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作文

时间:2023-02-03 15:01:40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14篇)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14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端午节的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1

浓情端午,做荷包,吃粽子,这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说实话,我并不怎么喜欢吃粽子,至于荷包嘛,那些针线活我也不喜欢做。

但是在作文课上,老师组织了活动课,做荷包,有针线、艾草、流苏和漂亮的布。还好家里母亲会教我如何穿针引线,如何缝补衣服。所以做起来还不算别扭。

荷包做好后,我嫌弃的看了它一眼,没办法,自己做的嘛,还是把它放进书包里。

路过面包店,看到店里有卖粽子的,孩子们都抢先购买。孩子们身上都带着一个小荷包,散发着艾草的味道。好浓的端午情哟!

回到家中,看见餐桌上热气腾腾的粽子,又看见坐在餐桌旁的家人。父母,祖母都来了。坐下来,吃起了粽子。

此时,窗外的天空中飘过朵朵白云,是那么的祥和,我第一次觉得粽子这么好吃。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2

今天是传统节日端午节,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传统节日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

我想传统节日端午节应该是每个地方都有的吧,可妈妈告诉我:"传统节日端午节流行于汉,壮,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区。"这下我可明白了。

我和奶奶来到大街上,四处都会传来热情的喊声。听“卖粽子啦!甜的,咸的,香喷喷哦!”但最令我注意的是小孩子了,他们的脖颈,手腕或足裸上都系着红,黄,蓝,白,黑五色的丝线,奶奶说,那是长命缕。

奶奶从大街上买了些艾草和蒜头,中午12点,就拿出去放在太阳下晒,说是可以避邪。

晚上,一家人吃着饭菜,当然少不了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还有一道菜叫黄龙出海,妈妈说:"今天是龙的纪念日,所以要烧这道菜。"电视机里,小朋友们正在做游戏,瞧他们的头上画着"王"字,身上还佩戴着五色香囊。

传统节日端午节可真是有意思啊!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3

今天,我早早的起了床,妈妈问我:“泓杰,你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我还真的没有在意,随口说了一大串:“劳动节 、儿童节……”我拍了拍脑袋:“噢,想起来了,端午节。”妈妈说:“端午节要吃粽子的。”妈妈非常快买回来粽子。

我看见粽子呈三角形的,里面有糯米,还有红红的大枣。一闻就会让人垂涎三尺。妈妈说:“想吃吗?”我抓起一个就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叮铃铃!”门铃响了,会是谁呢?我拿起对讲电话,一听竟然是我弟弟。他叫我下去教他玩活力板。

我下楼一看,他是真的一点儿也不会。我就让他自己练习,他有了基本功后我开始教他了。我教得非常仔细,他也学的非常认真。我们正教学投入的时候,妈妈说学作文 的时间到了,我们也就恋恋不舍的离开了操场。

今天我这个端午节过得非常充实!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4

端午节的风俗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都知道端午节这天,全国最为相同的是吃粽子。关于端午节有许多说法,比如我的故乡;在农历五月初一这天要给家人带两色丝线,五月初五要换五色丝线。传说;带彩色丝线上帝可以保佑家人身体健康,驱走瘟灾,万事如意。

端午节这天,太阳还没出来,一家人就要上山拔一些艾回来,用艾叶水洗脸,传说这样能驱蚊虫。洗完脸后就开始吃粽子,粽子是用糯米,红枣,红豆包成的,特别好吃,吃上一个还想再吃一个。还有把蛋黄煮灰了的鸡蛋。吃完饭太阳露出半个脑袋,一家人还要弄些柳条回来,再用彩色纸叠成葫芦,插在大门上方。这样就国泰民安了。传说;这是人们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留下的风俗,虽然是个传说但故乡的人都很相信。

母亲说这些都是姥姥告诉她的。故乡的端午节非常隆重。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5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来了,但是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很多年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挂艾枝、吃粽子、佩香囊、上山采青,插艾枝于门上能避邪,上山采青,起早到山上走走多呼吸一点大自然的新鲜空气也十分有意义。端午节又称“重五”,所以很多习惯都和“五”这个数有关联,比如说要用红、黄、蓝、白、黑五色线系在小孩的手腕上,称长命线。

