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高中游记作文集合10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游记作文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中游记作文 篇1清明时节,携友游麻姑山。拾级而上,沿锦溪迟行。至半山亭,观瀑玉练双飞。过龙门桥,赏泉神功一勺。临鲁公碑,摩天下第一楷书。拜仙都观,得修心养生之道。麻姑胜境,实乃人间福地,作四言骈文以记之。
时维三月,序属仲春。与友期行,乐山智水。
建昌古邑,南城新都。武夷余脉,笔架峰麓。秀出东南,山曰麻姑。洞天福地,慕名来游。
风和景明,莺飞草长。峰回路转,盘曲迤行。荗林修竹,隐天敝日。锦溪潺潺,如鸣佩环;众鸟嘤嘤,婉转成韵。
半山亭前,瀑悬眼帘。猛浪溅岩,风卷雪涌;长虹挂壁,急湍回旋。凭栏翘望,如雷贯耳;登临送目,玉练双飞。
龙门桥上,清荣峻荗。怪柏屹立,山岩迸裂。小潭棋布,状如星月。神功奇泉,汩汩渗出。一勺之多,水尤清冽。
鲁公碑亭,石径通幽。忠烈高士,青史流芳;仙坛记奇,楷书称绝。苍松古木,亭亭似盖;翠峭叠嶂,轴轴如出。
峰峦环抱,观宇俨然。窈窕麻姑,含笑回眸;提篮献寿,得道升天。面壁参禅,望峰息心;听梵品茗,风烟俱静。
春色云影,流连忘返。丽日霞光,徘徊未还。山高水长,相约重游。幸甚志哉,作文记之。
高中游记作文 篇2“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去过浮邱山的人方能理解此话的深厚和精辟。五月初暑,受几位朋友之邀一起南游浮邱山。
从桃花江城关镇往西南行12公里,平地兀起一雄峰,峰峦起伏,巍峨壮丽,蜿蜒横断云流,此既为楚南名山,素有“小南岳”之雅誉,又名“无量山”的浮邱山也。
据资料记载:浮邱山处雪峰山脉之尾,由48座秀丽山峰组成,面积约58平方公里。由于主峰海拔742米,相比湖区平均不到200米高的丘陵,此山显得甚是雄伟,又经常在云雾缭绕之中,远看若浮,近看似丘,雨看若飞,晴看若沉,因而得其名。
驱车来到山下,顿觉湿袖清凉。站在山门前抬头朝山上望去,阳光下的浮邱山群山环抱,满目阴绿,重染如墨。
登浮邱山需攀缘曲折迂回的石级而上,石梯全由青一色的青麻砌建而成,阶面隐着墨黑的黄豆一般大小的麻花,据传是舜帝二夫人寻夫至此,落泪哭泣而成的斑痕。因恰是周末,天气又好,所以进山游玩的人也还不少。间或也能看到前面山道上行走着稀稀落落的几个人,有游山的恋人,也有来还愿的香客,人声与鸟语鼎沸,奇花与异草争艳。山路石级依山势而建,清幽奇险,时缓时陡,曲折迂回,正如欧阳修在《远山》一诗中所写:“山色无远近,看山终日行。峰峦随处改,行客不知名。”路旁小沟浸水成溪,泉水汩汩,涧水潺潺,古木葱茏,松衫拥翠,枫柏染红,修竹盈绿,奇花漫岭,颇有几分幽深之感。美景如画,人行其中,神清气爽,身轻如燕,脚步轻盈似兔。
来到“响鼓石”,一行人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走了将近一个小时的山路。“响鼓石”位于浮邱山半腰,这里地势平坦,古松翠柏、青石成台,为游人登山顶的天然休息之地。记得二十年多前年少的我随父亲从山的另一侧爬到“响鼓石”在此休息时,曾见这里原有三颗千年古松,千年古松墨绿中透着青黑,粗厚挺拔,茂密浓郁,高插入云。苍劲挺拔的浮邱古松,抱崖而立,郁郁葱葱,冠盖青台,那自有的凛然傲骨之气,就宛如看见我那辛勤劳作一生的父亲。看着眼前只剩下的两株古松,我为那棵不在的千年古松,不由从心底唏嘘时间与亲人的易失,睹物思人,历历在目……
“响鼓石”同时也是欣赏湘北湖区风光的最佳之处。站在“响鼓石”上那兀起的青台上,只见苍松滴翠,岩石耸立,群山象骏马奔腾,千峰如雨后春笋,山峦叠嶂,气势磅礴。另有一处瀑布崖,数十米的悬岩峭壁,山泉飞泄而下,飞瀑如练,溅落山涧,景色十分壮观。山风从谷底徐徐送来,翠耸风鸣。极目远眺:资水蜿蜒如练、衣裾飘飘;洞庭云蒸霞蔚、仙雾缥渺,美妙无比!
