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4-05 11:43:56
【精华】小学语文教案七篇

【精华】小学语文教案七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方式地朗读达到背诵的目的。结合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通过对读、赛读感受一家人对大海的爱,理解海的气息塑造了“我”的品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品味诗歌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韵律美,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ppt课件

视频短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大海的视频后问学生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指名说)引入课题《海浪》

二、新授

1、师范读诗歌,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观察诗的格式和以前学习的诗歌有什么不同?

2、向学生介绍阶梯式诗体

3、学生自读诗歌,圈出本课要求认识的4个生字

4、课件出示4个生字,指名认读、组词说识记方法

5、指名读文,同时思考问题(大屏幕出示问题)“诗歌中写了哪几个人物?他们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海浪的喜爱?”

6、谁来回答第一个问题?师相机板书:爸爸、妈妈、我

7、爸爸用了什么方式?(录音)那你能说说爸爸喜欢的是海浪的什么吗?(声音)

过渡语:是啊,那海浪是个多变的家伙,时而轻柔,舒缓;时而波涛汹涌,巨浪滔天。爸爸怎能不喜欢呢?下面我们伴着海浪声,读第一小节来感受爸爸对海浪的喜爱之情。(出示配有海浪声的图片)

8、那么妈妈用了什么方式?她又钟情于海浪的哪个方面呢?(把海浪曝光在软片里。说明妈妈喜欢看海浪)想一想在妈妈的照片里会看到些什么呢?(生自由说)师:同学们说的很美,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海景图,些看吗?好,我们一起看一看。(向学生展示海边图片)看了这些你们有什么样的感觉?(美)那让我们带着美美的心情来读一读第二小节吧。(指名读)我们还可以把海浪装进什么里呢?(课件出示“把海浪在他(她)的里。”)让学生说句子。

过渡:那么作者呢?(齐读3、4、5小节)

9、谁能说说作者喜欢什么?海浪带给他哪些好处呢?你是从哪看出来的呢?能抓住几个词语说一说吗?

经过同学们的回答,相信你们都感受到了大海的宽广,并从中得到了勇气。让我们来读一读吧,读出你的斗志昂扬,独处你的远大理想。(指名读3、4、5小节)

三、巩固练习

1、男女生对读诗歌(男1、3小节,女读2、4小节,齐读第5小节)

2、男生读一遍,女生读一遍。

3、试着背诵全诗

4、理解加点词的意思(课件出示课后题)

四、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描写大海吗?(生说)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你们愿意记住他们吗?(出示词语)让同学们抄写到积累本上。

小结:大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等待我们去探索和分享,现在让我们乘着海浪,再次感受作者对大海的深深眷恋。有感情地齐读诗歌。(伴随海浪音乐)

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写一些自己心中的大海

板书设计:

海浪

爸爸——“录”妈妈——“照”

我——“学”

深沉、坚毅、无穷无尽······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理念: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智力,每个人都是用各自独特的组合方式把各自的智力组装在一起的。在教学中,我们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给予每个学生最大限制的发展机会。《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节课教学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统一的^答~`案,以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化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灵性服务。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认识12个生字。

2、通过自己的观察、理解、感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个性化学习,让学生懂得雨点儿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时间:20xx年11月

教学地点:教室(一年一班)

教学手段:利用课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感悟语言文字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课题

1、播放电脑课件,欣赏《小雨沙沙》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会唱的同学请跟着唱。

2、问:看了课件后,你有什么体会?

3、板书课题:雨点儿

师:你知道怎么读题吗?(这一教学过程通过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感官,巧妙地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二、知全文

1、自由阅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读通顺;画出不懂的词句;标出自然段。

2、交流

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从整体入手,以读为主。充分的自学为合作学习和全班交流做好准备,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巧识字

1、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词句。

2、引导学生理解,如“数不清”、“飘落”、“云彩”等词。

(1)出示“数”字,问:在哪儿见过这个字?出示“清”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出示词语“数不清”,读一读,找一找,文中指什么数不清。

(3)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如天上的星星数不清,秋天的落叶数不清,漫天飞舞的雪花数不清)

(4)认读“云彩”“飘落”。

(播放课件:落叶飘落。)“飘落”就是飘着落下来。再用“飘落”练习说话。

(5)在文中找出带有“数不清”“云彩”“飘落”这三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3、读理解“问”、“回答”。

(1)出示生字“问”,读一读,找一找,文中写的是谁问谁?问什么?把有关的句子划出来。

(2)交流,指导朗读问句“你要到哪里去?”

