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4-07 05:11:46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合9篇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合9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材简介〕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是一篇典型的说明文。全文围绕“海洋,为什么被称为21世纪的希望”这一中心问题展开叙述,从矿产资源、高蛋白食品、水力发电、淡化海水、建海底城市等方面一一说明了人类利用海洋的现状及设想。文本充分运用了对比表达的方式,有效地将比喻与拟人揉合在说明方法中,让海洋充满了活力。

〔目标预设〕

1、阅读课文的语言文字材料,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理解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激发学生探究海洋的兴趣。

2、讨论发现“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感受文本内容的纲目与条理。

3、品味体会文本说明方法与语言特色,模仿文本语言进行表达。

〔重点、难点〕

感受文本的说明方法与语言特色,理解海洋真正是21世纪的希望。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抓住知识要点,更要引导学生关注知识背后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等。虽然这篇说明文文体简洁、通俗易懂,但同样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运用语言、感悟形象、晓悟情趣,上出浓浓的“语文味”。

〔教学过程〕

一、生字词引文本,感对比说明

1、课文预习了吗?出示三个生字:“慷”“蕴”“胁”,指名读读,选择你认为难写的字写一写,注意提醒学生“慷”下面不是“水”。

2、这三个字课文中是怎么组词的? (威胁 慷慨地给予 蕴藏 )

3、预习了课文,你能联系文本内容,用其中的一个词说说话吗?适机指导学生读读相关段落。

预设一:人们受到生态环境恶化、食物的匮乏的威胁,海洋慷慨地给予我们高蛋白食品。适机理解“匮乏”

预设二:世界受到能源危机的威胁,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预设三:人类受到电力缺乏的威胁,海洋蕴藏着海浪、潮汐等的无穷无尽的能量,

预设四:海洋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水资源,可以慷慨地给予人类以空间。

[设计意图]从词语入手,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理解词义。“慷慨地给予、蕴藏”是从海洋这一方面讲的,而“威胁”却是从人类现状方面说的,海洋“慷慨地给予我们了什么?它蕴藏了什么?人类的现状受到了什么威胁?这两个问题涵盖了文章内容的全方面,在这样的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这三个词的意思,还进一步加深并拓展了文本内容的理解:人类面临的困境威胁,“慷慨地给予、蕴藏”突显了开发、利用海洋的美好前景,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关键句析段落 明文本结构

1、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用几句话简单地概括文本的内容,并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来归纳的。

预设一:找出文中的关键句,组合在一起。

预设二:将各段内容合理组合。

2、出示“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 、“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读一读,在文本中找到与之相呼应的句段,师生对话交流,明确它们在文本中的作用。(中心句总起、过渡段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不同于别的学科,既有语言内容的学习,也需语言形式的掌握。本板块训练学生概括归纳文本内容的能力,明晰概括归纳的方法:可以逐段叠加整理段意,可以找出文章中关键句段。在读思议的基础上,文本的内容与框架便可以了然于心。

三、表达中品情感 悟语言特色

㈠、读“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的段落,体会语言表达的特色。

读读文章的1—3自然段,作者是怎么表达人与海洋的关系密切的,找出的相关的语句,说说你的体会。

预设一:从内容上谈。作者从两方面来说明这关系的密切。海洋对人类的利与弊,人类对海洋的敬与畏。引导学生读好关键短语:“航行的便利、丰富水产、不可缺的食盐、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城镇。”(出示与短语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预设二:从形式上关注。

1、说明文一般没有华丽的词句,也没有动人的情节,语言也平实朴素,所以会让一些读者觉得枯燥没意思,但是课文的语言特别的生动有趣,试着找一找。

2、在找的基础上出示以下句子:

(1)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

(2)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

(3)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聪明的你,发现了这些句子的特点了吗?关注加横线的字词,小组讨论交流,说说你的体会。(这些字词的使用使句子变得活泼生动了,海洋就像人一样,有喜怒哀乐,会有人的动作和神情,海洋的形象一下子丰满、鲜活了起来。)

3、适机理解“望洋兴叹”及引号的用法。

(1)请课前查过字典的同学说说“望洋兴叹”的意思或者老师出示故事:

秋天的雨水使河水全部上涨,众多大川、小溪的水都流入黄河,水流汹涌而宽阔。于是河神洋洋自得,认为自己就是天下最大的了。他顺着水流向东而去,一直来到北海边。向东望去,却看不到水的边际。于是河神才改变自己先前得意洋洋的脸色,望着汪洋大海对北海神感叹说:“原来我自高自大,以为谁都不如自己,,现在看来我是多么渺小。” 典故中的“望洋兴叹”是什么意思?叹什么?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我们课文中的“望洋兴叹”是什么意思?叹什么?为什么还加上双引号呢?