“道路虽无尽,前程正可期。”从“响鼓石”沿着麻石青阶婉蜒直上,经“美女泉”上行两百米左右,顺山道右拐即见“浮邱山林木管理所”,管理所后青竹林中有一岩洞——“风洞”。“风洞”与山上另一处“火云洞”自古齐名,“风洞”洞口常年冷风飕飕,前人用大花岗岩盖住,只留有一条窄缝,游人可伸进手掌或脚掌试探,果真如此!传说此洞可通洞庭湖,有一孽龙藏于洞中,一有机会便兴风作浪,危害百姓。玄武祖师为救庶民,用铁锁将孽龙锁在洞中。不信你可探头瞧瞧,幸运者还可观到龙颜呢!而相邻不远的“火云洞”一带正盛开着桐树花与野杜鹃,远远望去,满山遍谷繁花似锦、姹紫嫣红:有粉红的,金黄的,粉白的,最多的还是那血红色的野杜鹃,朵朵争艳,灿烂如仙女一般美丽,在满谷翠屏丛中,如繁星点缀,如珍珠镶嵌,煞是眩目迷人。
“远山初见疑无路,曲径徐行渐有村。”耳边突然从山顶传来震耳的洪钟声,在空旷的山野回转悠扬,余音缭绕……
绕过“蜡烛峰”,前行五百米,既到山顶,眼前突的变的空旷明晰起来,在鸟语花香,古树环抱,绿树成荫中藏隐着一座典型的中国佛教式古代建筑物,原来这就是声名远播、闻名遐迩的千年名寺:“浮邱禅院”。“浮邱禅院”座北朝南,青墙碧瓦,翘角飞檐,金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的映射下显得凝重而辉煌。相传寺院为两晋南北朝的刘宋时期始建,初为道观,唐代改成禅寺,为湘北唯一道佛两教并存的古观寺。因此浮邱寺也就成为湘北道教、佛教的发源地。
来到浮邱寺前,我恍如隔世,眼前的浮邱寺建筑壮观,金碧辉煌。早已不是多年前那个残恒断壁的模样。寺前有几株高大的千年银杏依旧树相掩映,显得格外清幽。寺内散发的檀香烟火与袅绕禅音更使云翳四面的浮邱古寺平添了几许幽深恬静。
“浮邱禅院”最早为五进五宅五殿式结构,“浮邱禅院”最鼎盛的时期是在北宋时期,它是当时湘北最大的佛道合教的寺院,下分为八个禅院,占地二十多亩,殿宇高大无比,壮丽绝伦.寺内的高僧云集。现存的寺宇建筑都系十年前当地政府在原清代重修的遗物基础上扩建翻修而成。禅寺为一个大院,中有三进四宅大殿式布局,整座寺院以祖师殿为中心,左、右有游廊与亭、阁、楼、台相连,气势非凡。沿中轴线有寺门、石牌坊、玉皇殿、寺佛殿、玄武祖师殿、祖师殿等主要建筑。里面供奉有玉皇大帝塑像、无量寿佛塑像、玄武祖师像以及观音菩萨、十八罗汉等,在祖师殿里的佛座台嵌有一米宽、两米长的青石板,镌书“印心石屋”四个大字,为道光帝御笔。游历整座寺院,发现寺内历代石刻石碑琳琅满目,行草篆隶,各体皆备。这里成了碑刻的博物馆。而整个建筑依山势层层构筑,布局精巧、气势雄伟。左有藏经阁,右有省思堂,前有望海阁、后有大悲院。大悲院内走廊雕梁画栋,上面的人物、山水、飞禽、走兽栩栩余生,全为精雕细刻之极品,可惜全是由佛道典故,我平时不甚了解,也就 ……此处隐藏4643个字……遍野的茶田,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再往前走,就能看到一条清澈见底、弯弯曲曲的小溪,溪水一年四季浇灌着田地,给田地提供了充足的水分,让农作物长得更快。越过这条小溪,一阵阵浓浓的茶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我们仿佛走进了一个茶香弥漫的世界里。