今天奶奶也包了粽子,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出两片粽叶,折出一个角,再折好的角筒上一点浸泡好的糯米,放上一颗枣,我开始有点高兴了,心想这么简单,可是当包出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生气了一样,直往出冒,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总算到了最后一个步骤——扎粽绳,粽子要包扎平实才好吃,所以我把粽绳捆了一圈又一圈,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非常不容易,要有技巧,经过一段时间的加热,粽子终于好了。

一阵阵香味迎面扑来,我吸了一口气,心里美极了,因为这里也有我包的粽子。

咬着香甜的粽子,吃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美极了!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6

每到端午节,妈妈就会亲手做一个香包给我,这次,我要亲手做一个香包送给我最爱的人——妈妈。

妈妈买来材料时,心想:不就是一个香包嘛,一定没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做一个最漂亮的香包送给妈妈。我拿到了做香包的材料,打开一看里面有艾草、流苏、桃木球、皮绳,才知道做香包有多难。我去求助妈妈,妈妈告诉我:“先要把皮绳穿进桃木球中心的洞里,再系上一个扣,再把线穿进针眼里,缝在布上,记住要留一边装艾草。最后,把布翻过来,装进艾草,再缝好,把装饰缝上,一个漂亮的香包就大功告成了。”我照着妈妈的指示做,缝线时总是缝不好,经过我不懈努力,终于做好了。

香包中蕴含着一缕春风,两滴夏雨,三片秋叶,四朵冬雪,做成五颜六色的礼盒,打着七彩八飘的丝带,用九分真诚,十分热情,和我对妈妈的爱制成的。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7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当这首优美的旋律响起的时候,奶奶认真包粽子的身影就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你看,那时的我是多么调皮,常常给奶奶捣乱,总是缠着奶奶闹:“奶奶,你给我讲讲端午节的故事吧!”奶奶笑眯眯地说:“好!听我说,端午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是纪念屈原的……”

现在我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了更多……。其中,我对纪念屈原的印象最为深刻。下面我为大家细细道来吧!

端午节是我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投汨罗江殉国的日子。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写下绝笔作《杯沙》后,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这样,鱼虾吃饱了,就不会再蚕食他的身体了。

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这些习俗延绵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这个故事令我十分感动。屈原是一位十分爱国的诗人,愿意为国牺牲的人!有了这个动人的故事,使我们的传统佳节变得更加有意义。我们不光在端午节那天纪念他,还要时时刻刻铭记着他!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8

今日是端午节,大家明白端午节的来历吗?!不明白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你们还记得楚国那位爱国大将屈原吗?我来说一说他吧!

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我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期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端午节还有许多趣味的`活动。列如赛龙舟,挂香囊,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一样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啊!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9

端午节有许多的习俗,如吃棕子、赛龙舟等。在我妈妈的故乡——三明就有一种“插茱萸”的习俗。

茱萸是一种草,它细细长长的,又是绿油油的。每到端午节,当地的老人们就会在自家的每一个门的两旁都插上一?茱萸,以求神灵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见外公搬来一节长梯,在门的旁边(门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茱萸草,拜了拜天,口中念念有词,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细找这门边的裂缝,等到找到了裂缝之后,再把那一?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来。

我们与外公在远处得意洋洋望着大大小小的门上被我们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风徐徐吹过,门旁的茱萸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身体,好像笑这对我们说“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端午节习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随这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少人会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议:大家要保持这种习俗把古老又悠久的习俗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10

端午节到了,“节分端午谁自信,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是凝聚了中华五千年的传统节日,深邃而又悠久,每当这时孩子们会在手臂系上五彩线,带上漂亮的香包。老师要带我们做香包,我非常高兴,这是我第一次做香包,非常的紧张。

老师给了我们一个小口袋。里面有要用到的材料,我看了一下,里面有一袋艾草、皮绳、桃木球、布、流苏。首先,先把布拿出来,接着用线把布的两个口缝起来,然后把皮绳和桃木球穿到一起,把艾草放在布里,最后再把穿好的桃木球放在布里,把口缝上。再把流苏系在底下,就成功了。不过,我做了好多次也没做上,心想我一定要做成功,做了好大一会功夫,终于还是我做成功了。

这就是端午节的香包,浓浓的香气在这天一直飘荡。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11

我最喜欢的是端午节啦!在端午节可以包粽子和看赛龙舟了!

