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4-06 08:27:43
【热门】语文教案模板7篇

【热门】语文教案模板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运用声旁进行识字的方法进行巩固识字。

教学策略及方法:

经过两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大多已经能够从生字中找出声旁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只需要抓住形声字的读音和声旁的相同或者相近这条就可以了。另外,要引导学生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声旁读音和形声字都是相同的,所以需要用字典来进行验证。

教学过裎:

一、出示词组,猜一猜生字的读音。

姑娘狠心谈论创造放牛郎苍白

朗读跟从仇恨疮疤抡胳膊囫囵吞枣

1.查字典再验证一下是否正确。将正确读音标到生字上。

2、在小组中交流一下自己完成的情况。

3、同位互相读一读这些生词。试着解释其中一些词语的意义。

二、完成“选字填空”题目。

分组出现生字,分散学习难度。

1、课件出示题目,猜一猜,填一填。

狼娘朗

_狗姑_晴_

2、在小组中交流一下,自己是怎么填的。如果在小组中碰到不同的意见,分别阐述一下自己的理由,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猜的。

3、指名说一说在填空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例如:在填“狼狗’的时候,就想:根据平时的经验,应该读“lánggǒu”。在这四组字当中,只有第一组中的声旁读“liang”,和“1ang”的声调接近,于是,一定是在这组中找答案。另外,狼狗是动物,所以,带反犬旁的那个字可能就是要找的字。

4、查字典验证一下,自己猜得对不对。

5、课件出示:

恨很狠痛____好凶__

创抢疮冻__先开_

抡轮论讨__刀车_

小组交流一下,自己是怎么填的。

三、同位检查识字情况。

运用识字卡片互相提问,如果完成得好,互相奖励小五星。

四、作业超市。

1、读一段报纸,其中有不认识的字,采用今天学习的方法识字,将识字的情况记录下来。

2、做偏旁树。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l_通过调查、交流、查阅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表达能力。

2.创设情境,分块活动,人人参与,促进学生积累语言、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3.通过活动,增进同学问的友谊。

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探讨名字中的语文现象,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难点:根据同学名字的特点赠言,培养表达能力。

2.难点:根据同学名字的特点赠言,培养表达能力。l_重点:引导学生探讨名字中的语文现象,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2.难点:根据同学名字的特点赠言,培养表达能力。文字的魅力。

2.难点:根据同学名字的特点赠言,培养表达能力。教具广泛收集我国古今名人名字的轶闻。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每个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向父母等长辈调查自己名字的来历、意义等,看谁获得的相关信息多。

2.广泛收集我国古今名人名字的轶闻。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简单询问检查学生课前为本次口语交际所做的准备工作。

问:你喜欢自己的名字吗?你为什么不满意自己的名字?你想给自己取什么更好的名字?……

(调动起学生的情绪,然后用幽默或感人的语言给学生讲述自己名字的有关故事,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

2.小组交流。

(1)就小组成员名字中不懂的字义向本人提问。

(2)把长辈给自己起名时发生的故事说给小组成员听。

(3)说说当你知道父母为自己起名的用意后有什么感受。

3.猜想性。

教师在黑板上列举若干(不是随意的,应事先做好分类)本班学生的名字,请本人所在小组之外的学生根据字面对这个名字进行猜想性,由本人最后加以验证。教师相机进行归纳。

(1)以出生时间(生年、生月、生日、生辰)的;

(2)以出生地点的;

(3)以出生情景的;

(4)以美好的期望(有所作为、人格高尚、性格优良、人生顺利、生活幸福、健康长寿、姿容秀美等)的;

(5)以灵感的;

(6)以个人爱好的;

(7)以人生追求的;

设计意图: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之间的互相了解,从中了解父母对子女的殷切期望,感受名字所散发出来的文化气息。

4.创意性表达。

你对班上谁的名字最感兴趣?在充分了解对方名字的前提下,根据其特点写赠言,然后全班交流,评出最佳赠言。

例如:

文学骏——

愿你像一匹骏马,在文学的道路上飞奔向前!不管道路怎样坎坷,旅途如何漫长,你都要无所畏惧地奔跑,再奔跑,直至抵达胜利的终点。

金航——

愿你是个永不言败的远航者,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满载着“金子”凯旋。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写赠言,亦庄亦谐,既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又通过创意性的表达,让学生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5.交流平台。

(1)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我国古今名人名字的轶闻。

(2)把大家收集到的资料装订成册,课后传阅。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

教学准备

1.多媒体:据陶潜《饮酒》(其五)作的诗意画,《行路难》配图。

2.范读带:有关五首诗的录音。

3.投影卡片:介绍作者及其诗的卡片。

教法:介绍背景,反复诵读法;联想想像,比较阅读法。

学法:诵读、讨论、自主探究。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 ,“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 ……此处隐藏6380个字……”“穿过———”“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屹立在———”“全长一万三千多里”

板书:雄伟壮观

第二段:让我们一起走近看长城来看一看。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这段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长城?