淳朴好客的人们通常是不关门的,你可以随意地走进一家房门,忙碌的主人见有客人来,会立刻停下手中的工作,热情地请你坐下,从烘烤箱里抓出一把茶叶,冲上滚烫的开水,顿时,浓郁的香气散漫开来,立刻充满了整个屋子,令人神清气爽,精神百倍,聊上几句家常话后,我们就走出屋子。沿着乡间的小路继续朝前走,路旁的鲜花也是那么的美丽,白的冰清玉洁,粉的婀娜多姿,红的热情奔放,紫的神秘无比,它们一个个都向我点头微笑,有的还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小路两边,是一望无际的稻田。稻田的左边,有一块玉米地。地里长满了高大挺拔的玉米树,它们努力地生长着,争取快点成熟让人们收割……
我的家乡真是山美水美人更美,欢迎您到我的家乡来做客。
高中游记作文 篇8“今天下午,我们要去瞻园啊!”“那里一定很美!”“我都去过了。”教室里一片议论声。“咯吱”一声,教室门被打开了。“同学们,安静!”肖老师一声令下,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今天下午我们要去瞻园参观,同学们不要淘气!”
到了下午,我们排着队,个个都精神抖擞。到了目的地,我们看到了许多华丽的建筑物。“哇,古代皇帝真富有啊!”同学们赞叹道。
在水塘里有许许多多的鱼儿在游动。它们有的翻着跟头,有的绕着圈圈……鱼儿们的色彩也有许多种,有鲜红的、桔黄的、银白的和花色的。许多游客在池塘边拍照留念。
我们还去参观了瞻园历史博物馆,那儿有许多当年的物品,叉子、兵器……最显眼的就是那一件龙袍,金光闪闪,上面还绣着一条栩栩如生的龙。你想想,当年皇帝穿上这件衣服是多么气派呀!
瞻园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呀!
高中游记作文 篇9想必大家去过不少景色优美的地方,但是对我来说再美也不及自己的家乡美。在我的故乡到处是山清水秀,鸟鸣蛙叫,让人感到舒畅和谐。
我喜欢家乡的雨,每逢下雨时,家乡就具有别样的韵致。
雨快来了,天灰蒙蒙的,偶尔落下几滴迫不及待先落入凡尘的雨珠,打在了行人的脸上。这时,乡里人赶着回家,有的孩子忙着收衣服,但也有些小孩却蹦跳着喊:“下雨啦!下雨啦!” 而我,则把这一幕尽收眼底。
一声雷鸣过后,雨断断续续地落下,雨珠落在叶子上,发出了“啪!啪!啪!”的声音;落在河里,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落在地上则有“叭!叭!叭!”的声音;落在……一曲悦耳动听的“雨中交响乐”奏成了,我倾听着这天籁之音的旋律……山上的水顺着“渠道”而下,构成了一幕美丽的景色─瀑布,多美的瀑布啊!一边欣赏雨中的景色,一边倾听着雨中的乐曲,是多么畅快忍心的事呀!当我从这美丽的景色中“醒”来时,雨已经停了。
雨后,一道亮丽的七彩带悬挂在天空中。多么俏丽的彩虹啊!还不时有一群小鸟儿飞过,叽叽喳喳地高鸣着,出来的人也开始渐渐增多……
雨中的景色是朦胧的,但又不失秀丽;家乡是质朴的,但又不缺清秀!我爱我家乡的雨!更爱我的家乡!