(2)课文中还有一些加上双引号的句子,看看它们又隐含着什么秘密。

A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水球”。

B目前,陆地上的煤、石油等矿藏,由于长期开采,已越来越少,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在闹“能源危机”。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思维的点,一点一得。引导学生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表达效果,以及关注引号的用法。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在说明的语言表达上有其独特的精彩之处,说明不是干涩的'无情物,人有情,物亦有情。把这些精彩之处聚合在一起让学生进行整体的悟读,实现一课一得。

㈡、读“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从语言中感受海洋的魅力。

自由读文章的5-8自然,每一段都尝试填一填。

海洋是个 ,人类 。

预设一:海洋是个聚宝盆,人类便把目光转向海洋,致力于海洋矿产资 ……此处隐藏6960个字……泳、射”的笔顺。

3、反馈“足、射”的笔顺。

4、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

5、学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六、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继续学习其余的四种体育运动项目,练习感情朗读韵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书空“球、排、射”笔顺。

二、继续看图学词语:

1、出示图及词语:

2、读准字音。

3、这四种体育运动项目,现在你们了解吗?谁来说说看?相机介绍:

“竞走”是田径运动赛项目之一,走时两脚不得同时离地,脚着地时膝关节不得弯曲。“铁饼、铅球、标枪”可以示实物让学生认识认识。

4、助图画,看拼音练读上述词语。

三、根据意思归类读韵文

1、的3个词语呢?(是投掷运动项目)

2、现在老师把黑板上的词语按照书上的顺序重新排列。小朋友们看第一组3个词语是和什么有关的?(球类运动项目)第二组的3个词语呢?(是常见的田径运动项目)第三组按要求归类读词语。[

3、用多种方式练读韵文。

四、巩固字义,指导书写

1、做游戏:采用巾图形式将词语与相应的体育运动项目一一对应,帖对的同学领着大家读一读。

2、学生在书上描红“竞、铅、标”。

3、说说怎样记住这3个字。

4、学生完成《习字册》上“竞、铅、标”的书写。

5、听写生字词语。

五、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看图说话(词语用得越多越好)

六、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词

球()足()篮()跳()泳()走()蓝()逃()

2、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木(……)钅(……)氵(……)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内容,并学会运用能发现词语内在联系。

2、练习积累。

3、自己通过观察、咨询或查阅资料,了解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物产、名人以及家乡近年来有哪些变化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要引导学生发现每组的两个词中含有同样的两个字,第二个词是在前一个词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字,两个词的意思不一样。

2、接着引导学生发现,左边一栏的每一组词,前一个表示活动(动作),后一个表示完成活动(动作)所需使用的工具,即“照相”要用“照相机”,“洒水”要用“洒水车”,“集邮”要用“集邮册”。右边一栏的每一组词语,前一个表示物品(东西),后一个表示场所。

3、在学生发现词语规律的基础上,可以作一些拓展练习,如:

游泳____火车____

洗衣____服装____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是通过反义词的形式,认识九个生字,同时也有自主发现汉字的反义关系、积累反义词的作用。可按以下步骤操作:

(1)学生读读认识的字,并借助拼音读读不认识的字,看看每组里两个字之间有什么关系。

(2)运用自己发现的规律,再读这些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比如,“窄、恶、善、内”等字的读音。

(3)可分男女或同桌之间进行对比读。

(4)去掉两个中间的破折号,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发现规律后,再两字连词语,熟记反义词语“宽窄、贵贱、善恶、强弱、胜败、内外”,并适当运用。

(5)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记九个生字。

2.“我会填”是搭配词语的练习,让学生在运用中积累词语。对词语的意思,不必作过多的解释。

(1)回忆所学课文,找出可以搭配的词语。

明亮的(教室) 绚丽多彩的(广告)

繁华的(城市) 川流不息的(汽车)

茂密的(枝叶) 风光秀丽的(公园)

(2)启发学生说说还可以填什么词语,大家认为正确后,再填在括号里。

(3)用线连接可以搭配的词语。

明亮的 市场 绚丽多彩的 日月潭

繁华的 森林 川流不息的 舞台

茂密的 灯光 风光秀丽的 行人

3.“我会读”,目的是积累古诗词,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诗歌。

(2)看插图,感受草原一望无际、辽阔无边的美景。

(3)学生自由朗读,再通过教师范读、个别读、品读等多种形式读出感情,熟读成诵。

(4)欣赏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家乡是哪里呀?对济源,这个生我们养我们的城市,那你们对她了解吗?当我从一个小村庄走入城区,我感受到了我们家乡的各个角落都是那么地富有吸引力,是那么的古老美丽,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夸夸我们的家乡吧!

二、口语交际

1.汇报展示、讨论交流。

(1)展示并向同学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家乡的资料(文字、绘画、照片等)。同学间相互交流资料内容和获取经过。

(2)把内容相近的归为一个组,在小组里交换阅读和欣赏,说说对对方资料的看法和感受。

2.充分“对话”,夸夸家乡。

(1)小组合作或派代表向全班介绍自己眼中的家乡。其他组可向介绍者提问或作补充说明。

(2)学做“小记者”采访。如,你的家乡在哪里?有什么值得夸一夸的地方?你希望未来的家乡是怎样的?

3.写一写。

(1)把自己介绍的内容和口语交际中听到的有关内容加以综合,组成一段夸夸家乡的话写下来。也可以给自己画的画或照的照片配上一段话,还可以

用连环画的形式写话。

(2)写好后读一读,再和同伴交流、分享。

三、展示台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题目进行词语接龙练习,看哪组接得长。示例:

国家—家庭—庭院—院长—长大—大人……

祖国

国民—民主—主人—人生—生活—活动……

2.教师再选择两个词语让学生用“开火车”的形式做词语接龙游戏。

3.展示反映家乡变化的照片开自己画的画。办一期夸家乡的专栏。

4.展示、交流在《葡萄沟》一课后布置同学们准备的其他资料或学习成果。

四、宽带网

1.演示部分民族图片,创设情境,导入:你知道画面上的人是哪个民族的吗?你是根据什么知道的?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展示自己找到的资料,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民族的生活习惯,并说说是怎样了解到的。

3.出示“中国地图”,找一找你所在的省、市。

4.从地图上找到四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

5.同桌互相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个省在什么地方。

6.欣赏《爱我中华》歌曲,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合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