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中学作文锦集九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作文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学作文 篇1一、指导思想
在当前素质教育的研讨下,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过程,显得尤为重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教任何功课,教都是为了达到不教。”作文教学同样如此。我们教学生作文是为了达到将来即使没人教,他们自己也能写文章。几年来,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写作兴趣,开拓写作思路,让学生在多种题材的写作过程中锻炼写作兴趣,发展写作的创造力。结合教改的新思路,扩大好作文的范围,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工作要点
1、深入学习新课标、学习本课题有关方面的理论,在其指导下,通过研究,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作文教学新观点、新理念及生活化的作文教学目标体系和模式。
2、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加强作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使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密切结合,更新观念,形成新的生活化的作文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写作兴趣,让学生的个性在作文中张扬,不断提高学生习作的水平。
三、研究内容
本年度我们着力于习作课堂的教学研究:
1、着力于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养成习作习惯。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兴趣是健康美好的情感。学生对写作训练有浓厚的兴趣是教学的最大成功。
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亲近大自然、亲近生活和活动的场所,增加作文的素材,发挥潜能,陶冶情操,增进学识,锻炼能力。
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的研究, 在课堂作文训练中,教师根据各年级学生的主导活动,找准学生生活的热点、焦点,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缩小作文和生活的距离,实现“生活向作文的转化”,让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有趣部分。作文内容要让学生想表达,要让学生写他们感兴趣的作文,让学生渐渐喜欢习作。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习作评价方式,如取消不及格分,作文实在不行的暂不打分等方式,实行自批互批,家长批,社会批,面批,重批等。让所有的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都不同程度地获得成功,这是我们的习作教学所要追求的。
(2)在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上下功夫。良好的习惯有赖于长时间的培养,但一旦习惯养成就会接响一生。为了学生一生的发展着想,在我们的作文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要把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策略。着重培养下列习惯:独立主动地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的习惯;重谈、跳读、精读、猜读的习惯;将观察到的情况用一句话记录,作素
材笔记的习惯;做资料卡式剪报等词句段积累的习惯;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限时作文、快速作文的习惯;让耳朵做“老师”,自己当堂修改,请别人修改的习惯;保存作文本重读整理的习惯;主动应用语言实践的习惯。
2、着力于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语言。
(1)教师的习作指导课要研究一些新训练:如口语交际的训练、大胆的想象创作训练、序列作文的训练、实践应用的训练等。特别要注意因材施教,多层次训练。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作文,是作文教学语言文字训练的关键要求,也只有训练和发展自己的语言,作文教学才有价值,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才有可能。用学生自己的语言表达生活和情感是顺畅的、自然的、优美的。
四、工作安排
1、加强理论学习,每月召开一次课题例会,定期进行集体理论学习。同时抓好个人学习,随时将学习心得体会、教学随笔记载下来。把握教改动态,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组织教师向书本学习。发动教师查阅、收集、印发各种学习资料,组织教师学习,更新教学观念,丰富作文教学的经验。
2、搜集作文素材。从学校到社会,从课内到课外,以学生的生活、思想、情感为出发点,选取作文素材。
3、请进来,交流信息。邀请专家、学者上门指导,并作专题报告。
4、走出去,吸收信息。每学期提供每位语文老师外出学习、听课、培训回校后汇报、交流。
5、鼓励教师上作文研讨课,对取得研究成果的教师给予奖励。
6、重视课题过程资料的积累工作,包括实施计划、活动记录、理论学习材料、阶段性情况汇报、研讨课教案、专题总结等内容,使课题有一套比较完整的资料。
中学作文 篇2傍晚,女孩的笑容映在天空,映在河边,像一朵绽放的花朵,在皎洁的月亮照耀下,显得勃勃生机。她会忘记昨天留在她身上擦不掉的伤痕,印在她身心上的痛吗?
昨天,阳光是明媚的,花儿是灿烂的,可偏偏就是不属于她。“为什么,就我会考得这么差?”她的眼角边啜满了泪水,她强忍着,不让泪水流出来,挂在苍白的面孔上。她想成功,可她失败了,败得那么彻底,她才考了81分。
她抱一丝丝希望,问平时成绩比她差的朋友,试图给自己一丝丝安慰。可她们都骄傲地对她说,她考了95,她考了96……她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打击。她们考得比她好,高出十几分。她伤心极了,蹲在角落里,无助地哭着,为什么考得这么差?考试前,她明明复习到12点啊!
