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6-22 08:27:38
关于语文教案范文7篇

关于语文教案范文7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育红小学 田楠

教学目标:

1.写字7个,认字9个,掌握多音字“调”。

2.理解“竭力、飘洒、朦胧、消融、发誓、”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课文,感受师生情,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热爱之情。理解课题“春天的雨点”的含义。

4.理清故事发生的时间、主要人物,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品读课文,理解课题含义

专项训练:抓住重点语句,品读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课件、字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写字7个,认字9个,掌握多音字“调”。

2.理解“竭力、飘洒、朦胧、消融、发誓、”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理清故事发生的时间、主要人物,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春天的雨点”。

2.媒体出示春雨图。

【设计意图】媒体出示春雨图,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春雨的绵绵与柔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识字学词

(一)识字

1.出示字卡:、偏、调、蒙、萌、蓬、号、哑

2.学生自由认读。正确认读并给生字组词。

3.小组交流学习:能触类旁通引导学习(篇、偏、翩)(蒙、萌)

4.检查认读,点拨:多音字“蒙”和“调”的读音。

5.学习用多音字造句,巩固掌握多音字的用法。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让学生独立自主识字。引导学生触类旁通的学习字词,懂得运用字词。

(二)学词

1.出示词语:竭力、飘洒、朦胧、消融、发誓

2.指名认读词语。

3.齐读词语。

4.点拨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出示文中的重点语句理解。)

【设计意图】检查认读既是一种检测,可以帮助老师正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能让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自信心得到加强。

(三)写字

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课后一类生字,如果有特别难写的生字提出来,一起交流学习。

2.指名学生交流。

点拨“睬”字的左边是目字旁,“印”字的右边的硬耳刀要稍微写低一些,

3.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4.尝试瞬间记忆,听写检查,自主纠错。

【设计意图】有针对性的进行写字教学,运用点拨、描红、听写、自评、纠错等系列活动,强化学生对生字从识记到书写的有效掌握。

三、熟读感知

(一)学生自读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不加字、不减字、读准音、读通句,同时标出自然段号。

2.指名分部分读课文。

3.及时纠正字音与停顿。

【设计意图】本课自然段比较多,分部分朗读为下文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共同交流

1.出示问题:主要讲述了哪几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课文有几个主要人物?

2.小组合作交流。

3.指名在全班交流,教师随机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重点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文章主要事件、主要人物,以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展示收获

1.简要复述文本。

2.列提纲。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完成复述文本的基础上,整理归纳提纲。

板书设计:

春天的雨点

调 蒙 睬 印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品读课文,感受师生情,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热爱之情。理解课题“春天的雨点”的含义。

2.理解课题“春天的雨点”的含义。

教学流程:

一、复习回顾

1.复习字词,指名认读。

2.概述文本内容。

【设计意图】复习回顾上节学习内容,巩固学习效果。

二、专项训练——抓住重点语句,品读课文内容

(一)明确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来通过对文章中重点语句、段落的反复品读,感受老师对学生无私的爱,理解课题“春天的雨点”的含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从而学得轻松。

(二)充分自学

1.出示问题:文中那些段、句能够表达出深深的师生情?

2.默读课文,划出相关语段。

3.指名朗读,并说明理由。

4.交流讨论,论证观点的正确性。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研读课文

(三)精要点拨

点拨:抓住重点语段进行品读,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读文的方法,知道这样读,读到什么程度。

(四)强化训练

1.提问:你怎样理解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的内容?课题“春天的雨点”有什么深刻含义?

2.指名朗读最后一段。

3.齐读。

4.点拨:第一个“春天的雨点”,是讲春天的雨点能使草原万物萌发勃勃生机;第二个“春天的雨点”,是将沐浴在老师爱的滋润下,孩子们政治渐渐成长,幸福的感觉荡漾在老师和孩子们的心里。

5.学习仿写最后一个自然段。(正确运用双关语)

【设计意图】这种双关语,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因此我在设计时分两步走:一、老师直接讲解,学生听明白就好。二、利用仿写是学生加深理解和运用

(五)展示检测

1.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文章。

2.师生互评。

3.交流文本中心。

【设计意图】通过对朗读的提高,达到体会文本内涵的目的。

三、展示检测

分享交流学习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

板书设计:

春天的雨点

老师 爱 学生

(春雨 润物)细无声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反复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梳理出作者的论证层次,体会并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从中受到人文熏陶。

2、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和格言。

过程 ……此处隐藏3083个字……)先学

1、自学指导。

(1)认真读读第8——12自然段,画出小姑娘想长大的愿望,画下来,多读几遍,体会当时小姑娘的心情。

(2)联系上下文想想小姑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愿望?说说理由。(3分钟后比谁回答得好)

2、学生自由读,思考。标注。

(二)后教

1、指名回答。

2、指导朗读。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

(一)先学

1、自学指导,小姑娘是怎样长大的?你怎样理解“长大”的含义。你觉得小姑娘是个怎样的孩子?