高中游记作文 篇10今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心情颇不宁静,连日来的感冒,咳嗽咳痰,咽痛鼻塞让我备受折磨,想着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要回学校了,也无心实习。我终于去药房买了药,回来服下,没过多久,一阵明显的睡意袭来,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半了,症状明显缓解了许多,我收拾出门,门外是一派柔和的阳光,既不艳丽也不阴郁,我的精神也随之为之一振了。
饭后,我顺着刘臣街向下走,不一会儿,就到了蜀南大道中段,有一个公交站台,“蒲草田”,蒲草田站后面向上,是一条盘曲向上的石阶,两边是郁郁葱葱的树木,直通向树木葱郁的深处,我以为是翠屏山的小路,我便拾级而上,两边林木茂密,偶尔可在树木稀疏处,见到一两处民居,我在想如果能在闹市之中,寻得这僻静所在,真是福气!山下那些高楼大厦又怎么能比呢?走不了多久,便见一古典建筑,有2-3层楼,雕梁画栋,生意盎然,名唤“真武殿”,我看路牌提示,方知这是真武山,海拔360多米,它向西与翠屏山相连,东眺长江,北临岷江,南俯金沙江,殿门口两旁,最近的两根柱子上贴着一副对联,上书“三目洞观天下事,一鞭惊醒梦中人”,我看到三目这个词语,还以为里面是二郎神呢,我在殿门口,倚着门廊往里窥探,中央有一尊神,通体古铜色的,右手正举着铜鞭,扬起左手,暴目圆睁,做一副扬鞭欲打的姿势,祂挑起双脚,衣带飘飘,似乎在追赶罪人,殿内无人,我也不敢进去,在门口徘徊,看了一会殿周的一些对联,其中有一副最有诗意,“道院有尘风来扫,玄门无锁云自封”。
再往上是一条盘山公路,蜿蜒到达山顶,地势较之前平缓开阔,风正从我的对面吹来,两旁的树木枝干较细,但有参天之势,一根根直愣愣的朝上耸立,数不清到底有多少根,我仰头估计了一下,差不多每根都在30米左右,我走在这条绿荫之中,耳畔是风吹树叶的沙沙声,还有鸟儿的啁啾声,大多时候,叫声是此起彼伏的,声音都不大,似耳语,但偶尔可以听见两声宛转悠长的叫声,啾————啾,那声音就像一个轻浮的小伙子发出的口哨,有点夸张、挑逗的意味,它叫的时候,仿佛其他的鸟都安静下来了,我猜这只鸟与其他鸟类定不是一个品种,过一阵子,等你完全放松下来,它又叫那么一下,逗得你会心一笑。
不一会就到了山顶,上面簇集着许多道观建筑,沿途有玄祖殿、三清殿、慈航殿、文昌宫等,但都庙门紧锁,我仔细的看了下路上的宣传牌子,据说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武当张三丰都来过这,便觉得这座山来头还不小,又看到说,真武山与青城山齐名,在四川号称“北青城,南真武”,更肃然起敬起来。不过我看那些介绍的文字,文笔流畅,内容贴切,丰富翔实,读后让人深受教化,的确有一派道统的意思。
我悠悠的走近一个牌子,背手而立,看到这么一句话,“道教起源于皇帝。。。。。并借由道教科仪与本身法术修为等来功德成仙“,我看到成仙这句话时,眼睛顿时亮了,觉得很兴奋,我看着这么煞有介事的介绍,好像找到了知音,原来有人也是相信成仙的,并在努力实践着,我以前就想成仙,还自学过气功,禁过欲,但仙缘渺渺,成仙无望。我是渴望白日飞升的,人世间最大的理想莫过于此,我越不能成仙,从心里越是渴望。如果我听说有人正在努力成仙,但失败了,我也觉得兴奋,因为越是有人相信并膜拜,至少说明成仙的理想还存在着,成仙没有被证实,但这份理想却不能被证伪,理想没有破灭,那我们就还有梦想的希望,我光想这个梦想就不觉飘飘然了。
我看上面的太上感应篇,关帝觉世真经和好人歌,觉得宗教真是博大,能洞察人世间一切善恶,我拿上面的标准,与我二十多年,所见过的人,一一对号入座,总能找到他们和自己的影子, 甚至连世人的一个极细微的念头,都被它们包括进去了,真是“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欺心,神目如电!”我刚想着的一些人和事,便释然了。恶人自有天收,迟早必遭报应。
天色渐暗,我觉得比上山前,神清气爽了许多,身体也舒泰了些,晚风微凉,觉得鼻子一阵酸痒,便沿着原路下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