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4-06 14:59:55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总9篇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总9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教学要求:

教学时间:

1、 审题。

指明读练习要求。

2、 指导。

(1)要求学生把每句话多读几遍,找出病因。

(2)想一想这样修改。(通过读句子来体会)

(3)教师提示修改时要使用修改符号。

(4)教师归纳修改病句步骤:一读(读有毛病的句子);二想(想一想怎样修改);三改(使用修改符号)。

3、 练习。

(1)让学生用一读,二想,三改的方法自己练习修改。

(2)教师根据学生自练的情况进行针对性辅导.

4、 反馈。

(1)挨题讨论修改情况,确定正确答案,

(2)让学生修改自己的答案。

(3) 同座互查联系情况。

(4) 让学生大声朗读修改后的句子。

教学第五题

1、 审题。

(1) 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 指导。

(1)学生自由读8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8条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对一些理解有难度的成语,教师给予讲解。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度读。

(2)同座位练习背诵。

4、反馈。

(1)集体背诵。

(2)指名背。

教学第六题。

(1)审题。指名读练习要求。让学生说说该项的练习要求是什么。

(2)指导。让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试读。教师根据学生的的情况进行范读。让学生说《明日歌》的道理。学生讨论后教师再次朗读。

(3)练习。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指名读。小组齐读。

(4)反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指名背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 指导。

(1)让学生自由读课本。

(2)同座位分角色读。

(3)教师提示读时要把握各人物的特点,读出语气并范读。

3、 练习。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2) 指名分角色读。

(3) 让学生尝试表演。

4、 反馈。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学习童第周勤奋学习,为祖国为人民争气的精神。

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发愤”、“资助”、“耐心”、“尝试”、“钻研”等词语的意思,并会用“耐心”和“钻研”造句。

3、练习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领会童第周是在什么情况下,怎么勤奋学习的。

2、理解课文中两次提到“一定要争气”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两次提到“一定要争气”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幻灯片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简介童第周

童第周(1902~1979):实验胚胎学家。曾任国内外许多著名大学的教授、研究员,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开创者。

今天我们学习《一定要争气》这篇课文,看看写了童第周在学生时代时的几件事,从中我们受到什么教育。

二、学习新课

(一)借助汉语拼音读书,特别是要读准本课生字的音,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

(二)指名读书,订正读音。

“僻”读pì,不要读bì。“绩”读jì,不读jī。

(三)读本课的生字词,读准字音。

出示字词卡片认读。基础、期末、考试、平均、成绩、退学、发愤、努力、瞧不起、实验、需要、耐心、钻研。

(四)再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发愤:下决心,努力。课文是指童第周下决心努力学习

资助:用钱帮助。

耐心:心里不急躁,不厌烦。

尝试:做一做,试一试。

钻研:深入地进行研究。

偏僻:离城市比较远,交通不便。

震动:本课指童第周的重大成就使欧洲生物学界感到惊讶。

(五)读书理清文章的思路。

1、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6个。)

2、写了童第周的哪两件事,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童第周勤奋学习,赶上了别的同学,取得优异的成绩,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童第周刻苦钻研,做出了外国教授几年没有做成的成绩。

(六)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巩固练习

(一)读书。

(二)读词语。

(三)预习生字的字形。

第二课时

一、谈话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定要争气》这篇课文。

二、学习新课

(一)指名六人读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读后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第1自然段讲童第周家里很穷,小时候没有受到学校的正规教育。

第2自然段,讲童第周上中学晚,学习跟不上,经过再三请求,校长才同意让他跟班试读。

第3自然段,讲童第周勤奋学习,赶上了别的同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第4自然段,讲童第周受亲友资助出国留学,在中国留学生被外国人看不起的情况下,下决心要为中国人争气。

第5自然段,讲童第周刻苦钻研,做成了外国教授几年没有做成功的实验。

第6自然段,讲童第周实验成功震动了欧洲的生物学界,为中国人争了气。

(二)从课文中找到童第周两次“一定要争气”的句子读一读,带着童第周在怎样的情况下,怎样争气的问题继续学习。

(三)学习1~3自然段。

1、学习第1自然段。①读,②知道有几句话;知道每句话的意思;知道这段与下面内容的关系。

2、学习第2自然段。①说说这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童第周学习跟不上,经过再三请求校长才同意让他跟班试读。②找出带有“才”字的句子读一读,体会“才”字的意思。③读句子回答问题。校长要他退学,经他再三请求,才同意让他跟班读一个学期。“再三”是什么意 ……此处隐藏9299个字……

5.学生书空“真”。

6.看看电脑老师怎么写“真”字的。

7.学生描红:真朵最

8.学生临贴,在自己的田字格本中每个练习2遍。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会写的字5个,会认的字2个。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平等,民主的思想感情和消除种族歧视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1课时