2、学生自学。全班集体讨论。

(二)后教

1、引导学生交流,形成共识。

2、学习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五、当堂训练

1、请同学们流利并带着感情来读课文,(5分钟后检测)。

2、检测。

板书设计:

不愿长大的小姑娘

不愿长大——希望长大——已经长大

语文教案 篇6

一、认识字词

寂寥(liáo)嘈(cáo)杂冗(rǒng)长陶冶(táoyě)

乐(yuè)以教和(hé)和(hè)歌工尺(chě)

弄,①弄(lòng)堂;②捉弄(nòng)

和,①和(hé)平;②和(hè)歌③和(huò)药

乐,①乐(lè)趣②音乐(yuè)

二、文中线索

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事情线索:

下雨————躲雨———借琴———拉琴————惜别

感情线索:作者:扫兴—反觉趣味——借琴安慰——拉琴得乐———欣然惜别

两女孩:怨天尤人———喜极而歌———难舍难分

导入……

一、作者简介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主要作品收集在《缘缘堂随笔》里,另外还出版了《护生画集》、《子凯漫画集》、《音乐入门》等。翻译作品有《猎人笔记》、《源氏物语》、《西洋画派十二进》等。

二、认识字词

正音:寂寥(liáo)嘈(cóo)杂冗(rǒng)长陶冶(táoyě)

乐(yuè)以教和(hé)和(hè)歌工尺(chě)

把需注音的生字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给加点字注音,并引出多音字,如:弄,①弄(lòng)堂;②捉弄(nòng);和,①和(hé)平;②和(hè)歌③和(huò)药;乐,①乐(lè)趣②音乐(yuè);把词语的解释念给学生听,并让他们找到相应的词语。

释词:趋之如归:很快地走过去,就像回自己的家一样。怨天尤人:埋怨天,责怪人。形容遇到不如意的事一概抱怨客观条件。望洋兴叹: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乐以教和:音乐是用来教育感化人,使人和谐相处的。

语文教案 篇7

课时目标:

  1、紧扣“棘手”,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感悟,体会儿童队员关注弱势群体的美好心灵。

2、补充课文空白,创设情境写好对话。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队员们对博莱克的尊重、关爱护。

教学难点:创设情景写对话,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或心理。

  板书预设: 14、 检阅

棘手 羡慕 心情

尊重、关爱 神态( ) 说

动作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目睹了波兰国庆节那隆重的检阅仪式。可是在这检阅之前,一所学校的一些儿童队员碰到了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板书:棘手)博莱克左腿截肢了,检阅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二、抓住“棘手”,感悟美好心灵

1、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第56页,默读第2—9段,想一想:从课文哪些词句体会到这件事很棘手?找出有关句子,划一划。

  2、交流点拨:说说你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体会到什么这件事很棘手。

  ▲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师:的确是一件棘手的事!)

  ▲俱乐部里立刻鸦雀无声了。(师:谁都不出声,真是一件棘手的事!)

  ▲“劝他不去?要不把它放在队尾?……怎么跟他说呢?”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段话,你发现了什么?

  (2)这段话是他们的心理描写。这一连5个问号写出了孩子们怎样的心理呢?自己读一读。

(3)创设情境,讨论解读:现在我们就是儿童队员,博莱克就是我们班级中的一员。我们也一起来讨论一下。儿童队员们——准备好了吗?(师问生答形式)

师大家为什么想劝他不去?担心什么?

师:既然这样,那就劝他别去?可以吗?

这真是太为难了,可是,大家觉得无论怎样也不能伤害博莱克,所以,最后决定让——他去。

(4)朗读:

师引范读:可是让他去,又该把他放在哪儿呢?要不把他放在队尾?再不把他放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呢?真是太为难了!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他们的为难表达出来呢?

  (5):这件事情真是太棘手了,难怪当初大家商定这件事的时候,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当一个队员提出这件事的时候,俱乐部里顿时——鸦雀无声。

3、抓住“羡慕”,体会儿童队员的美好心灵

  (1)这件棘手的事,后来是怎样解决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第7——9段。

(2)为什么要把他放在队伍的第一排?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第7——8段,读读队长和队员的话,想一想他们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

  (3)想让大家羡慕我们什么呢?难道是羡慕我们队有一个拄拐的儿童队员吗?依生说板书有关词语。

4、你们说得真好!难怪在检阅的时候观众们情不自禁地称赞——这些小伙子真棒!(学生齐读)让我们也一起来夸一夸这些儿童队员吧,(齐读)。

三、创设情景,写好人物对话

  1、模拟情境,告诉消息。这样棘手的事终于解决了,大家可高兴了。现在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很棒的小伙子,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博莱克把!(层次要求:把话说清楚、说出神态)

2、师生合作表演:(老师演博莱克)

  (1)明确要求:注意听清我们的对话,观察我们说话时的动作或神态,想想我们说话时的心情。

  (2)师生情境表演。

3、请同学们把我们刚才我们表演的情景写下来,能干的同学可以展开想象,把想象的情景写下来。写对话的时候尽量能用上提示语,把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或心理写具体,能干的同学还可以用上三种对话形式。

  4、学生想象写话,师巡视指导。

5、点评,展示。

四、谈话,升华主题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真棒,不仅从文中读懂了儿童队员对博莱克的尊重、关爱,还写出了大家对儿童队员的帮助和鼓励。

最后,老师送大家一句话:尊重、关爱我们身边每一个人,你会发现周围的一切都沐浴着爱与阳光!

《关于语文教案范文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