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4-07 01:55:40
【热门】语文教案范文八篇

【热门】语文教案范文八篇

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进一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培养学生初步的独立识字的能力。

2、丰富语言的积累。

3、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初步感受语言的乐趣。

4、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

5、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希望学生能用打比方的句子来进行表达。

教学重点:

1、进一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培养学生初步的独立识字的能力。

2、丰富语言的积累。

3、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初步感受语言的乐趣。

4、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

5、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希望学生能用打比方的句子来进行表达。

教学难点:

1、进一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培养学生初步的独立识字的能力。

2、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初步感受语言的乐趣。

3、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希望学生能用打比方的句子来进行表达。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a)进一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培养学生初步的独立识字的能力。

b)丰富语言的积累。

c)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初步感受语言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a)进一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培养学生初步的独立识字的能力。

b)丰富语言的积累。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说一说。

15、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反复读一读韵文。

16、生说一说“闷、闻、问”这几个字分别是由哪两个汉字组成的,合在一起后表示什么意思。

17、师出示写有构成会意字的那些独体字的卡片,将它慢慢放入“门”中,让学生将两个字合起来说说“闷”字的意思。然后,在此基础上出示“闯、闹、闪、闲”这四个会意字,让学生根据字的构字特点,想办法记住这些字。

二、读一读

1、诵读词语。

i.左边色块中的词语,都是用来描写天空中的景色的。

ii.右边色块中的词语,都是用来描写林间的美景的。

2、学生通过这些词语联想到一幅一幅美丽的画面。使学生可以感受到语言的优美,积累语言,并学习运用语言。

三、大家一起来编有趣的句子

1、由例句入手,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感受句子的有趣:人们明明听到的是小鸟的鸣叫,可想到的却是“小鸟在枝头歌唱”。这是因为人们听到小鸟的叫声时,心中十分愉快,所以才会这么想,这么写。

2、教学中,教师不必向学生提及相关的术语。只要从表达的趣味上加以指导,让学生展开想象,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i.丰富语言的积累。

ii. 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初步感受语言的乐趣。

iii.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

教学重、难点:

5、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初步感受语言的乐趣。

6、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

教学过程:

一、探究与发现

7、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

8、说一说画中的白云像什么?

9、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

二、写字练习

6、让学生观察一下,上边三个字的“折”在哪一笔,注意横折、竖折、撇折的不同写法。

7、观察下边三个字的“钩”在哪一笔,注意右向钩、斜钩、卧钩的不同写法。

8、学生从字型的整体进行观察,互相说一说,怎样写“折”和“钩”才好看。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确认读12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3.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提高默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哪些同学家里养了小动物?谁来说说你和家中的小动物是怎样相处的?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只珍珠鸟。(出示课件:珍珠鸟)小小的珍珠鸟可爱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叫《珍珠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怕人的珍珠鸟后来会一点都不害怕人,而且和作者相处得非常好?这些变化是怎么来的?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文章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三、引读课文,尝试回答前面3个问题

1.学生读课文,理清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珍珠鸟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2.引读课文,深入体会: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四、合作,探究质疑

1.教师提出参考方向,学生们通过分组合作,讨论探究某一方面,解决文中的难点、疑点。

(1)为什么文章在起始部分用单独一段强调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

(2)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

(3)为什么写小珍珠鸟啄那些大文豪的名字,有何用意?

(4)“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对全文有什么作用?

2.小组推荐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回答其他组提问,全班讨论。

五、回读全文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感受最深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语言特色

六、联系生活实际,再次理解课文重点句

“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

作者仅仅是为了给我们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吗?他想告诉我们什么?

七、片段练习

1.让学生选取文章某一段落或片断,并拟一个标题。

参考标题:“营造绿色的环境”“富有灵性的娇憨可爱的鸟儿”“人鸟相亲,情谊浓浓”“舒适的巢”“雏鸟儿的梦”“妈妈的呼唤”“可爱的小红嘴”“雏鸟熟睡图”。

2.文中意境很美,请从前面的标题中选取一个你最感兴趣的片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具体描绘,要写出美感,写出深情,写出蕴味。

板书设计:

16珍珠鸟

胆小—渐渐胆大—开始亲近我—完全相信我

人细心呵护小鸟 ……此处隐藏5652个字……认为自己读到第三阶梯的水平了,就可停下。

指名朗读,请学生相互评价。

古人读诗讲究节奏感,现在我们一起合作来读读古诗,好吗?老师读前四个字,你们接读后三个字,听明白了吗?——读

好,现在换过来,你们读前四个字,老师接读后三个字,听明白了吗?——读

真好,现在我们一起来读整首的诗,老师只读诗题和作者,同学们按照刚才的四三节奏读整首诗,听明白了吗?——读

B、理解诗意。

诗读得这么好,诗句的意思能读懂吗?读懂古诗有个好助手,就是书上的注释,借助注释,我们就可以读懂古诗。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结合书上的注释,把自己读懂的句子说给其他同学听;不懂的句子互相讨论。

