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四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感受雪景的美丽和下雪带给我们的好处,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会认7个生字,会写6个字。
二、教学难点
感受雪景的美丽和下雪带给我们的好处,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
1.认识7个生字,写好6个字。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准备
1.雪景图片、录像。
2.生字、词语卡片。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下雪吗?为什么?
2.播放下雪的录像带。
导语:同学们你们看,洁白的雪花从天上飘落下来。它们飘呀飘呀,落到树上、房上、地上,给大地披上了银装,看着这漂亮的雪花,你想说些什么?
3.有一个小作者和你们一样也非常喜欢雪花,快让我们来读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然后把生字圈出来,再多读几遍。
2.同桌同学互相指读生字,如果读不准,请你帮助你的小伙伴。
3.反馈生字的读音。请学生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认读生字,如指名读,开火车读,同桌指读,小组长带读等。
如:纷纷扬扬——扬
小仙女——仙
裁剪——剪
4.把生字词语放回到课文中你还认识吗?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要把语句读通顺,遇到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读中感悟,品味语言,指导朗读。
1.指名学生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这是一场什么样的雪?作者喜欢这场雪吗?你能从哪儿体会出来?
2.根据学生的汇报,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汇报中防止学生不按顺序汇报,教师可根据某一个学生发言,让其它学生对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补充。重点指导如下语句。
(1)纷纷扬扬的雪花,像柳絮在空中飞舞,像鹅毛飘落人间。
①你觉得这场雪下得怎么样?
②想不想看看大雪纷飞的景像?(播放大雪纷飞录像片),请学生说说有什么样的感受。
③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句话。
④教师可进行示范性朗读,请学生评一评哪里读得好,然后再请学生练习。
(2)我伸出小手接了一片雪花。瞧,它多漂亮啊!那六角形的花瓣不知是哪位仙女特意裁剪的。
①你们知道雪花什么样吗?想不想看一看?
②出示不同形状的雪花照片。请学生说说看到的雪花什么样,并完成填空练习。
()的雪花
③带着你的体会再读读这句话。
(3)我和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快活地蹦啊,跳哇,笑哇,唱啊!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还有的在滑雪。我们玩得多开心哪!
①你在下雪的时候喜欢干什么?你的心情怎样?
②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读这两句话。
(4)大地铺上了洁白的地毯。树上挂满了盛开的“梨花”。
①想一想“洁白的地毯”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②梨花是什么颜色的?树上挂的是“梨花”吗?说明什么?
③再读一读,读出雪下得大,雪花洁白。
(5)“在厚厚的雪被下,麦苗儿甜甜地睡着,小嘴还不停地吮吸着甘美的乳汁。”
①出示句子:在雪被下,麦苗儿睡着,小嘴还吮吸着乳汁。读一读这句话,说说和课文原句比,有什么不一样?
②说说哪句好,好在哪儿。
你能读出来吗?
③练习朗读。
(6)不仅小作者喜欢这场雪,农民伯伯也特别喜欢这场雪。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读读书上的句子。
①你知道什么是瑞雪兆丰年吗?
②再读一读书上的句子。
(四)练习背诵,深入体会。
1.导语:这么美的景色,用这样优美的语言描述下来,多值得我们积累下来呀!下面就选择你喜欢的自然段背诵下来。
2.学生选择背诵的段落练习背诵。
3.说说你为什么选择这一段,然后再背诵。
(五)语言训练,回归整体。
欣赏了这么美的雪景,你最想说什么?
(六)作业。
1.朗读课文。
2.继续背诵课文中你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检查背诵。
1.请学生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老师用引读的'办法,引导学生读课文。
如:雪花是什么样子的?下雪了,小朋友都在干什么?下雪了,农民伯伯为什么喜上眉梢?
3.请学生背诵你喜欢的段落,先让背的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背诵这一段。让听的同学评一评,是否背诵正确、流利、有感情。
(二)复习生字,自主识记。
1.认读生字、词语卡片,读准字音,读准“我的词语库”中的词语的读音。
2.同桌同学互相指读,互相帮助。
3.说一说怎么记住这些字。(让学生能够自主记忆,学生可用多种的方法,如以旧字代新字,组词语记忆,编儿歌,顺口溜记忆等等,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三)指导书写,细致到位。
1.请学生认真观察8个范字,说一说,这几个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2.认真观察汉字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个别字指导学生先整体观察,然后再说重点笔画在田格中的位置。
3.请学生提出较难写的字,教师范写。
4.请学生书写。
5.反馈纠正、评议。
6.学生再次练习书写。
7.再选择其他汉字练习书写。
板书设计
28.雪花
美丽→快乐→丰收
(2)柳絮——絮
(3)花瓣——瓣
(4)裁剪——裁
(5)茫茫——茫
小学语文教案 篇2[教学要求]
1、学会11个生字以及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田字格前面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汉字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理解儿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起
3、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 ……此处隐藏1349个字……系;
2、通过应用巩固抓关键词和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内容的学习方法;
3、在读讲中,学习运用正反法反复说明道理的方法。
态度、情感、价值观:通过阅读、理解、感悟,明白剪枝的学问的两层含义:
(1)剪去无用的枝是为了来年结出更多更好的桃子;
(2)“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剪枝的学问的第二层含义的体悟;
2、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描写心理变化的词语,了解内在逻辑联系及表现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求得学问:
1、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第26课《剪枝的学问》,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人,他就是——(王大伯),他是一位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他家树上结的桃子——(总是那么大,那么甜。)
2、(打乱顺序图)看看这几幅图,排列的顺序对吗?(指名说)
应该怎么排呢?为什么?(出示正确顺序和提示)表扬:真会观察,善于思考这应该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3、会用所给的提示,说说课文内容吗?