2、板书课题:最美的花束

1.自读全诗,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和同学互学。

2.教师通过不同的方法检测。

3.同桌互相读文,达到读准读通。

三、创设情景,引导理解诗文。

1、看课文中的图思考:你看到了什么?课文里是怎样说的?同桌互相读一读

2、根据学生所谈引导学生体会世界人们平等相处,幸福平等的感情,并切入朗读。

3、弄懂“你”、“我”、“他”指的是什么?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进一步体会感情。

五、总结布置作业。回家读儿歌、并要背诵,把课文中好词佳句多读几遍明白它怎样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进一步有感情朗读诗文体会感情。

2、背诵全诗。

教学内容:

一、谈话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最美的花束》一文,谁愿意给大家读读全诗。

1.师生共同评价。

2.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1.课文中的你、我、他指谁呢?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

2.自读全诗,练习背诵。

二.再现情境,读中感悟,体味语言美。

1.课文中的你、我、他指谁呢?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

2.自读全诗,练习背诵。

三、引导学习语文天地中填一填,会用________和________ 一样________。说一句话。

四、拓展延伸: 读了诗歌,你还想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最美的花束

眼睛不同 都能看见太阳

头发不同 都是漂亮花冠 渴望和平

种族不同 都像美丽花束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学习8个生字(包括1个多音字“劲”),练习写8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了解作者家乡小桥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致。

4.品味课文语言,体会作者怀念家乡的桥、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在阅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积累、感悟、运用语言。

教学难点

领会“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的丰富含义。

教学准备

1.推荐诵读王维的《归嵩山作》一诗,了解诗意。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启发,入情入景。

师:同学们,有这样一位作家,他离开故乡江南一别就是几十年,每次与朋友谈起江南,故乡的人、故乡的景始终盘旋在他的脑海,尤其是家乡的桥,于是他便提起笔来写下一篇文章——《家乡的桥》。

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写):家乡的桥。

二、自读欣赏,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教师提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或参考认字表认识。

(2)读读想想:家乡的桥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拿笔在相关的地方做上记号。

(3)联系全文思考:作者是带着怎样的心情来写这篇文章的?

2.小组内交流自读体会。

三、品味语言,积累运用。

1.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部分重点学习。

学习提示:(1)读一读这一段。

(2)想一想: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3)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些词语?

2.围绕“家乡的桥”,学生交流印象最深、最喜欢的内容。

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自主汇报,随着学生的汇报教师可以出示辅助课件,相机谈话,指导朗读、训练朗读、启发思考。

如“桥名”一自然段:

(1)学生念桥名。

(2)教师引读文中描写桥名的语句。

(3)师:和唐诗有关的桥是什么桥?(如意桥)

有谁知道王维的这首诗?出示王维的《归嵩山作》。学生自读。鼓励学生课后找到这首诗学一学。

(4)出示桥的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学生欣赏不同字体的桥名,念桥名。

切断课件画面,认识字体:说一说你认识哪种字体?最喜欢哪种字体?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飘逸潇洒、刚劲雄健等)指导读出这两种词不同的感受来。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5)了解桥名中的故事:(师讲震龙桥的故事)请你猜猜那些桥名里面又含有什么故事呢?

(6)同桌对读,再一次整体感受、体会这一自然段。

……

其他部分的教学:

第三自然段:随着学生的汇报出示相关资料,欣赏、想象家乡小桥的造型;品读课文语言,选择感兴趣的桥自己当导游来介绍介绍。

第五自然段:汇报朗读;交流讨论;指导朗读。

四、总结课文。

1.配乐齐读全文。

2.归纳板书,梳理课文。

五、作业参考。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选你喜欢的几个生字写一写。

3.搜集资料,了解你家乡的一处景观。

第二课时

一、识字与写字。

1.认读词卡、检测识字。

重点指导“凿”字的字形: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来记忆字形;积累“墓”的姐妹字,如:“幕、慕、募、暮”等。

2.写字练习:“派”“婆”。

学生观察,说一说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学生写字,教师巡视,随时评价,写完做总结展评。

二、同桌对读课文,互相检测读文情况。

检测三级标准:正确→流利→有感情。

三、整体把握课文。

1.配音乐,男女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讨论问题:作者是带怎样的心情来写这篇文章的?

理解: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3.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1)你想对作者家乡的桥说些什么?

(2)说说自己家乡的桥。

四、片段练习:学习课文的写法,写一段描写自己家乡一处景观的话。

建议:可以根据你搜集的资料完成,描写同一景观的伙伴可以聚在一起共同完成一篇,写完后有针对性地讲评总结。

五、再次齐读课文,读出热爱之情。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总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