上课了,数学老师来了,她知道她逃不过了。数学老师狠狠批评她。她很难过,那双眼,是企盼救星的到来。她是多么希望老师改错试卷,分数算错,她应给有91的呀!
放学了,她走出校门,遇见了爸爸,爸爸知道她成绩后,淡淡地说:“哭有什么用?考不好能怪谁!”她忽然恍然大悟,能怪谁?除了自己还有谁?爸爸的一句话,帮她开了窍。她突然想起考试前的自己:上课不听,老师布置的作业随便应付一下,要求背的、默的公式,她总是不屑一顾。每次只是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而已。她咬了咬嘴唇,背起书包,飞奔回家。老师不是说明天还要考试吗?那好。她一回家,捧起数学书,把这个单元重点的背、默,不重点的读不会的问爸爸。爸爸不会的查电脑,查电脑也要看懂思路……
第二天,考试时,她迅速地做完试卷,检查着,一题、两题……啊,这里漏了,她飞快地补上。下课,收卷。她安心地交卷。
天如时间,慢慢地变了。下午,当数学老师把试卷发下来时,她考了98分,她有史以来最高分。
她高高兴兴地回家,认真地做着作业。
这个“她”就是我,几乎从来不会哭。一次考试不好这点痛算什么,我们有的是未来,有的是希望。
中学作文 篇3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在开展素质教育的大力倡导下,如何培养整体能力突出的人才成为现代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学写作教学是语文教育中十分关键的一个部分,做好中学作文的教学指导工作,对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 ……此处隐藏3352个字……送》。
首篇龙应台讲了自己目送儿子出国时的背影。其中这一段让人记忆深刻“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段,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我想起了我小时候参加夏令营,独自与旅行团去香港玩。我的妈妈不放心我,一直尾随着去机场送我。我当时沉浸在无人管束的自由中,未曾关注母亲在暗处关心的目光。拉着手提箱一蹦一跳,宛如脱缰的野马一般和好朋友说说笑笑上了飞机。后来随着时间的消失,我渐渐长大了。无意之间与妈妈提起了当年年少无知的经历,当然包括香港之旅。妈妈看着我笑着说:“当时我站在你的身后一直默默看着你,可是你没有看见呢。
当时我的心里一万个不放心啊,你还那么小。一直都在想着你会不会走丢,会不会水土不服?”仿佛牵动了妈妈一直的情绪一般,妈妈抿抿嘴“每天望眼欲穿希望时间快一点,你可以快一点回家。”我迫不及待插了一句:“那妈妈你看到我回家时是什么心情啊?”妈妈思索了一会说道:“当时哪有想那么多,就是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放下来了。”我抱住妈妈:“我爱你。”我记得又一次去参加一场婚礼,我作为旁观者看到那位父亲挽着自己的女儿的手一步一步走到新郎旁边。不舍的将女儿的手交给自己的女婿手中,叮嘱一句“好好对她”。看着自己的女儿和他携手走过另外半个路程,那位一向坚强的父亲眼里含着泪水,迈开沉重的步伐走下台去。
我感觉他头上的白发好像隐隐约约多了几根,那一向挺直的腰板不知何事塌下来了,静静看着台上的女儿。一行热泪就这样滑落下来,抬起那布满老茧的大手在脸上胡乱擦磨了两下。又重新扬起笑容,嘟哝一句“那小子要是欺负我女儿我就对他不客气。”便举起酒杯招呼客人去了。父女母子一场就是不停看着我们长大,而他们无形的衰老,心里却无能为力,只能默默守护,默默陪伴。我一口喝完咖啡合上《目送》,门外传来妈妈的喊声:“快点去睡觉。”我以喊声回答:“知道了。”这才是日常生活,不是吗?
