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春节作文

时间:2023-01-31 08:28:26
关于初中春节作文集锦9篇

关于初中春节作文集锦9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春节作文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春节作文 篇1

当迎新的钟声敲响时,我们中国人民满怀激动地呼喊着:“新年到了!新年到了!”啊!新年多么美好啊!我兴奋地在家中来回地跑着,抑制不住自己喜悦的心情。当我跑到阳台边时,突然,烟花飞上天空,在一瞬间,炸开了,有的像无数颗流星,有的像五光十色的花朵,有的像金色的大衣,还有的像金色的太阳,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一样。多美呀!

今天是正月初一,到处洋溢着一派喜庆的气氛!只见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门前贴着春联,阳台挂着红灯,亲戚们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举杯敬酒祝福以后工作顺利、学习进步、合家欢乐!路上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去向亲朋好友拜年。我们也不例外!妈妈爸爸带着我去奶奶家拜年,一进门,哇!都在呀!二叔、二婶、三叔、三婶、姑姑、姑丈,还有表姐、堂姐,连小妹这个“小不点儿”也来凑热闹呀!大人们坐在沙发上聊天、看电视,我们小孩子一起手拉手来到房间,玩起“藏东西”的游戏。

过春节就是高兴!

初中春节作文 篇2

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然后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完美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贴窗花和倒贴“福”字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期望。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齐包饺子过年。

初中春节作文 篇3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日——春节,家家户户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正月初一,又是一个快乐的日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日我争了个第一,因为极想闻闻那香气扑鼻的爆竹烟味儿。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声音真大,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我来到爸爸妈妈的房间,在鞭炮声中,开始了传统的拜年仪式。我对父母说着一些吉祥话儿,爸妈就拿出压岁钱,让我高高兴兴,大家今年都能够吉祥如意,招财进宝。

在鞭炮声过后,就开始吃早餐了。吃过饭后,我便出去玩了,在街上点燃的爆竹在地上开出了美丽的花,漂亮极了。我看着甭提多高兴了。今日的小鸟也出来凑热闹,大概它们心里也很高兴吧。

在街上,我看见有人在卖玩具,有人在卖小吃、点心、水果,各种各样的都有,各式各样的货物统统俱全,琳琅满目,人们恐怕想买什么都难选择!顾客大多数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数麻辣摊的生意最好。“我要一串年糕!”一个胖孩子叫道。

再去别的地方看一看瞧一瞧,在一家文具店摊前,我又停下了脚步。那里有各种玩具:飞机模型、望远镜、电动汽车……尽是一些玩的东西。我发现最受欢迎的是玩具。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品尝着美酒佳肴,谈着一些开心的话儿。而最高兴的则是我们,只要嘴巴甜一点,多说些祝福的话儿,那可就大赚一笔了!

人们一直玩到深夜,嘴里啃着美味水果,手里燃放鞭炮烟花,载歌载舞,忘情地玩个痛快!

真心希望全国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开开心心高高兴兴,没有烦恼哟!

初中春节作文 篇4

在我的记忆里,有些往事如门前小河里流水匆匆逝去,而有些往事却像天上的繁星一样永不坠落,去年除夕夜时的包包子,如今仍记忆犹新。

以前的除夕,我总是爱在电视前度过。然而去年除夕,当我看到奶奶准备做包子和蒸包子的用具时,我便心血来潮,不想再在电视机前练习坐功,而想做几个包子让大家品尝品尝。奶奶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又添加了不少面粉,于是我欢呼雀跃地走向厨房,摞起衣袖,准备大干一场。人们都说为面包而工作,我将要为包子而工作了。

我先拿了一个又白又胖的大面团,把它捏成一个口袋状,我打量了一下口袋,自认为还不错,于是我抄起一双筷子,夹起一大堆三丁馅,向口袋里面猛塞去,本指望多塞一点馅,看起来会饱满些,而且吃起来会更美味。可是,事与愿违,我把包子捅通了,成了一个漏袋,我赶紧拿了点面团给漏袋打上几块补丁,可这补好的包子样子怪怪的。奶奶看着伤痕累累的包子,笑着说:你这个包子也忒大了,这样大的包子是很难蒸熟的,少包点馅把。我挠挠头,无奈地看了看即将爆炸的包子,只好再做一个。

为了防止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我就把包子的外皮做的厚厚的,可是,只能塞一点儿馅,外形就像一个营养不良的人了。我拿着向妈妈炫耀,可妈妈不看则已,一看可不得了了,笑得说不出话来。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本来忙着包包子的一家人眼睛齐刷刷地盯着我,也都大笑起来,爸爸指着我的脸说:你的脸也快成包子了。我飞快地抹了抹脸,哎!真不容易。在做第三个的时候,我吸取了前两个的教训,从外形来看,还不错,我得意地拿着转了一圈,可是乐极生悲,包子变成了拿破仑二世。

