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5-23 18:15:21
【精华】小学语文教案锦集七篇

【精华】小学语文教案锦集七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理解来源于象棋的词语意思,了解象棋规则。

2、 熟记成语和古贤文。

3、 写好钢笔字。

4、 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倾诉烦恼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处处留心)

1、教学第一部分。

(1)谈话引入:同学们听说过象棋吗?象棋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棋类运动,它是象征着古代战场双方厮杀的一种游戏。我们生活中有些词语就来源于象棋。练习中举了一个例子。请同学们看看。

(2)我们了解了象棋中“将军”的本意,那么,现在“将军”一词常常比喻什么呢?

(3)书中还列举了一些这样的词语,请读读这些词语,想想它们在象棋中是什么意思,现在在生活中又表示什么意思?

(4)除了书中提到的,你还能说出哪些呢?

(5)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说一句话。

2、教学第二部分。

(1)同学们会下象棋吗?下象棋是有一定的规则的。(出示歌诀)这段歌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请同学们自己读读。

(2)能读懂歌诀的意思吗?请同学们凭借棋盘讲解。

(3)一首简单的歌诀,让我们对象棋的竞赛规则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在朗读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呢?(琅琅上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对称押韵)

(4)欣赏朗读。

3、教学第三部分。

(1)胡荣华是我国著名的象棋大师。为什么这样说呢?请读读短文。

(2)在这段话中有一组近义词,你发现了吗?(技术、战术)它们可以调换吗?说说理由。

(3)“蝉联”这个词,听说过吗?根据上下文来猜猜意思。再查查词典,看看自己猜得对不对。

二、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认读“犯、饱、它”三个字,观察字形,说说异同。

2、观察字帖,读读“小小窍门”,领悟其中的规律。

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1、熟记成语。

(1)先读读词语,读准字音。

(2)借助字典,了解词语意思。

(3)交流汇报,并体会每排两个词语在意义上的联系。

(4)学生练习朗读和背诵。

2、背诵《古今贤文—合作篇(下)》。

(1)回忆《古今贤文—合作篇(上)》。

(2)学生自读《古今贤文—合作篇(下)》。

(3)这段文章中的句子,有的来自古诗,有的来自民间谚语。你能读懂哪些句子呢?(全班交流,教师适当讲解,帮助学生大致理解句意)

(4)除了文中介绍的句子,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合作”的名言呢?

二、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谈话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烦恼。“小烦恼热线”开通了。我们可以通过热线跟主持人通话,把不愉快的事说出来,从而得到帮助。

2、那么,在倾诉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表达清楚,说清烦恼的原因;有礼貌,言辞诚恳……)

3、作为“小烦恼热线”的主持人要注意什么?(耐心、诚恳……)

4、同桌试着扮演角色进行口语交际。

5、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并评议。

6、小结:在生活中有烦恼是正常的,我们有很多解决方式,在倾诉与倾听时,都应做到尊重、有礼有节。愿同学们都能做一个善解人意、天天快乐的孩子。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语文园地五教学目标

1.继续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

2.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3.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4.积累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5.理解成语故事,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课前准备

1.整理本组课文收集的相关资料。

2.搜集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谈话导入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无限的延伸,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通过这组课文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对生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交流一下吧。

自主准备

1.默读提示,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2.投影出示:

内容: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

讲讲自己知道的热爱生命的故事;

谈谈自己获得的感受、得到的启发。

3.回忆本组学习的几篇课文,浏览搜集的资料,阅读教材中提供的三段文字。

4.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确定交流的角度,想一想自己打算怎样说。

5.自己轻声练习讲述。

畅所欲言

1.自由选择伙伴互相交流,互相评议、指正。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个别指导。

2.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交流,要求讲话学生清楚流畅地表达,听者认真、安静地倾听。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进行评议、辩论。

总结评价

1.自我评价:自己在这节课中发言是否踊跃,表达是否清晰,态度是否大方,思维是否敏捷,

与同学的交流、合作是否积极等。

2.学生评价:你认为这节课谁的表现最佳?为什么?

3.教师评价:总结本节课中学生突出的优点,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第二、三课时习作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畅谈了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老师认为大家的发言都很有见地。把你们所谈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

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学生默读提示,画出习作要求。

2.投影出示习作要求:

内容具体;

写出真实感受;

题目自定。

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3.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4.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此处隐藏1861个字……

三、巩固练习

看两个短句练习直呼。

课中休息:(读儿歌、字母区分歌等)

四、直呼练习

1.板书:n—)→n)n—]—n]

要求看清,看准,不要马虎。

板书:l—)→l)l—]→l]

学生直呼后,可以说出音的字,以巩固音(如:愤怒的n)路路的l)女孩的n])

2.读课后的直呼音节(见书)