中学作文 篇9创新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独到的看法、新颖的见解及标新立异的愿望。然而多年的应试教育导致了教师对学生认识发展要求的整齐划一,使学生的思维拘泥于同一方向,习惯于在教师圈定的思路模式和规定范围内进行思维。这让本该丰富多彩充满灵性的作文变成了僵硬、呆板的应试之作。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必须打破墨守成规的做法,放下包袱,解放思想,改变观念,在作文教学上大胆创新。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作文认知的创新
作文就是写文章。写作的`目的无非就是生活、工作、休闲的需要。生活的需要是随意、随机的,工作的需要要求精准、规范,而休闲的需要则要求精巧、优雅。这是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写作就是写话。”当前中学作文教学中就是用最高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写作,即是用休闲的标准来衡量学生作文质量的好坏。我们应当认识到,作者写作文的过程就是要借助文章这一交际媒介,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传递给读者,即:作者→思想感情(文章交际媒介)→读者。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着只见文章而不见读者的现象。在生活中我们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影响读者而写作的,没有读者,我们就没有了写作的动机。学生的写作是出自生活的需要,也就是说是随意的、随机的。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认识到:学生的文章只要“通”即生活的,不要“好”即休闲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认识到“好文章,是思想观点好,并非形式上的矫揉造作”,“文章不是工艺品”。
二、作文教学操作的创新
1.增加命题的透明度
“命题必如学生所自发,彼本无所为,示之以题,彼而觉有所为,欲罢不能,非倾吐不可。如是可使练习与作文一致,见题作文与自发作文无殊。”(叶圣陶) 我们过去的作文训练是一种为了作文而作文,学生处在一种被动的心态,因此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普遍存在着失真状态。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转变这种状态,要把学生那种“要我写”变成“我要写”,从而变学生的那种被动心态为主动心态,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发写作,这样一来,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就成了自己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了。教师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把学生的写作活动变成一种现实的交际行为,从而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那具体的做法就要求教师在命题的时候要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有一种置身其中的感觉,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教师的文题最忌陈腐老旧和假、大、空,而应具有启发性、发散性、新颖性、趣味性。只有这样的文题,才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创作愿望,写他们心中所想,做他们心中所愿,才能使之投入到忘我的创作之中,而丝毫不感到作文的枯燥与乏味。
2.加大批改的参与度
作文批阅在作文教学中是一种反馈性指导,它在作文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过去在作文批阅中,师生缺乏应有的沟通,教师关着门改,学生盲目地看。这是一种典型的“背靠背”式的批改。我们要将其变成“面对面”(轮流)+互相改的模式。
欧阳黛娜认为: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是写作教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必须教会学生自己动手来批改自己或同学的文章,从中提高认识能力、鉴赏能力与表达能力。我十分赞同她的观点,所以在文章批改方面,我大胆放手,指导学生批改。
3.讲评扬长,激趣励志
讲评属于作文教学的再指导,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在每次作文后的评讲要实行教师评与学生评相结合,追根溯源。可以采取教师组织、参与,学生自评自读和小组互评的方法,从中吸取别人长处,补己短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而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提高自己。这样,既可以改变传统作文评讲的教师说了算包揽一切,又可以消除教师改得苦、讲得累、学生听得烦的低效毛病,达到省时省力,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其次,学生参与评析。在作文评讲中,可以让学生参与,以集体评析、分组讨论、同学互评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可以当众诵读或借助多媒体展示,让学生评点:优点有哪些,哪里还需要改进,怎么改。讨论达成共识,异中求同,鼓励学生存在不同意见。教师指导要用鼓励性的语言,即使不合适的地方也要用建议、商讨的语气,保护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三、作文评价标准的创新
过去的评价标准只注重文本本身,而不去考虑作者、读者。现在我们的标准应该是“全面考虑,综合评价”。这是一种既注重内容又兼顾形式的评价。
我认为,其中的“内容”包括:想说的、已说的 、说的程度(清晰度、准确度、明了度),只要合理就行;其中的“形式”主要考虑可接受性,包括:构思――不注重“巧妙”,应考虑“逻辑条理”;技法――不应刻意追求,可以忽略。我们要求学生的作文要有针对性、适应性(适应自己,适应读者)。
总之,作文教学上的创新途径是多方面的,也是作文教学中的崭新课题。虽然我从作文本身的认知、作文教学操作、作文评价标准三个方面的创新进行了探讨,但还需要不断追求,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日臻完善,以还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写作空间。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把作文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