经过几次练习,在奶奶的指导下,我终于包出了一个像样的包子。一家人围着桌子做了满满一桌的包子,看这一个个包子像一朵朵盛开的幸福花。

包子上笼了,爷爷把柴火烧的旺旺的,厨房里被浓浓的蒸汽包围着,大家也被幸福笼罩着。一家人笑眯眯地期待着即将蒸好的包子,我更期待吃上自己做的包子。外面炮竹 ……此处隐藏888个字……都忙着制作糕饼等食品,既可当礼品,也可用来款待到访的亲友。年糕(又称黏糕)是一种象征吉利的春节必备佳品。这种用糯米制成、带褐色、黏性大的糕品,因名称与“年高”谐音而具有“年年高升”的含义。

初中春节作文 篇7

除夕之夜,我们的小区非常热闹。每幢楼的门口都贴上了春联;家家户户的门窗里都飘出年夜饭的香味;小孩子们穿着新衣服,在院子里尽情的追逐着、嬉闹着,有的在放着各种各样的礼花和鞭炮。

我们家的门上,贴上了爸爸买回来的的春联。春联是:“春风春雨春色,新岁新年新景”。横批是:“春意盎然”。

晚上,我们全家坐在一起,客厅的桌子上放着水果、点心、瓜子和糖果。我们一边吃着丰盛的年夜饭,一边等着看春节晚会。爸爸、妈妈今天显得特别高兴。爸爸妈妈都希望我今后学习要好好努力!更上一层楼!我说了许多祝福爸爸、妈妈的话,表示了今后要更加努力学习的决心。我也端起杯子说:“祝爸爸、妈妈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生活得快快乐乐、踏踏实实”。我们全家都碰了杯,我喝的是饮料,爸爸、妈妈都喝了酒。

吃完年夜饭,我们全家围在一起看春节晚会。爸爸早就把春节晚会的节目单从网上下载打印出来了。我们一边拿着节目单,一边看着电视。今年的春节晚会可精彩了。有歌曲、戏曲、杂技、舞蹈、小品、相声、魔术等40多个节目。尤其是赵本山的《捐助》、黄宏的《美丽的尴尬》、冯巩的《不能让他走》,逗得我们都笑痛了肚子。整个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真是一年比一年精彩。

到了晚上十二点,晚会的气氛达到了高潮,门外也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我们全家都来到楼下的小区里看热闹。小区里的人可多了,大人、小孩都在放着鞭炮。那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震得我和姐姐早就捂起了耳朵。一束束五颜六色的烟花直冲云天,然后爆炸、散开,真是五彩缤纷,好看极了。小区里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初中春节作文 篇8

除夕夜,我们小区的家家户户都出来放烟火,天空五彩缤纷,绚丽多彩,令人眼花缭乱,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我们一家人围着电视机看“春晚”,窗外电闪雷鸣,声声不绝于耳,我再也按捺不住了,于是我大声嚷嚷:“去放焰火吧!”说罢,我就去阳台捧出我心爱的烟火,迫不及待地破门而出。

我从琳琅满目的烟火中挑出“大礼花”,点上火,只听“啪”的一声,“大礼花”飞上了天,天空中顿时像天女散花一样,千万朵彩花落了下来,我们顿时像置身于花的海洋一样,好美呀!礼花还没从天幕中隐去,我便拿出了“冲天炮”,我点好火后急忙躲到一边,只听“咻——”的一声,“冲天炮”飞上了天,在空中形成一道壮观的彩虹,若隐若现,又飞了一炮,这下却形成了八个美丽的夜明珠,在天空上熠熠生辉,仿佛要照亮人间,把幸福与安康送给我们。接下来,舅舅拿出了鞭炮,吊在树上,点好了火。“噼里啪啦……”我捂住耳朵,这鞭炮的每一声都寄托着我们对新年的希望,当鞭炮响起的那一刹那,我们就已奏响了新一年新的乐章。妈妈在一旁终于忍不住了,点燃了“新年礼炮”,顿时,天空中出现了佛手似的金色条纹,耀眼的金色普照大地,我看呆了,此刻,这金色已不再单调,而是那么的光彩夺目,这“佛手”和空中其它五光十色的烟火形成了最夺目的风景,我的视线无法从它们身上转移……

啊!美丽的除夕夜!我爱你!是你为我带来了快乐!真是难忘今霄啊!令我梦魂萦绕的除夕夜,我们明年再见!

