,整个争标过程气氛十分热烈。

龙舟导游词4

xx月xx日,我和小伙伴们一起来到人杰地灵的建德市,漂游新安江。一到景区,我们便迫不及待地穿上救生衣,坐上了“凤舟”,开始了漂游。“凤舟”在碧绿碧绿的,深得望不见底的新安江上开出了一条水路。船头劈开水溅起的朵朵浪花,犹如一条条鱼儿在水里蹿:水灵灵,白花花的。浪花“哗哗”地笑着,一路伴我们前行。我不禁用手摸了一下浪花宝宝,不禁打了一个激灵“——太冷了!冷得似乎会把我结成冰。江面的雾气也比岸边浓得多,清新的空气使我感到心旷神怡,还有几分朦胧之意。向两岸看去,连绵起伏的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飞一边向船尾跑去。周围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几只海鸥从江面上展翅飞翔,博得了一片赞美声。

船继续向前驶去,到水电站附近,江水更加清澈,空气也更加凉爽了。听船夫说,这里的水是直接从大坝底下抽上来的,可以直接饮用。我舀了一瓢水,一喝,果然如农夫山泉广告上讲的”有点甜“!”凤舟“随着水波慢慢地荡漾着,柔和却不失惬意。船停了,迎面吹来凉爽的风,头发也随之翩飞,好像要带走所有的炎热。

回去时,船夫关了发动机,让我们体验一下划船的乐趣。此时,水面如镜子一般,阳光照耀下来,泛着点点金光。我拿起桨开始划水。可是,没有发动机的帮助,水的阻力很大,我使出喝奶的力,使劲地划,划得十分吃力。想想,每年端午节赛龙舟的那些汉子们,又是用多么大的力气才把龙舟划得风驰电掣般快。

渐渐地船向岸边行驶,我又看见了熟悉的高楼,热闹的街道,还有来往的人们。快靠岸时,我们与另一条船相遇了。于是,大家便展开了一场水上大战。一时间,江面水花四溅。我深受”重伤“:两大瓢江水以及不计其数的小瓢水直射向我。最终,我们受不起两面夹击,没一会儿,便落荒而逃……

很快,我的漂游之旅结束了,但沿余的风景及划船的经历,还有那清澈的江水,让我流连忘返……

龙舟导游词5

端午节有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等等活动,其中最盛大的活动是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它在我国十分流行。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赛龙舟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的一种活动。史书记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由此可见,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端午节那天,我们家乡的万江河举行赛龙舟比赛。河岸到处彩旗飘扬,看龙舟赛的人,真是人山人海,人们在欢欣鼓舞、击掌喝彩。只听枪声一响,十几条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在水面上飞行,龙舟在你追我赶。互不相让,不甘示弱。每条龙舟上的指挥员站在船头,随着铿锵有力,节奏鲜明,悦耳动听的锣鼓声,双手挥着葵扇,双脚不停地跳动。划桨健儿使尽力气,木桨在上下飞舞,动作整齐一致。敲锣鼓的也在一旁呐喊助威。

看赛龙舟,每一条龙舟都牵动着千万观众的心。我的心就像大海里的波涛时起时伏,激动不已。快看,有一条龙舟遥遥领先,成了群龙之首,终于夺得了冠军。一时,雷鸣般的掌声、欢呼声响遍了万江河上下。

就这样,赛龙舟活动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但那催人奋发的锣鼓声仍在我耳边回荡……

龙舟导游词6

赛龙舟是中2113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5261的节日民俗活动4102之一,在中1653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其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了都城,流放到沅和湘流域。他在流放了的情况下,写下忧国忧民的《离骚》和《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了楚国京都,屈原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祖国,于五月初五在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20xx年5月23日,赛龙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汉族的赛龙舟多在每年“端午节”举行,船长一般为20—30米,每艘船上约30名水手。苗族是在每年5月24日至27日的“龙船节”举行,船长约20米,宽1米,由三根直而粗的杉树挖成槽形,捆绑而成,中间是母船,两边为子船,每艘船上有38名水手,有一长者任鼓头,一名男扮女装的小孩任鼓手。比赛时,炮声响处,各水手即按锣鼓节拍划桨前进。

傣族的赛龙舟在每年傣历6、7月(清明节后十日左右)“泼水节”举行,每船有600名水手,4名舵手和4名引道手。比赛时,由一人敲锣指挥,水手按锣声节奏划桨前进。也有女子参与此项活动。

苗族的赛龙舟在每年5月24日至27日的“龙船节”举行,以庆祝赛龙舟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船长约20米,宽1米,由三根直而粗的杉树挖成槽形,捆绑而成,每艘船上有38名水手,由一长者任鼓头,一名小孩任鼓手。比赛时,炮声响处,各水手即按锣鼓节拍划桨前进。

龙舟导游词7

端午节那天,人们陆陆续续地赶到河边准备观看一年一度的赛龙舟。他们一边吃着香喷喷的粽子,一边观看精彩的赛龙舟比赛。

幸好那天我和妈妈来地比较早,抢到了一个看赛龙舟的好位置。不到一会儿,岐江河边已经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了。看,那些龙舟有些还是旧的,带走一些传统的“味道”。而那些新龙舟外表刻着几条龙,只见那些龙张牙舞爪,活灵活现,代表着我们中国人是强大的!

不久,龙舟比赛开始了,听见裁判有力地喊“1、2、3、开始!”赛龙舟的运动员就使劲地出力划,看那些水花四处飞溅,就知道他们是有多么地卖力了。只听见河岸上的观众们热情地叫喊“加油!加油!加油……”正在比赛的人也在铿锵有力、有节奏地喊“一二,一二,一二……”他们听到站在船头敲鼓的人用力地敲着鼓“隆隆,隆隆,隆隆……”就像火把点燃了他们激情的灵魂,越喊越大声、越划越有力,比赛也就越来越精彩了。

眼看他们每个队不分上下、穷追不舍,到底会是哪个队会赢呢?答案即将揭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三号队的队员们多么配合、多么团结。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号对比其他队略胜一筹,结果是三号队脱颖而出取的了第一名。随着岸上观众们的欢呼声,三号队的代表迎着一颗骄傲、自豪的心,走上了领奖台……

比赛结束后,人们满怀欢喜地回家了。随后岐江河恢复了平静。人们回到了属于自己的世界…耳畔的鸡啼声又一如既往得响起来了。

《龙舟导游词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