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语文教案合集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 篇1设计意图:
《塞下曲》这首古诗形象鲜明突出,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味道醇厚。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应该让学生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并且把握人物形象。所以,教学中应该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体现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注意让学生在诵读、理解的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教学目标: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
2、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3、把握将军的形象。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教学准备:
小黑板、录音带。
一、激趣引入
今天我想给大家引荐一位古代的大将军,他是西汉著名的军事家,曾做过都尉、郡太守,镇守边郡时匈奴都不敢侵犯,被称为“飞将军”,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广。
据记载,在李广巡视打猎时就发生过富于戏剧性的故事,流传到唐代,被一位名叫卢纶的诗人即兴改编,创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取名为《塞下曲》。(教师随机板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古诗的学习。
二、初读古诗,识字正音
1、板书课题、作者,理解题目。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古诗读几遍,读通顺,注意古诗的停顿。
3、检查学生的读诗情况,指名读。作出评价。
三、理解诗句,体会诗境
1、想具体了解这首诗写了飞将军李广的什么故事吗?不过在学习之前,老师想让大家回忆一下,要想学好古诗,必须有好的学习方法,回忆一下,都有哪些方法?
2、学生小组互助,理解诗句。
3、交流。
A、说说“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两句诗的意思。
抓住“引”字总结联系上下文解释的新方法。
从“惊”字体会,感受气氛的紧张。
教师指导朗读。
B、说说“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两句诗的意思。
抓住“没”,并且利用情景表演体会将军力气大,勇武。
读出赞叹之情,指导朗读。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生评价。
两个人对读。
师生对读。
四、全诗整合
1、刚才我们学习了古诗,了解了飞将军李广的一个富于传奇性的故事。下面,谁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2、老师也想讲一讲这个故事,不过,需要大家的合作,我讲到哪句诗,请大家读出相应的诗句。
五、把握情感,全班朗读
李广将军真不愧是“飞将军”,最后,就让我们想象着诗歌描绘的情景,带着对飞将军李广的赞叹与敬佩,齐读《塞下曲》!
六、拓展延伸
同学们,诗人卢纶笔下的《塞下曲》可并不只是这一首,而是共6首。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第二首。在剩下的5首古诗中,第3首“月黑雁飞高”也十分有名。另外,像著名的大诗人李白、王昌龄,也都创作过《塞下曲》。那么,课下就让我们互相帮助,搜集这些古诗,把它摘抄在采集本里。
语文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骤然、玉屑、俗话、谚语、馒头、毛茸茸、沉甸甸、掷雪球、瑞雪兆丰年。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象,体会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
4.领悟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下雪景象和通过写景及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地读写下列词语、骤然、玉屑、俗话、谚语、馒头、毛茸茸、沉甸甸、掷雪球、瑞雪兆丰年。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准备:
有关冬雪的录相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作家及文章的写作背景。
1.看录相,导入新课。
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这段录相,描绘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呢?(大雪纷飞时的景象)。的确,在我国的北方,每当冬季来临,那漫天的飞雪,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思,无限的喜悦,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一场雪》。让我们一起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入冬后的第一场雪的,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情的。
2.谁能简单地介绍一下本文的作者及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呢?
学生甲:我来为大家介绍本文的作者峻青的有关资料。峻青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自幼家贫,只读了几年小学,抗战爆发后参加革命。这篇文章写于1962年。 1960年—1962年正是我国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时期。当时粮棉欠收。国民经济遭受到了严重的困难。人们多么盼望能有一个好收成呀!1962年冬天,作者在胶东半岛的农村,看到这第一场大雪,联想到“瑞雪兆丰年”,心里无比喜悦,就写下了这篇散文,收录在散文集《秋色赋》中。
二、预习课文。
1.读准字音。
2.自学生字并组词。
3.画出难以理解的词语,结合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自己试着解决。
三、交流自学效果。
1.掌握字音。出示幻灯片投影,指名带读。
2.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茸:本音读“ ”,在“毛茸茸”中读“ ”。指又短又密又软的毛发。
甸:本音读“ ”。在“沉甸甸”中读“ ”。
骤然:突然,忽然。
凛冽:刺骨的寒冷。
寂静:没有声音,很静。
谚语: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
四、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全文,想一想,作者分哪几个方面来写这场雪的?
2.指名分段读课文,回答问题。
(1)课文是从四个方面来描写这场雪的。
下雪前——下雪中——下雪后——联想
(2)你能试着分段吗?
雪前(1—2自然段)
雪中(3自然段)
雪后(4、5自然段)]
联想(6、7自然段)
3.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你的同桌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雪后美景。
2.体会作者情感及作者的表达方法。
3. ……此处隐藏827个字……(课件出示课文原文)
2、同桌之间读一读,遇到不会的字可看拼音或互相帮助。
3 、找生读,评价。
4、读完以后,你知道了什么?
四、识字:
1、课文里有几个生字小朋友想考考你,看你认识不认识它们,你敢接受挑战吗?(你们真勇敢!)