1。建筑材料。

2。城墙顶上的样子。

3。垛子、射口的构造和作用。

4。城台的样子和作用。

第三段:

1.默读,体会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2.为什么说长城是伟大的创举?你从课文的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3.怎么读,更能表现我们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

(1)个人读、小组读、齐读。

(2)评一评他人的朗读。

第四段:齐读。这段是怎么赞美长城的。

1.“一个伟大奇迹”

2.“世界人民共有的文化遗产”

3.“成了——————迎接———”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描写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高大坚固,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完成书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听写所学生字。

二、读一读,积累词语。

嘉峪关

浩瀚

屹立

苍翠

陡峭

创举

智慧

瞭望

山海关

修筑

堡垒

戍边

豪情

遗产

城砖

凝结

三、填一填。

五洲四海、容颜焕发、油然而生、故国安邦、

遥相呼应、高大坚固、波涛滚滚、崇山峻岭

四、读一读、比一比、说一说。

通过两个句子之间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第二个句子在表达上更为具体,生动,突出了长城“长”的特点,给人以广阔的遐想空间。

五、句子的研究。

这三句话是从不同的角度对长城的概括。在语意上来说是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

语文教案 篇6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小猫图,问:小朋友们喜欢猫吗?喜欢它什么呢?猫会抓老鼠的本领和它身上的器官是分不开的,你能说一说吗?

2.大家说的真不错,你们对猫可真了解。可是有一只爱美的小花猫,竟然学着自己的主人刮起了胡子,结果在一次抓老鼠的行动中撞得头破血流,大家想不想去看看在只可爱的小花猫呢?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1课――小猫刮胡子(板书课题,学生读)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画出课后的生字,再读两遍。

2.给每个自然段编上序号。

3.选择自己最爱读的自然段,读给全班听。

4.学生评议。

5.全班齐读课文。

6.教师范读,学生听,听后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识字

1.出示识字卡片,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后,开火车认读。

3.出示词语让学生读:

刮胡子肥皂干干净净镜子

狡猾脑袋追捕鼻青脸肿

耐心头破血流

四、写字

1.出示要书写的8个生字,学生认读,拼出拼音。

2.给这8个生字组词。

3.和小组同学一起用自己的好办法识记生字。

4.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讨论。

5.教师范写,重点注意:干、血、净、脸、旁

6.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

7.教师讲评。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干干净净、头破血流、胡子、洗脸、旁边

2.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流利,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3.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到第二自然段。

1.看课文插图,图上画了谁和谁?它们在干什么?

2.指名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3.理解以下词语:两腮、聚精会神、

4.看图,看看图上小花猫是怎样看主人刮胡子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5.齐读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要读出主人刮胡子的聚精会神,小花猫看主人刮胡子的认真。

6.主人走后,小花猫会想什么?又会做什么?赶快读一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指名读,然后齐读。

7.小花猫是怎样刮胡子的呢?课文没有写出来,你能说一说吗?

8.齐读课文第一到第四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5到8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

2.为什么小花猫会鼻青脸肿呢?

3.猫的胡子有什么作用呢?请一位同学朗读第7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找原因。

4.指名回答。

三、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小花猫为什么学主人的样子,把胡子刮掉了?它错在哪里呢?

3.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试着边表演边讲这个故事,把故事讲得生动、具体。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知道读报的好处以和如何读报。

2、懂得为什么要养成读报的好习惯以和怎样才干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自学课文。

1、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二、了解全文的结构,整体感知课文

1、了解结构。

第一段(1——3自然段):每天读报的好处。

第二段(4——5自然段):怎样读报〉

第三段(6——7自然段):读报的收益。

2、大家交流读报的好处以和收益。

3、理解:

(1)原来读报读得着迷了,把锅里煮的佳肴忘到九霄云外,鸡鸭鱼肉变成了一堆黑炭。

写出了读报入迷的程度,也说明报纸作为人的一种精神需求,有时会超出人对物质的需求。

(2)这样,报纸就天天有新内容,每天都会给你新的感受,新的启示。

这里连用了三个“新”字,第一个“新”表示报纸的时效快,紧跟时代和社会,后两个“新”说明人们不时地通过报纸了解社会,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三、了解课文的写作特色

1、全文用了不少问句,比方:“报纸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报纸上有什么东西这样令人着迷?”等,这些放在自然段的开头的问句,揭示了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也提醒了读者对这一问题的注意。

2、篇末点题。

3、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全文,发出号召,点明写作本文的用意。

《【热门】语文教案模板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