今天就是端午节了!我和妈妈早早地起了床一起包粽子。再桌面上看到干的河叶、糯米和包粽子的材料。我们开始包了。首先把材料放在河叶上,然后就包起来,最后再用干的草把粽子捆起来,粽子就包好了!一开始我总是包不好,妈妈说:“孩子一开始是包不好的,只要你能用心去包就会包的好的。”我边包边问妈妈:“妈妈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呢。妈妈说:“因为古时候有位仙人每天都向玉皇大帝报告人间的事情。有一天这位仙人报告人间的事情,玉皇大帝不听他的话,便把他掉职位。这位神仙决定跳进黄河里,人们为了纪念他在端午节里做一些糯米饭给鱼们吃希望不要把这位神仙吃掉。糯米饭就被称为粽子,所以端午节要包粽子。”不一会儿我果然把粽子包好了。

吃完了粽子我们到珠江两岸看赛龙舟。珠江两岸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我找到了一个好地方看赛龙舟。只看一条条龙船在飞快地驶过江面。我看中了一条龙舟,心里想:“你快游啊,快游啊!”

愉快的端午节就过了。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12

有人喜爱中秋节,有人喜爱儿童节,有人喜爱青年节,而我最喜欢浓情的端午节,因为端午节不仅可以吃粽子,还可以佩带好看的荷包。

在端午节,粽子和艾草的香叶掺杂一起,也别有一番韵味。今天,小时老师要带我们做荷包,因为我之前并没有做过荷包,所以,就早早的来到了教室,迫不及待的等待着小时老师的到来。

上课了,小时老师大概讲了一下怎么做,我就两眼发光蠢蠢欲动做了起来,可是做荷包并没有这么简单,哎呀!又坏了!”我气馁说到。先从布的正面折一下,用针线封住两个口,把艾草装进去想着想着,不禁想到奶奶每年给我的荷包,不但样子精美,还有股特别的香味。荷包针难绣,奶奶为了我每年能佩带上新的荷包,不辞辛苦。今年我也要给奶奶做一个荷包。脑海里突然蹦出这样一丝念想,我重新打起针线,打起精神,重新制作

我望了望窗外,收拾了书包,手里拿着荷包,踏上了回家之路,想着奶奶看到我亲手送来的荷包会是怎样的喜悦。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13

每缝端午节,妈妈都会给我做香包。小巧玲珑的香包多漂亮啊!我从未尝试过自己制作香包,今天作文课,老师带我们一起做香包。

一开始,我心情既兴奋,又激动,心想:香包多好做呀,我一定是做得最好的!老师先发给我们一个小袋子,里面装着材料。首先,把小皮绳串在桃木球上,之所以用到桃木球,是因为有辟邪的作用。穿好以后在下面系个结,这就是香包上面的小带。接着,拿出针线,把线穿进去,在下面系个结,就可以缝了。你以为真的这么简单吗?不,在家里从不做针线活的我,根本什么都不会。可我的同桌会做,对她来说,这就是一个做起来得心应手的小玩具,我只好求助她。缝的时候比之前更难了,我不是缝错了,就是打结了,实在是太难了!好在我耐心地尝试着。

虽然最后没有做完,但是老师把后面的都教给了我们,回家继续做。很开心有这样一次体验,我一定要多多提高我的动手能力呀!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14

今天是端午节。今天是纪念屈原的日子,一定要吃粽子呦!我现在已经闻见粽子的香味了!

我冲进厨房,见锅旁一看:锅中热气袅袅,几个被棕叶包得牢牢的粽子浸泡在水里。“哇!好多粽子啊!”我叫见。“刷好牙再来吃吧。”妈妈对我说。我以风(不对!应该是光)的速度刷好牙,坐在餐桌旁,等待着美味的大餐。

没过几分钟,一碗香喷喷的粽子立即出现在我的眼前。这些粽子的口味样样齐全:有肉馅的、赤豆馅的、蛋黄馅的等等。我最爱吃的当然是大肉粽啦,我选起一个,急忙扯下外面包着的粽叶赶紧吃。

当我咬下第一口时,我又一次品尝见了那鲜美的味道。美味的糯米再加上好吃的肉,简直胜过山珍海味。在品尝美味粽子的同时,我想见粽子的由来。

公元前340年,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入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把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达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了这一天,人们便竹筒装米,投入祭奠,代代相传。现在,我一边吃着粽子,一边问着妈妈关于屈原的故事,过着快乐的端午节。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1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