2、出示6个要求会认的生字,不同形式读。(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3、看着拼音你们会读,那不看拼音还会不会?(课件出示去拼音的生字) 鸟(你是怎么记住它的?)课(组词,用词说话)你、我(组词)
4、我们又认识了几个生字小朋友,老师告诉你,把它们放到课文里,你会读得更流利,你们相信吗?试试看。学生练读。
5、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老师告诉你,一个小圆圈“。”一个小问号“?”都表示一句话。谁能最快地数出来这首诗一共几句话?(4句)
6、同学们认真观察每句的最后一个字,看哪位同学最聪明,能发现规律。(课件提示学生最后一个字)
7、生: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ao,师:你们真棒!老师告诉你们:这叫“押韵”。诗歌都是押韵的,这样读起来更好听,就像唱歌一样。你们愿意再读一遍吗?(课件出示课文)
8、学生练读后指名读。
五、细读课文
1、 师:小鸟在窗前唱歌,教室里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为什么叫小鸟轻点叫?把它们赶走不行吗?(带问题感悟、指导朗读)
2、 反复练读,(渗透爱护动物的教育)。
3、 深化主题: 师:这位小朋友做的好不好?你想学习他什么?
4、 师总结:他上课专心听讲,不受外面环境的影响,真值得我们学习。
六、写字
1、 师:刚才又有几个生字娃娃悄悄告诉老师,看你们学得那么认真,也想和你们交朋友呢!你们愿意吗?
2、 师分别出示生字卡片(小、下、了、不),先抢读,后不同形式练读。分别练习组词、说话、意思找反义词、记忆字形方法。
3、 师:你想学会写它们的名字吗? 师在投影仪下范写,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该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5、 投影学生作品,指名说一说他写的好在哪?不好在哪?应该怎么改?
七、巩固延伸
1、 同学们,你们喜欢逛超市吗?一进门先要做什么?(生:提篮子、推小车)
2、 老师今天也推来了几辆小车,我们要进行一次,词语搬家比赛,找自己喜欢的词语放到小推车里,看谁找的又快又多?
3、 学生找词,师巡视指导。
4、 指名汇报。
八、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语文教案 篇4孩子们,春天来了。你听到春的声音、看到春的色彩了吗?嘘——别出声,让我们轻轻地打开门,轻轻地走出去,用自己的手抚摸一下枝头,看看熟睡的小芽是否已经睁开了眼睛。
轻轻地
轻轻地
绿芽撕碎了身上的衣裳
扭一扭
转一转
嗬
变成了个绿绿的小圆球
咦?小草起床了吗?别出声,让我们走上前去——
轻轻地
轻轻地
别吓着了小草
它们还太嫩、太小
哪里禁得住
我们重重的一脚
哦,听——小鸟在唱歌呢!轻点、轻点,别影响了它们唱歌的情绪。
轻轻地
轻轻地
小鸟正在演奏春的乐曲
小心——
别碰乱枝头
影响了它们
歌唱的情绪
轻轻地、轻轻地,在大地复苏、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大自然变得多么美丽!让我们舒舒服服地走在春风里,看它五彩的大笔怎么把大地涂抹得花红柳绿?让我们惬意意地漫步在细雨里,看这些细细的“鱼丝线”怎样才能钓到大鱼?让我们静悄悄地看那流云远去,想象它们这一路上演了多少场魔术表演……于是,有多少首《轻轻地》的小诗,正在让我们着迷。
《风儿》轻轻地/轻轻地/风儿搬过来一个个/大大的染缸/瞧去吧……
《春雨》轻轻地/轻轻地/细细的“鱼丝线”/从天上扯到地下/哦,别惊动了地下的小鱼……
《白云》轻轻地/轻轻地/那片片漂浮的舞台/让天空变得如此热闹……
啊,走在野外、陶醉在美丽的春光中,我们还会发现多少个“轻轻地”呢?空中的风筝轻轻地飞翔在云际;一群群小鸟轻轻地掠过树梢;一片片叶子轻轻地在风中舞蹈;一朵朵小花轻轻地绽放着笑脸;一条条小鱼轻轻地观望着水面;一只只蚂蚁轻轻地跑出了洞穴;一群群牛羊轻轻地融进春光……孩子们,春天有如此之多的“轻轻地”!每一个“轻轻地”都如此迷人、如此令人感到快活!拿起笔,写一写你眼睛里、你耳朵里、你里面的“轻轻地”吧,那一定是一首美丽的歌!
创作训练:
1、文中有三首小诗《风儿》《春雨》《白云》是写了一半的小诗,你能够把它们写完整吗?试试看,你也很棒哦!
2、你观察到春天里有其它的“轻轻地”现象吗?请你根据观察和想象自己创作一首《轻轻地》。
语文教案 篇5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通过朗读,体会其中的道理。
4、学习通过对比进行描述的方法。
5、懂得“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要看是否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懂得“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要看是否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难点:了解课文通过对比进行描述的方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新课。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本画出本课生字。
2、借助拼音反复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3、小组交流。
4、检查学生生字的读音。
5、开火车读生字。巩固生字的读音。
6、教师重点指导。
7、写字指导。
三、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四、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朗读懂得“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要看是否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具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自由读课文,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
二、学生讨论回答。
三、自由读第2~4段。思考:风娃娃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四、自由读第5~6段。思考:风娃娃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五、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思考;你想对风娃娃说些什么?
六、作业设计。略
七、板书设计。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