评价:看来,一件事情的发展是有先后顺序的,我们可以根据时间的变化来把事情叙述清楚。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探讨剪枝的学问。
4、打开语文书,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讲剪枝的?能找到吗?(2-3)好,自由地读一读
直接写剪枝有什么学问的句子有吗?再读读2-3自然段,用笔画出来。(指名读 出示)谁来说?
5、这是王大伯说的一番话呀,你们懂吗?用这样的句子说一说。
(出示填空:剪去______枝条
留下______枝条) 剪去就是“减少”(板书)
只有一种说法吗?还有谁会说?
如果有学生光说粗壮的枝,引导:就是因为它长得粗壮吗?是啊,剪去的是这些只吸收营养,不结果实的枝条。
相机理解“疯长”:你懂吗?对,一个劲地长枝长叶,这有什么不好?
引导:不懂没关系,这是我们平时生活所不熟悉的,老师也是通过了解才知道的。(板书:养分)枝叶长那么密,那么严严实实,挤挤挨挨就怎么样?太阳光?空气流通?(板书:光照、通风)没了光照、通风,就可能有——(虫害 板书)
总结板书:是啊,有了疯长的枝,果实就不多不好了!
6、小结:王大伯的话告诉了我们有关剪枝的学问,咱们可要多读读,记住它。
记忆很讲究方法,王大伯说了几句话?(2句)
从正面说的是——(第一句),第二句从——(反面说)
掌握方法,看看谁能最先记住。
王大伯还说了什么?
出示:王大伯抚摸着那些留下的枝条,充满信心地说:“来年就靠它们结桃子 !”
谁会读?
评:你看看王大伯怎么说的?你充满信心了吗?信心不够,顶多五分信心!现在十分信心,现在是信心百倍!信心满满!
7、他这么有把握,到了春天就已经看出来了!
引读:(出示图片)春天到了,我来到王大伯的桃园,那里桃花全都——(开了),仿佛片片——(红云),浓郁的花香引来了——(无数的蜜蜂),它们欢天喜地地——(在花间飞舞)。
8、花开得这样好,桃子一定差不了!快找找课文里的话。(指名读,两句话出示)
(请读的人)能说说看你读了这段话有什么感觉吗?从哪里感觉到的?
体会词语:“一棵棵、挂满、一个个”
“光鲜红润”,见过光鲜红润的桃子吗?(出示图)能说说吗?
评价:对,这就是抓关键词体会课文内容。(还有其他感觉吗?从哪里感觉到的?)
适时板书:多 大 好 甜
谁能通过朗读,把这样的体会表达出来吗?
评:桃子不够多!还太少,要能一眼看上去树上就满是桃子!桃子是多了,不诱人!现在我仿佛看见成片的桃子正向我们张开笑脸呢!
评:你看,朗读是可以帮助我们体会课文内容还能给我们带来乐趣。
9、(出示填空:结出______果实)(出示填好空)你有什么发现吗?
引导:剪枝是在减少,这儿桃子更多更好,这其实就是——(增加)板书
二、抓词语,读体会:
1、这篇课文还处处写到了“我”,从王大伯剪枝开始,到春天里桃花盛开,再到夏天硕果累累,都写了我的什么?默读课文,思考思考(心理活动)
引导:若有说到动作、语言,每个部分都写到了吗?
请同学们把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词语圈出来。(指名说)
出示:满怀好奇 着急 一脸疑惑 将信将疑(意思就是?)
盼望 又惊又喜
2、请同学们再读读这6个词语所在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体会“我”的心理变化。想一想这些变化都是因为什么而发生的?
(学生自由读)
(1)在哪句话里出现了?(指名读)
“满怀好奇”什么?(指名说)
评价:能准确地联系前面的课文来理解,真会学习!
(出示: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他家树上结的桃子总是那么大,那么甜。)
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这段话(指名)你还满怀好奇什么?
能用这样的方法来体会体会剩下的心理变化吗?
(2)哪里说到了?(指名读句子)“一脸疑惑”什么?(指名说)
(出示:我着急地问:“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吗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呢?”)
这句话会读好吗?有一个词提示我们可以怎么读好这句话。(着急)谁来试试?
评:你是在心平气和的说;你有疑问,但不着急;不仅着急,还在为王大伯担心呢!
顺水推舟:同学们,这些在“我”眼里好好的枝条,在王大伯眼里呢?(无用的)(标出来)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将信将疑”怎么理解呢?
对什么是又相信又不相信?为什么相信?为什么怀疑?
(4)读“盼望”一句话
引读:看着满树的桃花——(我盼望着这朵朵桃花能早日变成又大又甜的桃子。)
(5)又惊又喜表示惊和喜是并列的,“我”惊什么?喜什么?
引导:请大家再联系前面的课文,王大伯开始是——剪枝,照理说枝都剪了,桃子结的地方就少了,可结果却是——非但没减少,反而增加了,而且还结得更好!惊讶不惊讶?
喜的是?(王大伯的话还真有道理,说得没错)
齐读
3、收拢:你看,课文把“我”的心理变化写的非常具体,从好奇、怀疑到半信半疑再到又惊又喜,这个过程就是随着桃园的变化而变化,更是映衬了王大伯剪枝剪得有道理。
4、同学们,课文中的“我”明白了王大伯说话的道理,你能明白吗?请用笔在课文后空白处写写你的感想或者你的收获。
(出示关联词语“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全班交流:谁愿意和大家来一起分享? 根据学生发言板书(多少 舍得)
小结:通过学生发言归纳:有的时候减少是为了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