C、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指导。(教师板书:读明诗意)

3、品悟诗情。

A、出示课文插图,请结合图画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个故事。相机用ppt出示课件:(说话练习)

B、引读:

那离别的惆怅啊,全都凝结在那了李白那目驻神驰中,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那无尽的不舍啊,全都凝聚在了那渐行渐远的孤帆中,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那深厚的情谊,那样真挚的情感啊,全都托付给了那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中,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板书:品悟诗情)

三、拓展延伸,课堂小结。(教师板书:品悟诗情)

同学们,离情别愁是每个人固有的情感,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离别。所以,古今中外,写离别的诗歌成千上万、数不胜数。老师从中选出了几篇,我们一起来看看——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是的,孩子们,一样是送别,却因送别的时间、送别的人等各种各样的因素,表现出不一样的情怀。这节课,我们通过“读懂诗题——读明诗句——品悟诗情”这样的方法读懂了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你们也可以尝试着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去品读王勃的、高适的或者是其他诗人的离情别愁。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尝试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读诗题——读诗句——悟诗情”,预习《送元二使安西》。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继续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采取赛读、齐读的形式。

2.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

3.出示幻灯片,指名读。

条条江河向东奔去,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时间也是这样一去不复返啊!如果年轻的时候不努力,到老时再伤心后悔就来不及了。

二.学习生字

1.认读字音。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歌川海努力伤悲

2.实际字型

用学过的方法选择生字,向大家汇报。

3.扩词练习。

4.书写生字。

三.课堂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nǔlìshāngbēidàhǎiguógēbāichuān

()()()()()

2.比一比,看谁在三分钟内背的古诗多。

3.收集一些有关时间的谚语合格言。

板书设计:长歌行

歌川海努力伤悲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 学习并掌握通过外貌、语言生动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2 感受外祖母对高尔基的深远影响。

课前学习:

1 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设计字词训练题,考考他人。

2 搜集资料,了解高尔基的生平及主要作品。

课堂学习:

一 导课

1 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口头作文《我童年的朋友》。

2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全班交流。

3 学生相互简要点评口头作文,能说说习作的优点与不足。

4教师结合学生的点评,引出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

二 检查预习:

1 考考你(学生相互出题,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2 我了解的高尔基(学生介绍作者生平及主要作品等。)

三 整体感知

1 教师组织学生集体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外祖母的形象及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2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思考:

⑴ 从作者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外祖母是怎样一个人?

⑵ 文中流露出作者对外祖母怎样的思想感情?

3 学生阅读思考,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达成共识。(板书交流内容)

四 细品课文

1 教师呈现三个问题,要求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边做笔记。

问题⑴ 文中主要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试举例说明。

问题⑵ 你最欣赏文中的哪一处(或几处)描写?请说出你欣赏的理由。

问题⑶ 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让你感觉到外祖母确实是作者“童年的朋友”?她对作者精神世界的影响有哪些?

2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学习,再全班交流。(提醒学生及时修改笔记)

五 再读课文,质疑、创新。

1 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能找到最合适的语速、语气、语调,走进作者用优美语言营造的美好的情感世界。

2 示范朗读。

3 学生质疑,师生解疑。

5学生谈谈自己对文本的独特见解。(在前面的交流中未有的看法。可从内容到形式,情感到哲理等方面去发现,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

六 重写《我的童年朋友》,着重运用好外貌、语言的描写方法,鼓励运用其他描写方法,要能传递真诚的情感。

七 交流习作,相互点评,总结写好人物外貌及语言的经验。

人物的外貌,主要指人的面容、神情、体态、衣着,还包括风度、打扮、习惯性的动作等。

写人物的外貌首先要注意观察人物的面容、神情、体态、衣着,然后依据是否有特征和是否能反映人物的性格进行取舍;在表达上要注意具体、生动、有条理。

人物的语言:“言为心声”,语言与人物的思想性格关系密切。描写人物语言的基本要求是有“个性”。所谓“个性”,就是指人物在年龄、身份、性别、用语习惯、思想认识等方面不用于他人的特征。描写时应注意对人物语言的取舍,不能有言必录。不光写出什么人说什么话,还要把握怎样说出要说的话,要善于选取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对话符合人物各自的身份,同时还要注意人称的变换。

八 自我反思及评价

九 课后作业:1 背诵最后一段 2 课外阅读《童年》

加入初一学习小组 更多精品资料 免费奉送!

《【热门】语文教案范文八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