点评:

这是一篇记叙文,作者叙述了除夕夜发生的事。文章开头直接点出除夕夜,开门见山,引出下文的叙述。文章语言优美,如“大礼花飞上了天,天空中顿时像天女散花一样,千万朵彩花落了下来,我们顿时像置身于花的海洋一样”,作者对烟花的描写很到位。结尾总结全文。

初中春节作文 篇9

昨晚看《舌尖上的中国》之饺子和年糕篇,看到爷爷奶奶们在为春节儿孙团聚手工准备年货时,不由想起小时候,每到春节前,妈妈为全家人准备花生糖、炒米糖、芝麻糖、肉圆、藕圆、蛋饺、糖醋鱼、萝卜丝的情景。

小时候住大平房,还算宽敞的厨房里有两种炉子,一种蜂窝煤炉,平常生活使用;另一种灶台,平时都是冷的,只有过年前才会点燃。那时候妈妈总会提前很多天准备各种材料,虽然家庭不算富裕,但妈妈对食材还是相当挑剔的,这一习惯一直持续到今天。偶尔到我家来烧饭,就会对我们买的各种调料和原料,鄙视一番。扯远了……

然后妈妈会选择一个完整的休息日,从一大早开始忙起,赶着当天把一个品类全部完成。灶台的火通常吃完午饭后点燃,为了第一时间吃到新出炉的各种稀奇货(因为只有过年才能吃到,小时候觉得很稀奇),放了假闲得慌的我,自告奋勇的去帮忙烧柴火。点火当然不用我,因为技术含量太高,我只要保证燃起来的火焰不灭,再根据妈妈的要求偶尔加柴减柴控制火量就可以了。看着熊熊的柴火,和星星点点纷纷往烟囱里挤的小火星,听着柴火被烧得啪啪作响,脑子里浮现着即将出炉的美食,尽管小脸被烤的通红,也心甘情愿。

第一天通常先做春节零食——糖果子,可以赶在年前送些给长辈朋友,也让贪吃的小家伙们提前饱饱口福。熬糖稀是制作糖果子的第一步,先把大量糖和水融合,然后用大火烧开,后改小火慢慢熬,熬到糖稀淡黄有一定粘度时,加入事先准备好的花生米或是炒米、芝麻一类,搅拌均匀收收干,整体捞起来,稍稍冷却后,放在大桌子上擀平、切条、切片,等到完全冷却后,就变成香脆可口的花生糖、炒米糖或是芝麻糖了,不过一次只能成一种哦,做几种就要几次以上完整的过程。

猴急的我,常常等不及每锅糖果子完全冷却就要下手,忙着把微热柔软还有点粘牙的甜点往嘴里塞。就这样一锅一锅一种一种品尝下来,肚子彻底饱了,晚饭也不用吃了,然后借口困了,就提前撤退了。至于妈妈后来搞到几点才收工,我也不太清楚了。反正第二天通常还会看到一种叫百脆的零食,应该是在薄薄的一段一段的面外面撒上芝麻再油炸而形成的。有甜味有咸味,相当酥脆。

还有一种好吃的糖果子是花生酥,这个应该算是糖果子中的战斗机,我认为是最好吃的一种。不过自己家没法做,除了上面的步骤外,还需要捶打这一过程,这通常由两个壮汉完成,他们抡着手中的大木槌此起彼伏的捶打那些熬好的花生米糖稀混合物,严寒的冬天,虽然只穿着一件单薄的圆领衫,头上仍然兹兹冒着热气。在“咚咚”的捶打中,暗红色的花生糖逐渐变成白色,糖稀完全丧失了本色,壮汉们把它捞起来,擀平切条切片冷却,它就由原先香脆的花生糖,变成酥脆的花生酥了。

再一天起锅就轮到春节菜肴了。这些用大锅油炒(炸)过的食物,可以储存很长时间,这样春节那几天,既可以保证顿顿丰盛,也不用那么忙着准备了。炒萝卜丝是唯一需要提前准备的蔬菜,用油炒过的干萝卜丝,到吃的时候拿出来,加上黑木耳,糖醋麻油一拌,酸酸甜甜的很是爽口。肉圆藕圆糖醋鱼这些,炸完还只能算半成品,到吃的时候需要简单再加工才能出类拔萃,所以做这些食物时,我是基本都要溜出去玩了。有时候炸肉圆时,被香味吸引过来,缠着妈妈炸几个全熟的吃,就很满足了。

蛋饺制作是用不上大灶的,用小炉子小火煎就可以了。蛋皮通常是买现成的,肉馅妈妈自己调,有时候忙不过来,就叫我来帮忙看炉子,给蛋饺翻身,这些工作也会换来几个成品蛋饺的奖励,嘻嘻。

《关于初中春节作文集锦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