(3)读课文找一找,小雨点儿是怎样回 ……此处隐藏2043个字……?你能回忆当时的心情吗?

(5)读法布尔对小甲虫说的.话,展开想象,琢磨法布尔内心的不舍和无奈。读好法布尔说的话。

9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法布尔对小虫子的感情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小结:法布尔对小虫子有着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

10这两个小故事真是太精彩了,你们想知道后来发生的事吗?自己读一读第5自然段,就会知道。(板书:昆虫学家)

说话练习:因为,所以法布尔成为了著名的昆虫学家。

四、延伸

法布尔正是凭着对昆虫的强烈兴趣和对自然科学的热爱,最后成为了昆虫学家。今天,你学习了法布尔小时候迷恋昆虫的故事,那么你们对什么有兴趣呢?今后,你会怎么做呢?

五、指导书写

1看一看,观察生字的字形,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要提醒同学吗?

2记一记,自己在桌上写写画画,记住生字的字形。

3写一写,老师范写,学生描红。

4比一比,评一评,展示学生作业,全班评价,再找出自己写得不够好的字和喜欢的字练习。

板书设计:

装满昆虫的口袋

浓厚的兴趣

强烈的好奇心

昆虫学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内容,体会比喻句的用法。

4、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外内容,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心灵的美好。

2、初步了解课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初步了解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什么叫清澈?清澈的湖水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学生独立识字,然后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3、全班交流。

(1)、生活中识字: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字?镜 映 演 蕉 幻。

(2)以旧带新识字:则—侧 电—龟 奶—扔。

4、写字指导:扔 掉 眼 睛。

三、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自渎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赛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了说说感受。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

2、 使学生具有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教具准备:

图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并指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二、朗读课文。

1、看图,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画出写景的段落。

2、指名读描写景物的段落:说说你的感受。

3、假如你也坐在了船上,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美景读出来。

4、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小洁看着湖水,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5、自由读第四自然段:读出遗憾、惋惜的语气。

6、全班读出第五自然段:小洁向哪儿跑去?从哪儿看出来的?

三、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

体会小洁的感情变化。

四、扩展练习:

小组合作说一句保护环境的广告词。

五、布置作业。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一、 谈话导入新课,明确要求。

1. 从六一儿童节谈话揭示话题。

2. 板书话题:学做节目主持人。

3. 指名读本词说话要求。

4. 师小结归纳要求:

① 要了解当节目主持人的注意事项。

② 想想担任班级庆“六一”联欢会的主持人该怎么说。

③ 当众演一演。

二、 指导。

1. 联系生活经验,想想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表情、动作、语言。谈谈你认为当主持人要注意些什么。

2. 指名读。

3. 师小结,板书:一要有表情地说普通话;

4. 讨论主持人的常用语。

5. 指名说。

6. 师小结,板书:节目开始前要用敬语;节目之间要有衔接语;节目结束要说祝贺的话。

三、 练习。

1. 根据书上的节目单,分组讨论如果你担任这次联欢会的主持人,你会怎么说。教师巡回指导。

2. 指名上台表演。

3. 学生评价,指出不足。

4. 针对不足,再次表演。

5. 小结:鼓励学生今后积极争当班队主持人。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能够了解大意,能读准生字的字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要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要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方法】

引导法、合作交流。

【教具学具】

生字卡片。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画家和牧童”这篇课文,师板书,提问:看板书想一想,这篇课文写的是谁和谁之间发生的事情?师设疑:“画家和牧童本来没有什么联系,那么在这篇课文里,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新课

1、同桌之间互相检查预习情况。要求:看你的同桌课文读熟了吗?生字会认了吗?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字音是否读准确了。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找生汇报。

4、图文对照,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不同的人说的话,仔细读一读,体会他们的语气。

(师指导朗读人物对话)

5、图上哪个人是大画家戴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6、对比感悟人物品质(默读思考,再合作交流)生汇报,师板书。

小结:我们已经体会出了画家非常的谦虚,而牧童又非常的勇敢、实事求是,那么我们分组分角色朗读课文,看一看哪一组的同学读的最好。

7、领悟课文,朗读课文:

⑴ 学习了课文,联系你的体会,你想对谁说什么?

⑵ 带着各自对课文的体会,自由朗读课文。

三、板书设计

画家和牧童

人物: 画家戴嵩 牧童

年龄: 大人 小孩

地位: 画家 牧童

生活: 画画 放牛

品质: 谦虚 勇敢、实事求是

《【精华】小学语文教案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链接