3.用卡片练习直呼

注意:第二节课和第三节课一定给学生大量读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读,注意发现学生中的问题,及时给予辅导和帮助。直呼音节不要急于求成,不要一刀切,要由慢到快,由模仿着读到自己学会读。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通过朗读、质疑、认独9个字分角色朗读能够结合上下文说说老上羊住进医院后情感的变化、产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结合上下文说说老山羊住进医院后情感的变化、产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新授

1、自学。

2、要求。

3、检察预习,并及时指导。

4、默读课文,提出不懂得问题,并试着解决。

5、为什么老山羊刚住进医院的时候很不情愿后来又赞不绝口。

6、交流。

7、汇报。

8、学习完这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9、质疑。

布置作业:有语气的朗读课文。

课后反思:课文比较浅显好读,但是其中的个别词语读起来个别学生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课上我非常认真的倾听学生的朗读,遇到学生度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的纠正。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梁、程”等12个生字。会写“兰、各”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桥及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识字、写字;难点是如何理解这些神奇的桥。

三、教学特色:

这是一篇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常识性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新奇美观的潜水桥和轻巧实用的塑料桥,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迅速发展的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本篇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一种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知识,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认知得到发展。同时,通过一些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启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识字教学上采用先读书,再识字的倒置法。

四、教学方法:

五、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桥的知识

六、教学时间: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知道两种神奇的桥的主要特点。

3、了解比喻句的用法,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看到过桥吗?你走过或认识哪些桥?(学生个别回答)

2、(出示兰兰图片并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课文的主人公叫兰兰,课文讲的就是兰兰过桥的故事。

二、精读课文,整体感知。

1、爷爷带着兰兰一起去郊游,他将带着兰兰走过两座非同一般的桥,想知道他们过的是什么桥吗?请大家把课文读一读,你将会知道答案。(学生自由读课文)

2、反馈:你知道兰兰过的是什么桥了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潜水桥塑料桥)

3、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潜水桥和塑料桥非同一般?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请大家以四个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并填好调查表。(表中加粗部分为学生填写内容,因学生写字量有限,也可口头反馈,教师板书)

潜水桥

塑料桥

造桥地点

水里

小河上

造桥材料

特别坚实的玻璃

又薄又结实的塑料

最大的优点

不仅方便交通,还可参观海底世界

轻巧,体积小,携带方便

三、学习生字:

1、兰兰的爷爷可真有本领,设计了这么好的桥。同学们你们长大想干什么?(自由发言)

2、大家的想法都很好。不过,不论是当桥梁工程师还是当飞行员首先得学会动脑筋,学好一些基础的知识。比如今天要求我们认识12个生字,大家就可以动动脑子,想一些又简单又容易记住的方法来认识它们,来,试试看吧,比比谁是最聪明的。(出示生字,交流记忆方法)

3、有了这么多的好方法,相信大家一定记住这些字了,老师来考考大家。(将生字组成词语,不注拼音,请学生认读)

兰花、桥梁、工程师、波浪、书架、特别、砖石、划船、采花、轻巧、又轻又薄、又平又稳

四、结束:

同学们真能干。相信大家有了好的学习方法一定能学到更多的本领,长大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

作业:

收集各种桥梁的资料,举办“桥梁知识展览”。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14个生字,学会写6个字。

2、启发想象,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桥梁知识,并自己动手设计的未来的桥。

一、生字复习:

游戏《藏头露尾》:学生自制生字卡片一套。教师课前准备一些较大的生字卡片并用不透明的纸盖住字的四分之三,只露出一小部分,请学生从自己的卡片中找出被盖住的字,以此来巩固学生对字形的识记。

二、师生互动,启发想象。

1、兰兰的爷爷太神奇了,老师今天特别想当一回爷爷,带着兰兰去走一走这两座神奇的桥,你们愿意当一次小兰兰和爷爷一起去吗?(教师范读旁白和爷爷的话,学生读兰兰说的话并根据课文描述自由地做兰兰的一些动作,比如:吓得闭上眼睛等)

2、当读到:“原来是一座架在水里的桥,很像一幢长长的房子。”时,师问:从这句话中看出,潜水桥大不大?你觉得还可以说潜水桥像什么?(启发学生想象并学说比喻句)

3、读完第4自然段,师问:课文中的兰兰在桥里面看到了这些,现在你们都是小兰兰了,你们在桥里面看到了什么?愿意说给大家听听吗?(启发学生展开想象)

4、读完课文,师问:刚才我们走过了两座神奇的桥,如果你是桥梁设计工程师,你会设计怎样的桥?(学生想象说话)

三、桥知识展览会。

1、小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桥梁知识的图片或文字材料。

2、每2上小组推选较有代表性的材料在全班交流。

3、将所收集的材料张贴在教室的“展示台”中,供学生课后参观。

四、小小桥梁工程师。

每生自己设计一座心目中的桥,可图文结合,也可纯图片,还可以制作桥梁模型。

《【精华】小学语文教案锦集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